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谁也没有想到,外公不经意间取的一个名字——铁成,竟验证了窦 铁成一生的职业,一辈子和铁路打上了交道。 1956年10月1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周年的日子里,窦铁成出 生在陕西省蒲城县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窦铁成的父母都是知识分子,但并没有让知识在窦铁成身上得到太 多的延续。在那个时代,因为家庭成分的原因,自幼聪颖好学的窦 铁成不得不在初中毕业后就插队到了农村。 虽然只有初中文化,在那时的农村,窦铁成却是村民眼中的“文化 人”,抽水机不上水了、电灯不亮了,这些“技术活”村民们都来 找窦铁成。窦铁成心里发慌:自己“半桶水”,怎么帮别人?
工匠精神
工匠典范—— “工人教授”窦铁成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29年,工工整整地记下60多本工作笔记,洋洋洒 洒100多万字,见证着一个人的毅力有多强;29年, 解决技术难题50多项,排除送电故障300多次,负 责安装的45个铁路变配电所全部一次验收通过, 见证了一个人的技术有多高;29年,培养徒弟300 多人,培养电力工技师40多人,见证着一个人的 作用有多大;29年,一个从初中文化程度的普通 工人成长为众人眼中的“工人教授”。中铁一局 集团电务工程有限公司电力工、高级技师窦铁成 用他朴素的人生经历,演绎了当代工人的不凡历 程! 孜孜求索——“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 有知识和技能。”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施工方一口咬定是施工出的问题。干了这么多工程,施 工质量还从未出过问题,窦铁成感觉心像被针扎。 当晚,窦铁成拿着工具爬上爬下,翻图纸、测数据、重 调试……飕飕冷风中,工友们心急如焚,窦铁成冷静如 铁。 几个小时后,原因终于找到了,是空气开关的定值调整 问题。 第二天,被施工方请来的法国专家听了翻译介绍窦铁成 的发现后,直摇头:“不可能,我们产品很精密,不可 能有问题!”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没办法,只好照着书本,硬着头皮上,练 多了,胆也壮了。不多久,他还真成了村 民佩服的“电力”专家。 然而,命运似乎不让窦铁成在村里这么 “安逸”。 1979年,中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 称中铁一局)向社会招工。已经结婚生子 的他仗着农村这几年学到的“知识”,参 加考试碰碰运气,竟然考上了,成为中铁 一局一名电力工人。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没有窦师傅不学的东西,现在很多国外设备图解都是英文的,为 了搞懂弄通,这不,老伙计又在鼓捣英语了!”对窦铁成,同事很 服。 技术尖兵——“吃了这行饭,就一定要把这行干好!” “老窦是技术‘大拿’,有绝活。”在中铁一局集团电务工程有限 公司,窦铁成“名头”不小。 多年不间断的学习,使窦铁成成了铁路电气和变配电施工的技术 “120”:有技术难题,大家只要拨打老窦的手机号码,难题往往迎 刃而解。许多问题,他不需要去现场,只要听人讲解大概情况,就 能很快找出“症结”所在。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仗着在农村几年练就的爬杆架线的“本领”,初来乍到的窦铁成很 有信心:都是和电打交道,这个工作能应付。 当被派到唐山的一个工程工地时,他呆了,高高耸立的电力铁塔、 密如蛛网的电力导线、构架林立的变电设施,眼睛都花了,别说上 去摆弄,看着腿都发软。 刺激他的,还不止这些。因为新来乍到,有的老职工在操作设备时 都不让他看。 “一个人可以没有文凭,但不能没有知识和技能。没知识,没技术, 就会被人瞧不起。”面对窘境,窦铁成下定决心一切从头开始学。 要学的东西太多,常常是头天所学的,第二天又忘了。窦铁成采用 “笨”办法,白天学,晚上记,在笔记本上详细记下施工和技术要 点,还有自己的心得体会。没想到,这个行为成了他受用一生的习 惯。29年间,他已记下了60多本工作笔记,洋洋洒洒100多万字。很 多时候,这些笔记在施工中派上了大用场。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微薄的收入,除了寄回养家,全被他用来买书了。29年间,他的这 些“宝贝”已经塞满三大箱,跟着他走南闯北。工友们经常打趣: “老窦把书搁眼前,把老婆撂一边。” 知识在更新,窦铁成的脑筋也跟着换代。1999年,变配电设备的测 试开始采用计算机分析,已经40多岁的窦铁成立刻买来计算机教材, 从最基本的原理学起,慢慢地学会了表格制作、工程制图等,成为 中铁一局3万员工中掌握计算机设计、绘制电力图纸的第一人。 学习让窦铁成始终站在了技术最前沿。从电磁保护到晶体管保护, 从微机联锁保护到四电集成保护,我国电力变配电所经历的几次升 级换代,窦铁成都精通在手,了然于胸。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做什么事情一定要做好做到家,吃了这行饭,就一定要把这行干 好!”无数施工技术难关的攻克,证明着窦铁成的实力。 2001年,京珠高速粤境北段大桥变电所施工,设备配置起点高、技术 新,60%为国外进口,施工难度很大,窦铁成被工程指挥部“点将” 增援。 虽说干过不少变配电所,但一下子接触这么多精密的外国设备,窦铁 成还是看花了眼,“这可是长本事的好机会,一定要打个漂亮仗!” 粤北的深冬寒气逼人。窦铁成干脆带着工友住进了没门没窗的变配电 所,白天紧锣密鼓施工,晚上研究设备的性能和原理。 安装任务很快完成了,可就在进行交工送电前的空载试验时,意想不 到的故障出现了:一台升压变压器的空气开关不断跳闸。工友们进行 了数次调试,始终找不出原因。
工匠典范——“工人教授”窦铁成
苦心人,天不负。学到后来,闭上眼睛, 电力原理、电路流程像放电影一样从脑中 闪过,慢慢地,他心中渐渐有了底。 检验的机会终于来了。1983年,在京秦铁 路沱子头变电所施工时,因为工班没有技 术员,工长说:“你去试试,考考你,看 你这‘钻头’有多硬!” 初担重任,可不能丢人,得拿出硬功夫。 窦铁成白天干活,晚上把自己关在备用调 压器房里,对照专业书籍,一张张图纸、 一条条线路、一个个节点地分析解读,研 究设备如何安置、电缆怎么走。工程建设 期间,他把加起来一寸半厚的7套各类不同 技术图纸齐齐地画了一遍。最后,工程顺 利完工,还获得了国家优质工程银质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