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九中八年级物理上册《3.5 光的反射》同步练习卷(含解析) 苏科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5 光的反射》
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1.光线与平面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
2.若要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直角,则入射角是,这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
3.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
4.在平静的池塘对面看塘边高30米的宝塔,池塘深3米,可以看到宝塔在水中的像,这是由于
形成的,水中塔像的高度是米,水中的塔尖与实际的塔尖之间的距离为
米.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5.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
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
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6.如图,一束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7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A.55° B.35° C.70°或20°D.55°或35°
7.下面的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B.小孔成像
C.在路灯下,地面上出现的人的影子
D.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情况
8.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让平面镜绕入射点转一小角度α,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A.α角度B.2α角度C.60° D.30°
9.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面向东正对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像平面镜走去,像逐渐变大
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逐渐变小
C.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用手摸南侧的耳朵
D.人转向面向北,像也转向面向北
10.下列各成语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11.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12.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13.如图,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14.根据光反射定律确定图中平面镜的位置.
15.如图所示,AB、CD是某一点光源S发出的二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标出点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16.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17.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
(1)反射光线;
(2)平面镜的位置,
(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18.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也能方便地测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
(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19.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3)由实验步骤C可以得到的规律是.
(4)在甲图中,如果将光线沿着FO射向平面镜时,你还会发现的规律是.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3.5 光的反射》2015年同步练习卷(江苏省镇江市丹阳九中)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2分)
1.光线与平面夹角是30°,则反射角是60°,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12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要解决此题,首先要掌握过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要搞清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反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解答】解: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30°,所以入射角为90°﹣30°=60°,由光的反射定律可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也是6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夹角为入射角和反射角之和为120°.
故答案为:60°;120°.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搞清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特别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它们都是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2.若要使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是直角,则入射角是45°,这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45°.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根据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夹角等于入射角与反射角之和,而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然后可求得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
【解答】解:因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垂直,所以入射角为×90°=45°.
这时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是90°﹣45°=45°.
故答案为:45°;45°.
【点评】考查对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情况,要求学生会灵活应用光的反射定律.
3.光线垂直入射到平面镜上时,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的夹角为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应用题.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反射定律的内容,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
【解答】解:当光线垂直射到一平面镜上时,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0°,所以入射角为0°.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也为0°.所以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是0°.
故答案为: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有关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首先要掌握定律的内容,特别是反射角与入射角的关系,同时要掌握反射角与入射角的概念,知道这些角都是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4.在平静的池塘对面看塘边高30米的宝塔,池塘深3米,可以看到宝塔在水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水中塔像的高度是30 米,水中的塔尖与实际的塔尖之间的距离为60 米.【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大小相等,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像为虚像.
(2)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解答】解:(1)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所以看到宝塔在水中的像,这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
(2)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和物大小相等,因塔高30m,所以水中塔像的高度也是30m;
(3)因像到镜面的距离等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所以水中的塔尖与实际的塔尖之间的距离为
30m+30m=60m.
故答案为:光的反射;30;60.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及成因.平面镜成的像是反射光线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像与物的关系可以总结为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
二、选择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5.白天,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桌子、书等物体,这是因为()
A.这些物体都是发光的
B.眼睛发出的光射到这些物体上
C.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漫反射
D.射到这些物体上的光发生了镜面反射
【考点】镜面反射;漫反射.
【分析】光遇到水面、玻璃以及其他许多物体的表面都会发生反射.
凹凸不平的表面会把光线向着四面八方反射,这种反射叫做漫反射.
【解答】解: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又因为桌子、书等物体并不像镜面那样光滑,所以会发生漫反射.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漫反射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6.如图,一束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70°角,要使反射光线沿水平方向射出,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是()
A.55° B.35° C.70°或20°D.55°或35°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由光的反射定律知,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求得入射角的度数后,分两种情况分析:当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0度和110度时.
【解答】解:本题分两种情况,如图所示:
在甲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7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35°,则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90°﹣35°=55°.
在乙图中,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10°,入射角和反射角都为55°,则平面镜与水平方向成35°的夹角.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的应用.注意应分两种情况讨论.
7.下面的几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的是()
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
B.小孔成像
C.在路灯下,地面上出现的人的影子
D.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情况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解答此题要从以下知识点入手:
①平面镜成像,成因是光的反射.
②光的折射现象.由物体发出的光透过不同介质时,会发生折射,使光路发生改变,因此我们看到的是物体的虚像.
③光的直线传播.知道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解答】解:A、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B、当光源发出的光线照到小孔上时,由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故在小孔的后方会出现一个倒立的实像,不符合题意.
C、在路灯下,地面上出现的人的影子由于光沿直线传播,不符合题意.
D、用潜望镜观看海面上的情况,是由于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折射、光的反射现象.光的直线传播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的传播,光的反射是光照射到物体表面又返回的现象,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传播方向发生变化的现象.它们之间有本质的区别,要注意区分.
8.一束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入射角为60°.若入射光线的方向不变,让平面镜绕入射点转一小角度α,那么,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将改变()
A.α角度B.2α角度C.60° D.3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同时要掌握反射角和入射角的概念: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入射角;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叫做反射角.
【解答】解:若入射光线不动,当平面镜绕入射点α时,法线随平面镜转过α,则入射角增大或减小α,反射角也随之增大或减小,则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改变了2α角度.
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入射角和反射角的概念、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本题难度不大,要会利用光的反射定律进行有关的计算.
9.人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面向东正对平面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像平面镜走去,像逐渐变大
B.人远离平面镜时,像逐渐变小
C.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用手摸南侧的耳朵
D.人转向面向北,像也转向面向北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像与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体的左右相反,关于镜面对称.
【解答】解:A、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等大,与镜面的距离无关,A错误;
B、由A分析知,B错误;
C、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人用手摸北侧的耳朵,像也会用手摸同一侧的耳朵,C错误;
D、与C类似,若人转向面向北,则像也会面向北,D正确.
故选D.
【点评】此题考查了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虚像,像和物体的大小相等,上下(或左右)相反,它们的连线垂直于镜面,它们到镜面的距离相等;简记为:正立、等大、对称、虚像.
10.下列各成语中,能说明光的反射的是()
A.镜花水月 B.坐井观天 C.海市蜃楼 D.立竿见影
【考点】光的反射.
【专题】应用题.
【分析】(1)光在同种、均匀、透明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产生的现象有小孔成像、激光准直、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等;
(2)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
(3)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
【解答】解:A、镜花水月是指花在镜子中成像,月亮在水中成像,都属于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造成的,符合题意;
B、坐井观天指在井中看到的天空只有井口那么大,这是光的直线传播造成的,不符合题意;
C、海市蜃楼是光在不均匀的大气中传播形成的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
D、立竿见影是指杆遮挡了光线,形成了杆的影子,因此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现象,故D选项不合题意.故选A.
【点评】此题通过几个词语考查学生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理解词语反应的物理情境,在一定程度上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知识,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
11.光射到镜面上,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若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变为100°,下列方法可行的是()
A.镜面不动,入射光线向镜面旋转10°
B.镜面不动,入射光线远离镜面旋转20°
C.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顺时针旋转20°
D.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
【考点】光的反射定律.
【专题】几何法.
【分析】由已知的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再根据题目中要求的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00°,求出入射角的大小,最后判断出可行的方法.
【解答】解:由题目条件: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120°,可知入射角为60°,
要想使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之间的夹角变为100°,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入射角要变为50°,则入射光线不动,镜面逆时针旋转10°即可,所以选项D符合.
故选D.
【点评】熟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还要能结合数学中的平面几何知识熟练应用.
12.晚上,在桌面上铺一张白纸,把一小块平面镜放在纸上,让手电筒的光正对着平面镜照射,如图所示,则从侧面看去()
A.镜子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B.镜子比较暗,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C.白纸比较亮,它发生了镜面反射
D.白纸比较暗,它发生了漫反射
【考点】漫反射;镜面反射.
【专题】实验分析法.
【分析】镜面反射表面光滑,反射光线方向集中,眼睛只有在某些位置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漫反射表面粗糙,反射光线方向散乱,眼睛在各个位置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
人眼感觉物体的亮暗,取决于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进入眼睛的光线多,感觉亮,进入的少,感觉暗.
【解答】解:镜子表面光滑,发生镜面反射,垂直照射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几乎还是向上的,人眼在侧面看,几乎接收不到镜子的反射光线;
白纸表面粗糙,发生漫反射,手电筒的光反射后,各个方向都有,人眼在侧面看,可以接收到少量的反射光线.
两种情况相对比,白纸的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较多,人感觉更亮.
故选:B.
【点评】镜面反射和漫反射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反射光线进入人眼的多少,才是判断物体亮暗的依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正好进入人眼,人感觉要比漫反射亮,如果镜面反射的光没有进入人眼,人感觉它是很暗的,不如漫反射亮.
三、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0分)
13.如图,作出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1)先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
(2)先做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
【解答】解:(1)首先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反射光线.
(2)首先做出法线,然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做出入射光线.如下图所示:
【点评】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4.根据光反射定律确定图中平面镜的位置.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作出法线,再作出平面镜.
【解答】解:由反射定律,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作出法线,再通过反射点垂直法线作出平面镜,如图:
【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法线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角平分线,法线与平面镜垂直.
15.如图所示,AB、CD是某一点光源S发出的二条入射光线,请画出它们的反射光线,标出点光源的位置,并完成光路图.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
【专题】作图题;压轴题.
【分析】本题的作法有两种:
第一种:根据入射光线反向延长即可找到发光点,再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发光点的像点,利用反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像点作出反射光线;
第二种:根据入射光线反向延长即可找到发光点,再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最后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反射光线.
【解答】解:第一种作法:将两条入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发光点,作出点S关于平面镜的对称点S′,连接S′B并延长为入射光线SA的反射光线,连接S′D并延长为入射光线SC的反射光线,注意辅助线为虚线,如图:
第二种作法:将两条入射光线反向延长交于一点S,即为发光点,过入射点B、D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根据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分别作出入射光线SA、SC的反射光线,注意法线要用虚线,如图:
【点评】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大小相等,连线与镜面垂直,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左右相反.16.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如图所示,请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的大小.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作图题;压轴题.
【分析】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先画法线,再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反射角.
【解答】解:先过入射点垂直平面镜作出法线,再在法线的左侧画出反射光线,注意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与镜面成30°角,入射角为60°反射角也等于60°,如图所示:
【点评】在反射现象中,入射是因,反射是果,所以要说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
学会用平面几何知识先求入射角的大小,再求反射角的大小.
17.如图太阳光与地面成40°角斜射过来,要使光线沿竖直方向反射入井中,求作:
(1)反射光线;
(2)平面镜的位置,
(3)计算出平面镜与水平方向夹角.
【考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
【专题】光的传播和反射、平面镜成像.
【分析】已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位置,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可以确定法线的位置,从而确定出平面镜的位置.
【解答】解:因入射光线与水平面成40°角,而反射光线又竖直方向射入水中,所以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夹角为90°+40°=130°,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等于=65°.
如图所示,OB为反射光线,而MN为平面镜所在的位置.
因平面镜与法线是垂直的,则入射光线与平面镜的夹角为90°﹣65°=25°,
所以平面镜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0°+25°=6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光的反射定律在作图中的应用.做镜面时,关键是作出法线,法线与镜面垂直.
18.为了探究光的反射规律,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平面镜置于水平桌面上.把一可沿ON折叠的白色硬纸板竖直放置在平面镜M上.
(1)在实验中使用白色硬纸板能显示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也能方便地测量反射角和入射角.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选填“发生”或“不发生”)变化.
【考点】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原理、现象及其实验方案;物体的颜色.
【专题】实验题.
【分析】(1)白色物体能够反射所有色光,黑色物体吸收所有色光;
(2)光的反射定律: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分居在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1)为了更好的观察到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实验中采用了白色硬纸板,光线在白色纸板上的轨迹就容易观察到了,也方便反射角和入射角的大小‘
(2)以法线ON为轴线,将白色硬纸板的B面绕法线ON向后旋转,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不发生变化,因为反射光线是由入射光线决定的.
故答案为:(1)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反射角和入射角;
(2)不发生.
【点评】本题考查了探究光的反射的实验.光的反射遵循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19.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实验中,某小组实验步骤如下:
A.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一张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如图甲所示.
B.让一束红光贴着硬纸板沿着某一角度射到O点,经平面镜反射,沿着另一方向射出,在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EO和反射光线OF的径迹.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重做两次,换用另一种颜色的笔,记录光的径迹(如甲图)
C.取下硬纸板,用量角器测量NO两侧的角i和角r.
D.纸板ENF是用两块纸板连接起来的,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观察反射光线.(如乙图)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硬纸板显示出: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
(2)该实验中硬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是为了确定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