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及防护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的边坡开挖及防护技术
发表时间:2020-09-03T02:26:18.344Z 来源:《防护工程》2020年12期作者:杨婷[导读] 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关乎着民生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施工阶段对于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要求较高,工序开展要结合施工条件和环境,选择恰当的支护方式和排水方式。
身份证号码:32132319850823xxxx
摘要:在水利水电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应用边坡开挖支护技术。
因此,要针对该技术进行充分明确,对于具体的应用策略要深入探究,在实践的过程中贯彻落实,着重做好开挖之后等相关工作,以此提升整体工程的品质。
关键词:水利水电;边坡开挖;防护技术;具体应用
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直接关乎着民生和国家的长治久安,在施工阶段对于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要求较高,工序开展要结合施工条件和环境,选择恰当的支护方式和排水方式。
随着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水利水电边坡支护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中,工作人员要综合考虑地质因素和边坡失稳因素,不断改进和优化边坡支护施工效果,确保水利水电工程质量,推动我国水利水电建设的健康、平稳发展,实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运用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重要意义
水利水电工程和自然环境之间的联系比较紧密,在施工时经常需改造自然环境,在此过程中,边坡改造是其重点内容。
一般情况下,边坡比较复杂,会对工程施工进度产生直接影响,如果边坡施工不能顺利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在施工时稳定性就会受到影响,进而出现工程质量问题,工程的整体施工难度也会加大。
水利水电工程实施的主要目的在于造福百姓,而工程中问题的出现,将会使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将边坡开挖技术运用在工程中十分必要。
技术的运用,能够使施工时边坡环境比较复杂的问题得以解决,施工效果得以巩固,同时也能促进工程效率的提高,节约成本。
在运用技术时,需将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作为依据,达到稳定边坡和巩固岩体的目的,进而使工程质量得到保证。
2水利水电施工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2.1重力式挡墙重力式挡土墙是依靠墙体自身重力来抵挡土体的侧压力,主要的应用材料有混凝土的预制块石、片石混凝土、混凝土以及浆砌毛石等。
其中混凝土形式需要进行整体浇筑,而半重力式的挡墙可以采用混凝土或者是少筋混凝土进行浇筑重力式挡土墙的优势在于材料来源广泛、施工的时候快捷简便、具有一定的经济效益,这种边坡形式在水利水电工程中较为常见。
在正常施工时,重力式挡土墙内部都是不配结构钢筋的,只是在局部小范围配上少量钢筋,当高度在六米以下,并且地质条件较好,开挖对周边影响较小时,具有较强的经济性。
2.2喷凝混凝土技术
在喷凝混凝土技术施工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确保材料和器械的完整性。
喷凝方式要结合具体施工情况,比如当基坑相对干燥时通常采用潮喷施工的方式,在施工时应结合速凝剂,能够有效改善施工条件,切实发挥实际支护效果。
从实际喷凝情况来看,一次喷射的厚度以0.2m为宜,这样有助于提升坡面的整体性,只有确保喷射质量,才能保证挂网的粘结性。
因此,在混凝土喷射前,要做好坡面的清理工作,可以采用高压风来清理锚孔中的杂物,这样有助于提升喷射质量。
当基坑含水量较大时,应采用湿喷的方法,要合理调配混凝土,提升喷射的可靠性。
如果发现喷射混凝土后有初凝现象出现,就要进行喷水养护,加强坡面的封闭性。
通过七天的养护时间,观察其变化,具体的养护时间还要根据工程的具体要求来确定,降低风力损害,加强坡面的稳固性。
2.3锚索施工技术
锚索施工支护结构其组成部分主要是由预应力锚索,锚具以及抗滑桩组成。
预应力锚索主要是在桩的上部分加上锚索,将其中的一部分下滑力由锚索来承受。
前面已经介绍过,抗滑桩是一种相对比较成熟的滑坡支护结构,其主要是借助埋设在边坡易滑的面上或者是下面的岩体中来组织滑体的移动。
通常情况下会对锚索施加一定的预应力之后,锚具会同抗滑桩链接在一起,而另外一端是穿过滑坡体后锚固于滑床内,这样就可以将锚索和抗滑桩组成一个完整的受力体系。
同传统的一般抗滑桩支护结构相比较而言,其改变了传统的大悬臂受力结构,提高了地基抗滑坡推力的能力,极大节省了投资,结构也更趋于完善合理。
2.4抗滑桩技术
从受力特点来看,抗滑桩构件包含多种形式,比如人工挖孔桩、预支钢筋混凝土板桩、钻孔灌注桩等。
在实际操作时,通过将桩有效连接在一起,还可以利用素混凝土进行桩之间的连接,这样能够形成整体的防护结构,避免边坡土体塌方、变形,确保边坡施工的有序开展。
这种支挡方法的工作机理是侧向支撑,主要对边坡上部的变形或者破坏力进行传递,使之传递到下部锚固段,由锚固段的侧向力来维持平衡。
抗滑桩加固优点较多,在施工时可以灵活使用,不同的施工段在结构形式上可以联合使用,也可以单独使用,且安全系数较高。
其缺点是施工成本高、外露式的抗滑桩影响整体美观。
抗滑桩主要在土质松软、地下水较多的区域使用,在工程使用较多。
2.5锚杆支护技术
在边坡支护技术中,锚杆支护方式能够体现良好的安全性,在大型水利水电工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同时实用性较强。
由于工序复杂,锚杆支护技术对于管理水平要求较高,不同的地质情况在锚杆材质选择上也不尽相同。
因此,在锚杆支护施工前,要明确岩层走向、倾角等,把控好钻孔位置和尺寸,结合地质数据及时调整钻头,确保钻孔数量和深度满足基本要求。
钻孔施工结束后,要及时清理孔内杂物,以免对后续施工产生不利影响。
2.6坡面防护
水利水电工程边坡开挖成形后,将作为永久设施保存。
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当开挖面周围存在滑坡体时,应将相应的土体全部清除,这样能够起到降低荷载的作用。
还可以采用挡墙的方式,防止坡体坍塌,以提升坡面的整体性和稳定性。
如果滑坡体隐患在可以控制的范围,则可采用主动柔性防护网处理,这种处理方式相对简单,同时防护网质量较小,不会对坡面产生太大负荷。
在坡面防护时,要严格保证下方施工的安全,通常在开挖面的两侧和上方布置柔性防护网,防止飞石、材料、杂物等可能造成的危害,保证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3完善水利水电施工边坡开挖支护的建议
3.1制定完善的开挖支护技术方案
从技术的应用层面分析,若想保证边坡开挖支护的效果和质量,实现对水利水电工程质量的把控,必须要制定完善的开挖支护技术方案,为整个开挖支护作业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需要注意的是,技术方案的制定,要做好前期的资料和数据信息调查,为边坡开挖支护技术方案的编制,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设计的施工方案,要明确提出工程施工工艺和质量把控要求,为后续施工作业的开展,提供质量保障。
3.2做好边坡开挖支护技术交底
从当前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实际来说,面临的环境更加复杂,增加了边坡开挖支护技术运用的难度。
若想充分发挥技术的应用效果,要认真贯彻落实技术交底制度,做好施工人员的技术培训,使其对边坡开挖支护安全作业的要求和技术运用质控要求有着全面的把握,进而发挥其力量,实现对整个开挖作业的质量把控。
3.3做好边坡开挖支护施工监测
边坡开挖支护作业的开展,面临着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极易引发坍塌事故或者变形等。
为了实现对安全风险的有效控制,实现边坡开挖支护作业的质量目标和安全目标等,要积极引入现代化监测设备和技术,合理部署整个边坡开挖支护工程的监测设施,实时获取边坡工程的信息,为施工作业方案的调整提供有价值的依据,保证作业的有序开展。
当发现安全隐患时,立即实施应急处理方案,落实施工作业措施,实现对边坡开挖支护效果的把控,保障边坡的稳定性达标,达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的要求。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项目之中边坡的开挖以及支护技术是施工必不可少的技术,不仅保障了工程施工的稳定性,也保障了施工人员的生命健康安全,确保各项施工环节的顺利竣工。
故而,作为施工单位,应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合理运用开挖与支护技术,从而保证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也为后续工程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祖林.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5(46):232-233.
[2]邓本富.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分析[J].低碳世界,2017(8):101-102.
[3]金笛.分析水利水电工程施工中边坡开挖支护技术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8):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