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实施“轻负高效”的数学教学对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实施“轻负高效”的数学教学对策
发布时间:2023-03-07T07:28:09.465Z 来源:《时代教育》2022年20期作者:周海霞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开始了一些新的倡导,
周海霞
义乌市枫叶学校浙江义乌32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的深化,传统的教学方式也开始了一些新的倡导,学生的课业负担重、考试压力大已经是众所周知的现象,基于这些问题,相关教育部门开始倡导“轻负高效”这样的教学理念和模式。
将“轻负高效”的教学策略应用到数学教学中,通过竞赛式教学模式、巧妙的课堂导入、良好的师生沟通、数学语言的灵活应用等多种方式,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本文从几个具体的方面来分析实施
“轻负高效”的数学教学对策,希望对相关工作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轻负高效;数学教学
做到“轻负高效”的教学,教师要把课业负担从课外引入到课堂上,打造高效的数学课堂。
课堂是教师传授知识的主要途径,把握好这一平台对于学生的学习而言有重要意义,优质的课堂教学会带给学生轻松活跃的课堂氛围,这种富有活力的课堂气氛会激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使得学生在互动、积极思考、主动参与等过程中掌握知识。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给学生减轻学习负担,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是提高了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只有感兴趣,学生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学习、探索知识,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同时,也使得高效课堂的实现更加容易。
一、灵活应用课堂竞争机制,引入竞赛式教学模式
引入竞赛式教学模式,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竞争意识的养成,为适应社会激烈的竞争提前做准备。
竞争机制的实施,是让学生调整自我状态和行为,以数学知识的学习为目标,排除万难,通过学生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促进自我学习行为[1]。
小学生是好奇心旺盛、想象力丰富的阶段,对于竞争也有明显的兴趣,较强的好胜心、不愿意服输,传统的教学方式在一定程度忽略了学生的这一有利于学习的心理,而竞赛机制的引入无疑顺应了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的竞赛精神、竞争意识提供了广阔的发挥空间。
例如,在很多数学课堂中,都会涉及到对之前学习知识的回顾和复习,教师可以将竞赛机制引入到复习环节,通过智力竞赛的方式,教师提出问题,学生争先恐后来抢答,另外,为了增强竞争效果、提高复习效率,教师可以将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通过小组成员的努力,争夺小组的排名先后,经过这一系列的安排,学习氛围逐渐活跃,即使是对数学知识不感兴趣的学生,也会因为这些有趣的活动而参与到复习环节来。
在这样的竞争过程中,数学课堂似乎变成了一场比赛,使得本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起来,学生也变成了一个个参赛者,在学习过程中获得了成就感,教师轻松了、学生也积极了,课堂因此变得更加高效。
二、巧妙进行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主观参与性
(一)通过创设情境导入课堂教学
一个好的课堂导入可以使得教学效果事半功倍,相比直接让学生进入到学习状态,开始接触数学知识,通过生活化的情境引入,更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情境导入就是一种不错的课堂导入方式,教师在创设情境时,不需要多么追求形式,而是要让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兴趣,并且所导入的情境要和将要学习的知识有密切的关联,这样才能既带动学生的思路,又巧妙地进入了课堂主题。
例如在教授《有序数列》这课时,教师可以分析与这个主题相关的生活题材,了解这个阶段的小学生偏好的思考方式和解决问题的途径,从而制定出以五子棋为情境主题的导入,教师可以在多媒体上演示五子棋的放置过程,问学生应该为了赢得对手,下步棋应该放在哪里,在学生的积极参与中,教师将五子棋与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关联起来,从而完成情境导入,顺利进入课堂内容的教学[2]。
(二)通过问题引导提高教学效率
在课堂上,教师提出问题是经常的环节,然而有些问题并没有达到理想的效果,问题的提出本来就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但是有些问题的提出却带来了适得其反的效果,学生反而对学习的积极性降低了,反而觉得课堂乏味枯燥,所以,教师在将问题作为引入的同时,也要注意问题该怎样提才能有效。
下面有几个原则可以参考:1.合乎逻辑。
在设计问题时,学生得出的答案应该和问题有逻辑上的贯通性,这样才会从问题有效引入到答案上。
2.承上启下。
数学知识具有统一性,上一章的内容与这堂课学习的内容紧密相连,所以在教授与之前知识有关联的课题时,教师要设计出新旧知识链接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解答中,回顾旧知识、学习新知识。
三、搭建沟通的桥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课堂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空间,教师是主导者,而学生是主体,高效课堂的建立少不了良好的师生沟通,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一改传统的角色,不仅作为传授知识的主体,更应该与学生平等公平相处,对于优生差生一视同仁,尊重学生作为一个个体的独立性和人格,真正关心、认识每个学生的特点,因材施教,在对待错误的问题上,给予更多耐心和鼓励而不是责怪和否定。
只有这样,才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友好、积极学习氛围的形成,发展学生全方面素质的同时,减轻了教师教学负担,提高了课堂效率。
另一方面,教师要摆脱传统的教学观念,将学生作为课堂主体,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看到这样的现象,教师自顾自地传授自己的知识,学生却没有多少能够听得进去的,其实也不是教师讲的不够好,而是课堂变成了教师一个人的平台,学生成了可有可无的角色,这就导致了课堂效率低下。
所以要想实现高效课堂,必须搭建起学生和教师的沟通的桥梁,教师要认识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学活动和课堂都以学生为中心,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通过学生自主学习、师生互动、同学之间的交流等多种形式,以提出问题、讲解知识、大胆猜想、独立思考等方式,构成高效的数学课堂教学。
四、注重细节的指正,灵活应用教学语言艺术
数学是一门枯燥、抽象的科目,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都有一定的要求,而数学也有其独特的语言表达和解题思路,所以在教授数学的过程中,要选择适合教授数学的教学方法,让学生理解数学的语言魅力。
教师也可以应用诙谐幽默的语言,将难以理解的数学知识以通俗易懂的形式表达出来,让学生在心情舒畅的学习环境中学习数学课程。
例如在学习《圆的周长》这课时,可以将圆周率的历史阅读加入到课程教学中,让学生在历史中了解到以往人类对圆周率的研究过程,感受数学知识与历史、文化、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相关,在这样的过程中,既拉近了学生与数学知识的距离,又促进了数学课堂的高效完成。
由于相关教育部门只是提出了“轻负高效”这样的教学理念,意在达到实现高效课堂的目标,但是并没有提及如何执行以及具体的对
策,在现今的教学情况中,很多教师并没有真正落实“轻负高效”的教学方式,还是以传统的应试教学方式来教授课程,导致传统教学方式的弊端并没有得到改善。
要想真正实现“轻负高效”,将其应用到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将精力放在如何打造高效的课堂上,加强学生的思维和习题训练,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减轻学生的课外作业,从而促进学生的数学素养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沈耀根. 精选细讲数学复习课例题——浅谈轻负高效教学策略[J]. 新课程(中学), 2017(4).
[2]徐蔚. 优化教学策略,实现轻负高效——小学数学教学探微[J]. 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 2019(11):107-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