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州一中2019年考核招聘高层次人才岗位计划表【模板】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仙吕·点绛唇缠 令·尾〕云:“休问离愁轻重,向个马儿上驼也 驼不动。”则把愁从船上卸下,驼在马背上。 王实甫《西厢记》杂剧〔正宫·端正好·收尾〕云: “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 得起。”又把愁从马背上卸下,装在车子上。
写“愁”的诗句: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少年不识愁滋味。” “丁香空结雨中愁!” 还有戴望舒的“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惨,内心极其悲痛。这首词中所反映的正是她真
实的生活片断和思想情感。
武陵春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 日晚倦梳头。物是 人非事事休,欲语 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 也拟泛轻舟,只恐 双溪舴艋舟,载不 动许多愁。
理解大意
恼人的风雨停歇了,枝头的花朵落尽了,只 有沾花的尘土犹自散发着微微的香气,──春 色终于了结了!词人面对花尽春去之景,心灰 意懒,所以虽然日上三竿,仍无心梳洗打扮。 景物依旧,人事俱非,欲说无语,泪在语先。 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打算去那里泛舟, 怕的是双溪上那蚱蜢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 心沉重的哀愁。
学习<望江南&g 本名歧,字 飞卿。唐诗人,词人,太原人。诗与
李商隐齐名,时称“温李”。词风艳
丽华美,有《花间集》。
温庭筠是唐代诗人中第一个大量写词 的人。他以自己的创作实践奠定了词这 种文学样式在文坛上的地位。他的词 “多写闺情”,较少政治内容,极尽 “艳丽”之能事,花间词派尊他为“花 间鼻祖”。
主题(做好笔记)
《武陵春》真实反映了作者凄惨的 生活处境和忧愁悲痛的思想情感,通 过新奇的比喻、新颖的构思生动地再 现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

以春水喻之,如李煜之“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 一江春水向东流”(《虞美人》);以春草喻之, 如李煜之“离恨恰似春草,更行更远还生”(《清 平乐》);此皆状其迢迢不断,绵绵无绝。言其深 广者,如秦观之“飞红万点愁如海”(《千秋 岁》)。更有甚者,如贺铸之“试问闲愁都几许? 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青玉 案》),连用三喻,使“愁”有弥天盖地之势。
上片(做好笔记)
• 暮春时节: • 无心梳洗-------内心哀伤
原因 物是人非 哀伤程度 泪先流
国破、家亡、夫死
下片(做好笔记)
• 心思一转: • 也拟泛轻舟 ------- 并非贪恋美景,而是要寻
求一个消除愁苦的去处。 • 否定想法------- 只恐 • (内心沉重、无奈)
载愁: 化虚为实,语意新奇,原是一种抽 象的情意,看不见,摸不着,为增其可感 性,词人采取夸张性的比喻,使其物质化。 通过视觉艺术形象,化为可感的实体。
背景简介
北宋败亡后,李清照于建炎
元年(1127)来到南方,故
乡青州陷入金人之手,她
家中所藏的大批书籍文物被焚毁。建炎三年
(1129)丈夫赵明诚病故之后,金人挥兵南侵,
李清照为避兵乱而只身各处流亡。绍兴五年
(1135)寓居在浙江金华时写了这首《武陵春》
词。这时她已经53岁了,经历了国家败亡、家乡
沦陷、文物丧失、丈夫病死等不幸遭遇,处境凄
后两句是写景,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 渲染思妇的离愁。“斜晖脉脉水悠悠” 一句,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水流的 悠悠不断,来刻划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 别恨。“斜晖”与“梳洗罢”呼应,点 出思妇从清晨起床就倚楼等待,一直等 到太阳偏西了仍不见良人归舟。“肠断 白蘋洲”,“白蘋洲”在古诗词中常用 来代指分手的地方。这位思妇本已一再 失望,偏又看见当初与他分手的地方, 这就使她更加柔肠寸断,悲伤至极!
望江南 温庭筠
梳洗罢, 独倚望江楼。 过尽千帆皆不是, 斜晖脉脉水悠悠。 肠断白蘋洲。
理解大意
词作描写了一位因心上人远行而独 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况和内心感情。 在清晨梳洗完毕后,她在楼上凭栏眺 望,看到许许多多帆船从楼前驶过, 但却没有自己要等的那只船。夕阳西 下,爱人没有回来,只空见江水东流, 思念让她肝肠寸断。
开头写思妇早起刚刚梳洗完毕,就独 自一人倚在望江楼上眺望江面,等待着 远方的亲人归来。一个“独”字点出思 妇的形单影只,“倚”字写出思妇久久 等待的神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表明 思妇虽然望穿秋水,但始终没有盼到良 人归来。“过尽千帆”可见等待时间之 长,“皆不是”强调过往船只虽多,但 无一人是心上人归来的情景。
望江南(做好笔记)
• 主题:因心上人远行而独处深闺的女子的生活状 况和思念心上人极度悲伤的感情。
• “独”: 思妇的形单影只。 • “倚”: 思妇久久等待。 • “尽”: 等待时间之长 • “皆不是” 强调过往船只虽多,但无一人是心上
人归来的情景 • “斜晖脉脉水悠悠”: 通过写斜阳的含情脉脉,
水流的悠悠不断,来刻划思妇绵绵不断的离愁别 恨。 • “肠断”: 柔肠寸断,悲伤至极!

写作手法(做好笔记)
• 时间:从早晨到黄昏 • 景物:从楼头、千帆写到斜晖、江水,又
写到白蘋洲 • 情感: “肠断”
武陵春
李清照
作者简介
李清照(1084-约1151), 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 东)人,宋代著名女词人。 婉约词派的代表作家。她 出生在一个文学气氛浓厚 的家庭里,从小便有诗名, 后嫁给赵明诚,夫妇共同 校勘古书,唱和诗词,生 活优裕和谐。靖康之难起, 她和丈夫避兵江南,赵明 诚中途病死,她流落在杭 州、越州、金华一带,境 遇孤苦,卒年不详。
《望江南》 《武陵春》 《渔家傲》 《江城子》 《破阵子》
学习目标
1、结合作者的生活经历及作品的写 作背景理解词的内容; 2、感悟作品内涵,把握作者感情; 3、朗读与背诵。
婉约派:
我国古代词人,大致可分为“婉约词派”“豪 放词派”两大派。因明人张延有“少游多婉约, 子瞻多豪放”之说而得名。婉约派以秦观、李清 照为代表,继承南唐词的风韵,发扬柳永词铺叙、 描写的特色,又吸取东坡词个性鲜明的长处。融 为一体,形成“词人之词”之正宗。在内容上坚 持“诗庄词媚”的主张,多以艳情为题材;在形 式上则以蕴藉雅正见长,严守音律,讲究含蓄, 语言精丽而清新,情思曲折而真切。风格委婉、 绮丽。此派对词坛影响很大,在词的发展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