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能力(化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山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
6.2009年联合国气候大会上,各国达成采用低碳经济的共识。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O 2是只含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容易产生温室效应
B.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可大幅度降低大气中的CO 2含量
C.CO 2的比例模型为
D.CO 2与SiO 2的物理性质差异明显,主要原因是它们的晶体类型不同 7.下列说法符合工业实际的是 A.电解精炼铜时,粗铜板作阴极 B.硫酸工业接触室中,采用高压条件
C.冶金工业中,常用铝热反应冶炼钒、铬、锰等金属
D.玻璃、水泥、高温结构陶瓷均为传统硅酸盐工业产品 8. 下列操作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稀释浓硫酸时,先将浓硫酸倒入烧杯中,再缓慢加入适量蒸馏水
B.皮肤上不慎沾上少量浓硫酸,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适宜浓度的小苏打溶液
C.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先用蒸馏水洗涤,再用标准液润洗
D.精制含有Ca 2+、Mg 2+、SO 2-
4的粗盐时,先加Na 2CO 3,再加BaCl 2 9.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苯酚溶液中通入少量CO 2:
+CO 2+H 2O
→ +CO 2- 3
B.MgSO 4溶液中加入Ba(OH)2溶液:SO 2-
4
+Ba 2+=BaSO 4↓ C.用食醋除去热水瓶胆里的水垢:2H ++CaCO 3=Ca 2++H 2O+CO 2↑
D.实验室制备Fe(OH)胶体:Fe 3+
+3H 2O =Fe(OH)(胶体)+3H +
10. 观察图示装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虚线框中接灵敏电流计,该装置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虚线框中接直流电源,可能发生:Cu+H 2SO 4
CuSO 4+H 2↑
C.虚线框中接直流电源,可能发生:Zn+H 2SO 4 ZnSO 4+H 2↑
D.
生成2.24LH 2时,一定转移0.2mole -
11. 图为一带可移动隔板的密闭容器,某温度下,左、右两侧反应均达到平衡,此时隔板处于容器中央。

若保持温度不变,向左侧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H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右侧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两侧平衡均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12. 一定质量的铁和铜的混合物,与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后溶液中没有固体剩余,生成标准状况下2.24LNO 和4.48LNO 2 (不考虑N 2O 4的存在)的混合气体,则参加反应的HNO 3的物质的量是 A.1.6mol
B.1.0 mol
C.0.8 mol
D.0.5 mol 13. 复方蒿甲醚是由中国首先发现的可用于治疗疟疾的药物,目前在国际上获得广泛认可。

其主要成分是青蒿素,青蒿素的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有关青蒿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青蒿素分子式为C 15H 22O 5
B.在一定条件下1mol 青蒿素能与含1molNaOH 的溶液完全反应
C.青蒿素分子中含有过氧键,一定条件下有氧化性
D.青蒿素易溶于水
O -
OH △ 电解
可移动隔板 3
H 3
27.(14分)已知二元酸H 2A 在水中存在以下电离:H 2A =H ++HA -
,HA -
H +
+A 2-。

试回答下列问题: ⑴NaHA 溶液呈________(填“酸”、“碱”或“中”)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⑵某温度下,向10mL 、0.1mol/L NaHA 溶液中加入0.1mol/L KOH 溶液V mL 至中性,此时溶液中以下关系一定正确的是_________(
填写字母)。

A.溶液pH =7
B.水的离子积K w =[c (OH -
)]2 C. V =10 D. c (K
+) <c (Na +)
⑶已知难溶物CaA 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CaA(s) Ca 2+(aq)+ A 2-
(aq );ΔH >0。

一定温度下CaA 饱和
溶液中c (Ca 2+) ·c (A 2-)为常数,记作K sp =c (Ca 2+) ·c (A 2-
),K sp 只与温度有关。

①温度升高时,K sp 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

②向浊液中通入HCl 气体,c (Ca 2+) 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测得25℃时,CaA 的K sp 为2.0×10-
11。

常温下将10gCaA 固体投入100mLCaCl 2溶液中,充分搅拌后仍
有固体剩余,测得溶液中c (Ca 2+)=0.1mol/L ,则溶液中c (A 2-
)=_________。

28.(15分)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五种短周期元素X 、Y 、Z 、Q 、R ,已知X 与Q 同主族,Y 、Z 原子序数之比为3:4,Z 的最外层电子数是Q 的最外层电子数的6倍,R 为同周期中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稀有气体元素除外),X 与R 形成的化合物常温下为气态。

⑴表示Y 元素中质子数与中子数相等的同位素符号是_____________。

⑵Q 与Z 形成的原子个数比为1:1的化合物的电子式是__________。

⑶A+B →C+D+H 2O 为中学化学常见的反应形式,A 、B 、C 、D 均为由上述五种元素组成的单质或化合物。

①如A 为NaOH 、B 为CO 2时,可写成
aNaOH+b CO 2=cNa 2CO 3+dNaHCO 3+nH 2O ,a 与b 的物质的量之比应满足的关系是_______。

现向100mL 、3mol/L 的NaOH 溶液中缓慢通入标准状况下 4.48L 的CO 2气体,用1个化学方程式表示以上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化学计量数为最简整数),此时溶液中各种离子物质的量浓度由高到低的排列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请任写一个符合A+B →C+D+H 2O 形式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其中C 、D 均为盐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17分)某课题研究小组,探究镁粉与铝粉组成的混合物中铝元素的含量,甲同学利用A 、B 装置进行实验探究,供选药品有:①混合物样品;②浓硫酸;③稀硫酸;④氢氧化钠溶液。

⑴甲同学实验前必须进行的实验操作是____________,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该同学用托盘天平称取0.3g 混合物样品,置于A 中,从分液漏斗中滴加足量的稀硫酸,当无气泡放出时测得气体体积(折合为标准状况)为336mL ,该同学测得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

⑶该同学在最后读数时应注意的问题是____________(填写字母) A.将烧瓶中的气体赶到量气管中 B.等冷却到室温后再读数
A B C
a b



C.调整a 装置与b 装置液面相平
D.视线与液面最低点相平 ⑷乙同学认为:即使各项操作均正确,甲同学所测得的样品中铝的质量百分含量一定会____________(填“偏低”、“偏高”或“无法确定”)。

⑸经思考,乙同学决定用C 装置代替甲同学方案中的A 装置进行实验,这样改进的优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⑹丙同学认为用供选药品中的另一种代替稀硫酸进行实验,会使计算更方便,请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丙同学的实验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0.(14分)下图中A 、B 、C 、D 、E 都是链状有机化合物。

A 分子中只含氯原子一种官能团,B 物质能发生银镜反应。

已知:①CH 3CH 2Cl CH 3CH 2OH ②R -CH 2OH R -CHO
式量M 1 式量M 1-18.5
式量M 2 式量M 2-2
③-C -OH -C =O+H 2O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A 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____。

⑵B 分子中含有的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指出反应类型:B →C_______________;D →E______________。

⑷写出D →E 的化学方程式(有机物用结构简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写出符合下列条件的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水解产物之一为甲醇;②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

唐山市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参考答案)
6.C
7.C
8.B
9.D10.D11.A12.C13.D 27.(本题共14分,每空2分)
⑴酸;HA -
只电离不水解 ⑵BD
⑶①增大 ②增大;H +与A 2-结合为HA -
,使平衡右移,c(Ca 2+)增大
⑷2.0×10-
10mol/L 28.(本题共15分)
⑴12 6C(或
12
C)(2分) ⑵Na + Na + (2分)
⑶①1<a:b<2 (3分);3NaOH+2CO 2=Na 2CO 3+NaHCO 3+H 2O(3分)
c(Na +)>c(HCO - 3)>c(CO 2-
3)>c(OH -)>c(H +)(3分)
②2NaOH+Cl 2=NaCl+NaClO+H 2O(2分,其他合理答案也可) 29.(本题共17分)
⑴检验装置的气密性(1分);关闭分液漏斗活塞,向b 中注水使b 中液面高于a 中液面,液面差保持不变,说明气密性良好(2分) ⑵60%(3分) ⑶BCD(3分) (每答对一个得一分,有错选不得分) ⑷偏高(2分)
NaOH 、水
Cu 、O 2

自动脱水 | | | OH
⑸①便于漏斗内液体滴下②避免液体滴下导致读数偏大(4分,各2分)
⑹2Al +2OH -+2H 2O =2AlO -
2+3H 2↑(2分) 30.(本题共14分) ⑴C 4H 6Cl 4(3分) ⑵羟基、醛基(2分,各1分) ⑶氧化反应、酯化(取代)反应
⑷HOOC -C -CH 2-COOH+2CH 3CH 2OH C 2H 5OOC ―C ―CH 2―COOC 2H 5+2H 2O(3分)
⑸CH 3CHCOOCH 3
HOCH 2CH 2COOCH 3(4分,各2分)
| | | | |
OH
O O 浓硫酸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