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由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推出的“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分析报告(2010年7-10月)”正式对外发布。
自2009年7月起,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曾先后5次针对网络舆论热点事件或话题的应对得失发布“地方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排行榜”。
作为国内第一家系统评估地方舆情应对能力的研究项目,“排行榜”开创了一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和品牌,不但得到了业内研究机构和广大网民的积极回应,也在客观上唤起和推动了各级地方党政机关对加强舆论研究,积极应对突发事件的认识。
在2010年,中国的互联网发展不断进入新的层面。
今年7月15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第2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2亿,突破了4亿关口,较2009年底增加3600万人;互联网普及率攀升至31.8%,较2009年底提高2.9个百分点,同时,手机网民民规模更达2.77亿,半年新增手机网民4334万,增幅为18.6%。
其中只使用手机上网的网民占整体网民比例提升至11.7%。
手机上网比例的大幅提升是科技发展成果的客观表现,而手机等无线终端和网络的结合也使得在突发事件上,信息传播的速度和广度有了新的飞跃。
在2010年,微博客等新兴网络舆论载体延续了今年以来的迅猛发展势头,在突发公共事件和热点话题的生成和发展过程中,网络舆论发挥了更加显著的作用。
在这样的背景下,重视网络舆论已经成为共识,如何引导、回应好网络舆论成为摆在各级地方党政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因此,定期梳理出在应对网络舆论中的正面和负面案例,并进行专业的评估无疑对地方党政机构而言更具有现实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从本次开始,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对地方应对舆情能力课题评估做了新的调整,由按照事件得分排名,变为突出推广案例。
作为国内最早从事舆情研究的机构,人民网舆情监测室一贯重视以技术为依托,以专家团队为基础开展网络舆情传播对规律和应对方法研究,成立两年多以来,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科学的舆情应对的研判体系。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希望通过这项持续的研究,能更好地为地方提供尽可能客观、科学的舆情参考数据和舆论引导建议,帮助地方准确把握社情民意,提高社会管理水平,以新的理念、新的思维处置网络舆论事件,从而构建和谐的网络环境,促进社会稳定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