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篇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课件

合集下载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十 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专题十 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 新人教版(2021年最新整理)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导学案新人教版的全部内容。

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纲解读】1、钠:活泼、还原性(保存);过氧化钠:结构特点、与水及CO2反应特点;烧碱.2、铝:还原性、与强碱反应、合金;氧化铝、氢氧化铝:两性;Al3+:水解、净水、离子共存、铝三角转化。

3、铁:腐蚀、变价;Fe2+:还原性、离子共存、保存、检验;Fe3+:氧化性、水解、离子共存、检验;Fe2+、Fe3+的相互转化。

4、铜:不活泼、冶炼;氧化物、Cu2+:颜色。

【考点回顾】1.典型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特征性质(1)Na、Al、Fe、Cu四种元素的单质中:①能与水剧烈反应的是____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能与NaOH溶液反应的是______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作氧化剂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Cu在潮湿的空气中被腐蚀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与氧气反应条件不同,反应产物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课件PPT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专题突破:金属及其化合物化学课件PPT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15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4)Al2O3 和 稀 硫 酸 的 反 应 : ____________________

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Al(OH)3 和 NaOH 溶液的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8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10)NaHCO3 溶 液 与 过 量 澄 清 石 灰 水 混 合 :

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 做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热 点 盘
第10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3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基础记忆 思维对接

点 盘
实现一二轮无缝对接





题 源 追 跟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4页
[二轮备考讲义] 第一部分 第10讲 第16页
名师伴你行 ·高考二轮复习 ·化学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实用资料

高中化学高考化学第二轮专题复习 金属及其化合物ppt实用资料
4、金属与氧气的反应:
钠 、镁、铝、 铁分别与空气或 氧气的反应(现象和反应方程式)
知识清单
一、金属的化学性质
5、金属与水的反应:(现象与反应式)
(1)钠与水的反应:
离子方程式:2Na+2H2O=2Na++2OH-+H。2↑
(2)铁与水蒸气的反应: 反应式:3Fe+4H2O 高温 Fe3O4+4H2 。
离子方程式: Fe2++2OH-=Fe(OH)2↓ ;
离子方程式:Fe3++3OH-=Fe(OH)3↓ ; 总方程式:4Fe(OH)2+O2+2H2O=4Fe(OH;)3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金属的氢氧化物
(1)铁的氢氧化物
②与酸的反应——生成盐和水;
Fe(OH)2+ 2 HCl = FeCl2+2H2O
④铁的不同价态物质间的转化
三价铁离子的检验: 离子方程式: Fe3++3SCN-=Fe(SCN)3 ;
二价铁离子的检验:(转化为Fe3+再检验) 离子方程式: Fe2+ + Cl2 = Fe3++2Cl- ;
在一定条件下Fe、Fe2+、Fe3+之间 会相互转化。
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 2、金属的氢氧化物
1、金属基础知识:
况吗?
人类最早发现和使用的金属是铜 ,
应用最广泛的金属是 铁 ,地壳中含量
最多的三种金属,按含量由大到小的 顺序排列分别是: 铝、铁、钙 。
2、金属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少于 4个,因此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 电子 而成为金属离子 。
知识清单

金版新学案2017届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金版新学案2017届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考点3铁及其重要化合物课件

• 2.(1)怎样除去Fe2(SO4)3中的FeSO4(用适当的 文字和离子方程式说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 (2)怎样检验Fe2O3中的FeO(用适当的文字和离 子方程式说明)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向FeSO4溶液中先滴入KSCN溶液,再滴加 H2O2溶液,若加入H2O2后溶液变成血红色, 则Fe2+既有氧化性又有还原性 (2015·广东理 综,22D)( ) • (5)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后再加入KSCN溶液, 溶液呈红色,则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2015·山东理综,11B)( ) • (6)在溶液中加KSCN,溶液显红色,证明原 溶液中有Fe3+,无Fe2+(2015·天津理综, 2A)( )
•考点三 铁及其重要化合物
回 扣 基 础
• 1.拉网排查11个重要反应 • (1)Fe在少量Cl2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2)Fe和S混合加热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 (3)Fe和H2O(g)高温下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B1.2.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B1.2.1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中山纪念中学2017高考化学一轮学生自学:备考手册备考手册一高中化学知识点汇编第二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非金属元素概论1.非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在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中,非金属元素有22种,除H外非金属元素都位于周期表的右上方(H在左上方)。

F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

2.非金属元素的原子结构特征及化合价(1)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最外层电子数较多,次外层都是饱和结构(2、8或18电子结构)。

(2)与同周期的金属原子相比较,非金属元素原子核电荷数多,原子半径小,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表现氧化性。

(3)最高正价等于主族序数(O、F无+6、+7价)‘对应负价以绝对值等于8–主族序数。

如S、N、C1等还呈现变价。

3.非金属单质(1)组成与同素异形体非金属单质中,有单原子分子的He、Ne、Ar等稀有气体;双原子分子的H2、O2、Cl2、H2、Br2等,多原子分子的P4、S8、C60、O3等原子晶体的金刚石,晶体硅等。

同一元素形成的不同单质常见的有O2、O3;红磷、白磷;金刚石、石墨等。

(2)聚集状态及晶体类型常温下有气态(H2、O2、Cl2、N2…),液态(Br2)、固态(I2、磷、碳、硅…)。

常温下是气钵,液态的非金属单质及部分固体单质,固态时是分子晶体,少量的像硅、金刚石为原子晶体,石墨“混合型”晶体。

4.非金属的氢化物(1)非金属氢化物的结构特点①IVA—RH4正四面体结构,非极性分子;VA—RH3三角锥形,极性分子;VIA—H2R为“V”型,极性分子;VIIA—HR 直线型,极性分子。

②固态时均为分子晶体,熔沸点较低,常温下H2O是液体,其余都是气体。

(2)非金属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一般的,非金属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生成的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因此,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是非金属性强弱的重要标志之一。

(3)非金属氢化物具有一定的还原性如:NH3:H2S可被O2氧化HBr、HI可被Cl2、浓H2 SO4氧化等等。

(全国通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突破方略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0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全国通用)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上篇 专题突破方略 专题三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0讲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常见非金属 及其化合物
的性质和 应用
常见非金属 及其化合物 与环境污染
2015·T1 0
2015·T2 6
2014·T8 2014·T1
3 2013·T7
2013·T2 7
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中均有呈 现,在选择题中多考查物质 的性质、制备、用途,在非 选择题中多与化学推断、制 备工艺、化学实验、化学计 算结合起来进行综合考查。 此外,环境问题是当今社会的 热点、焦点问题,高考命题 的趋势在重视基础、强化能 力的前提下,越来越关注对 环境题材的涉及,在复习中
(1)重要规律
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强弱取决于元素非金属性
的强弱,如非金属性:Cl>S>P>C>Si,则酸性:HClO4 >H2SO4>H3PO4>H2CO3>H2SiO3。 ②证明酸性强弱顺序,可利用复分解反应中“强酸制弱酸”
的规律,如 Na2SiO3+CO2+H2O===_N_a_2_C_O__3+__H_2_S_iO__3↓______, Ca(ClO)2+CO2+H2O===_C_a_C_O__3↓_+__2_H_C__lO_____。 ③强氧化性酸(如HNO3、浓H2SO4)与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 H2;金属与浓HNO3反应一般生成_N__O_2__,而与稀HNO3反应 则生成_N_O_____,金属与浓H2SO4反应一般生成SO2。
2.海水开发利用的部分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C)
A.向苦卤中通入 Cl2 是为了提取溴 B.粗盐可采用除杂和重结晶等过程提纯 C.工业生产中常选用 NaOH 作为沉淀剂 D.富集溴一般先用空气和水蒸气吹出单质溴,再用 SO2 将其 还原吸收
应注意关注。
考点一 常见)知识主线
-4 0

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第一部分必考部分第10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冲刺复习精讲第一部分必考部分第10讲非金属及其化合物课件
[答案] A
[分点突破] 角度: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 1.(2018·四川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检测)下列变化的实质相 似的是( ) ①浓硫酸和浓盐酸在空气中敞口放置时浓度均减小 ②二氧化硫和氯气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 ③二氧化硫能使品红溶液、溴水褪色 ④氨气和碘化氢气体均不能用浓硫酸干燥
⑤常温下浓硫酸用铁制容器盛放、加热条件下浓硫酸能与木 炭反应
(2)氯及其化合物之间的转化关系
图中标号的化学方程式: ①Cl2+SO2+2H2O===H2SO4+2HCl ②2Fe+3Cl2=点==燃==2FeCl3 或 Cu+Cl2=点==燃==CuCl2 ③Cl2+2NaOH===NaCl+NaClO+H2O ④2Cl2+2Ca(OH)2===Ca(ClO)2+CaCl2+2H2O ⑤MnO2+4HCl(浓)==△===MnCl2+Cl2↑+2H2O ⑥2NaCl+2H2O=电==解==2NaOH+Cl2↑+H2↑
发展,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⑤碳酸钡可做 X
光透视肠胃的药剂。⑥有机物可B.③④⑥
C.①④⑦
D.②③⑤
[解析] ①铅笔芯的原料是石墨,错误;②一氧化碳难溶于 水,放置数盆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错误;③“汽水”浇灌植物 有一定道理,其中二氧化碳的缓释,有利于作物的光合作用,正 确;④硅的提纯与应用,促进了半导体元件与集成芯业的发展, 可以说“硅是信息技术革命的催化剂”,正确;⑤碳酸钡溶于胃 酸(主要成分为盐酸)产生有毒的氯化钡,不能做 X 光透视肠胃的 药剂,错误;⑥有机物可用无机物合成,正确;⑦氯化钠中含有 氯元素,无毒,是常用的调味品,错误;故选 B。
③浓硫酸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排在氢后面的金属反应时,不 论金属是否足量,酸均不可能消耗完,还原产物只有 SO2。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0讲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课件

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第10讲 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课件

(1)用热的烧碱洗去油污是因为Na2CO3可直接与油污反应 (2014·课标卷Ⅰ,8A)(
×
)
(2)二氧化碳通过Na2O2粉末反应后固体物质增重 (2014·课标卷Ⅱ,9B)(√ )
(3)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
H2
(2014·北京理综,9B)( √ )
(4)小苏打是面包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
[ 知能突破·考点 ] 1.钠及其化合物间的转化关系
(1)知识主线: Na→Na2O→Na2O2→NaOH→Na2CO3→NaHCO3 (2)网络构建
说明:请同学们按序号完成相关反应
2.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过程 3.金属钠与可溶性盐溶液反应的思维模式
4.过氧化钠的性质
(1)Na2O2的强氧化性 ①Na2O2与SO2反应:_N__a_2O__2+__S__O_2_=_=_=_N__a_2S_O__4_。 ②Na2O2投入FeCl2溶液中,可将Fe2+氧化成Fe3+,同时 生成Fe(OH)3沉淀。 ③Na2O2投入氢硫酸中,可将H2S氧化成_单__质__硫__,溶液 _变__浑__浊_。
③钠在常温下不容易被氧化
④Na2O2可作供氧剂,而Na2O不行 ⑤向石蕊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溶液先变蓝后褪色,并 有气泡生成
⑥钠与浓NH4Cl溶液反应,放出的气体中含H2和NH3
A.都正确
B.②③④⑤
C.②⑤⑥
D.④⑤⑥
解析 过氧化钠属于过氧化物,不属于碱性氧化物,①错;
NaHCO3 溶液和 CaCl2 溶液不发生反应,②错;钠是活泼 金属,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③错;过氧化钠与水、CO2 反应放出氧气,Na2O 与水(或 CO2)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或 Na2CO3),④对;Na2O2 与水反应生成 NaOH 和 O2,NaOH 使石蕊变蓝,Na2O2 及溶液中的 H2O2 能使溶液褪色,⑤对; Na 与 H2O 反应生成 H2 和 NaOH,NaOH 与 NH4+反应有 NH3 生成,⑥对。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B1.2.2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2017届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知识梳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 B1.2.2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

中山纪念中学2017高考化学一轮学生自学:备考手册备考手册一高中化学知识点汇编第二部分常见元素的单质及其重要化合物二.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一)金属元素概述1.金属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原予结构特征(1)金属元素分布在周期表的左下方,目前已知的112种元素共有90种金属元素。

(2)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小于4个。

(Ge、Sn、Pb 4个Sb、Bi 5个,Po 6个)原子半径较同周期非金属原子半径大。

(3)金属元素形成的金属单质固态时全是金属晶体。

2.金属的分类(1)冶金工业上黑色金属:Fe、Cr、Mn(其主要氧化物呈黑色)。

有色金属:除Fe、Cr、Mn以外的所有金属。

(2)按密度分轻金属:ρ<4.5g·cm–3(如Na、Mg、A1)重金属:ρ>4.5g·cm–3(如Fe、Cu、W)(3)按存在丰度分常见金属:如Fe(4.75%)、Al(7.73%)、Ca(3.45%)等稀有金属:如锆、铪、铌等。

3.金属的物理性质(1)状态:通常情况下,除汞外其他金属都是固态。

(2)金属光泽:多数金属具有金属光泽。

(3)易导电一导热:由于金属晶体中自由电子的运动,使金属易导电、导热。

(4)延展性:可压成薄片,也可抽成细丝。

(5)熔点及硬度:由金属晶体中金属离子和自由电子的作用强弱决定。

最高的是钨(3413℃),最低的是汞(–39℃)。

4.金属的化学性质(1)与非金属单质作用(2)与H2O作用(3)与酸作用(4)与碱作用(仅Al、Zn可以)(5)与盐的作用(6)与某些氧化物作用5.金属的冶炼(1)热分解法(适用于不活泼金属)2HgO=2Hg+O2↑ 2Ag2O=4Ag+O2↑(2)热还原法(常用还原剂CO、H2、C活泼金属等)Fe2O3+3CO=2Fe+3CO2Cr2O3+2Al=2Cr+A12O3(3)电解法(适用于非常活泼的金属)2A12O3=4Al+3O2↑ 2NaCl=2Na+Cl2↑(二)碱金属元素1.钠及其化合物(1)钠的物理性质钠是一种柔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金属,具有良好的导电、导热性,密度比水小,比煤油大,熔点较低。

17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全突破)专题1模块2热点题型一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典型应用(含解析)

17年高考化学(热点题型全突破)专题1模块2热点题型一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典型应用(含解析)

专题1 模块2 热点题型一金属单质及化合物的重要性质及典型应用(一)【研究规律】1.金属元素单质及化合物化学性质的研究规律:O2.注意一些物质的比较:①Na2O、Na2O2②FeO、Fe2O3、Fe3O4③Fe(OH)2、Fe(OH)3④Na2CO3、NaHCO3⑤MgO、Al2O3⑥Mg(OH)2、Al(OH)3 ⑦FeCl3、FeCl2 ⑧CuO、Cu2O⑨Na2O2、KO2、CaO2(二)【知识概述】金属的性质1、钠及其化合物①.钠和盐溶液反应,不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而是先与H2O反应生成NaOH,然后生成的NaOH溶液再与盐溶液反应,钠与H2O、酸反应的实质都是与H+反应,所以钠与酸溶液反应更为剧烈。

钠与熔融的盐反应才可能置换出盐中的金属。

②.无论Na与O2反应生成Na2O或Na2O2,只要参与反应的Na质量相等,则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一定相等。

Li和O2反应只生成Li2O。

③.Na及其化合物发生焰色反应时火焰颜色均为黄色,鉴别Na、K利用焰色反应。

焰色反应是大多金属元素的性质,属于物理变化。

④.Na2O2具有强氧化性,能将具有还原性的物质氧化,每摩Na2O2得2 mol电子,1 mol Na2O2参与反应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 mol。

2、铝及其化合物①.铝是活泼金属,但铝抗腐性相当强,因为铝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薄膜。

②.铝热反应不仅仅是单质铝与Fe2O3反应,还包含制取其他难熔金属的反应,并不是Al与所有金属氧化物均能组成铝热剂,该金属氧化物对应的金属活泼性应比铝弱。

③.Al2O3、Al(OH)3与NaOH溶液的反应常用于物质的分离提纯。

Al(OH)3不溶于氨水,所以实验室常用铝盐和氨水来制备Al(OH)3。

Al(OH)3可用作抗酸药。

④.泡沫灭火器所用试剂为Al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

3、铁及其化合物①.Fe与O2、H2O(g)反应的产物都是Fe3O4而不是Fe2O3,Fe与Cl2反应时生成FeCl3,与S反应时生成FeS,Fe、Al在冷的浓硫酸和浓硝酸中发生钝化,但加热后继续反应。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篇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课件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复习第一部分专题篇三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0讲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课件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题组训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答案
①2Na+2H2O===2Na++2OH-+H2↑ 1 精华聚集 ②2Na2③OH-+CO2===HCO-3 2 题组训练 ④CO23-+CO2+H2O===2HCO-3
⑤Na++NH3+CO2+H2O===NaHCO3↓+NH+4 ⑥2Cl-+2H2O=电==解==Cl2↑+H2↑+2OH-
1 精华聚集 ②将a g纯碱样品放入锥形瓶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溶解,得到纯碱样 品溶液;
③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b g;
2 题组训练
④通过分液漏斗滴入6 mol·L-1的硫酸,直到不再产生气体为止;
⑤从导管A处缓缓鼓入一定量的空气;
⑥再次称量盛有碱石灰的U形管的质量为c g;
⑦重复步骤⑤和⑥的操作,直到U形管的质量基本不变,为d g。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2.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1 精华聚集
(1)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2 题组训练 (2)当nnCHO+23-≥2时,无论谁滴入谁,放出的CO2一样多。

近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知识整合 专题3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0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20

近年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 第1部分 知识整合 专题3 元素及其化合物 第10讲 金属及其化合物(20

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3 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3 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高考化学大二轮复习第1部分知识整合专题3 元素及其化合物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全部内容。

第10讲金属及其化合物[限时50分钟,满分70分]一、选择题(包括7个小题,每小题5分,共35分)1.(2016·郴州一模)下列有关金属及其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Al(OH)3和H2O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Na2O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Fe2O3和H2D.用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制NaOH解析A、铝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错误;B、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淡黄色的过氧化钠,错误;C、铁在高温下与水蒸气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错误;D、碳酸钠和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正确。

答案D2.(2016·厦门模拟)一定条件下,中学化学常见物质甲、乙之间存在如下转化关系,乙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A.HCl B.FeCl2C.KOH D.NaHCO3解析由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可知,甲、乙均为化合物,甲→乙发生化合反应.由转化关系可知,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HCl,A不选;若乙为FeCl2,甲→乙的化合反应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满足甲→乙发生复分解反应,B不选;甲为化合物,不会通过化合反应生成KOH,C不选;若甲为碳酸钠,与少量盐酸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碳酸钠、水、二氧化碳发生化合反应生成乙(碳酸氢钠),故选D。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温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温习新人教版

2017届高考化学二轮温习专题十金属及其化合物专题温习新人教版
(4)Cu和必然量的浓HNO3反映,产生的是NO2和NO的混合气体,当Cu有剩余,再加入稀H2SO4,Cu继续溶解。
(5)Cu:紫红色;CuO:黑色;Cu2S:黑色;CuS:黑色;Cu2O:砖红色。
(6)铜的焰色反映为绿色。
(7)冶炼铜的方式有①热还原法;②湿法炼铜;③电解精炼铜。
(8)铜合金有:①青铜(Cu、Sn、Pb等);②黄铜(Zn、Sn、Pb、Al等);③白铜(Ni、Zn、Mn)。
(6)Fe3+必需在酸性条件下才能大量存在,当pH=7时,Fe3+几乎完全水解生成Fe(OH)3沉淀。
(7)除去酸性溶液ZnCl2中的FeCl2,应先通入Cl2或加入H2O2,再加入ZnO,使Fe3+水解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8)制备Fe(OH)2的方式很多,原那么有两点:一是溶液中的溶解氧必需提早除去;二是反映进程中必需与O2隔间。同时要牢记Fe(OH)2转化为Fe(OH)3时溶液的颜色转变(白色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MnO2+4HCl(浓) MnCl2+Cl2↑+2H2O 浓硫酸
(2)HCl HCl和H2发生倒吸 没有处置氢气
(3)KSCN溶液 点燃A处的酒精灯(赶尽装置内的空气) 点燃C处的酒精灯
【解析】(1)依照装置示用意,制取无水氯化铁的实验中,装置A应为制取氯气的实验装置,发生反映为二氧化锰与浓盐酸反映生成氯化锰、氯气和水;装置B的作用是除去混杂在氯气中的水蒸气,故B中加入的试剂为浓硫酸。(2)依照题给信息,在制取无水氯化亚铁实验中,装置A是用于制取HCl气体;经浓H2SO4干燥后,在硬质玻璃管中发生反映Fe+2HCl===FeCl2+H2↑,那么尾气的成份是氯化氢和氢气;假设仍用D装置进行尾气处置,那么因氯化氢极易溶于水,故会产生倒吸,且氢气与NaOH溶液不反映,可燃性气体氢气也不能被吸收。(3)查验氯化铁溶液经常使用的试剂是KSCN溶液;欲制得纯净的氯化亚铁,应避免装置中氧气的干扰,在实验进程中先点燃A处的酒精灯,利用产生的氯化氢气体排出装置中的空气,再点燃C处的酒精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精华聚集 确的是(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 C ) 二氧化碳 碳酸钠 转移的电子
2 题组训练
A 1 mol
2NA
B 22.4 L 1 mol
C
106 g 1 mol
D
106 g 2NA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考点一
试题 解析
1 精华聚集 2 题组训练
题组三 Na2CO3和NaHCO3的性质 5.有a g Na2CO3和NaHCO3的混合物,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 其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 A ) A.将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 重b g B.将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g C.将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 得b g固体 D.将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g 固体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解析
1 精华聚集
A、C两项Na2O2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还原性;D项Na2O2只表现
2 题组训练
还原性。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考点一
试题
4.过氧化钠可做为氧气的来源。常温常压下二氧化碳和过氧化
钠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反应中有关物质的物理量正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考点一
试题 解析
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会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逸出的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答案
①2Na+2H2O===2Na++2OH-+H2↑ 1 精华聚集 ②2Na2O2+2H2O===4Na++4OH-+O2↑
③OH-+CO2===HCO-3 2 题组训练 ④CO23-+CO2+H2O===2HCO-3
⑤Na++NH3+CO2+H2O===NaHCO3↓+NH+4 ⑥2Cl-+2H2O=电==解==Cl2↑+H2↑+2OH-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题组训练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解析
题组二 Na2O2的性质 1 精华聚集 3.下列反应中,Na2O2只表现强氧化性的是( B )
A.2Na2O2+2H2O===4NaOH+O2↑ 2 题组训练 B.Na2O2+MnO2===Na2MnO4
C.2Na2O2+2H2SO4===2Na2SO4+2H2O+O2↑ D.5Na2O2+2KMnO4+8H2SO4===5Na2SO4+K2SO4 +2MnSO4+5O2↑+8H2O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新考纲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1.常见金属元素(如 Na、Mg、Al、Fe、Cu 等) (1)了解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2)了解常见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制备方法,掌握其主 要性质及其应用。 (3)了解合金的概念及其重要应用。 2.以上各部分知识的综合应用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2.完成下列3个拓展反应的方程式。 ①Na与CuSO4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1 精华聚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Na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题组训练 ③Na2O2和S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2Na+2H2O+Cu2+===2Na++Cu(OH)2↓+H2↑ ②2Na+2H+===2Na++H2↑ ③Na2O2+SO2===Na2SO4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题组一 突破重要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1 精华聚集 1.写出下列网络图中6个标号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题组训练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试题
答案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精华聚集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考点一 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钠及其重要化合物的性质 (1)Na2O、Na2O2中,阴离子和阳离子数目之比均为1∶2。 1 精华聚集 (2)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钠不是置换出溶液中的金属,而是钠与水 反应后,生成的碱再考虑与盐溶液的反应。 2 题组训练 (3)1 mol Na2O2与足量的CO2(或H2O)反应时转移1 mol电子,生成 0.5 mol O2。 (4)一定量的Na2O2与CO2和水蒸气组成的混合气体反应时,应先 考虑Na2O2与CO2的反应。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1 精华聚集 (5)Na2O2投入品红溶液中,因其有强氧化性,可使品红溶液褪 色。Na2O2投入无色酚酞试液中,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 题组训练 (6)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向饱和的Na2CO3溶液中通入 过量CO2,有晶体析出。
考点一
考点 1
考点 2
考点 3 考点 4 限时规范训练
2.Na2CO3溶液与盐酸的反应
1 精华聚集
(1)滴加顺序不同,现象不同。
2 题组训练 (2)当nnCHO+23-≥2时,无论谁滴入谁,放出的CO2一样多。
(3)当nnCHO+23-<2时,Na2CO3溶液滴入盐酸中时放出的CO2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