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国企混改过程中应注意的会计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I KUAI GUAN LI
财会管理
C
- 79 -
随着国企混改的逐步实施,提升国有企业内部结构核心发展动力,促进国有企业全方位持续增长,已经成为当前国有企业的发展趋势。
同时,在混改过程中,如何有效对一些针对性问题进行必要的解决和处理,已经成为会计部门的重要研究议题。
一、防控混改过程中资产流失的相关策略
(一)科学看待国企混改的必要性国企混改的时间较长、任务繁重,涉及大量的部门和人员,实现混改成功是需要多方面的配合才能完成相关操作。
实行定制化的企业混改措施是符合企业的发展需求和实际情况。
同时还要根据企业的规模和具体问题制定短期、中期、长期的混改内容,从而细化改制目标以及改制工作,实现稳中有序的改革进程。
需要注意的是,在混改过程中需要对基层员工的相关诉求予以正视,维护基层员工的合法权益和基本利益。
(二)利用组织构架强化对经营行为的监管
国有企业的发展优势在于企业自身的核心组织构架,一方面得益于在混改过程中可以请求政府部门设立具有独立性质的监管单位,同时进一步落实混改过程中的相关内容和制度的执行情况。
另一方面,自中央反腐力度逐步加强之后,对于国有企业的领导人员纷纷落马,进而导致相关的改制问题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广泛重视,基于当前混改过程中潜在的管理问题,应该利用监管单位的独立性进行相关任务的监管工作,进一步保护了国家资产的安全程度,减少违规人员违法犯罪的发生。
由于国企混改进程中需要对企业的规模、组织架构、分支公司等一系列内容进行有效地监管和梳理,进而设定的监管单位形式多样,要根据国有企业的具体情况进行有效地分析和改制,同时委派相关的财务人员进行必要地集中管理。
(三)依法按照国企混改相关程序稳步推进
国企混改的相关流程是有明确地推进步骤以及详细的管理流程,因此在混改过程中,要严格按照既定的混改内容,详细明确各项混改内容的时间任务表,细化相关大会的召开时间,以及必要的手续审批时间、资产评估时间等一系列的内容,在办理产权交易过程中,要让上级主管部门了解到相关改革内容以及整改措施,进而同意整改方案后,开展相关的交割流程,严禁任何企业领导人员私下进行国有资产的变卖和交易,进而造成国有资产的损失。
对于利用职务之便,造成国有资产损失的相关人员,务必要对其进行法律制裁,打消相关工作人员对国有资产的不良思想。
二、资产清查,保障国企混改有效开展
(一)资产清查的必要性
国有企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决定了其混改过程中,务必提高对于企业自身的认识。
尤其是针对资产的清查,需要详细核定资产数量以及相关情况,进而开展更加全面的改制工作。
同时,混改的过程必然会对一些潜在问题进行有效地解决,减少不必要的改革弯路,是加速国企混改的有效措施。
及时做好资产清查,可以有效了解企业的资产情况,有助于及时发现企业的潜在问题。
同时结合问题的严重程度,早发现,早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
(二)资产清查应该注意的相关问题
资产清查工作一旦展开,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
同时会影响一些部门的正常运作,还有可能影响了一些人员的相关利益。
因此,在开展清查工作过程中,作为企业的相关领导,应该对资产清查工作提高重视意识,给予必要的配合和帮助,进而确保资产清查工作的高效、透明、简洁。
另外,为了保证清查工作不会受到相关部门的干扰和影响,需要成立独立性质的清查小组,进而确保清查工作的完整性和独立性,进而有效推进相关清查工作的进行。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清查小组的相关工作,务必确保清查工作按时完成。
同时对于超期完成的相关人员要做出书面形式的整改说明,执行企业的相关规定进行必要的惩罚措施。
由于资产清查工作的内容和流程较为繁琐。
因此,在工作过程中,相关人员务予以必要的配合。
三、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一)剥离不良资产的重要性1.不良资产置换。
不良资产置换是大部分国有企业在混改过程中开展的有效改制内容。
例如,国有企业的子公司承担混改的相关任务,需要将子公司的不良资产进行清算,折算成公司的股权或者其他等价资产,与母公司开展优质资源
摘 要:国企混改已经成为当今国企发展的重要改革措施。
本文以国企混改过程中相关会计注意事项为主要研究方
向,基于当前会计问题中一些重要的注意事项,结合笔者多年研究经验,给予必要的解决措施。
为从事相关行业的管理人员,提供力所能及地帮助和支持。
仅供参考。
关键词:不良资产;资产增值;股权改革
中图分类号:F27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728(2020)24-0079-02
探讨国企混改过程中应注意的会计问题
郑 源
(智慧能源(莆田)有限公司,福建 莆田 351100)
作者简介:郑源(1983— ),男,汉族,福建莆田人。
会计师。
主要研究方向:国企混合制改革中的会计问题。
AI KUAI GUAN LI
财会管理
C
- 80 -
(上接第78页) 事业单位全体工作人员都参与到会计监管工作当中。
这一过程中,需要不断加强事业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性和沟通交流能力,此外,事业单位还需要完善内部审计工作,促使内部工作人员都能意识到自身职责,并且不断加大错误审查力度,有效规避出现违规工作行为,从而有助于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水平[2]。
(二)强调会计管理,强化资产资金管理力度
事业单位需要不断强调会计管理的作用,加强对事业单
位资产、资金管理工作的开展力度[3]。
首先,强化预算管理工作力度,事业单位要想通过开展全面预算管理更加真实清晰地反映出事业单位实际的运行发展情况以及各笔资金运行的实际情况,则需要事业单位在开展全面预算管理工作的同时保障预算编制的全面性、精确性、规范性。
其次,强化单位资产管理工作,通过选择合理地购置手段,并且对单位内相关资产提前开展资产评估和分析工作,同时需要注重单位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沟通程度,促使其明确相应的责任,并且对各项资产定期进行清查盘查工作,对资产的使用情况需要进行严格核查,保障账实相符。
最后,强化资金管理工作,最先需要对实行资金管理的效用和重要性具有正确认识,然后贯彻落实相关机制,其中包括资金流动、资金报销等流程,保障对资金收入和支出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有助于提升会计管理工作水平。
(三)加强会计信息化建设力度
基于新形势下,想要不断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效率和水平,则还需要引进具有先进技术的会计信息管理体系
和软件,从而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水平和效率。
基于此,事业单位需要提升对会计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重视程度,并且通过采取相关管理策略,在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人员工作效率和能力的同时,促进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协作性、交流沟通,从而实现会计信息的共享,此外,构建有效的会计信息系统,会计工作人员借助建立的信息系统开展相关工作内容,从而不仅能够减少会计工作人员的压力和工作任务,而且能够减少事业单位会计工作的错误率,有助于优化完善会计工作模式。
四、结语
新形势下,事业单位想要推动会计信息化建设开展力度,实现会计电算化,就必须改善优化单位原有的会计工作理念及模式,创建完善有效的内部环境,理念的更新和环境的改善是实现会计信息化建设的基本条件。
也能够为会计工作人员的后续工作开展提供便利。
除此之外,还需要提升单位内部会计工作人员专业技能及素养,从而不仅有助于提高事业单位会计管理能力,而且有助于推动事业单位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燕.政府会计制度下行政事业单位会计核算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8,(36):160-161.
[2].黄云珍.新预算法对行政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探究[J].电子
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18,(12):133-135.
[3].王家瑞.浅析新会计制度对事业单位财会工作的影响[J].时代金
融,2018,(33):149.
的置换工作,进而剥离出自身的不良资产,同时净化了子公司的公司结构,提高了其自身的经济价值和战略价值,有助于吸引相关企业的商业投资,同时随着母公司将不良资产进行重新分配,优化资产的管理形式,进而增加了企业的增值空间。
这种剥离方式实现了不良资产的置换和增值,是当前国有企业混改的重要形式[1]。
2.不良资产托管。
对于不良资产实施资产托管,尤其是国有企业的资产较为庞大,且不良资产类型和问题较为复杂,对其进行必要的托管处理,实现不良资产的专业化管理。
由于这种托管形式对于不良资产的所有权没有发生变化,进而不会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同时剥离的业务只包含不良资产的使用权,因此有助于提升对于不良资产的改良和升级效果,进而提高不良资产的价值。
通过一定的改进措施以及专业化的管理内容,极有可能将不良资产进行产业升级以及资源升级,进而实现不良资产转变为优质资产。
由于不良资产的托管程序只是一种委托手续,进而对于委托工作可能需要进行管理成本,但是对于企业来说,可以集中精力提升优质资源的发展程度,实现对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提高国有企业的发展动力[2]。
(二)核销不良资产
作为国有企业的不良资产,当采用不良资产置换以及不良资产托管无法产生相关的效应时,需要对不良资产进行核销,进而减少对于国有企业的消耗和依赖。
核销过程中首先
要对不良资产进行详细的审计和核查,确定不良资产的原因和问题,进而对不良资产进行必要的核销程序,作为相关领导人员应该秉持着对于不良资产的客观发展态度,以及对于不良资产所在公司的影响程度,进行必要的管理和控制。
同时在核销不良资产后,对于子公司的发展情况和运营情况,要进一步的分析和说明,从而实现不良资产的管控,进而盘活不良资产的相关公司。
如果子公司的发展潜力以及市场前景,依然具有一定发展机遇,作为母公司需要对相关规划内容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审核,同时完善对于企业的资产控制,有效控制不良资产的再次生成。
四、结语
综上所述,国企混改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中的重要组成。
基于当前国企混改的发展形势和改革效果,利用会计部门的相关策略,实现不良资产的置换和剥离以及资产清查,保障国企混改有效开展,进而实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
通过以上相关途径的有效实施,为国有企业的资产价值以及相关资源提供了必要的维护和保障。
参考文献:
[1]余雄.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04):224-225.
[2]王君霞.国企改革形势下的企业财务会计风险与规避探讨[J].全国
流通经济,2020,(02):174-175.
[3]药洁.国企改革背景下的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纳税,2019,13(35): 127-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