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江苏省淮安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淮安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分,共16分)
1.(2分)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
2.(2分)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2×105m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大象B.一个苹果C.一只鸡蛋D.一只蚂蚁3.(2分)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
4.(2分)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D.ρC>ρB>ρA,且ρA<ρ水
5.(2分)如图所示,一辆车坏在水平公路上,小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车,没有推动。
对此现象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同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小强对汽车的推力使汽车发生了形变
C.小强对汽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D.汽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汽车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6.(2分)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图中最相似的是()
A.西红柿B.西瓜
C.面包D.太阳系
7.(2分)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8.(2分)与站在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力是()A.人对地面的压力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地球对人的吸引力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9.(4分)(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
(2)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
(3)两个鸡蛋重约1。
(4)0.25吨=千克;320毫升=厘米3
10.(3分)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密度,体积(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1.(3分)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选填“A”或“B”)瓶。
根据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10℃,
②4℃,③20℃,④30℃.则在温度下(填序号)
气体扩散最快。
12.(1分)有A、B两个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B球质量的4倍,A球的体积是B球体积的2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密度的。
13.(3分)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3分)请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铜块、铁钉、塑料、蜡块、铅笔芯、陶瓷。
你的分类标准是:;可分为和。
15.(3分)小明在体检时站在磅秤上,秤的读数是60kg,这时小明受到的重力为N,
如果他到月球上,月球对它表面上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球表面物体引力的,则月球上小明的质量为,重力约为。
16.(1分)小明想在墙上挂一幅画,为了判断画是否已挂正,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小明采用此方法的依据是。
17.(1分)在公共场所,我们常见到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因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
18.(2分)如图所示是小丽玩蹦床的情景,在小丽与蹦床接触的瞬间,蹦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小丽用力蹬蹦床的同时被蹦床弹起,这个事例还能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理具有能。
19.(2分)图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
20.(4分)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
这时施力物体是,受力物体是。
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由以上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的。
21.(2分)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和带负电的构成。
三.综合题:
22.(2分)如图是某型号的精确制导导弹,正在空中飞行。
请在图中A点作出导弹的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3.(2分)用200N的压力把重40N的物体水平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此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
24.(2分)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
(2)。
25.(10分)小红利用天平,量筒和一个无刻度的小烧杯来测定某度她进行的实验操作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处,发现天平指针静止在图甲所
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选填“左”或“右”)旋动。
②调节好天平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30g
③在烧杯里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测出其总质量m2,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液体的质量
是。
④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是cm3
⑤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是g/cm3=kg/m3
小红在实验操作中的缺点是:
⑥做完实验后,小红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平衡螺母生锈(质量变大),这种情况对实
验的影响是(选填字母符号)
A.使测量值偏大B.使测量值偏小C.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26.(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铜块和木块的大
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使相同。
(4)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N.若物体此时所受拉力为5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何增大滑动摩擦力:。
27.(6分)在建筑工地上,一辆大吊车正准备吊起体积是0.6m3的石块,这辆吊车的钢绳最多能承受5×104N的拉力,已知石块的密度约为2.5×103kg/m3,(g取10N/kg)(1)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2)石块所受重力?
(3)请判断这根钢绳能否吊起这块石块?
28.(4分)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
(1)这个瓶子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2017-2018学年江苏省淮安实验中学八年级(下)期中物
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分,共16分)
1.(2分)下面几个物理量中可以用来鉴别物质的种类的是()
A.质量B.密度C.体积D.温度
【解答】解:∵密度是物质的特性,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是不同的;
∴鉴别物质的种类应该利用密度的不同。
故选:B。
2.(2分)下列物体中,质量最接近2×105mg的物体可能是()
A.一头大象B.一个苹果C.一只鸡蛋D.一只蚂蚁
【解答】解:
A、一头大象的质量在5t=5×109mg左右。
不符合题意;
B、一个苹果的质量在200g=2×105mg左右。
符合题意;
C、一只鸡蛋的质量在50g=5×104mg左右。
不符合题意;
D、一只蚂蚁的质量在20mg左右。
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2分)下列现象中,能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知识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
【解答】解:A、春天,柳絮飞扬是由于空气对流形成的,属于机械运动。
故A错误。
B、夏天,槐花飘香是由于花香分子的扩散现象形成的;故B正确;
C、秋天,落叶飘零是宏观物体的机械运动;故C错误;
D、冬天,雪花飘飘是雪花的机械运动;不是分子的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4.(2分)如图所示表示A、B、C三种物质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由图可知()
A.ρA>ρB>ρC,且ρA>ρ水B.ρA>ρB>ρC,且ρA<ρ水
C.ρC>ρB>ρA,且ρA>ρ水D.ρC>ρB>ρA,且ρA<ρ水
【解答】解:
根据密度的定义式ρ=,从图可知,过坐标原点的直线的斜率即表示物质的密度,斜率越大的密度也大。
所以可判断ρA<ρB<ρC,选项A、B错误。
由于水的密度为1g/cm3,m﹣V图中B直线斜率为1,所以可判断ρc>ρ水,ρA<ρ水,
所以选项C错误,选项D正确。
故选:D。
5.(2分)如图所示,一辆车坏在水平公路上,小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车,没有推动。
对此现象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汽车同时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B.小强对汽车的推力使汽车发生了形变
C.小强对汽车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
D.汽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与汽车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
【解答】解:
A、小强沿水平方向用力推车,汽车同时受到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小强对他的推力和
地面对它的摩擦力,共受到四个力的作用,故A正确;
B、力作用在物体上出现两种效果:一是改变物体的形状;二是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小强
没有推动汽车,但改变了物体的形状,只是汽车的形变很小,看不清楚,故B正确;C、没有推动车,车处于平衡状态,小强对汽车的推力和地面对汽车的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
D、虽然汽车没有运动,但汽车在推力作用下有向前运动的趋势,且汽车受到摩擦力的方向
与汽车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故D正确。
故选:C。
6.(2分)在探索微小粒子的历程中,人们首先发现了电子,进而开始研究原子的内部结构,卢瑟福建立的原子结构模型与图中最相似的是()
A.西红柿B.西瓜
C.面包D.太阳系
【解答】解:原子核处于原子的核心区域,就像太阳系中的太阳;而绕核做轨道运动的电子就像太阳系当中绕太阳运动的行星。
故选:D。
7.(2分)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B.一个受力物体,同时也一定是施力物体
C.发生力的作用,物体必须相互接触
D.马拉车前进,同时车也用力拉马
【解答】解: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离开物体就没有力。
故A不符合题意。
B、因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一个力必然涉及两个物体:一个是施力物体,一个是受力
物体,故B不符合题意;
C、发生力的作用的物体不一定要相互接触,比如:磁铁吸引小铁钉,虽然磁铁和铁钉之间
存在力的作用,但是没有相互接触,故C符合题意;
D、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马拉车前进的同时,车也用同样大小的力向后拉马。
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分)与站在地面上的人受到的重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的力是()A.人对地面的压力B.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C.人对地球的吸引力D.地球对人的吸引力
【解答】解: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叫重力,由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地球在吸引人的同时,人也在吸引地球,故人的重力和人对地球的吸引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故选:C。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3分)
9.(4分)(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g,
(2)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
(3)两个鸡蛋重约1N。
(4)0.25吨=250千克;320毫升=320厘米3
【解答】解:(1)一瓶矿泉水的质量为5×102g;
(2)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50dm3;符合实际;
(3)两个鸡蛋重约1N;符合实际;
(4)0.25t=250kg;320ml=320cm3;
故答案为:(1)g;(2)dm3;(3)N;(4)250;320;
10.(3分)一块冰熔化成水后,它的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体积变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解答】解: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所以冰熔化成水后其质量不变;
但水的密度大于冰的密度,利用密度公式ρ可知,质量相同的情况下,密度大的体积小。
故答案为:不变;变大;变小。
11.(3分)用如图的装置演示气体扩散现象,其中一瓶装有密度比空气大的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另一瓶装有空气。
为了有力地证明气体发生扩散,装二氧化氮气体的应是B (选填“A”或“B”)瓶。
根据B瓶内红棕色变淡现象可知气体发生了扩散。
若实验温度分别为10℃,②4℃,③20℃,④30℃.则在④温度下(填序号)
气体扩散最快。
【解答】解:二氧化氮气体的颜色是红棕色的,而且比空气的密度大,为了使实验更有说服力,应将二氧化氮气态放在B瓶;如果将两个瓶口对在一起,则二氧化氮气体分子会向空气中运动,所以B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淡,A瓶内的气体颜色会变红,说明发生了扩散;分子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度越快,所以在30℃时,气体扩散最快。
答案为:B;B瓶内红棕色变淡;④。
12.(1分)有A、B两个实心球,A球的质量是B球质量的4倍,A球的体积是B球体积的2倍,那么A球的密度是B球密度的2倍。
【解答】解:两球的密度之比===×=,
则A球的密度是B球密度的2倍;
故答案为:2倍。
13.(3分)图中盒装纯牛奶的体积为 2.5×10﹣4m3.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则牛奶的质量为0.3kg.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不变。
(填“变大”、“变小”
或“不变”)
【解答】解:(1)包装袋上标注了牛奶的体积:
V=250ml=250cm3=2.5×10﹣4m3,
牛奶的质量:
m=ρV=1.2×103kg/m3×2.5×10﹣4m3=0.3kg。
(2)由于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所以喝掉一半牛奶后,牛奶的密度不变。
故答案为:2.5×10﹣4;0.3;不变。
14.(3分)请你将下列物质进行分类:铜块、铁钉、塑料、蜡块、铅笔芯、陶瓷。
你的分类标准是:是否导电;可分为导体和绝缘体。
【解答】解:所给的六种物质有导电的,有不导电的,所以可以导体和绝缘体进行分类:导体:铜块、铁钉、铅笔芯;绝缘体:塑料、蜡块、陶瓷。
故答案为:是否导电;导体;绝缘体。
15.(3分)小明在体检时站在磅秤上,秤的读数是60kg,这时小明受到的重力为600N,
如果他到月球上,月球对它表面上物体的引力只有地球对地球表面物体引力的,则月球上小明的质量为60kg,重力约为100N。
【解答】解:小明受到的重力:
G=mg=60kg×10N/kg=600N,
小明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
G′=G=×600N=100N;
因为质量不随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所以质量是不变的;
故答案为:600;60kg;100N。
16.(1分)小明想在墙上挂一幅画,为了判断画是否已挂正,小明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小明采用此方法的依据是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解答】解:地面附近的物体都受到地球的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若相框的竖边和它平行,就说明相框挂正了。
故答案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17.(1分)在公共场所,我们常见到如图所示的标志,这是因为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个现象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解答】解: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组成物质的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由于烟分子的无规则运动,使烟分子充满整个房间,所以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
故答案为: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18.(2分)如图所示是小丽玩蹦床的情景,在小丽与蹦床接触的瞬间,蹦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小丽用力蹬蹦床的同时被蹦床弹起,这个事例还能说明发生弹性形变的物理具有弹性势能。
【解答】解:蹦床受到力的作用而弯曲,说明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小丽被弹起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而且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具有弹性势能。
故答案为:发生形变;弹性势。
19.(2分)图中,A,B是两只质量相同的旅行箱,B箱容易被推动,这说明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解答】解:B旅行箱下面有轮子,在压力和接触面粗糙程度一定时,用滚动代替滑动可以减小摩擦,使摩擦力大大减小。
故答案:B、滚动摩擦力远远小于滑动摩擦力。
20.(4分)如图所示,足球运动员用头顶球攻门,球飞入网窝。
这时施力物体是头,受力物体是球。
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施力物体是球,由以上事实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解答】解:运动员用头顶足球时,头给足球施加力,此时的施力物体是头,受力物体是球,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头也受到球的力,所以运动员的头也感到痛,此时该力的施力物体是足球。
故答案为:头;球;球;相互。
21.(2分)19世纪末,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说明原子是可分的,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带负电的电子构成。
【解答】解: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指出: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绕原子核做圆周运动的带负电的电子组成的。
故答案为:原子核;电子。
三.综合题:
22.(2分)如图是某型号的精确制导导弹,正在空中飞行。
请在图中A点作出导弹的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解答】解:导弹的重心在A点,然后由重心A竖直向下作线段,在末端标出箭头表示力的方向,并标出G,如图所示:
23.(2分)用200N的压力把重40N的物体水平压在竖直的墙壁上,请在图中用力的示意图画出此时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力。
【解答】解:由图知,物体静止,所以受力平衡,在水平方向受到压力和墙的支持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
在竖直方向受重力和摩擦力,这两个力是一对平衡力,f=G=40N,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所以摩擦力方向竖直向上,如图所示:。
24.(2分)某同学用已调好的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操作情况如图所示,其中错误的是
(1)物体和砝码左右位置颠倒
(2)用手取放砝码。
【解答】答:由图知: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存在两个错误:
(1)物体和砝码左右位置颠倒;
(2)用手取放砝码。
25.(10分)小红利用天平,量筒和一个无刻度的小烧杯来测定某度她进行的实验操作
①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将游码放在标尺的0刻度线处,发现天平指针静止
在图甲所示位置,要使天平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向左(选填“左”或“右”)旋动。
②调节好天平后,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1=30g
③在烧杯里倒入适量的待测液体,测出其总质量m2,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则液体的质量
是36.8g。
④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出液体的体积是46cm3
⑤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知这种液体的密度是0.8g/cm3=0.8×103kg/m3
小红在实验操作中的缺点是:导致所测液体密度变大
⑥做完实验后,小红整理实验器材时发现天平的平衡螺母生锈(质量变大),这种情况对实
验的影响是C(选填字母符号)
A.使测量值偏大B.使测量值偏小C.对测量结果无影响
【解答】解:①使用托盘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时,应将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面上,先将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上,然后调节平衡螺母;由图可知指针向右偏,所以平衡螺母向左调;
③图中游码对应的质量为1.8g,所以总质量m总=50g+10g+5g+1.8g=66.8g,
则液体的质量:m=m总﹣m杯=66.8g﹣30g=36.8g;
④图中量筒的分度值为2ml,则液体的体积:V=46ml=46cm3,
⑤该液体的密度:ρ===0.8g/cm3=0.8×103 kg/m3,
在实验操作中把烧杯中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这一环节中,在烧杯内壁会残留待测液体,使测量的液体体积偏小,算出的密度值偏大;
⑥平衡螺母生锈时,天平照样能调平,不影响实验结果,故C正确。
故选C。
故答案为:①水平桌面;0刻度线;左;③36.8g;④:46;⑤0.8;0.8×103;导致所测液体密度变大;⑥C。
26.(6分)如图所示是小明“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
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为了使压力相同。
(4)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2.2N.若物体此时所受拉力为5N,则此时物体受到的
摩擦力不变(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5)如何增大滑动摩擦力: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解答】解:(1)弹簧测力计拉动物体运动时,弹簧测力计显示拉力大小,当物体进行匀速直线运动时,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拉力大小,滑动摩擦力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示数;
(2)比较(甲)、(乙)两图可知,接触面相同、压力大小不同,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同,故结论为: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即可以使压力保持不变,同时还可通过改变叠放次序控制接触面的变化;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4)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其示数为2.2N;因为压力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所以摩擦力不变。
(5)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可以增大滑动摩擦力。
故答案为:(1)匀速直线;(2)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3)压力;(4)2.2;不变;(5)增大压力或增加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7.(6分)在建筑工地上,一辆大吊车正准备吊起体积是0.6m3的石块,这辆吊车的钢绳最多能承受5×104N的拉力,已知石块的密度约为2.5×103kg/m3,(g取10N/kg)(1)石块的质量是多少?
(2)石块所受重力?
(3)请判断这根钢绳能否吊起这块石块?
【解答】解:(1)根据ρ=可得,石块的质量:
m=ρV=2.5×103kg/m3×0.6m3=1500kg;
(2)石块所受重力:
G=mg=1500kg×10N/kg=1.5×104N;
(3)因为1.5×104N<5×104N,
所以这根钢绳能吊起这块石块。
答:(1)石块的质量是1500kg;
(2)石块所受重力1.5×104N;
(3)这根钢绳能吊起这块石块
28.(4分)一个空瓶子的质量是150g,当装满水时,瓶和水的总质量是400g;当装满另一
种液体时,瓶和液体的总质量是350g.求:(1)这个瓶子的容积;
(2)液体的密度。
【解答】解:
(1)m水=m总1﹣m瓶=400g﹣150g=250g,
∵ρ=,
∴V瓶=V水===250cm3;
(2)m液=m总2﹣m瓶=350g﹣150g=200g,
V液=V瓶=250cm3,
ρ液===0.8g/cm3=0.8×103kg/m3。
答:①这个瓶子的容积为250cm3;
②另一种液体的密度是0.8×103kg/m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