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带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四单元自然界的水考点题型与解题方法
单选题
1、水是一切生命体生存所必需的物质。
下列处理水的方式中,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实验室用蒸馏法获得蒸馏水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
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
答案:D
A、蒸馏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质状态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B、利用活性炭吸附水中的杂质,利用活性炭吸附性,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C、浑浊的河水过滤后可得到清澈的水,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不符合题意。
D、自来水厂净水过程中,用药剂消毒后才能供给用户,杀菌消毒生成了新物质,属于化学变化,符合题意。
故选:D。
2、理论上电解水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为1∶2。
某同学用碳棒作电极进行电解水实验,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对产生此现象原因的猜想不合理的是()
A.部分氧气溶于水B.部分氧气与碳棒反应
C.部分氧气被碳棒吸附D.部分氧气与氢气反应重新生成了水
答案:D
A、在室温下,1L水中能溶解约30mL氧气,而氢气难溶于水,室温下,溶解的比氧气少,故得到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2,不符合题意;
B、碳能与氧气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故可能是部分氧气与碳棒发生了反应,不符合题意;
C、碳棒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可能会吸附一部分氧气,不符合题意;
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氧气在正极生成,氢气在负极生成,故氧气与氢气不可能重新生成水,符合题意。
故选D。
3、下列有关“水”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
B.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通过活性炭的吸附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
D.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2倍
答案:A
A、硬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浮渣,软水遇到肥皂水产生气泡,所以用肥皂水可以区分硬水和软水,选项正确;
B、水由水分子构成,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氢原子统称氢元素,氧原子统称氧元素,即水是由氢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选项错误;
C、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够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能将水中的可溶性物质与水分离,即通过活性炭的吸附不可以将海水转为淡水,选项错误;
D、电解水时,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为2:1,连接电源正极的玻璃管中生成氧气,负极玻璃管中生成氢气,所以电解水时,在正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倍,选项错误,故选A。
4、下列做法有利于保护水资源的是
A.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B.生活污水直接排放
C.生活中节约用水D.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答案:C
A. 大量开采使用地下水,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 生活污水直接排放,会造成水体污染,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C. 生活中节约用水,可节约水资源,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符合题意;
D. 工业废水任意排放,不利于保护水资源,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欲将硬水软化,生活中常用的方法是
A.加肥皂水
B.静置沉淀
C.加入明矾
D.加热煮沸
答案:D
分析: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而软水是指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A. 加肥皂水,是常用来区分硬水和软水的方法,不符合题意;
B. 静置沉淀,除去大颗粒的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C. 加入明矾,除去悬浮的小颗粒不溶物,不符合题意;
D. 在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加热煮沸,煮沸能减少硬水钙、镁化合物的含量。
故选D。
6、已知含硫化合物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H2S+H2SO4Δ
2↑+2H2O,所含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
是
A.H2SB.H2SO4C.SD.SO2
答案:B
单质中元素化合价为0,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0,氢元素在化合物中通常为+1价,氧元素通常为-2价,所以硫化氢中硫元素化合价为-2价,硫酸中硫元素化合价为+6价,单质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0价,二氧化硫中硫元素化合价为+4价,所以硫元素化合价最高的硫酸,故选B。
7、2022年5月,广安爆发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全市人民积极响应号召,通过实行全民核酸检测,室内室外消毒杀菌,注重个人防护等措施,使疫情很快得到控制。
疫情防控期间用到一种免洗手消毒凝胶,它的有效成分含有乙醇(化学式为C2H6O)。
下列有关乙醇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醇是一种有机物
B.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C.乙醇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
D.乙醇在空气中燃烧可能生成CO2
答案:C
A、有机物是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有机物;正确。
B、乙醇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2×2):(1×6):(16×1)=12:3:8,则乙醇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正确。
C、乙醇是由乙醇分子构成的,1个乙醇分子由2个碳原子、6个氢原子和1个氧原子构成;错误。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乙醇在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正确。
故选C。
8、景德镇的高岭土【主要成分:Al2(Si2O5)(OH)n】是制造陶瓷器的优良原料。
经分析,其中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
A.n=1
B.n=2
C.n=3
D.n=4
答案:D
根据化学式Al2(Si2O5)(OH)n和其中铝、氧元素质量比为3∶8,则有:27×2
16×5+16n =3
8
,解之得,n=4。
故选D。
9、氮化镓是新一代半导体材料。
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
B.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1
C.氮元素和镓元素位于同一周期
D.1个N2分子中含有7个电子
答案:A
A、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5,在化学反应中,可得到3个电子,从而带
上3个单位的负电荷;镓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3个电子,从而带上3个单位
的正电荷,故氮化镓的化学式为GaN,选项A正确;
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镓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72,选项B不
正确;
C、由氮、镓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层,位于第二周期,镓原子的核外有4个电子层,位于第四周期,选项C不正确;
D、由氮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氮原子的核外有7个电子,故1个N2分子中含有14个电子,选项D不正确。
故选A。
10、婴儿“尿不湿”最关键的材料是聚丙烯酸钠,它是由丙烯酸(C3H4O2)与氢氧化钠经过一系列的复杂反应而制得。
下列有关丙烯酸(C3H4O2)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丙烯酸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B.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C.丙烯酸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3:4:2
D.丙烯酸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
答案:B
A、丙烯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2)=9:1:8,则丙烯酸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选项错误;
B、由化学式可知,丙烯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选项正确;
C、丙烯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12×3):(1×4):(16×2)=9:1:8,选项错误;
D、由化学式可知,1个丙烯酸分子是由3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构成的,丙烯酸是由丙烯酸分子
构成的,选项错误,故选B。
小提示:化合物中,元素的质量分数等于被求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除以化合物的化学式量,化合物的化学
式量是一个定值,所以化合物的化学式中,相对原子质量和越大的元素,其在化合物中的质量分数越大,即
化合物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中,比值越大的元素,其质量分数也越大。
多选题
11、冬季是流感的多发季节。
其中H7N9甲型流感危害最大。
帕拉米韦就是其中一种找H7N9
的特效药。
其化学式为C15H28N4O4下列关于帕拉米韦的叙述正确的是
A.帕拉米韦是混合物。
B.帕拉米韦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原子构成的。
C.帕拉米韦分子中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7:8
D.帕拉米韦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C
A、帕拉米韦是由帕拉米韦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错误;
B、帕拉米韦分子是由碳、氢、氮、氧四种
原子构成的,正确;C、氮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4×4):(16×4)=7:8,故选项说法正确;D、帕拉
米韦中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15):(1×28):(14×4):(16×4)=45:7:14:16,则其中碳元素质量分数最高,错误。
故选BC。
点睛: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含义是解题关键。
12、某同学学了元素和物质的知识后,进行梳理,其中不正确的是
A.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低到高:Fe3O4<Fe2O3<FeS
B.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质量由大到小:CaCO3>CaCl2>Ca(OH)2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
D.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
答案:AB
A、要比较这三种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大小,可以将这三种物质的化学式分别改写为:Fe6O8、Fe6O9、Fe6S6,因为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氧原子的2倍,故Fe6S6还可以改写为Fe6O12,铁原子的个数相同,则氧原子对应的相对质量越小,铁元素的质量分数越大,故铁元素的质量分数由高到低:Fe3O4>Fe2O3>FeS,说法错误;
B、CaCO3的相对分子量为100,CaCl2的相对分子量为111,Ca(OH)2的相对分子量为74,故钙的化合物相对分子量由大到小:CaCl2>CaCO3>Ca(OH)2,说法错误;
C、地壳中元素的含量由高到低:O>Si>Al,说法正确;
D、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KMnO4中锰元素为+7价,K2MnO4中锰元素为+6价,MnO2中锰元素为+4价,锰元素的化合价由高到低KMnO4>K2MnO4>MnO2,说法正确。
故选AB。
13、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5个氢分子:5HB.两个铁原子:2Fe
-2
C.一个镁离子:Mg+2D.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CuO
答案:BD
A.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化学式可表示一个该分子,多少个分子就在其化学式前加上相应的数字,5个氢分子表示为5H2,此选项错误;
B. 由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该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两个铁原子表示为2Fe,此选项正确;
C. 由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表示该离子的元素符号右上角,标出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符
号在后,带1个电荷时,1要省略。
表示多个该离子,就在其离子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镁离子的符号应为Mg 2+
,此选项错误;
D. 化合价标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正负号在前,化合价的价数在后,氧化铜中氧元素的化合价表示为CuO −2 ,此选项正确。
故选BD 。
填空题
14、《本草纲目》记载:“人参补气第一,三七补血第一”。
三七素(C 5H 7N 2O 5)是传统中药三七的主要有效成分。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三七素由_______种元素组成,一个三七素分子中共含有________个原子。
(2)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________,三七素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______元素。
答案:(1) 四##4 19
(2) 60:7 氧
(1)根据化学式可知,三七素由碳、氢、氧、氮四种元素组成,一个三七素分子中共含有5+7+2+5=19个原子。
(2)三七素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12×5):7=60:7,三七素中碳、氢、氧、氮元素的质量比为:(12×5):7:(16×5):(14×2)=60:7:80:28。
则三七素中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氧元素。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回答下列问题: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属于______(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为______。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______(填元素符号)。
(4)含有原子序数为1、7、17三种元素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
(5)化学符号2OH-表示的意义为______。
答案:金属 O NH4Cl 2个氢氧根离子
分析:元素周期表信息图中,元素名称的左上角的数字为元素的原子序数,右上角为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
表示元素名称,下边是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
(1)原子序数为11的元素为11号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2)原子中质子数=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为9的元素为9号元素氟元素,原子核外有2个电子
层,每层电子数分别为2、7,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元素O。
(4)原子序数为1、7、17三种元素分别为氢、氮、氯元素,三者可以组成化合物氯化铵,化学式为NH4Cl。
(5)表示微粒的个数在微粒前面加对应数字;化学符号2OH-表示的意义为2个氢氧根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