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目的:
为了规范本机构开展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工作和应用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结果,
更好的对本机构的测量结果及质量进行评定和表示,为被测产品符合相关要求
结果的有效性提供保证,制定本程序。
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本机构进行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活动。
3. 职责:
3.1 各检测领域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负责该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编制
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3.2 科技技术发展中心负责审核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3.3 技术负责人负责批准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并批准。
3.4 质量控制中心负责各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的发放和控制。
3.5 各领域检验工程师及以上级别检验人员负责评定和报告单次检测的测量不确
定度。
4.要求
4.1 本机构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测量结果进行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编制测量不确
定度评定方法。
当不确定度与检测结果的有效性或应用有关、或在用户有要求
时、或当不确定度影响到对规范限度的符合性时、当测试方法中有规定时和
CNAS有要求时(如认可准则在特殊领域的应用说明中有规定),检测报告必须
提供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术语和定义见附录A。
4.2 对于不同的检测项目和检测对象,本机构采用不同的评定方法。
4.3 各领域在采用新的检测方法之前,应制定相关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方
法。
4.4 各领域对所采用的非标准方法、实验室自己设计和研制的方法、超出预定使用范围的标准方法以及经过扩展和修改的标准方法重新进行确认时,其中应包括对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
4.5 对于某些广泛公认的检测方法,如果该方法规定了测量不确定度主要来源的极
限值和计算结果的表示形式时,实验室只要按照该检测方法的要求操作,并出
具测量结果报告,即被认为符合测量不确定度相关要求。
4.6 由于某些检测方法的性质,决定了无法从计量学和统计学角度对测量不确定度
进行有效而严格的评定,这时至少应通过分析方法,列出各主要的不确定度分
量,并作出合理的评估。
同时应确保测量结果的报告形式不会使用户造成对所
给测量不确定度的误解。
4.7 本机构理解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所需的严密程度取决于:
a)检测方法的要求;
b)用户的要求;
c)用来确定是否符合某规范所依据的误差限的宽窄。
4.8 为了便于用户比较实验室的能力和水平,对于一般应用,扩展不确定度应对应
95%的置信水平。
在表述实验室的能力时,一般采用最佳测量能力,即根据日
常检测系统,被测样品接近理想状态时评定的最小测量不确定度,在检测报告
上出具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
4.9 在计算设备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时,应采用设备说明书上相应的允许
误差。
4.10 在报告最终结果时,如果需要对不确定度进行修约,通常按四舍五入的修约规
则进行。
特殊情况时,可能要将不确定度最末位后面的数都进位而不是舍去。
4.11 在报告最终结果时,测试结果应修约到与它们的不确定度的位数一致。
5 管理程序
5.1 各检验岗位人员应积极参加必要的测量不确定度知识培训,经考核合格方可上
岗。
5.2 各检测领域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负责该检测领域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工作。
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检测项目,均应建立测量模型,识别和确定不确定度来
源和分量,评定标准不确定度、合成标准不确定度、扩展不确定度。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的一般流程见附录B
检测实验室不确定度评估指南见附录C。
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案例见《QP/GF.037-2002 电器检测不确定的若干
案例》。
5.3 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负责对每一项有数值要求的检测项目编制文件化的测量
不确定度评定方法,除非本机构已有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可供直接应
用,如已有的通用项目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可供直接使用。
5.4 本机构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统一命名为《XX产品XX检测结果测量不
确定度评定方法》,适用于多种产品的则命名为《XX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
定方法》,(以下统一简称为“评定方法文件”)。
评定方法文件应具有良好的操作性,便于检验工程师根据检测过程信息即可快
速评定和报告单次检测的测量不确定度。
评定方法文件属于本机构受控技术文件,按文件控制程序办理审批、发放和控
制。
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文件样板见附录D。
5.5 科技技术发展中心负责指定专家对评定方法文件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如果不通
过,则返回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进行修改,直至审核通过。
5.6 技术负责人审批评定方法文件并批准。
5.7 质量控制中心负责按技术文件依据文件控制程序发放和控制评定方法文件。
5.8 当需要报告具体项目的测量不确定度时,执行单次检测的检验工程师或以上级
别检验人员负责根据检测过程信息,依据评定方法文件评定和报告单次检测的
测量不确定度。
5.9 当影响项目测量不确定度的因素发生显著变化时(如检测方法变更),应由各
检测领域项目工程师/测试经理按文件更改程序修订评定方法文件。
6 相关文件和记录
附录A: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术语和定义
详见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附录B: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一般流程
详见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附录C:检测实验室不确定度评估指南
详见CNAS—GL05《测量不确定度要求的实施指南》、CNAS-GL06《化学分析中
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CNAS-GL08《电器领域不确定度的评估指南》、
附录D:产品泄漏电流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附录D:产品泄漏电流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QJ/XX.XXXX-XXXX.XX
共XX页第XX页
威凯检测技术有限公司
资料
技术文件
泄漏电流检测结果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方法
第一版
批准:日期:
审定:日期:
编制:日期:
QJ/XX.XXXX-XXXX.XX
共XX页第XX页1、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机构泄漏电流测试的测量不确定度评定。
2、测量过程简述
2.1、测量依据:IEC 60990:1999 《Methods of measurement of touch current and protective conductor current》。
资料
2.2、测量方法:用泄漏电流仪直接在表头读数测得。
2.3、评定结果的使用:符合上述条件的测量结果,一般可参照使用本不确定度评定
方法。
3、数学模型
R I I = 式中:I -被测量泄漏电流值;
R I -泄漏电流仪的表头读数。
4、各输入量的标准不确定度的评定
4.1、输入量R I 标准不确定度)(R I u 的评定
输入量R I 标准不确定度的来源主要有:
1) 由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R I u ;
2) 由泄漏电流仪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R I u ; 3) 由泄漏电流仪数字分辨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R I u ;
4) 由泄漏电流仪温度附加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4R I u ; 5) 由试验电压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5R I u 。
4.1.1、由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R I u 的评定
由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R I u ,采用A 类方法进行评定。
测量平均值)(58.0mA x =
QJ/XX.XXXX-XXXX.XX
共XX 页 第XX 页
所以由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1R I u
)(0002.0)
1()()(1
2
1mA n n x x
I u n
i i
R =--=
∑=
这里x 表示n 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这里n =6。
若实际测试只进行一次测量,
则单次测量标准差)(00037.01
)(1
2
1mA n x x
s n
i i
=--=
∑=
单次测量的标准不确定度)(0037.0mA u =
资料
单次测量的相对标准不确定度%64.058.00037.0===x u u rel 若实际测试进行了N 次(N ≥2)测量, 则标准不确定度为)(/0037.0mA N u = 相对标准不确定度为N x
N u
u rel /%64.0==
在实际检测中,往往只进行一次测量,
则重复性测量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rel R u rdg I u ⨯=)(1,其中rdg 为单次测量测试值。
4.1.2、由泄漏电流仪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R I u 的评定
查找设备说明书知,泄漏电流仪的最大允许误差为±(2%rdg+3dgt)mA ,服从均匀分布。
所以由泄漏电流仪允许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R I u
)(0069.03
0001
.03%258.030001.03%2)(2mA x I u R =⨯+⨯=⨯+⨯=
4.1.3、由泄漏电流仪数字分辨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3R I u
查找设备说明书知,泄漏电流仪的最小分辨率为0.0001mA ,所以由泄漏电流仪最小分辨率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2R I u
)(00003.03
20001
.0)(3mA I u R ==
4.1.4、由泄漏电流仪温度附加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4R I u
环境每变化10℃,泄漏电流仪示值误差不超过±1.5%,本次试验时,实验室温度控制在(20±5)℃,认为示值变化极限值±1%,服从正态分布,取k =2,所以由泄漏电流仪温度附加误差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4R I u
)(0029.02
%
158.02%1)(4mA x I u R =⨯=⨯=
QJ/XX.XXXX-XXXX.XX
共XX 页 第XX 页 4.1.5、由试验电压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5R I u
根据经验,电压值每变化1V ,泄漏电流变化在1%左右,试验电压的极限偏差一般不超过2V ,泄漏电流的变化极限值为2%,服从均匀分布,所以试验电压波动引入的标准不确定度
)(0067.03%
258.03%2)(5mA x I u R =⨯=⨯=
输入量R I 标准不确定度)(R I u 的计算:
)(01.0)()()()()()(2
524232221mA I u I u I u I u I u I u R R R R R R =++++=
5、合成标准不确定的评定
5.1、灵敏系数
数学模型:R I I =
灵敏系数:11=∂∂=R
I I
c
5.2、标准不确定度一览表
QJ/XX.XXXX-XXXX.XX
共XX 页 第XX 页
5.3、合成标准不确定度的计算
)(01.001.01)()(22221mA I u c I u R c =⨯=⨯=
6、扩展不确定度的评定
根据公式:
)(I u k U c ⨯=
通常,取置信概率%95=p ,相应的取2=k 。
计算得 )(02.001.02)(mA I u k U c =⨯=⨯=。
所以
扩展不确定度)(02.0mA U = )2(=k
相对扩展不确定度为%5.358
.002
.0==
=x U U r )2(=k
7、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
.0(±
=,2
mA
58
.0
I)
02
k
=
QP/JS.011-T.1-201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