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市一中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物理期中调研试卷

合集下载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金陵中学高三(上)期中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3分)唐代储光羲的《钓鱼湾》诗句“潭清疑水浅,荷动知鱼散”中“疑水浅”是由于发生了()A.光的反射B.光的折射C.光的干涉D.光的衍射2.(3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达到热平衡状态的两物体,其内能一定相等B.液晶的光学性质会随温度、外加电压等外界因素的变化而变化C.布朗运动反映了花粉小颗粒内部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由于液体表面具有收缩趋势,故液体表面的分子之间不存在斥力3.(3分)如图所示是某原子的部分能级示意图,a、b、c为原子发生的三种跃迁,分别发出λa、λb、λc三种波长的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λa<λc<λb B.λa=λc+λb C.E1>E2>E3D.E1+E2=E34.(3分)如图所示,一轻质漏斗装满砂子,用细线悬挂该漏斗做成一单摆。

在漏斗小角度摆动砂子缓慢漏出时,沿O1O2方向匀速拉动木板,漏出的砂子在木板上会形成图示曲线,不计摆动时所受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由于漏斗中砂子重心降低,摆动的周期增大B.由于漏斗中砂子重心降低,摆动的周期减小C.由于漏斗中砂子质量减少,摆动的周期增大D.由于漏斗中砂子质量减少,摆动的周期减小5.(3分)如图所示为质点做匀变速曲线运动轨迹的示意图,且质点运动到C点时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恰好垂直,则质点从A点运动到E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质点经过B点的速率比C点的小B.质点经过D点的速率比C点的小C.质点经过A点时的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小于90°D.质点从A到E过程中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的夹角一直减小6.(3分)如图所示是测试汽车刹车和加速性能时,车载传感器所得到的汽车位移随速度变化的关系图象,图象为两个开口相反的抛物线,下列关于汽车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减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加的加速运动B.先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C.先做匀减速运动,后做匀加速运动,先后两次加速度大小相等D.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先后两次加速度大小不等7.(3分)如图所示,木块B上表面水平,木块A置于B上,与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沿固定的光滑斜面由静止下滑,在下滑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B对A的摩擦力为零B.木块B对A的支持力等于A的重力大小C.如果撤去木块A,则B的加速度变小D.木块A对B的作用力方向垂直斜面斜向下8.(3分)恒压源是一种特殊的电源,其输出的电压始终保持不变。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9-2020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述情况中的物体,可视为质点的是()
A.研究小木块的翻倒过程
B.研究地球自转运动的规律
C.研究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圆周运动
D.研究汽车后轮上一点的运动情况的车轮
2.为使高速公路交通有序、安全,路旁立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甲图是限速标志,其中最低限速是60km/h:乙图是路线指示标志,表示到下一出口还有25km,上述两个数据的物理意义分别是()
A.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路程
B.60km/h是瞬时速度,2km是路程
C.60km/h是瞬时速度,25km是位移
D.60km/h是平均速度,25km是位移
3.关于力的概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的作用是使物体运动
B.力的作用点一定在物体的重心上
C.力的大小相同,作用效果也一定相同
D.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也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
4.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两物体间有摩擦力,一定有弹力
B.两物体间的摩擦力大小和它们间的压力一定成正比
C.在两个运动的物体之间不可能存在静摩擦力
D.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运动方向可以相同,也可以相反
5.甲、乙两车在同一地点同时做直线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则()
第1 页共17 页。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示范名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示范名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南京市示范名校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

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

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6题为单选题7-12为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和不选得零分)1、如图所示,一物块在拉力F T作用下沿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则拉力F T与摩擦力F f的合力的方向为:A.可能向上偏右B.可能向上偏左C.一定竖直向上D.无法判定2、下列物理量属于矢量的是()A.温度B.密度C.压强D.瞬时速度3、甲、乙两车在同一水平道路上,一前一后,甲车在后,乙车在前,初始时刻两车相距,两车运动的过程如图所示,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当时甲车已经超过乙车一次B.时时甲车在乙车前方2m处C.两车有两次相遇D.两车有三次相遇4、如图所示为甲乙两质点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位移一时间图象,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A.出发时甲在乙的后方,最后甲还是追上了乙B.甲、乙是从同一地点开始运动的C.甲追上乙时,甲运动的速度比乙的小D.0﹣t内乙的平均速度比甲的平均速度大5、如图所示,用细线将A物体悬挂在顶板上,B物体放在水平地面上A、B间有一劲度系数为100N/m的轻弹簧,此时弹簧伸长了2cm,已知A、B两物体的重力分别是3N和5N,则细线的拉力及B对地面的压力分别是( )A.1N和0NB.5N和3NC.5N和7ND.7N和7N6、已知泸西地区的重力加速度9.7m/s2,在此地区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下落过程,物体的速度每秒增加9.7 m/sB.自由落体运动是一种匀速运动C.释放物体瞬间,物体速度和加速度都为零D.物体越重,下落的越快7、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受到向右的拉力F的作用而向右滑行,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块与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块受到木板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B.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C.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g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木板都不可能运动8、质点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其v-t图像如图所示,则()A.t = 0.5 s时该质点离出发点最远B .t = 1 s 时该质点离出发点最远C .t = 1 s 时该质点回到出发点D .t = 1.5 s 时该质点正返回出发点9、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v -t 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物体在前8 s 内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第4s 末改变运动方向B .0~4 s 内的加速度大于6~8 s 内的加速度C .前6 s 内的位移为12 mD .第6 s 末物体离出发点最远10、下列关于合力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两个力夹角为θ(0≤θ≤π),它们的合力随θ增大而增大B .合力是原来几个力的等效代替,合力的作用效果与分力的共同作用效果相同C .合力的大小总不会比分力的代数和大D .不是同时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力也能进行力的合成的运算11、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大小为14m /s v =,1s 后的速度大小变为210m /s v =,在这1s 内物体的平均加速度大小( ) A .可能小于42m /s B .可能等于62m /s C .一定等于62m /s D .可能大于102m /s12、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出发沿同一直线运动,两物体运动的 v­-t 图象如图 所示,下 列判断正确的是( )A .甲、乙在第 2 s 末和第 4 s 末相遇B .两物体两次速度相同的时刻分别在第 1 s 末和第 4 s 末C.乙在前 2 s 内做匀加速直线运动,2 s 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D.2 s 后,甲、乙两物体的速度方向相反二、实验题(本题共16分,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3、(6分)(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中,关于测量弹簧原长的操作步骤先后顺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A.先测量弹簧的原长,后竖直悬挂B.先竖直悬挂,后测量弹簧的原长C.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D.先后顺序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程度取决于弹簧的自身重量(2)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6组砝码的质量m和对应的弹簧长度L,画出m-L图线,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 m/s2)(1)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2)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考虑砝码盘的质量相比,结果__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相同”).14、(10分)在“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为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舍掉开头比较密集的点迹,在后面便于测量的地方找一个点做计时起点0,后面每隔4个点取一个计数点,交流电的频率为50H Z。

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测试)

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测试)

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期中物理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2题;共28分)1. (2分)从第3s初到第4s末所对应的时间是A . 1B . 2C . 3D . 42. (2分)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原子核很小,所以可以看做质点B . 计算火车通过某一路标时,火车可以看做质点C . 研究地球公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D . 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做质点3. (2分) (2017高一上·铜仁期末) 高一同学王兵在校运动会100米竞赛规程中,体育组老师用速度传感器测得运动员王兵6s末恰好经过50m位置,此时王兵的瞬时速度为9.4m/s,王兵在11s末达到终点的瞬时速度10.2m/s,则他在此竞赛全程中的平均速度为()A . 8.3m/sB . 9.1m/sC . 9.8m/sD . 10m/s4. (2分) (2016高一上·湖北期中) 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 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速度变化相等B . 在某段位移内的平均速度等于这段位移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C . 匀加速直线运动时,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 . 物体的速度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变化,一定与这段时间成正比5. (2分) (2017高一下·大名开学考)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加速度、速度、位移都是矢量B . 路程、时间、速率都是标量C . 平均速率就是平均速度的大小D . 物体在某段时间内位移大小不可能大于路程6. (2分)有一种“傻瓜”相机的曝光时间(快门从打开到关闭的时间)是固定不变的。

为了估测相机的曝光时间,有位同学提出了下述实验方案:如图1,他从墙面上A点的正上方与A相距H="1.5" m处,让一个小石子自由落下,在小石子下落通过A点的同时按动快门对小石子照相,得到如图所示的照片。

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考试)

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考试)

南京市2020年高一上学期物理期中考试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7高二上·广州期中) 安培是十九世纪初法国著名科学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关于安培的研究工作,以下说法中符合事实的是()A . 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从而揭示了电和磁的关系B . 发现了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并用实验测得元电荷的数值C . 发现了产生电磁感应现象的条件,并制作了发电机D . 发现了电流间相互作用的规律,并提出了判断电流产生的磁场方向的方法2. (2分)关于重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地球上的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B . 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地理纬度及离地面高度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无关C . 物体只有在落向地面时才受重力D . 重心是物体所受重力的作用点,所以重心一定在物体上3. (2分) (2019高一上·西安期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放在桌面上的皮球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皮球发生形变产生的B . 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到滑动摩擦力的作用C . 三个大小分别为2 N、3N、4N的共点力的合力最小值为1ND . 弹力的大小与物体受到的重力成正比4. (2分) (2019高二上·怀仁月考) 如图所示,+Q1和-Q2是两个可自由移动的电荷,Q1=4Q2 .现再取一个可自由移动的点电荷Q3放在Q1与Q2连接的直线上,欲使整个系统平衡,那么()A . Q3应为正电荷,放在Q2的右边B . Q3应为负电荷,放在Q1的左边C . Q3应为正电荷,放在Q1的左边D . Q3应为负电荷,放在Q2的右边5. (2分) 2009年11月15日上午10时,庆祝中国空军成立60周年飞行跳伞表演在首都京郊沙河机场拉开帷幕,空军八一跳伞队在北京沙河机场举行了首场表演,某跳伞队员从静止的直升机上跳下,先做自由落体运动,在t1时刻,速度达到v1时打开降落伞,做减速运动,在t2时刻以速度v2着地。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原卷版)(人教版)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原卷版)(人教版)

2020-2021学年高一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01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9~12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

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的得0分。

1.在体育摄影中有一种拍摄手法为“追拍法”。

摄影师和运动员同步运动,在摄影师眼中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

如图所示是体育摄影中“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太阳C.地面上的景物D.他自己2.在物理学中,突出问题的主要方面,忽略次要因素,建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是经常采用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质点就是这种物理模型之一.关于地球能否看作质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的质量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B.地球的体积太大,不能把地球看作质点C.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D.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可以把地球看作质点3.如图所示是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s-t图象,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甲启动的时刻比乙早t1s B.当t=t2s时,两物体相遇C.当t=t2s时,两物体相距最远D.当t=t3s时,两物体相距s1m4.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物体的速度—时间图象如下图所示.若初速度的大小为v0,末速度的大小为v1,则在时间t1内物体的平均速度v()A .等于12(v 0+v 1) B .小于12(v 0+v 1) C .大于12(v 0+v 1) D .条件不足,无法比较5.如图为某物体做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像,请根据该图像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的加速度为-4 m/s 2B .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C .物体第3 s 初的速度为零D .物体先加速后减速6.汽车以20m/s 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前面有情况立即刹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5m/s 2,那么开始刹车后2s 内与开始刹车后5s 内汽车通过的位移之比为( )A .1:1B .1:3C .3:4D .3:17.如图,质量为m 的物体置于倾角为θ的固定斜面上,物体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先用平行于斜面的推力F 1作用于物体上,使其能沿斜面匀速上滑,若改用水平推力F 2作用于物体上,也能使物体沿斜面匀速上滑,则两次力之比12F F 为A .cos θ+μsin θB .cos θ–μsin θC .l+μtan θD .1–μtan θ8.如图所示,小圆环A 系着一个质量为m 2的物块并套在另一个竖直放置的大圆环上,有一细线一端拴在小圆环A 上,另一端跨过固定在大圆环最高点B 的一个小滑轮后吊着一个质量为m 1的物块。

2020-2021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2020-2021高一物理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卷含答案

移的三分之一,则高度为(10m/s2)( )
A.15m
B.20m
C.11.25m
D.31.25m
13.在运用公式 vt=v0+at 时,关于各个物理量的符号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①必须规定正方向,式中的 vt、v0、a 才取正、负号
②在任何情况下 a>0 表示加速运动,a<0 表示做减速运动
③习惯上总是规定物体开始运动的方向为正方向,a>0 表示做加速运动,a<0 表示做减速运
刹车,再经 5 s 便完全停下.设刹车过程汽车也做匀变速直线运动,那么加速和减速过程
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是
A.1∶2
B.2∶1
C.1∶4
D.4∶1
6.从离地面 3m 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 5m 后回落,最后到达地面,在此过
程中( )
A.小球通过的路程是 8m
B.小球的位移大小是 3m
C.小球的位移大小是13m
D.受重力、斜面的支持力、沿斜面向上的冲力、沿斜面向下的滑动摩擦力、沿斜面向下
的下滑力
9.原来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若其加速度逐渐减小到零,则物体的运动速度将( )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
C.保持不变
D.先增大后减小
10.如图,体育课上一学生将足球踢向固定的木板,下列关于足球与木板作用时木板给足
球的弹力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④ vt 的方向总是与 v0 的方向相同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14.以下物理量中是矢量的有 ( )
a.位移 b.路程 c.瞬时速度 d.平均速度 e.时间 f.加速度 g.速率
A.只有 acdf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

2020-2021学年江苏省南京市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物理模拟试卷
解析版
一.选择题(共8小题,满分24分,每小题3分)
1.(3分)下列关于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时,运动员可以看作质点
B.研究地球自转时,地球可以看作质点
C.研究原子核结构时,因原子核很小,可把原子核看作质点
D.研究从北京开往上海的一列火车的运行总时间时,火车可以看作质点
【解答】解:A、研究运动员百米赛跑起跑动作,不能忽略运动员的形状,若忽略了则无法研究其起跑动作了,故A错误;
B、研究地球的自转时,地球各个部分运动情况各不相同,不能忽略其大小、形状,故不
能看作质点,故B错误;
C、能否看作质点不是看物体的大小,看物体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的问题中是否可以忽
略,研究原子核结构时,不能忽略其形状,不能看作质点,故C错误;
D、研究从北京到上海的火车运动时间时,由于二者距离远远大于火车长度,因此可以看
作质点,故D正确。

故选:D。

2.(3分)为了使交通安全有序,公路旁设置了许多交通标志。

如图所示,甲是限速标志,表示小型客车允许行驶的最大速度是100km/h:乙是指路标志,表示此处到下一出口还有25km,下列对这两个数据的理解正确的是()
A.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位移
B.甲表示平均速度,乙表示路程
C.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位移
D.甲表示瞬时速度,乙表示路程
第1 页共10 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市金陵中学、南京市第一中学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中物理试题一、单项选择(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3分,共24分)1.观察图示四幅图,对图中各运动物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A.图①中研究投出的篮球运动路径时不能将篮球看成质点B.图②中观众欣赏体操表演时不能将运动员看成质点C.图③中研究地球绕太阳公转时不能将地球看成质点D.图④中研究子弹射穿苹果的时间时可将子弹看成质点2.智能手机上装载的众多app软件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如图所示为百度地图的一张截图,表示了张同学从金陵中学步行到南京一中的导航具体路径,其推荐路线中有两个数据,39 分钟,2.5 公里,关于这两个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2.5公里表示了此次行程的位移的大小B.39分钟表示到达目的地的时刻C.39分钟表示通过这段路程可能所需要的时间D.根据这两个数据,我们可以算出此次行程的平均速度3. 如图,两个苹果上面叠了个梨,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苹果1对梨的支持力是由于梨形变产生B.苹果1对桌面有压力C.苹果2和桌面一定都发生了微小的形变D.苹果2对桌面有水平方向的摩擦力4.如图所示,木箱在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着水平面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给出的四对力中,属于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是( )A.木箱受到的摩擦力和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B.木箱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木箱的支持力C.木箱受到的支持力与木箱对地面的摩擦力D.对木箱的水平拉力F和地面对木箱的摩擦力5.小明同学站在电梯底板上,利用速度传感器研究电梯的运动情况,如图所示的v-t图象是计算机显示的电梯在某段时间内速度变化的情况(选向上为正方向).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0-5s时间内电梯匀速上升B.在10s末电梯上升到最高点C.在10s-20s内,电梯减速下降D.在10s-20s内与0-5s内,电梯的加速度方向相反6.在距地面25m高处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小球的初速度V0=20m/s,不计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的空气阻力(g取10m/S2),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在空中运动过程中,加速度与运动方向始终相反B.小球在最高点时加速度为零.C.小球下落时间为3sD.小球在落地时的速度为20m/s7.如图所示,一光滑小球静止放置在光滑半球面的底端,利用竖直放置的光滑挡板水平向右缓慢地推动小球,则在小球运动的过程中(该过程小球未脱离球面,挡板对小球的推力F1、半球面对小球的支持力F2,的变化情况正确的是( )A. F1减小、F2减小B. F1减小、F2增大C. F1增大、F2减小D. F1增大、F2增大8.如图所示,物体从0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经A、B、C三点,其中AB=4m,BC=6m.若物体通过AB和BC这两段位移的时间相等,则0、A两点之间的距离等于( )A.2mB.2.25mC. 2.5mD.2.75m二、多项选择(每小题不只一个正确选项,每小题4分,少选得2分,共24分)9.下列表格中的数据分别是一列火车与一辆汽车在不同时刻的速度,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 )C.汽车的速度在增加D.0-4s 火车的平均速度小于汽车的平均速度10.如图所示,光滑的斜面AE 被分成四段相等部分,一个物体由A 静止释放沿斜面匀加速向下运动,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小球通过每一段时 其速度增量相等B.小球依次通过每段的时间之比为4:3:2:1C.小球从A 到E 的平均速度等于小球在B 点的瞬时速度D.到达各点的速度之比V B :V C : V D :V E =1:√2:√3:211.我们学校所使用的答题卡扫描机如右图所示,滚轮压紧试卷后不断转动带动试卷进入扫描机.假设每张试卷质量均相等,试卷之间、试卷与底板的摩擦系数均相同.在扫描第I 张试卷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第I 张试卷受到滚轮的摩擦力方向与试卷运动方向相反B.第2张试卷到最后一张试卷都不可能发生相对滑动C.第2张试卷之后,有的试卷之间可能发生相对滑动D.滚轮与试卷间的摩擦系数大于试卷之间的摩擦系数12.--小朋友在地面上从玩具枪中竖直向上射出初速度为v 0的塑料小球,由于存在空气阻力,小球运动的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t 1时刻到达最高点,再落回地面,落地速率为V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小球上升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V02B.小球下降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于v 12C.小球射出时的加速度值最大,到达最高点的加速度值为0D.小球的加速度在上升过程中逐渐减小,在下降过程中也逐渐减小t/s 0 1 2 3 4 火车速度(m.s −1) 18.0 17.5 17.0 16.5 16.0 汽车速度(m.s −1)9.811.0 .12.213.414.613. 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同向运动,甲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乙做匀速直线运动.甲、乙两车的位置x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中标出的物理量可以求出两车的加速度B.由图中标出的物理量可以求出两车的初速度C.从0到t1时间内,两车走过的位移相等D.从t1到t2时间内,两车平均速率不相等14.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M上表面有一物体m,现对物体M施加水平向左的力F,此时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且m与M之间的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如图所示.则关于M和m受力情况的判断,正确的是( )A. m受到向左的摩擦力B.M受到m对它向左的摩擦力C.地面对M的摩擦力方向向右D.地面对M不存在摩擦力作用三、实验填空(每空2分,共18分)15.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实验中,某同学用两只弹簧秤将橡皮筋的端点拉到点O,作出这两个力F1、F2的图示(图甲),然后用一只弹簧秤将橡皮筋的端点仍然拉到0,弹簧秤示数F如图乙所示.(1)弹簧秤的示数F=_____N;(2)在图甲中画出力F的图示(图中a为记录F方向时所记录的一点);(3)用作图法求出力F1和F2的合力F;(4)某同学认为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以下几项,你认为正确的有_________A.拉橡皮条的细绳套适当细一些且长一些B.实验中把橡皮条节点拉到0点时,两弹簧测力计之间夹角为90°不变,可便于计算合力C.拉橡皮条时,橡皮条、细绳和弹簧测力计应在同一直线上,且平行于木板D.两根细绳必须等长,且橡皮条应与两绳夹角的角平分线在同一直线上.16. 在用电火花计时器(或电磁打点计时器)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个同学打出了一条纸.带、已知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他按打点先后顺序每5点取1个计数点,得到了以下几个计数点,并测出了它们到0点的距离.(1)打点计时器接______电(填“直流”或“交流");(2)由此可见,纸带做_______直线运动(选填“匀加速”或“匀减速”或“匀速”);(3)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正确的是_A.先接通电源开关,再释放小车B.先释放小车,再接通电源开关C.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靠在远离打点计时器的--端D.将接好纸带的小车停靠在靠近打点计时器的一端(4)根据纸带计算数字“3”点瞬时速度v;=_____ m/s ( 保留到小数点后两位);(5)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_____m/S2.四、计算题(要有必要的文字和说明,共34分)17. (8分)一质量m=√3kg的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F= l0N的水平拉力作用在物块上,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g 取10m/S2).求: .(1)物块与地面的摩擦系数:(2)若用一个与水平成60°角斜向上的拉力,物体也做匀速直线运动,则该力的大小.18. (8分)如图所示,一物体以一定的速度滑上光滑固定斜面,途经A、B两点,已知它在A点时的速度是B点时的2倍,由B点再经0.5s物体滑到斜面项端C,速度恰好减为零,A、B间相距0.75m.求:(1)物体通过AB的时间;(2)物体沿斜面向上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3)若A点是斜面的中心,则物体的初速度大小.19.(8分)在平直的公路上,一辆小轿车以Im/s2的加速度从静止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此时小轿车后面98m处有一辆公交车正以12m/s的速度匀速前进.(1)公交车与小轿车之间的最小距离;(2)如果公交车能追上小轿车,公交车的速度至少要多少?20.(10分)如图所示,质量m,=lkg的木块A套在竖直杆上,并用细轻绳将木块A与质量m B=3kg的小球B相连,今用与水平方向成37°的拉力F拉着B,此时连接AB 的轻绳水平,套在直杆上的木块A刚好不下滑.取g=10m/S2,sin37° =0.6,cos37°=0.8,认为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求:(1)拉力F的大小: .(2) A与竖直杆之间的摩擦因数:(3)只增加F大小,不改变方向,使A、B一起向上匀速运动,此时绳对A的拉力大小。

参考答案01-05 BCCAD 06-08 CDB 09 AC 10.CD 11.BD 12.BD13.AB 14.AC15. (1) 2.8 (2)如图(3)如图(4) AC16. (1)交流(2)匀加速(3) AD (4) 0.33 (5)0.7517. (I)√3(2) 10N318.(I) 0.5s (2) 2m/S2(3) 2√2m/s19. (1) 26m: (2) I4m/s20.(I) 50N: (2)μ=0.25 ; (3) T = 10√73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