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体现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在小学语文教
学中的体现
摘要:目前随着我国社会在不断的发展和变化,国家对于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明显,尤其是关于少数民族当中的青少年的教育,在我国悠久的发展历史当中,出现了许多优秀的民族,并且创造了许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具体的教育过程当中,如何能够将这些传统文化更好地融入到教学过程当中是要研究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在此篇文章当中就主要针对相关的少数民族文化,如何能够更好的在小学的语文教学当中表现出来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为日后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更好的帮助。

关键词:少数民族文化;小学语文教学
1.
前言
我国是一个历史十分悠久的文明古国,有五十六个民族在进行具体的语文教学过程当中,如何能够让学生充分的了解各民族之间的文化特色,传承各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是目前在教育过程当中所突入出出来的重点,如何能够更好的将二者融合在一起,给小学语文教学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是目前在教育发展过程当中所要考虑的一个重点问题,因此,在此篇文章当中就主要针对此方面的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和介绍,希望能够为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2.小学语文教科书中少数民族文化内容的分析
小学少数民族文化的学习,是加强学生对我国优秀文化了解的重要途径。

从课程构建上看,我国小学课程针对小学少数民族文化涉及的非常多。

总结出来,主要有以下几点涉及少数民族文化:
(1)少数民族。

我国55个少数民族,分布在各个省份、各个区域,民族传
统文化博大精深。

由于文化的熏陶,这些地方形成了不同的地貌,如在气候比较
干燥的地方,多是草原、荒漠,自然风光独特,例如蒙古族和满族,都有优秀的
文化传统,在小学课程中设立专门的文章作为小学课程的必修课,将少数民族文
化展现给学生,使学生从小就可以对少数民族文化、少数民族的地理环境和生活
习惯有一定的了解。

其中,我国的大部分少数民族在全国小学课程中都有所涉及,少数民族文化成为小学学习的重要部分,有利于学生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的
传统文化,培养民族团结、爱国统一的情操。

(2)民族节日。

民族节日是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代表,它不仅是一个
民族生活习惯的结晶,还是集宗教、文化、习惯、饮食、娱乐于一体的一个舞台。

民族节日可以让外界更好更全面地了解少数民族的风俗文化,从而实现民族文化
的融合、发展。

在本套教科书中,还有傣族最隆重的节日——泼水节,其中描写
了周总理与傣家儿女共度节日的热闹场面。

(3)少数民族生活。

少数民族生活是最精彩的一部分,小学课本中描写了
少数民族牧马、放羊等自由的生活,在一片片青山绿水下,发生的动人的故事,
让小学生沉浸其中,感受到生活的快乐,把民族团结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心田,促
使他们不断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并积极投身到民族团结的实践中去。

(4)少数民族故事和谚语。

少数民族的故事和谚语也是小学语文教材的一
个亮点,可以让小学生在听故事、说谚语的过程中,感受到生活的自由和快乐,
使学生在无忧无虑中成长和学习,从而促使他们从小树立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3.小学语文中少数民族文化呈现方式的分析
教科书是反映小学少数民族文化的最基本的一個载体,教师在一般情况下都
是依照教科书为学生讲授知识。

其中精妙的设计,将学习和生活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接受思想道德上的熏陶。

在教学中,主要通过
以主题单元为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主题单元由主体课文和语文天地两个部分构成,各部分的着重点不同,但是,两个部分都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开放式的主题。

开放式主题立意鲜明,在教学中,教师可以以优秀的
少数民族文化为主题,展开开放式的教学,将少数民族的文化特点、生活习惯、
饮食、地理环境等进行详细的说明,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
化之间的不同,这样可以有利于学生较快地接受知识。

例如,该教材课后习题中
的开放性题,可以让学生以少数民族地名为切入点,说出这些地方具有的民族文化、历史故事等,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也有利于激发学生
阅读课外书籍的兴趣。

在下次上课时,教师通过提问、解答环节,进行引导纠正,让学生轻轻松松就感受到了学习的乐趣。

(2)认字课。

小学生是认字的重要阶段,然而,在实践中,识字教学往往
比较枯燥,难以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所以,教师可以将少数民族文化融入到字、词的教学中,以少数民族的文化故事、谚语的形式教授给学生,可以让学生学习
起来非常轻松,非常容易。

例如,本套教材中的傣族风格的歌曲——《竹乡之歌》这首歌,通过对傣族居住的环境、饮食习惯、生活用具、娱乐活动的描写,表达
了傣家儿女对竹子的喜爱之情,同时,也让学生学到了“竹”,认识到了竹。

(3)助丰富多彩的语文活动, 增强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意识
传承传统文化要突破课堂教学空间, 走向课外, 走向生活。

举办各类以传播
少数民族传统优秀文化为目的的讲座、古典诗词朗诵会, 举办有关少数民族传统
文化知识竞赛, 如默写古诗文等, 观看表现少数民族优秀历史人物事迹的影视作
品并开展讨论, 组织学生参观少数民族历史人物纪念馆或者重要历史文化遗迹,
欣赏少数民族服饰, 针对其特点进行讨论写作等都是传承少数民族文化的很好办法。

在我校举行的每年一次的语文主题阅读月, 就以思维导图、诵读、话剧、课
本剧、手抄报等多种形式展开, 这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无疑是颇好的。

形式多样的活动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而且增长了历史文化知识, 加深对少
数民族传统文化的了解, 激发学生学习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爱好。

4.结束语
根据这篇文章当中所分析的目前少数民族文化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的发展可
以很明显的看出相关的成就是十分突出和想要的,在日后的发展过程当中,还需
要进行继续保持,并且更加深入的使二者能够更好的融合,保障青少年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更加的有积极性,主动的去承担起传播少数民族文化的责任,为日后中国的文化发展添砖加瓦,增强中国的文化软实力。

参考文献:
[1] 杨波.多元民族文化影响下的杨家将故事考察——以契丹射鬼箭仪式与杂剧《昊天塔》为中心[J].戏曲研究,2018(04):263-278.
[2] 李技文,李桂明.苗侗民族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现状与路径探析——以贵州省黔东南州为例[J].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2018,10(04):143-152.
[3] 王丽娜.传统民族文化与现代建筑空间的融合探讨——北川羌族自治县永昌第一小学方案设计[J].城市住宅,2018,25(12):79-81.
[4] 王思羽.守护民族瑰宝30年,创建13000平方米“乌木王国”——台商卢泓杰:倾其所有传承璀璨的民族文化[J].台声,2018(24):84-8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