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目前,实际儿科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探索儿科模拟教学的先进模式是针对这些问题有效的解决方法。

对胫骨穿刺模拟人在儿童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对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非常关键。

模拟穿刺教学方法在在校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中进行实践,可以加深学生对学习知识的了解。

这种模拟教学比传统的讲授教学方法更加高效,而且在儿科教学中操作更加简单容易操作,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可以提高儿科教学的教学质量,并且可以提供教学和临床技能训练的教学效果。

本文对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进行了探究与分析。

关键词:模拟教学;儿科教学;应用;探究
前言:
儿科作为一门具有非常高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的临床课,既要要求学生充分掌握儿科必要的理论知识,又要对儿科基本的临床技能操作进行熟练掌握和学习。

由此可见,儿科教学工作中的临床实践教学特别重要,同样也是儿科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儿科教学的难点是因为儿科的特殊性,尤其是小儿胫骨穿刺术这一类的操作风险极高的儿科。

另外,小儿胫骨穿刺术是一种具有一定的创伤性,病人经常阻拦这一种临床实践,甚至处理不当会发生医患纠纷。

这些现象都不利于儿科临床实习教学的有效顺利开展。

学生缺乏儿科的实践锻炼,只是学习有关于儿科临床的理论知识,这样单纯的理论教学很难提高儿科的教学质量。

[1]因此,建立临床模拟教学结合理论教学的学习方法,有利于儿科教学更加顺利地开展,并且可以进一步提高临床儿科医学的教学质量。

二、模拟教学概念
医学中模拟教学是通过利用各种手段,再现模拟临床医学的工作场景的教学方法,一个无任何风险的学习临床知识和技能的环境与条件更加方便医学者学习医学知识。

我国医学教学经历了由最初的家传、师徒式教学模式发展到现在的以班级方式的讲授教学,经历了一个非常漫长的发展过程。

以现代信息化技术为依托的模拟教学具有良好的医疗环境,而且没有医疗风险,为医学教学提供了很大的便利。

学生的临床综合诊断能力、各项临床操作技能等都可以模拟教学中得到全面大幅度提高。

医学生正确、敏捷的临床思维可以通过科学化、人性化的模拟教学得到培养,医疗事故和纠纷在临床实践中可以有效的减少,甚至可以避免。

二、模拟教学的方法
模拟病案教学是儿科教学模拟教学中的一种教学方法。

模拟病例教学可以模拟逼真的临床环境,并且病人教师和评估者在儿科教学中的多重作用,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指导学习途径。

经过实践,模拟病例教学取得了比较良好的教学效果。

模拟病例的设计的首要步骤是编写案例。

一般项目、主诉、病历摘要等都是儿科各系统中经常见到的主要内容。

设计出各系统相对应的模拟内容,因此要设计模拟病案的内容。

病人儿童和家属最为关心的问题、病儿家属的行为、情绪以及和医师接触过程中的反映等都是需要模拟的内容。

学生应该在设计模拟病案内容时,学生应该对简要病史进行采集,对查体的重点进行特别说明,与病案相关的重点的查体部位尤其要特别进行强调。

[2]按可能性的大小对病情进行诊断、鉴别诊断。

检查的得失利弊等加以强调,辅助检查的意义进一步明确提出。

诊断的顺序及内容要明确分清和提出初步的治疗原则。

对病儿的病情对病儿家属作出合理、科学的解释。

模拟训练中的SP由教师担当,反复进行实践训练,对模拟病
例需要的医学知识,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进行相互讨论、切磋。

另外,医学的模拟教学可以大体分为五个阶段。

医学模拟教学的早期阶段是
基础解剖模型,可以带给学生更加直观的印象关于解剖学。

第二阶段是学生反复
进行联系局部模型,因为局部功能型的模型有更加丰富的培训功能。

第三阶段是
利用计算机的软件把具有各种医学操作结合人体体征的模型进行操作,操作的反
馈得到了反馈。

生理驱动模拟系统是第四阶段,相比与上一代,生理学功能、病
理生理学功能、药理学功能等更加广泛的治疗方法可以搜集得到更多。

真实人体
的各种症状、体征以及对于各种操作所作出的反映,都可以通过模型人实现自动
模拟,给学生提供一个全功能的临床模拟教学环境,学生可以通过生理驱动型模
拟系统得到全新的实践体验。

最后一阶段是对学生进行模拟训练的虚拟培训系统。

通过生理驱动型模拟系统,对病人进行真实的诊治和对病情进行判断。

三、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的应用
儿童不仅仅像是外表看起来,是一个成人的缩小版。

儿童与成人在解剖、病理、生理等身体与情感的各个方面都有着自身的特点。

因此,要特殊对待临床病
例的特点、临床操作以及查体治疗等方面。

其次,患儿家属更加注重关心患儿的
情况,学生对儿科临床练习的机会比较少。

教学时,学生在不熟悉操作流程等的
情况下,直接与病人接触甚至对危急重症进行处理是非常不安全的,也不符合以
治病救人为本的医疗环境和医学道德。

学生在传统的医学教学中,通过各种基础
解剖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对医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学习和加深理解,学生的操作实践
能力很少得到培养和锻炼。

学生的临床技能训练大多数情况下是在接触病人之后
得到的。

在儿科教学中采用模拟教学,学生可以在儿科理论知识学习结束之后,
到临床训练技能中心对所学的理论知识进行实践,模拟人当作教学工具,大幅度
提高了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并且录像、录音临床实践的全过程,指导教师在学
生演练完之后,对录像进行回放,指出学生在操作时发生的问题与错误,并且进
行分析、交流与探讨,学生可以得到更好的训练,也可以获得更多的儿科临床知识,加深对医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结语:
模拟教学在儿科教学中应用,可以加深学生对儿科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儿科临床操作能力,提前让学生通过医学模拟教学接触临床操作,加快学生对医学知识的学习和掌握。

[5]学生通过模拟教学,反复在模拟人身
上进行训练和操作,可以降低医疗事故,同时要增加了病人的照顾,减轻了病人
的痛苦。

模拟教学不仅仅是医学技术的进步,更是医学道德的提高,同时也是对
尊重生命的体现。

参考文献:
[1]杨志华,刘磊,丰俊敏,谭红愉,李少明. 定位原则一典型病案教学法在脑血管
病定位诊断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河南教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02:.
[2]蒲丹1,唐怀蓉2,陈相军3,韩英1,贺漫清1,赵蓉1,周舟1,马俊荣1,陈敏3. 医学模拟联合病案教学在急诊科进修医生培训中的应用[J]. 华西医学,2015,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