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能电子轰击金属靶产生正电子的模拟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能电子轰击金属靶产生正电子的模拟研究
张登红;袁肖肖;王伟;于得洋;蔡晓红
【摘要】建立了高能电子束与固体作用产生正电子的蒙特卡罗模拟模型.得出了金属靶材料,靶厚度,电子束能量等对正电子产额的影响.模拟实验表明,金作为靶材料,正电子的产额最高.实验中1 cm为最优靶厚度,在此厚度之外,正电子随着厚度增加而减少;对于电子束的能量而言,能量越高,正电子的产额越高,提高电子束能量是增加正电子产额的有效途径.此外,模拟实验还给出了以正电子为主的次级粒子的角分布及能谱,结果表明,次级粒子主要包括正电子,光子,及少量的中子和质子,而且,正电子发射具有明显前倾的特点,能量呈类麦克斯韦分布.
【期刊名称】《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18(054)006
【总页数】5页(P47-51)
【关键词】高能电子束;正电子;能谱;金属靶
【作者】张登红;袁肖肖;王伟;于得洋;蔡晓红
【作者单位】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西北师范大学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甘肃兰州73007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O572.32+2
自从1936年Anderson[1]发现正电子以来,正电子在很多领域已经得到很大的应用.获取符合能量需求和束流强度的正电子源,并将其在加速器上实现变得非常重要.自从Stanford[2]在Stanford Mark Ⅲ直线加速器上产生正电子束之后,利用高能电子轰击金属靶,在电子-伽马簇射的基础上产生正电子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但是这样级联簇射产生的正电子有着很宽的能谱和横问动量分布.因此模拟和测量高能正电子的角分布和能谱就很有必要.在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的正电子源的设计中[3-4],由于需要收集产生的正电子,很难被后面的加速系统直接俘获,所以更需要良好的正电子源,对于正电子的角分布和能谱的测量就很必要.另外,正电子谱学的发展在探查微观物质的结构等方面有很重要的应用[5].在原子结构的基础研究方面[6],利用高能电子束轰击原子,通过产物来验证理论模型的正确性也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因此,为了产生较为理想的正电子,需要对影响正电子产额的因素进行细致的研究,诸如靶材料,电子能量,次级粒子的类型,以及正电子的能谱和角分布等.本文采用Geant4模拟产生正电子过程,给出了靶材和靶厚对正电子产额的影响,并且给出了正电子的角分布和能谱,拟合给出了不同的电子能量对正电子产额的影响.
1 Geant4 物理模型的建立
Geant 4模拟计算高能电子束与金属靶作用的物理模型如图1所示.
图1 高能电子与金属靶作用Geant 4模型Fig 1 Geant 4 model for high-energy electrons and metal targets
靶的形状为圆柱体直径Φ=1 cm,厚度可调.在靶前端为外半径为80 cm,内半径为70 cm的半球形探测器.可收集束流方向0~2π范围立体角内的正电子.入射电子的能量可调,高能电子束束流宽度为2 mm.跟踪电子数目为3×105个,靶材料分别为铝、钛、铁、铜、钽、金、铅和银.
为了得到出射正电子的角分布,需要在上述模型的基础上进行改进,在本实验中,在距靶中心30 cm的圆周上0°~90°范围等角度间隔设置了7个相同规格的模拟灵敏探测器,其主要用途是记录打到探测器上正电子的个数以及沉积能量.0°角探测器的表面中心与束流、靶在同一条直线上,且与束流的方向垂直(图2).
图2 正电子角分布Geant4模型Fig 2Geant4 model of positron distribution 2 高能电子束与金属靶作用的物理过程
考虑到上述过程的复杂性,本实验采用Geant4物理库QGSP_BERT[7],该物理库中包含了所有所需的物理过程.考虑的主要物理过程有轫致辐射、电子对效应和正负电子湮灭.主要物理过程的截面都是由该过程发生的双微分截面(Difference cross section,简称 DCS)来确定.
高能电子在原子核的库伦场中发生轫致辐射,动能为T的电子穿过单位厚度dx的介质,产生光子能量为E,其截面为[8]488
其中,α为精细结构常数;re为经典电子半径;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F(E,v)为介质中原子核电荷外层电子而引起的屏蔽作用.由(1)式可以看出,产生光子的几率与Z和质量数A以及原子序数均有关系.原子序数越高,电子的能量越大,发生轫致辐射的几率越高.
正负电子湮灭过程是影响正电子产额的主要因素之一,该截面为[9]37
其中,γ为正电子的洛伦兹因子.可以看出,正负电子湮灭过程与靶材料以及正电子的入射能量有关.
对于高能光子与核的作用,能量为E的穿过介质厚度为dx产生正电子的截面为[8]488
其中,v为正电子能量所占光子总能量的份额;G为影响核电场屏蔽的因子.由(2)式
可以看出,光子转换为正负电子对与靶材料和光子的能量有关,光子能量越高,反应截面越小.
在模拟过程中,先对电子采样,发生韧致辐射之后,高能电子的能量转换为正负电子对,正负电子对在库伦场中,正电子与电子湮灭.由以上截面公式可知,截面大
小与靶材料,入射电子能量以及产生的高能光子湮灭等相关.
3 Geant 4模拟结果
3.1 靶材料对正电子产额的影响
在此次实验中,设定高能电子束的能量为500 MeV,追踪初级电子个数为3×105个,靶的厚度为2 cm.采用上述Geant 4几何模型和物理模型对铝、钛、铁、锡、钽、铜、金和铅等8种靶材料在2π立体角内发射的电子总产额进行模拟,结果如图3所示.正电子产额归一化到单位入射电子.通过模拟可以发现,正电子的产额与原子序数不是单纯的线性关系,金靶为正电子相对产额最高的靶材料.
高能电子与金属靶作用产生正电子的过程(Bethe0Heitler,简称BH)主要可以近似
为两步过过程,第一为高能电子在靠近靶核时,电子减速,多余的能量以光子的形式放出,即电子发生韧致辐射放出X射线,其中电离激发退激发也会产生特征X
射线;第二步为以上过程放出的高能光子与靶核作用,发生电子对效应,一个光子变为一对正负电子.通过以前的研究已经确定[10],高能电子与厚靶作用时占主导
作用的是BH过程.
图3 不同靶材料的正电子产额Fig 3Positron yield for different target material 由于产生正电子为韧致辐射占主导,则高能电子与靶作用发生轫致辐射放出光子的产额Y(e)与电子发生韧致辐射的截面和靶的原子密度N的乘积成正比,即
[10]488
Y(e)∝(Z2Ni)2=(Z2ρNA/A)2,
其中,Z为靶核原子序数;N为靶核的数密度;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ρ为靶材料密度;A为靶原子质量数.通过以上的分析不难看出,金靶的正电子产额值最大.
3.2 靶厚对正电子产额的影响
对于电子与靶的作用,靶越厚,原子核密度越大,高能电子与靶的作用过程中,受到靶原子库仑场的影响就会越大,韧致辐射的截面也会越大,高能光子与靶原子核作用产生的正电子也越多.但由Henderson[22]等的模拟结果发现,在正电子与靶物质作用的过程中,如果靶过厚,使正电子与电子湮灭而不能逃出靶外,会有一个最佳靶厚度.因此,在靶材料为金的情况下,分别模拟了不同电子束能量下靶的厚度对正电子产额的影响(图4).
从图4中可以看出随着能量的增加,正电子的相对产额也随之增加.随着靶厚的增加,正电子的产额有一个明显的峰值,最佳靶厚为1 cm.而随着靶厚的继续增加,正电子的产额有逐渐降低的趋势,这是由于靶厚增加,电子密度增加,正电子与靶电子湮灭,而此时湮灭的光子能量相对较低,产生正电子的几率减小.
图4 不同电子束能量下正电子产额与靶厚的关系Fig 4 Positron yield versus target thickness for different electron beam energy
为了得出电子束能量与正电子产额的关系,在金靶厚度为1 cm时,模拟给出了电子束能量与正电子产额的关系曲线.并对该曲线进行二次多项式拟合,拟合方程为y=0.45956x2+0.30017x+0.00188.正电子最高产额约为2.98×107个(图5).
图5 正电子产额与电子束能量的关系Fig 5Positron yield versus electron beam energy
从图5可以看出,在靶厚等相关参数确定的条件下,随着电子束能量的增加,正电子的产额急剧升高,由文献[12]可知,对于高能光子和原子序数较高的原子相互作用,或者入射光子的能量大于100 MeV的情况下,电子对效应占主导地位,而且随光子能量的增加而增加.
3.3 正电子及主要次级粒子的角分布及其能谱
电子束与厚靶材料作用的过程中,BH过程占主导.为得到该过程中产生正电子的角分布,在Geant 4中建立了图2所示的模型,由于在空间上的对称性,追踪了0°~90°范围内的正电子产额,七个探测器可以同时工作,追踪同一次事件中正电子在不同角度到达探测器的数额.模拟跟踪电子数为3×105个.得到的正电子角分布如图6所示.
可以看出,正电子的角分布呈现明显前倾的趋势,随着能量的增加,前倾的趋势趋于稳定.由此可以得出,正电子的角分布具有前倾趋性,且这种前趋性不会随着电子的能量而有太大的变化.
图7给出了电子束能量为1.5 GeV时,正电子在探测器0°,45°,90°这3个方向上的沉积能量谱模拟结果.从图中可以看出,3个能量都呈现类麦克斯韦分布.0°方向的能谱最高.
图6 正电子的角分布Fig 6Positron angular distributions
图7 不同出射方向的正电子能谱Fig 7 Positron energy spectra measured in different directions
3 结束语
利用蒙特卡罗程序Geant4对高能电子束轰击固体靶中的输运规律进行了模拟.利用该模型研究了能量在100 MeV~1.5 GeV的电子束与固体靶的作用过程.研究发现,金靶为最佳靶材料;在电子束能量确定的条件下,靶厚对正电子的产生也有影响,1 cm为最佳的靶厚;同时对1 cm靶厚下电子束能量与正电子产额关系进行结果拟合,拟合表明提高正电子产额的方法之一是提高电子束能量.正电子的产生具有明显能量前倾的特点,而且能量越高前倾越明显.产生正电子能量为类麦克斯韦分布.
参考文献:
(责任编辑孙对兄)
【相关文献】
[1] ANDERSON C D.The positive electron[J].Phys Rev,1933,43(6):491.
[2] YOUNT D,PINE J.Production of positrons with the Stanford Mark III
accelerator[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1962,15(1):45.
[3] WU Jia-ming,YEH Shyh-An,HSIAO Kuan-yin,et al.Far infrared for decreasing surface radiation dose of phantom with EBT film dosimetry[J].Nuclear Instruments and Methods in Physics Research A.2011.652(1):701.
[4] BUTSON M J,CHEUNG T,YU P,et al.Evaluation of a radiotherapy electron contamination deflecting system[J].Radiation Measurements,32(2):101
[5] SUZUKI R,OHDAIRA T,UEDONO A,et al.Positron annihilation in SiO2 -Si studied by a pulsed slow positron beam[J].Applied Surface Science,2002,194(1):89.
[6] MILLS A P.Surface analysis and atomic physics with slow positron
beams[J].Science,1982,218:4570.
[7] Physics reference manual[EB/OL].[2018-05-
16]http://www/geant4/org/geant4/support/proc_modcata_log/physics_
lists/reftencePL.shtml.
[8] ROSSI B B.High Energy Particles[M].Englewood Cliffs,NJ:Prentice-Hall,1954.
[9] NELSON W R,HIRAYAMA H,ROGGERS D W.EGS4 Code System[R].Stanford:Stanford Linear Accerator,Stanford University,1985.
[10] 闫永宏,吴玉迟,董克攻,等.激光固体靶相互作用产生正电子的模拟研究[J].强激光与粒子
束,2015,27(11):106.
[11] HENDERSON A,YEPES P,CHEN H,et al.Monte Carlo simulation of pair creation using petawatt lasers[J].Astrophysics and Space Science,2011,336(1):273.
[12] KOCH H W,MOTZ J W.Bremsstrahlung cross-section formulas and related data[J].Rev Mod Phys,1959,31(4):9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