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书社高中历史选修: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与战争-“十校联赛”一等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课综合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近代历史上民族主义的兴起和发展,了解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表现形式,明确爱国主义的基本概念和本质特征,客观地分析极端民族主义产生的影响,从中找出值得吸取的历史教训。

2、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情境再现、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论证观点、分析归纳、全面准确地看待历史和现实问题的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民族主义、极端民族主义的探究,使学生感受什么是真正的爱国主义,培养自觉传承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优秀传统的意识。

【教学重点】极端民族主义
【教学难点】理解真正的爱国主义。

【教学方法】
1、利用多媒体展示相关材料,加强情景教学。

2、利用讨论法和启发诱导式教学法,进行问题式教学。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年是2017年,一百年前的1917年,人类正处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鏖战中,而仅仅20多年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烽烟再起。

我们先来看一段回顾两次世界大战的视频(播放视频)出示材料:1993年诺贝尔和平奖得主德克勒克归结了破坏和平的五大因素,一是压迫,二是落后,三是不公,四是私欲,五是偏见(“种族、阶级、信仰的相互排斥和偏见”)。

反思惨烈的两次世界大战,一种巨大的推动力不容忽视,那就是极端民族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既充满了私欲,又夹杂着偏见,大战前夕,疯狂的极端民族主义者挥舞着这把利剑,慷慨激昂、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战场。

但他们都忘记了,这是一把失去控制、伤人害己的悲情之剑。

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究“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

【讲授新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我们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我们来了解民族主义。

一、民族主义——民族国家的灵魂
欧洲的封建社会被称为中世纪。

中世纪早期,欧洲人对民族国家几乎没有什么认识,法兰西王国的版图内就是众多独立割据的诸侯国并存,只有天主教是当时能把人们号召和联系起来的纽带。

到了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兴起,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结束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建立统一的民族国家,所以,民族主义的兴起是在近代。

那么,民族主义形成的重要标志是什么法国大革命。

法国大革命期间,国王路易十六被送上断头台,专制君主制被推翻,人们成为身份平等的公民。

当革命遭到外国势力的武装干涉时,法国人同仇敌忾,都以公民的身份保卫祖国,法国的国歌《马赛曲》也在此时诞生。

【学习分享】国歌,是国家的音乐名片,是表现一个国家民族精神的歌曲,是用来歌颂与鼓励一个民族的信心与凝聚力的。

下面请同学们分享课前预习的成果,关于国歌诞生的故事。

(同学分享美国、中国国歌诞生的故事)
【教师讲解】感谢几位同学的分享。

在这些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什么共同情感爱国主义。

爱国主义是民族主义中最核心、最强烈的情感。

什么是民族主义
1、一种心理状态或思想观念,对本民族至高无上的热爱和忠诚。

2、一种思想体系或意识形态,争取和捍卫民族独立、平等和繁荣的信仰原则。

3、一种维护本民族生存和发展权益的社会实践或群众运动。

【课堂过渡】
从历史上看,近代欧洲民族主义在冲破中世纪神权束缚、催生民族国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但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欧洲民族主义逐渐走向极端,蜕变为列强对外扩张、争夺霸权的精神动力。

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极端民族主义。

二、极端民族主义——历史频现善伪装
【史料解读1】
教材上给我们提供了三段材料,请思考:上述三则材料分别反映出一战前欧洲极端民族主义的什么内容
(1)煽动民族仇恨情绪,抹煞正义和非正义之间的界限
(2)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对本民族进行极端标榜,对其他民族无限歧视、排斥和伤害
(3)鼓吹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
【教师讲解】
分析材料时我们要抓住材料的关键信息进行概括。

材料一“极力煽动民族仇恨情绪”;材料二“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对其他民族无限歧视、排斥和伤害”;材料三“鼓吹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宣称对外扩张是民族利益所在”,都是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

下面我们通过一些历史片段,感受一下一战前极端民族主义在欧洲的泛滥。

【材料展示】
片段一:在德国,民众声称要把对法国人的仇恨教给下一代。

战争爆发前夕,“寡妇已把最后一个儿子送上了前线;每个年轻的姑娘带着骄傲的眼泪和痛苦离开了她亲爱的人。

……所有的人都希望为祖国而战斗和牺牲”。

德国统一时激动人心的一幕仿佛再现了!
片段二:在法国,“用一切手段争回阿尔萨斯和洛林”的口号响彻整个法兰西。

大量狂热的民众兴高采烈地走向前线,运兵车上到处写着“圣诞节回家”的口号,新招募的士兵脸上带着微笑,“枪上插着鲜花”,把这次军事行动当做“仅仅是巴黎—柏林之间的令人振奋的旅行!”
片段三:“每个国家突然之间有了要使自己强大的感情,都忘记了别的国家也会有同样的情绪;每个国家都想得到更多的财富,每个国家都想从别国得到点什么”。

“在1914年战争开始的几个星期……最爱好和平,最心地善良的人,也象喝醉了酒似的两眼杀气腾腾”。

片段四:俄罗斯极端民族主义者则宣扬,所有斯拉夫人应当只使用一种语言——俄罗斯语,只有一种信仰——东正教,只存在一个国家——俄罗斯,只有一个领袖——沙皇,必须绝对服从俄国。

沙皇尼古拉二世认为国家有必要鼓动民族的“爱国主义”舆论,进行一场战争使民众忘却日俄战争的灾难。

【合作探究1】一战前,几乎欧洲各国各个阶层的民众都认为用火和剑去剿灭异族是天经地义的,你认为是哪些原因让他们走向疯狂的同学们要根据材料并结合近代欧洲的历史来分析极端民族主义产生的原因。

极端民族主义思潮产生的原因:
1、战争失败带来的复仇情绪
2、追求财富的利益驱使
3、统治者的操纵和利用
4、思想家和舆论界的大肆宣扬
一战是极端民族主义的产物,但极端民族主义的事件在历史上绝非仅此一例。

【材料展示】图片上的历史事件哪些属于民族主义,哪些属于极端民族主义
极端民族主义:屠杀犹太人、日本大东亚共荣圈、参拜靖国神社、拿破仑扩张
积极民族主义:抗日战争,印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美国独立战争
同学们已经能够对这两类不同性质的历史事件进行区分了,下面我们结合这些事件再进一步讨论一下两者特征和影响的不同。

【合作探究2】
讨论:1、民族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特征有何不同
【教师讲解】
从影响来看,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它也可能是维护独立、自强奋起的动力,一旦滑向极端,也可能是对外扩张和争霸世界的工具。

极端民族主义还有一个历史代名词:沙文主义。

值得注意的是,极端民族主义善于伪装,常常以爱国主义的面貌出现,而且具有很大的隐蔽性,在不知不觉中就会滋生蔓延。

当今国际上极端民族主义依然存在,我们来看一段视频(播放视频:俄乌民间掀起网络“骂战”,极端民族主义抬头)极端民族主义会导致民众集体唯我独尊,盲目仇外排外,为了微小的利益要求本国政府采取对外强硬措施,轻率地把国家和民族推向战争深渊。

所以,我们要时刻提高警惕,防止极端民族主义蔓延,要做一个真正的爱国主义者,而不是名为爱国,实为误国,害国。

下面我们探究本节课的第三个部分。

三、爱国主义——“真的爱你”不容易
【史料解读2】
教材在这里又给我们提供了三段材料,请思考:这些对战争的态度是不是真正的爱国主义为什么
第②和③种态度应是真正的爱国主义。

(1)一战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世界市场和殖民地而战的非正义战争;
(2)真正的爱国主义应该是支持本民族进行正义的战争或积极参与本国反侵略的战争,塞尔维亚反对奥匈帝国的战争具有正义的反侵略战争的性质。

【教师讲解】
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看到坚持正义是真正的爱国主义的前提,李卜克内西不顾个人安危勇敢的抵制一战才是真正的爱国。

爱国主义在今天也是一个热门的话题,近些年来发生了日本企图购买钓鱼岛、南海仲裁、韩国在美国的要求下部署“萨德”等国际事件,每次事件发生后国人都会自发的采取一些言论和行动。

(图片展示:媒体上报道的国人的一些言论和行为。


【合作探究3】
你如何看待中国民众上述的自发行为呢你认为当代中国人应该怎样更好地认识和表达“爱国主义”的情感呢
(学生讨论,自由发言。


【教师讲解】
同学们能够辩证的看待当今的一些社会现象,当民族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表达爱国的情感是无可厚非的,但有些言论和行为是非理性的,是我们反对的。

我们反对以爱国的名义做一些不文明的、破坏社会稳定、损害中国人自己利益的事情。

我们不要做一个伪爱国者,我们要知道爱国主义不是盲目排外的狭隘民族主义,更不是唯我独尊的极端民族主义,真正的爱国仅有正义是不够的,还要有理性。

我们提倡理性爱国(展示理性爱国图片),换句话说,真正的爱国既不是空喊口号,也不是盲目的抵制日货、韩货或美货,而是自强自立,既要有强国富民的措施,还要有万众一心的实干精神,这才是真正的爱国、强国之道。

对于爱国的话题,我们用一句话总结:如果爱,请真爱。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和极端民族主义的内容。

历史反复告诫我们,民族主义是体现了浓厚的爱国主义情感的,而民族主义又很容易滑向极端,极端民族主义还常常伪装成爱国主义的面貌出现,但实际上却是导致战争的强大推动力。

那么,战争留给人们的又是怎样的记忆呢,我们来看一些图片(图片:战争给人类的伤痛)。

人类历史上经历了太多的战争,战争是恐怖、野蛮、残酷的、是对人性的摧毁,使无数人成为炮灰,给亲人留下无尽的痛苦和思念。

在联合国总部花园内矗立着这样的雕塑,是一只打结的手枪,这是卢森堡在1988年赠给联合
国的。

它的含义很明显,那就是制止战争,禁止杀戮。

“没有战争,永远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祈盼,新中国成立之初就向全世界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60周年纪念大会上习主席再次强调:世界足够大,容得下各国共同发展繁荣,中国不认同国强必霸论,中国人的血脉中没有穷兵黩武的基因,今天正在崛起中的中国必将是维护世界和平的重要力量。

【布置作业】
一百年前,极端民族主义泛滥,将人类拖入了一场史无前例的世界大战,并开启了持续30年之久的残暴和愚蠢。

一百年后,极端民族主义的幽灵仍在世界徘徊。

本节课我们回顾了极端民族主义与战争的历史,我想大家一定有许多感触,课后,请同学们以“极端民族主义的历史教训”为题写一篇500字的历史小论文,谈谈你对历史的反思和感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