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速度滑冰教学训练中提高速度、力量、耐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速度滑冰教学训练中提高速度、力量、耐力是取得优异成绩的重点
发表时间:2012-08-28T16:53:21.593Z 来源:《赤子》2012年第13期供稿作者:王艳萍
[导读] 速度、力量、耐力是速度滑冰中决定运动员成绩的重要素质,力量是发展速度的基础。

王艳萍(肇东市业余体校,黑龙江肇东 151100)
摘要:速度、力量、耐力是速度滑冰中决定运动员成绩的重要素质,力量是发展速度的基础。

速度是速度滑冰运动中十分重要的素质,在生长发育敏感期,应合理有效采取训练手段与方法。

耐力是速度滑冰专项训练的基础。

合理有效的制定训练速度、力量、耐力的计划,为以后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速度;力量;耐力;取得成绩重点
1 速度
所谓速度是运动员保证在最短时间里,完成动作的综合机能能力。

速度分为简单的和综合的表现形式。

在冰上速度训练时,可采取一些滑跑距离较短的方法来提高速度能力。

1.1 练习时间可反复进行100米快,300米慢的变速滑,重复练习6~7组。

1.2 30米突起,100米计时滑,练习时运动员听见信号后以最短时间内把自己滑跑或启动速度达到最大速度,也可以在冰上10~30米起跑练习,200~400米的反复滑,来提高速度能力。

1.3 也可以利用比赛法。

比赛练习法是指以比赛的条件和要求进行的,在制造竞争气氛和比赛环境的情况下进行对抗练习来提高速度素质的。

在比赛练习法时,运动员的心理、情绪与采用其它练习法明显不同,运动员有高涨的情绪和强烈的兴奋。

研究表明采用比赛练习法,运动员的血糖和血乳酸含量明显增高,这有助于提高肌体的工作能力,有助于疲劳延缓出现,使人体有可能完成大强度的速度练习,提高速度练习,提高速度练习的效果,练习中主要采用100米、500米、1000米等方法,规定运动员每周进行一次对抗比赛。

经过数周后看那些运动员在成绩上提高幅度打,成绩提高较大者说明速度能力提高较快,慢者则相反。

利用表扬和鼓励的方法来增加运动员在练习中应重视和提高速度素质训练。

1.4 在速滑陆地训练中可利用快递屈膝走、滑板、滑跳等练习手段来发展速度素质:a.快速屈膝走20秒,慢跑40秒。

循环练习5~6分钟。

组间休息4~5分钟。

b.滑板:30秒快30秒休息,循环练习7~8分钟。

练习4~5组,组间休息4~5分钟。

c.快速滑跳15秒,慢跑45秒,循环练习4~5分钟,练习5~6组,每组间休3~4分钟。

d.弯道牵引交叉步:20秒快40秒休息,循环练习4~5分钟,练习5~6组,组间休息3~4分钟。

2 力量素质
力量素质是指肌肉在工作时克服内外阻力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力量素质是人体进行体育运动的基本素质之一。

是获得运动技能和取得优异运动成绩的基础,同时也是其它身体素质发展的重要因素。

正确地认识力量的分类和力量组成部分,能使教练员有效地安排和选择力量训练手段,提高力量训练的效果,按力量训练学划分:最大力量、速度力量、力量耐力。

在速滑力量训练时,每周可进行2~3次不同负荷的力量训练,第一次进行力量耐力训练,第二次进行爆发力量训练,第三次进行全面力量训练。

每次力量训练后;至少应有一天不负重量的调整性训练,以促进体能恢复和肌肉的增长。

在力量训练时作业时间在90~120分钟,每组练习后能得到较充分的休息。

通常应将下肢和腰腹的力量训练放在速度和技术训练之后,两者至少相隔8~10小时,力量训练后应进行10~15分钟慢跑柔韧性练习等充分整理活动,这有助于消除疲劳和促进恢复。

3 耐力
所谓耐力,就是指有效完成动作与练习,对抗疲劳的能力,该素质的发展水平,是由运动员机体的能量潜力,要求运动员机体的适应能力,技战术效果,心理素质来决定的。

耐力可分静力性耐力和动力性那里。

静力性耐力是在静止状态下保持一定姿势的能力。

动力性耐力是指长期从事任何一种固期性工作能力,耐力又分为专项耐力与非专项耐力。

非专项耐力是运动员长期有效完成中等强度工作的能力。

大部分肌肉器官都参加了工作。

专项耐力是具体的运动项目中在决定比赛活动的要求的条件下,有效完成工作和疲劳的能力。

在速度滑冰的教学训练中,为了有效提高运动员的耐力素质,可采取以下几种训练的方法。

3.1 专门耐力的训练主要指冰上滑跑,冰上滑跑时用较小强度在冰上进行训练,是提高运动员全面耐力的有效方法。

一般采用3~10分钟的间休的匀速和变速的重复训练法进行,这种方法对提高神经肌肉器官和植物神经系统有积极作用。

对于提高滑长距离的能力也很有效。

训练中也可采取中等强度,练习时间在5~8分钟,滑行距离在3000~5000米每组间休息5~8分钟,可重复练习3~4组,训练中也可采取变速滑,短间休滑等训练手段来提高专门耐力。

3.2 专项训练:指在陆地训练中,主要采取辅助练习。

如:滑轱辘、滑板、接近冰上的陆地滑行,以及小场地、屈膝走等。

在专项训练过程中,可利用滑轱辘来提高专项耐力和掌握正确滑跑技术,滑轱辘是和屈走一样,可以提高运动员的静力性耐力和培养低姿势滑行的能力,这种训练以较小和中等强度为主,用5~10分钟的匀速和变速的重复训练法进行,机械模式和模拟训练是一种与冰上滑跑动作结构相似的陆地训练,做这种训练有助于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能力。

3.3 非专项的耐力训练有:越野跑、公路自行车、游泳以及场地计时跑、游戏等。

在非专项耐力训练中,主要以场地计时跑、越野跑、公路自行车等训练手段。

越野跑练习时间在80~120分钟,自行车练习时间在2~3小时,速度滑冰运动的季节性。

专项训练和非专项训练是一样的为了提高耐力采用的专项性训练与非专项训练之间的比例关系的不同,随着有氧代谢能力的提高无氧也在增长,这一点非有助于速滑运动员的节能作用,另外也可以进行非专项适应能力向专项能力转换的过程,这种转换过程保证运动员的耐力素质提高。

在实际训练中也可以采取以下训练手段:
3.3.1持续匀速训练法:一次完成时间强度不变的训练内容,在训练时对机体起刺激作用。

a.持续慢跑。

方法:练习者采用较慢速度持续跑较长的距离,发展有氧耐力跑的速度、距离、重复次数等应根据练习目的确定。

作用:发展一般耐力,提高有氧功能能力。

要求:在持续慢跑时,心率每分钟应达到150次左右为宜,以发展练习者的一般耐力。

b.重复跑。

方法:固定跑的距离,多次重复,进行该段距离的跑,重复跑时的速度、距离。

重复次数等应根据练习目的和练习者的具体情况而定。

作用:发展专项耐力和一般耐力,提高无氧代谢能力水平。

要求:每次练习时间的间歇时间以心率恢复到100~120次每分钟为限,在进行下一次练习。

c.变速跑。

方法:是一种按一定距离变换速度的跑法。

在跑的过程中,用中等速度跑一段距离后,在以较慢速度跑一段距离,采用不同速度交替跑,用于发展一般耐力。

3.3.2间歇法训练方法:进行多次带有短休息时间的方法,在机体尚未恢复过来,使之进行下一次练习,而且在间歇时对肌体也起刺激作用。

长时间的训练使肌体能水平得到提高,肌肉和肝脏的糖源含量也得到提高,肌肉中的肌红蛋白和肌酸、磷酸盐的含量也在提高,这是血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首先是循环血量极大的增长,运动员专项耐力指标可提高20%~30%循环血量普遍增长,导致适应养起的血红蛋白的适量增长,通过训练韧带得到了增加,肌肉变得更富有弹性,在不断的变化训练中,肌体的各个功能系统将出现明显的变化,从而使运动员在专项与非专项的耐力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为以后取得友谊的成绩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经过上述的训练,运动员在经过一段时间系统训练后,速度、力量、耐力素质会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