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学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掌握汉武帝在政治、思想文化、经济方面采取的巩固统一的措施。
2.理解汉武帝巩固大一统局面的目的与影响。
3.理解汉武帝的文治武功,学会评价汉武帝。
【知识导学】
一、(政治方面) “推恩令”的实施
背景:西汉初,________势力强大,各自独霸一方。
地方上的____________也发展起来,兼并土地,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礼。
这两股势力导致社会秩序混乱。
措施:1.汉武帝采纳_________的“________”计谋,下诏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之外,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皇帝制定封号。
这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
2.汉武帝还建立________制度,监视13个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
二、(思想方面)“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背景:西汉初,统治者奉行“________”的政策,许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侯王,对抗朝廷。
措施:1.汉武帝接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_____________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
2.还在长安兴办________,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
影响:从此,_____________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
三、(经济方面)盐铁专卖
为加强朝廷对社会经济的控制,汉武帝把________收归中央,统一铸造________。
还在全国各地设盐官,实行____________、专卖。
在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
四、(军事方面)北击匈奴
__________年,汉武帝派_______、_________北击匈奴,在_________战役中,大胜而归。
匈奴经过漠北战役的沉重打击,再无力与西汉抗争,部分匈奴人开始西迁。
汉武帝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巩固了___________的局面,使西汉王朝开始进入鼎盛时期。
【自学检测】
1.史书记载:“主父偃说上曰:‘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
’于是上从其计。
”文中“上”指()
A.汉高祖B.汉文帝C.汉景帝D.汉武帝
2.假如你生活在汉武帝时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教育,必须到()
A.长安B.洛阳C.咸阳D.开封
3.汉武帝的“罢黜百家”是指()
A.诸子百家B.除儒家以外的诸子百家 C.法家和墨家D.道家和兵家
4.汉武帝削弱诸侯国势力的实质是()
A.剥夺王国的封地 B.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封建统治
C.分割王国的封地D.收回王国官吏的任免权
5.“秦皇”“汉武”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为中华民族发展做出过巨大的贡献。
但他们在维护统治时对某一问题的态度截然相反,这个问题是()
A.国家统一问题B.外族入侵问题
C.中央集权问题D.儒家思想问题
6.材料解析(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汉初分封的诸侯国,势力逐渐膨胀,对皇权构成严重威胁。
像汉武帝的叔叔梁王出行则千乘百骑,和天子一样威风。
他还自制弓箭数十万,府库的珠玉宝器,多于京师……——摘自人教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偃说上曰:“今诸侯子弟或十数,而嫡嗣代立,余虽骨肉,无尺寸地封,则仁孝之道不宣。
原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子弟,以地候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史记•平津候主父列传》
(1)材料反映了汉初社会的哪一问题?
(2)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解决了这一问题?
材料二“……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
——《汉书•董仲舒传》
(1)(3)根据材料归纳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2)(4)汉武帝为了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采取了哪些措施?
(5)汉武帝时期,为了加强中央对社会经济的控制,采取了哪些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