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余秋雨高中作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余秋雨高中作文
作为我们的生命基座,中华文明也伤痕累累,却如何避免了整体性的崩坍?这种避免付出了多大的代价?哪些代价是正面的,哪些是负面的?过去的避免能否担保今后?——余秋雨
余秋雨对中国文化是爱的,甚至这“爱”前的形容词是我所不敢贸然添加的。
他总是用内疚的口吻细细地来诠释自己的爱,小心翼翼地流露自己的恨。
他对文化的重现表现出欣喜若狂的态度,他对文化的沉寂表达过沉重的悲伤。
我们不得不钦佩他的“外人”的立场。
因为对事对人的评价,置身其中又能自拔者是少之又少的,而他就是其中一个。
他的文间有一股很大的气撑着,读过之后,才发现一个人要做出这样的工作是何等艰辛。
它让你感到自己仿佛一个跳出三界跃出五行之人,再回过头来看凡事,一目了然,没有任何的模糊,清晰透明,让人沉醉之中又保持着一份独特的清醒,以辨是非。
他又会以一种善良的心态告诉人们,自己剥光显露的思想,像久酿的麦酒,有着浓浓的无穷回味。
《文化苦旅》是他对中国文化的态度,虔诚而矜持,它也是所有文人和文化考究人思想的一种文字凝聚。
《道士塔》中:我好恨!足以让所有读者为之振奋而随之呐喊呼应。
郁达夫说过:“没有伟大的人物出现的民族,是世界上最可怜的生命之群,有了伟
大的人物而不知拥护、爱戴、崇仰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换言之:没有灿烂文化相伴的民族,是世界上最愚昧的生命之群,有了灿烂文化相伴而不知研究、珍惜、保护的国家,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有了余秋雨对文化孜孜不倦地爱,我们可以骄傲地说,我们不是愚昧的生物之群,也不是没有希望的奴隶之邦。
《千年一叹》是他的又一部力作。
就像他在自序中说的那样:路段荒草迷离、战壕密布、盗匪出没。
吉普车的车轮紧贴着地面一公里一公里地碾过去,完全不知道下一公里会遇到什么,所知道的只是一串串真实的恐怖故事。
他把生死置于身外,同凤凰电视台的主持人及工作人员远涉伊拉克、伊朗、希腊等十多个国家之后,沉重的心伴着沉重的笔出炉了这部沉甸甸的文集,有血有泪。
里面有面临死亡所发出的挑衅,这还不是我们引以为豪的,因为它的真正价值已经超出了我们生命的价值,他觉得值得。
他没有退缩,更没有后悔,亦没有任何怨言。
他用动情的笔触勾勒出许许多多幅名画家都无法描绘的画面,他用宽广的胸怀包容别人因妒忌而对他的攻击。
做完这一切之后,他的心情是如波涛般澎湃的,但是,他累了。
在文坛上,他是一个很有争议的人。
但是,从他今天对文坛的影响来说,他胜利了。
虽然,谩骂声甚至咒骂声不绝于耳,但是,我始终相信令人彻骨折服的人必定会引起争议的。
我对余秋雨是爱的。
爱他的大气,爱他的难以言表的沉稳,
爱他留给国人的文化遗产的大仁。
同时,我又感到很幸福,因为他给了我一个为文字作祭奠的理由。
《借我一生》之后,他真的封笔了,而我也要收笔了,我要好好想想谁能借给他这样一生,又有谁借的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