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后期(19191949)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代后期19191949近代后期19191949课前预习考点提示具体知识点考点解析涉及章节19191927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近代后期19191949近代后期19191949课前预习考点提示具体知识点考点解析涉及章节19191927内容标准学习要求教学建议考试说明两套版本的共同点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1
与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相比,新三民主义有了质的飞 跃和进步。在民族主义方面,辛亥革命时期的三民主义所突出 的是“反满”,矛头指向清王朝;新三民主义则提出了反对帝 国主义的目标;在民权主义方面,过去只是抽象地提倡“自由、 平等、博爱”,现在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在民生主义方面, 过去只有“平均地权”的政纲,现在则提出了平均地权和节制 资本的办法,承认“耕者有其田”,并谋求改善工人和农民的 生活。依次,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又被中国共产党人称为“革 命的三民主义”和“新民主主义的三民主义”。 ②作用: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 领是基本一致的,因而它成为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大 革命时期的旗帜,这是孙中山在开拓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 主革命道路上迈出的崭新一步。 (3)国民革命运动的高潮:北伐战争的顺利进军。1926年7月, 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连克武昌、九江、南昌,1927年初, 直捣南京、上海,北伐战争取得巨大成功。
6. (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大体经历了“开始传入——正式传播——争鸣 论战——广泛传播”的历程,沿着这样的线索来组织教学,能够为学生提供 较为清晰的历史脉络。诸多人物、文章和刊物等历史知识,也可以连缀到这 一线索之下。 (2).联系19世纪中期以来思想文化领域的变迁史,结合必修Ⅰ第三专题近代 中国民主革命的有关政治史,帮助学生在比较开阔的历史视野里,认识中国 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和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3).教学 时要关注以下三点:对史实,需化繁为简、去粗取精;对认识,不要单纯地 宣讲和机械地告诉;对本单元,需关注整体回顾。 7.(1).教学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时,要关注下列学法指导:以教科书和相关史料 为载体,提炼关键语句,学会将史料阅读与教科书所述相互引证和彼此说明。 (2).分析新、旧三民主义作用时,要引导学生从理论与实践、进步性与局限性、 结论与史实等方面去条分缕析,寓思想认识于方法指导之中。 (3).联系必修Ⅰ中的大革命、必修Ⅱ中的民族资本主义和必修Ⅲ中近代前期思 想解放潮流的有关史实,使学生确认“三民主义是20世纪中国重大理论成 果”。 (4).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感悟孙中山不断求索的精神品质。 8. (1).从20世纪20年代后期到50年代末,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影响是与 中国的革命和建设进程如影相随的,是建立在具体的阶段性影响的基础上的, 可以先做阶段性分析:特定时期—特定内容—特定影响,再做出宏观的概括 和整合。 (2).联系必修Ⅰ中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必修Ⅱ中“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等史实,帮助学生认识毛泽东思想的产生背景和实践意义。 (3).可以援引毛泽东著作(含诗歌)和党的会议决议等史料,参与学生的诵 读感悟及理性提炼的学习过程,科学地多方面地理解毛泽东思想,理性地并 且充满感情地评述共产党人的业绩。
近代后期(1919——1949)
【考试说明】
1.九一八事变、七七事变、南京大屠杀、侵华日军发动 的细菌战和毒气战的罪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正面战场的抗战、敌后抗日斗争、抗日战争的胜利及其 历史地位。 2.五四运动、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国民革命运动 中的国共合作、北伐战争、南昌起义、井冈山革命根据 地的建立、红军长征、遵义会议、挺进大别山、三大战 役、中共七届二中全会、新民主主义革胜利的意义。 3.国民政府前十年民族工业的发展、抗战时期和解放战 争时期的民族工业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 的地位和作用五四运动前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新三民主义的基 本内容及其历史作用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 义革命方面的论著以及思想主张;毛泽东思想对近代中 国的深远影响。
3.(1).这部分内容跨度很大,重要的历史事件较多,不宜在教学中讲究历史事件 的细节,可以引导学生从主要背景、革命策略、基本过程、结果与意义等方 面,用列表的方法,归纳革命史的主要内容,并以此呈现历史发展的宏观线 索。 (2).可以援引毛泽东同志的部分革命诗词,从一个侧面反映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历程,同时引导学生感受革命者的热情与乐观精神。 (3).可以从社会性质、政治、经济、国际意义等视角,引导学生讨论新民主主 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需要适当联系“辛亥革命影响”的知识,使意义的 讨论具有一定的对比性和历史纵深感。 4.(1).可以先分析民国时期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演进过程中或发展或萎缩的阶段 性原因,然后再整体概述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2).教师可以通过曲线图、数据统计表等形式来引导学生感受民族工业曲折 发展的历程,以更好地认识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5.(1).这是一个理论要求很高的问题,不能脱离资本主义发展的具体阶段和相 关史实来独立探究,因而要在本专题的前两个问题的了解和探究的基础上, 加以展开。 (2).可以联系历史必修Ⅰ、必修Ⅲ的近代民主革命、思想解放部分的有关内 容,探讨中国资本主义在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这就需要建构一个 横向的宏观框架:中国资本主义在经济、政治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思想 领域中的历史作用。 (3).要使这一理性问题的教学带有更多的活动课特征,例如“茅盾的《子夜》 读后感”,再如“图片里的历史理性”等,探究过程要重视多维度的思考和 自由的表达,也要注意历史与现实的对话,激活学生振兴民族工业的热情。
[学习要求]
1.(1).列举南京大屠杀、七三一部队对中国军民进行活体试验等侵华日军的罪行。 (2).简述中国军队抗击日军的几次重大战役,中国军民坚持敌后抗战等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 (3).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4).理解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根本保证。体会中华儿女万众一心、浴 血奋战和不怕牺牲的斗争精神。 2.(1).了解五四运动的主要史实; 认识五四运动在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中的革命性 影响。 (2).体会爱国学生、知识分子、无产阶级在民族危机中所表现出的历史使命感 和社会责任感。 (3).了解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中国共产党成立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4).体会早期中国共产党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念和革命精神。 3.(1).了解国共合作、北伐战争、 “工农武装割据”、红军战略转移、国共合作 抗日以及人民解放战争等中共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 (2).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体会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与时俱进的革命品质和为人民解放事业不 懈奋斗的精神,培养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感情。 4.(1).了解民国初期、国民政府前十年、抗战时期以及解放战争时期我国民族工 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 (2).探讨影响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内容标准]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 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 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 2.概述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成立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 变革的影响。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3.了解民国时期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主要史实,探讨影响中国 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探讨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 下,资本主义在中国近代历史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4.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 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5.了解孙中山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认识其在推动中国资产阶 级民主革命中的作用。 6.概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认识其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 响。
[考点归纳]
一.伟大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1.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五四运动 (1)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收回国家主权的正当要求遭无理拒 绝。 (2)过程:①1919.5.4—6月初,中心北京,主力学生,口号“外 争国权,内惩国贼”。②1919.6初开始,中心上海,主力工人。 (3)初步成果:北洋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罢免亲日卖国 贼的职务,中国外交代表团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意义:五四运动是广大人民群众直接参与的、毫不妥协 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1)中国共产党“一大” ①召开:1921.7.23在上海召开。 ②主要内容:A大会规定党的任务是推翻资产阶级,建立无产阶级 专政,消灭阶级差别,实现共产主义。B会议确定党的中心任务 是领导工人运动。 ③意义:标志着中国共产 教学“侵华日军的罪行”,应该建立在具体生动的事例之上,可以搜集包 括影视、回忆录、实物等史料来表现日军的暴行,注重学生的感受,恰当地 引导学生的民族情绪。 (2).联系时事,围绕中日关系做适当的师生对话,引导确立这样的认识:我们 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而是要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只有不忘过 去、记取教训,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3).可以让学生讲一讲他所知道的反映中华儿女英勇抗战史的文艺作品,让学 生讲一讲地方的身边的抗战史,以激发学生对这段历史的亲近意识,激活课 堂思维。 (4).联系近代以来的反抗外来侵略的历史,引导学生多角度地探讨抗日战争胜 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2.(1).联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巴黎和会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从国际、国内 两方面分析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2).以“五四青年节”为切入口,引导学生描述五四运动的场景,使其感受青 年学生的爱国激情;帮助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去讨论五四运动的 历史影响。 (3).注意运用上海中共一大会址和嘉兴南湖中共一大开会的游船等图片,注意 对一大召开的事件性描述,增强教学的直观性,提炼中共早期党员的优秀品 质。 (4).适当联系必修Ⅲ第三专题中 “先进知识分子接受马克思主义”等知识, 指导学生从思想、阶级、组织等方面归纳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条件。
(2)中国共产党“二大”——民主革命纲领的制定 ①制定时间:1922年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 ②主要内容:党的最高纲领是实现共产主义;最低纲领即民主革命纲领是打倒军 阀,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③意义:制定了中国近代以来第一个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3.国民大革命: (1)国民革命运动的兴起:1924年初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标志着 国共合作的实现和革命统一战线的正式建立,国民革命运动由此兴起。 (2)国民大革命的指导思想——新三民主义: ①内容: 民族主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是突出了反对帝国主义的内容,提出争取 中华民族真正的自由和独立;二是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反对民族压迫。 民权主义——主张普遍平等的民权,其含义:一是给反对帝国主义的个人及 团体以自由权利;二是剥夺效忠于帝国主义和军阀的团体或个人的自由权利。 还强调使政治机构民主化,主张召开国民会议,实行新的选举制度,使人民 能够真正参加管理政权。 民生主义——以平均地权、节制资本为主要原则。平均地权即在核定地价、 增价归公的基础上,对缺乏土地而沦为佃户的农民,由国家给予土地,资其 耕作;节制资本是指“凡本国人及外国人之企业,或有独占的性质,或规模 过大为私人之力所不能办者”由国家经营,使私有资本不能操纵国计民生。 对工人,则由国家“制定劳工法,以改良工人之生活”。还提出“耕者有其 田”的主张。
5.(1).从经济、政治和思想等层面探讨中国资本主义发展的地位和历史作用。 (2).认识到民族独立、社会民主、国家统一才是民族工业健康发展的保证,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本主义的道路是行不通的,中国资产阶 级的力量和成熟程度都不如欧美,无法领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6.(1).简述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从开始传入、广泛传播到成为主流思潮这一传播过程中的 主要史实。 (2).认识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历史必然性;认识马克思主义对 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 (3).概括并评述中国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为传播马克思主义所做的努力, 体会他们为信念而奔波而实践的精神。 7.(1).了解新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2).比较新旧三民主义,知道新三民主义的实质性飞跃,知道它与中共民 主革命纲领是基本一致的。 (3).认识新三民主义在推动大革命中所起的作用。 (4).认识到三民主义是20世纪的重大理论成果,体会孙中山与时俱进的思 想品质和为民主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8.(1).概述毛泽东在工农武装割据、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建设等方面的主 要思想。 (2).认识毛泽东思想对近现代中国的深远影响。 (3).体会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解放、社会进步和人民幸 福而不断探索、不懈奋斗的丰功伟绩和创造品格,并且学会感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