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试卷(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市和平区2021届语文八上期末模拟调研试卷(三)
一、选择题
1.填入下列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在已经被破坏的铁栏杆附近, ___________ 着一个小小的坟堆。
一支蜡烛,旁边还有生锈的洋铁片给它挡住了风,在坟堆上 __________ 着柔和的火焰。
蜡烛快点完了,烛芯快给蜡泪 _________了,但是那一朵小火花依然在 __________。
A.耸立闪耀淹没闪烁
B.耸立闪烁埋没闪耀
C.矗立闪耀埋没闪烁
D.矗立闪烁淹没闪耀
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
A.匀称.(chènɡ)推崇.(chónɡ)桥墩.(dūn)自出心裁.(cái)
B.轩.榭(xuān)沉檀.(tán)防御.(yù)春寒料峭.(qiào)
C.岔.道(chà)汴.梁(biàn)遒劲.(jìnɡ)络绎.不绝(yì)
D.镂.空(lòu)罅.隙(xià)纤.维(xiān)摩肩接踵.(zhǒnɡ)
3.(题文)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向西)
B.夹岸高山……互相轩邈
..(形容词用作动词,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
C.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D.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动词,奔跑)
4.下面各句中加点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
..长江。
西起丸江(不含)、东至江
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
B.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急如
....。
..,又潇洒自如
..流星
C.航母舰载战斗机上舰,承载
..的大海可以做证:为了这一梦想成真,古老的中
..着国人的强军梦想。
皓瀚
华民族,已经等了近百年。
D.为了这一着,面对技术封锁,多少人殚精揭虑
....,青丝变白发;多少人顽强攻关,累倒在试验场;多少
人无怨无悔
....,默默奉献。
5.下列各句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
B.苏州园林可绝不讲究对称,好像故意避免似的。
C.上野的樱花烂漫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
D.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二、名句默写
6.(9分)填空。
(10分,每空2分)
(4)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有云:“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句中
三、字词书写
7.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芜.湖(____)溃.退(____)荻.港(____)
锐不可当.(____)泄.气(____)
督.战(____)歼.灭(____)要塞.(____)
四、诗歌鉴赏
......
8.阅读下面一首词,按要求回答问题。
浣溪沙
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事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词抒写对人事变迁、聚散无常的惆怅和对春意衰残、时光流逝的叹惋。
B.对春花落去、燕子归来的景象,词人既感到似曾相识,又觉得无可奈何。
C.词的上阀,写词人看着眼前的景况,勾起了对昔日欢聚的回顾,由此感叹时光的易逝。
D.词的下阀,描写春花的凋谢飘落及燕子的归来,抒发了词人伤春怀旧的情感。
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告诉我们怎样的生活哲理?
五、文言文阅读
9.阅读短文,完成1—5题(20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本文《三峡》选自北魏地理学家著的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地理著作《》。
(2分)
2)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实词。
(3分)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
(2)夏水襄.陵()
(3)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3)对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文言虚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春冬之.时,则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之:时态助词,相当于“的”,用于“春冬”和“时(时候)”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B、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之:用于主语和谓语之间,起舒缓语气的作用,无实在意义。
C、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者:……的(事物,这里指修长的桃核)
D、飞漱其.间。
其:代词,它,指山峰。
4)翻译下列语句。
(6分)
(1)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请概括作者笔下的三峡的主要特点和三峡夏天、春冬、晴初霜旦时的不同之美(7分)
10.阅读《三峡》,完成1~4题。
(共13分)
【甲】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郦道元《三峡》
【注释】①五色:形容“石壁”色彩缤纷。
②歇:消散。
③康乐:指山水诗人谢灵运。
④与:参与,引申为赞赏。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4分)
⑴略.无阙处()⑵虽乘奔.御风()
⑶沉鳞
..竞跃()⑷夕日欲颓.()
2).翻译下列句子。
(4分)
⑴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文:
⑵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译文:
3).两文都写到了“猿鸣”,请分别说明“猿鸣”各渲染了怎样的气氛。
(2分)
答:
4).有人认为三峡“壮美”,有人却说三峡“秀美”,请依据文章内容说说你的理解。
(3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
11.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黄河古渡凉水岸
姜东
①九曲黄河万里沙,万里黄河渡口多。
②黄河的第一个渡口在鄂陵湖和扎陵湖的交界处,那里的河水极浅,藏族同胞的牛羊能轻而易举地踏过黄河。
“黄河第一渡”在青海省的玛多县城边上,那里有黄河源标志的牛头碑。
黄河流过的青海、宁夏、内蒙、陕北、山西等地保留了大量的古渡口遗迹,不同的渡口流传着不同的故事,临津渡、金城渡、横城渡、风陵渡、孙口渡、大禹渡、茅津渡,这些延续使用了几千年的古渡口,留下了许多美妙的传说。
③黄河沿岸每个古渡都和战争密切相关,甚至有些与少数民族相关。
河包坪渡口、拐上渡口、川口渡口、俊店渡口、辛关渡口、孙口渡口和位于陕西延川县东南部的清水关渡口,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和平建设年代都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那些生活在内蒙古、青藏高原的少数民族,是否就是通过这些黄河古渡口而“南下牧马”的呢?
④延河入黄口的凉水岸,过去也是个重要的渡口,上游距乾坤湾45公里,下游距壶口瀑布37公里。
相传在上古时期,这里是大禹治水的活动区域,现在还流传着尧舜访贤、大禹治水和黄河仙子的故事,村里现存禹王庙和禹王坪渡口遗址,此地曾为军事要塞,商贾云集,店面林立。
⑤坐落在山坳里的凉水岸村是一个历史悠久、民风淳朴、风景秀丽的村子,黄河水从村旁缓缓流过。
凉水岸自然风光优美,有天然石林450亩,黄河湿地1200亩,土窑土炕土围墙,体现出原汁原味原生态村落的古朴、寂静、苍凉之美。
⑥凉水岸曾一度历经战火,河防军民同仇敌忾,谱写了一曲保卫黄河的抗战凯歌。
1938年3月,萧军从平渡关渡过黄河,经过凉水岸,第一次到达延安。
1944年6月,王震在凉水岸接美国记者福尔曼一行赴延安采访……走进凉水岸的秋天,一条潺潺的山泉流淌在村中的山坳间。
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来到长满了花椒树、枣树的河滩地,红彤彤一片,缀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鸟雀在枝头飞来飞去。
古朴的土窑洞、干净宽敞的院落,错落有致,整齐排列。
狗吠鸡鸣声不绝于耳,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晒满了红红的
花椒,整个村子弥漫在浓香花椒味中。
站在村头眺望,凉水岸与天尽头的大山相望,中间是缓缓流淌的延河水;与平渡关相望,中间是滚滚奔腾的黄河水。
延河与黄河在天尽头的交汇是那样的淡静,那样的平缓,那样的从容。
⑦行走在黄河岸边,看到这平稳流淌的河水,我竟然疑惑了。
这就是黄河吗?这就是我常常魂牵梦绕的黄河吗?这就是那条闻名于世的母亲河吗?我所向往的黄河,完全不是这样的。
那是何等壮观的气势,那是何等美妙的乐章啊!汹涌澎湃,一泻千里;震耳欲聋,惊心动魄;山鸣谷应,气象万千,如千军万马奔腾而来……而在这里,黄河表现的却是那样的宁静。
沿着黄河滩,我向下游走去,一块块巨石错落有致地撒落在河滩上。
这些石头有的像卧牛,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城门,有的像渡船,有的像山峰,有的像一张大床或者书本。
它们组成了黄河滩石林图,似一幅天然的山水画。
⑧回到凉水岸村头,举目四望。
我看到黄河下游一座突出的山峰酷似老人的头像,这莫不是大禹的化身?是他在守望着母亲——黄河吗?看到河滩上千姿百态的石林,看到那千沟万壑和陡峭的山峰时,我心潮汹涌澎湃,没有亿万年的冲刷和磨炼,能有如此形象的石林吗?
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笔下的黄河渡口的特点。
2)本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来介绍黄河古渡的?请简要分析。
3)按要求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沿着坎坷不平的山路,来到长满了花椒树、枣树的河滩地,红彤彤一片,缀满了大大小小的果实,鸟雀在枝头飞来飞去。
古朴的土窑洞、干净宽敞的院落,错落有致,整齐排列。
狗吠鸡鸣声不绝于耳,各家各户的院子里,晒满了红红的花椒,整个村子弥漫在浓香花椒味中。
(从感官描写的角度赏析)(2)这些石头有的像卧牛,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城门,有的像渡船,有的像山峰,有的像一张大床或者书本。
(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
4)请分析第⑦段“我竟然疑惑了”的原因。
5)文章结尾“看到河滩上千姿百态的石林,看到那千沟万壑和陡峭的山峰时”,作者会有怎样的感慨?12.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
父亲的画面
刘墉
(1)生的旅途上,父亲只陪我度过最初的九年,但在我幼小的记忆中,却留下非常深刻的画面,清晰到即使在32年后的今天,父亲的音容仍仿佛在眼前。
我甚至觉得父亲成为我童年的代名词,从他逝去,我就失去了天真的童年。
(2)记得最早,甚至可能是两三岁的记忆中,父亲是我的溜滑梯,每天下班才进门,就伸直双腿,让我一遍又一遍地爬上膝头,再顺着他的腿溜到地下。
母亲常怨父亲宠坏了我,没有一条西装裤不被磨得起毛。
⑶父亲的怀抱也是可爱的游乐场,尤其是寒冷的冬天,他常把我藏在皮袄宽大的两襟之间,我记得很清楚,那里面有着银白色的长毛,很软,也很暖,尤其是他抱着我来回走动的时候,使我有一种居高临下的优越感。
我一生中真正有“独子”的感觉,就是在那个时候。
⑷父亲宠我,甚至有些溺爱。
他总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的汗衫,说这样才不致伤到我幼嫩的肌肤。
在我四五岁的时候,突然不再生产这种丝制的内衣。
当父亲看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对劲的样子。
⑸母亲一直到今天,还常说我小时候会装,她只要轻轻打我一下,我就抽搐个不停,且装作上不来气的样子,害得父亲跟她大吵。
⑹我爱夜晚的角铃,在淡淡姜花的香气中,随着沁凉的晚风,轻轻叩响。
那时风吹过长长的钓丝,加上粼粼水波震动所发出的吟唱;似乎很近,又像是从遥远的水面传来。
尤其当我躲在父亲怀里将睡未睡之际,那幽幽的鱼铃,是催眠的歌声。
(7)当然父亲也是我枕边故事的述说者,只是我从来不曾听过完整的故事。
一方面因为我总是很快地入梦,一方面由于他的故事都是从随手看过的武侠小说里摘出的片段。
也正因此,在我的童年记忆中,
“踏雪无痕”和“浪里白条”,比白雪公主的印象更深刻。
(8)真正的白雪公主,是从父亲买的《儿童乐园》里读到的,那时候还不易买这种香港出版的图画书,但父亲总会千方百计地弄到。
尤其是当我获得小学一年级演讲比赛冠军时,他高兴地从海外买回一大箱立体书,每页翻开都有许多小人和小动物站起来。
虽然这些书随着我13岁时的一场火灾烧了,我却始终记得其中的画面。
甚至那涂色的方法,也影响了我学生时期的绘画作品。
(9)父亲不擅画,但是很会写字,他常说些“指实掌虚”、“眼观鼻、鼻观心”这类的话,还买了成叠的描红簿子,把着我的小手,一笔一笔地描。
直到他逝世之后,有好长一段时间,每当我练毛笔字,都觉得有个父亲的人影,站在我的身后……
(10)父亲有我时已经是40多岁,但是一直到他51岁过世,头上连一根白发都没有。
他的照片至今仍挂在母亲的床头。
82岁的老母,常仰着脸,盯着他的照片说:“怎么愈看愈不对劲儿!那么年轻,不像丈夫,倒像儿子了!”然后她总是转过身来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什么样子!”
(11)是的,在我记忆中,不曾听过父亲的半句叱责,也从未见过他不悦的表情。
尤其记得有一次蚊子叮他,父亲明明发现了,却一直等到蚊子吸足了血,才打。
母亲说:“看到了还不打?哪儿有这样的人?”“等它吸饱了,飞不动了,才打得到。
”父亲笑着说:“打到了它才不会再去叮我儿子!”32年了,直到今天,每当我被蚊子叮到,总会想到我那慈祥的父亲,听到啪的一声,也清清晰晰地看见他左臂上被打死的蚊子,和殷红的血迹……
1)文章描绘了多幅“父亲的画面”,请选出给你印象最深的四幅加以概括。
2)从第十段划线句写的都是母亲的话,你认为有必要吗,请说出理由。
3)第四段中“当父亲看看我初次穿上棉质的汗衫时,流露出一片心疼的目光,直问我扎不扎?当时我明明觉得非常舒服,却因为他的眼神,故意装作有些不得劲的样子。
”属于什么描写?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4)在第十段中,母亲对“我”说:“要不是你爸爸早死,只怕你也成不了气候,不知被宠成什么样子!”你同不同意母亲的话?请简要说明理由。
5)读完本文后,你认为作者想表达一种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语言表达
13.[2017·贵港]把下面的歇后语补充完整。
八仙过海——(______)千里送鹅毛——(______)
八、作文
14.人生就像是一条路,漫长而曲折。
走过平坦的大道,能感受到一路顺风的畅快;走过崎岖的小路,能感受到跋山涉水的艰难。
虽有苦有甜,但我们毕竟走过。
请以《我毕竟走过》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6.(1)壮心不已
(2)增益其所不能
(3)抽刀断水水更流
(4)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圆满豁达
解析:(1)壮心不已
(2)增益其所不能
(3)抽刀断水水更流
(4)这样的事情自古以来难以圆满豁达
三、字词书写
7.wú kuìdídānɡxièdūjiānsài
四、诗歌鉴赏
8.1)B
2)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在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
五、文言文阅读
9.1)郦道元《水经注》
2)(1)“阙”通“缺”,缺处,中断的地方。
(2)上(3)交错相通或纵横交错,四通八达。
3)A
4)(1)(从白帝城到江陵)之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骏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雪白的激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的清波,倒映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水清,树荣,山高,草茂,趣味无穷。
5)(1)先写山,后写水。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2)雄奇险拔清幽秀丽(3)夏天:奔放美春冬:清幽美晴初霜旦:凄婉美。
10.1).(4分)(1)完全(2)奔驰的快马(答“快马”亦对)(3)潜游在水中的鱼(4)坠落,落下
2).(4分)(1)如果不是正午或半夜,就看不到太阳或月亮。
(2)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
3).《三峡》:猿鸣渲染了三峡秋天萧瑟凄凉的气氛。
《答谢中书书》:猿鸣渲染了早晨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热闹气氛。
4).三峡壮美是因为气势宏伟,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三峡秀美是因为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六、现代文阅读
11.1)历史悠久,大都留下了美妙的传说;和战争密切相关,有些少数民族相关(在战争以及和平建设年代都曾经发挥过重要作用)。
2)先整体再个别,即先整体上简单介绍黄河古渡,再重点介绍黄河古渡的凉水岸。
3)(1)综合调动了视觉、听觉、和嗅觉对凉水岸周边环境进行了细致的描写,较全面立体地展现它的壮丽、古朴、生机勃勃之美。
(2)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展现了黄河滩石林的千姿百态和风情万种。
4)因为在“我”的印象中,黄河应该是汹涌奔腾、气象壮观的,而眼前的凉水岩的黄河却是淡然、平缓、从容的,出乎意料。
5)示例:感慨大自然的神奇和伟大力量,感慨祖国山河的美丽。
12.1)①父亲是我的溜滑梯②父亲的怀抱是我的游乐场③父亲专程到衡阳路为我买纯丝汗衫④父亲常带我狂街,为我买玩具⑤父亲常用自行车带我去钓鱼⑥父亲为我讲故事⑦父亲为我买图书⑧父亲手把手教我写字⑨父亲教我唱戏⑩父亲为我“打蚊子(任选四件就可)
2)写母亲,也是为了突出“我”与父亲关系的亲密无间。
侧面表现父亲对我的爱(言之有理即可)
3)细节描写,善解人意又淘气(或神态描写,语言描写,表达聪明又淘气)能理解父亲对“我”的心疼、关爱。
4)不同意。
因为从文中来看,爸爸虽然非常宠“我”,但他并不只是在物质上满足“我”,更不是纵容“我”的坏习惯,他陪“我”玩,带“我”垂钓,给“我”讲故事、买书等,让“我”享受到童年的幸福、阅读的快乐,对“我”以后的人生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5)对父亲的怀念(或对爸爸的崇敬和怀念)
七、语言表达
13.各显神通礼轻情意重
八、作文
14.范文:
我毕竟走过
人生就像一场旅行,不必在乎目的地;要在乎的,是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心情。
记得录下旅途的点点滴滴,还有那些曾经温暖过我们的,感动过我们的人,所有的这一切,都会成为生命中一道无法磨灭的美丽的风景。
我们并不孤单,一路上总有人同行。
怀念那些纯真朴实的岁月,那些翻过围墙溜进学校的日子,那些摇着铃铛哼唱童谣的日子,那些午休时躲在被子里玩耍的日子。
那些日子,我们曾经手拉手一起走过。
记得那些个盛夏的日子里,我们站在树荫下大口喝着冰镇的汽水。
水甜甜的,凉丝丝的,一直流进了心底。
头发有几缕因为汁水的缘故粘在额头上,我们碰着瓶子,开心地笑着,连鸣蝉的聒噪也抛在了脑后,多么简单的幸福。
因为学校的大门关着,我们就从旁边的矮墙翻过去,一不小心把手给划破了,殷红的血一下子就渗了出来。
即便如此,我还是咬牙说一点儿也不疼。
你当时一定笑话我了吧。
明明那副咧嘴龇牙的模样还非要装作男子汉。
然后就不由分说要拉着我去医务室上药。
下午的时光是最快乐也是最短暂的。
我们摆好了衣服当作球门,就开始了满场的奔跑。
不大的球场上,回荡着我们的笑声。
一道短线急促地划过天空,紧接着就是第二条,第三条。
然后就听见“啪”的一声,是雨点打在叶子上的声音。
迟钝的我这才感觉到是下雨了。
你拉着我的手飞奔,就是在下一秒钟的事。
好几次我都差点摔倒,但还是紧紧抓着你的手不放。
终于,我们一路狂奔到了屋檐下,看着早已经淋成落汤鸡的对方,开心地笑了。
虽然我与这些日子已经渐行渐远,但是在不经意间的回头的一瞬,风景依旧。
你们都不曾离开。
感谢你们陪伴我走过那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