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职学生学情调查分析与对策研究①
罗翠婷,莫伟文,
梁晓雁(湛江中医学校,
广东湛江524094)目前在健康中国战略的引领下,我国卫生事业取得了突破性的发展,这对医药卫生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高等院校的扩大招生,
中职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培养模式显然已不适应社会需求。
为了找出中职生目前存在的问题和培养困难,本研究以湛江中医学校为例,对本校学生展开了学情调查,目的在于全面地了解当今中职学生的学习情况,
探索提高中职教育教学质量的途径和规律,找到提高
中职生整体素质的突破口,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为了掌握学生学习的相关信息,
采用随机取样法,结合学生访谈方式,
对我校2019级药剂专业、护理专业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
自主设计调查问卷,问卷分为两个部分(共30个条目)。
第一部分(10个条目)包括性别、所读专业、户籍所在地、中考成绩等被调查者的一般情况。
第二部分(20个条目)包括学校教学情况、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心理、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愿望等。
调查问卷通过线上方式发放,
学生借助手机网上填写调查表。
问卷全部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学生不署名,提交后用SPSS 23.0统计分析。
经核查,参与学生总共346人,共回收问卷346份,问卷回收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一)信度分析
信度即测量结果的稳定性、
一致性和可靠性,信度系数越高,则检验结果越稳定、可靠,它具体反映了用同样的方法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时所得结果的一致性
程度。
本研究采用内部一致性信度分析,以克隆巴赫
Cronbach ’s α系数作为统计指标。
一般来说,
该系数越高,则问卷的信度越高。
Cronbach ’s α系数大于0.80时,表示量表信度很好;在0.70~0.80范围内,表示量表信度可以接受;
在0.60~0.70范围内,表示量表信度可以接受但需改进[1]。
本研究运用SPSS 23.0测得总量表的Cronbach ’s α系数是0.812,代表该问卷的总体信度好,
满足信度要求,可以应用于试验和结果分析。
(二)效度分析
效度用以反映测试结果的真实性,
本研究采用因子分析法进行效度分析,
通过SPSS 运算得出检验结果见表1,KMO 为0.858高于0.7(KMO >0.7可放心进行因子分析,0.6<KMO <0.7勉强可进行因子分析,0.5<KMO <
0.6不太适合进行因子,KMO <0.5完全不适合进行因子
分析)[2]。
同时,Bartlett 球体检验P <0.05时,达到显著水
平,表明调查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
表1KMO 和巴特利特检验
KMO 取样适切性量数.858巴特利特球形度检验
近似卡方1543.224
自由度190显著性
.000
(三)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也称为因素分析,
是将描述某一事物(或概念)的多个观测量简化为少数几个潜在变量的多元统计分析方法[3]。
本次研究在进行公共因子提取时,以最大方差法进行因子旋转,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因子分析结果如表2所示。
①本文系广东省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教育科研课题基金资助项目“‘互联网+’背景下的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与实
践———以中职《药店零售与服务技术》课程为例”(课题编号:2020YQJK388)的研究成果。
[摘
要]目前,中职学校均面临着学生文化基础薄弱、
学习态度不端、自律性差、纪律涣散等问题,以湛江中医学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构建中职学生学情调查问卷,利用SPSS 软件分析问卷的结构信度和效度,通过因子分析找出中职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并提出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让教育工作者可以客观、
充分地了解中职生的现状,实行教学改革,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以实现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的目标。
[关
键词]中职;学情;问卷调查;SPSS ;因子分析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6-0603(2022)08-0013-03
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表2学情分析调查问卷的因子分析结果
成分
12345
1.你对学校的教学满意吗.543.449.007-.05
2.025
2.你对学校的基础措施满
意吗.569.394.035-.164-.256 3.你认为目前教师课堂上主
要运用哪种教学方式.250.319.504.038.374
4.你上课会做笔记吗.69
5.091.208.575.179
5.你喜欢怎样的学习方式.701.482.140.06
6.229
6.课堂上的内容你是怎样学习.761.395.08
7.076.161
7.你有复习、预习的习惯吗.742.096.442.113.266
8.课堂上你的注意力能集中吗.827.064.222.167.211
9.当某课程学不好时,你会
怎么做.224.712.241.043.418 10.教师的教学态度对你的学
习有影响吗.253.675.315.447.399 11.老师布置的作业你一般是
怎样完成的.585.803.460.133.217 12.当某课程学不好时,你会
自卑气馁吗.580.328.211.311.105 13.学习失败时,你会处于长
期痛苦中吗.535.304.383.219.142 14.你报考该专业的目的是
什么.349.429.124.735.241
15.你有职业规划吗.477.102.397.788.008
16.你是否喜欢现在的专业.559.216.075.441.216
17.你理想中的学校是怎样的.557.207.334.246.167
18.你喜欢什么类型的老师.545.310.104.076.436
19.你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活动.504.164.035.142.741
20.你喜欢老师用哪种教学
方式.406.057.320.120.678方差贡献率25.1868.404 6.689 6.219 5.450累计方差贡献率25.18633.59040.27956.49861.710从表2中可以看出因子1主要包括5个变量,命名为学习方法因子;因子2主要包括3个变量,命名为学习态度因子;因子3主要包括2个变量,命名为教学现况因子;因子4主要包括2个变量,命名为学习动力因子;因子5主要包括2个变量,命名为学习愿望因子。
5个因子的总方差解释率为61.710%,大于60%,显示因子分析比较理想,问卷的结构效度较好,可以认为该5个因子涵盖了大部分变量信息。
这5个因素是影响中职生学习过程中最显著的问题,根据这些问题,提出以下针对性的对策与建议。
三、对策建议
通过调查分析和访谈得知,中职学校的生源主要来源于偏远的农村,大部分是初中毕业生,文化基础差,学习能力薄弱,加上中职学校的基础硬件不理想,专业教师的教学手段传统落后,学生对目前就读的学校满意度不高。
中职生普遍存在学习动力不足、学习兴趣不高、学习态度不乐观、学习方法少等问题,如何解决中职学校面临的共性问题值得深思。
本研究根据调查结果提出了一些对策建议,以期为中职学校解决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打开突破口。
(一)改善学校基础设施
通过前面的调查分析,学校基础设施及配套的相关服务不尽如人意,此外学生对于这些基础设施的利用率也不高。
对此,中职院校必须注重基础设施建设与利用,切实为学生服务,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传统课堂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教学的需要,而信息化教学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就要求学校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建设智慧教室,搭建虚拟仿真实训平台,让教师、学生可以快速、便捷地共享教学资源,从而可以快速获取新知识,嵌入式地运用于课堂学习中,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加强校际网络资源的共享,不但有利于校园网络资源的建设和开发,同时可以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水平,促进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重要教育工作。
加强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使学生具有明确的目标,从而可以提高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要从新生刚入学的时候就开始进行,组织学生参加专业课题讲座,邀请优秀校友返校分享自己的职业硕果和经验,让学生入学时就清楚专业特点和就业方向,有利于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另外,在平时的专业理论课、班会主题教育活动或社会实践活动中,不断渗透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强化学生的职业规划意识,引导学生将职业理想化作专业学习的动力和具体的学习行动,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此外,学校经常开展技能竞赛活动,加强校企合作,建立校企合作实践基地,让学生周末或寒暑假有机会深入企业进行社会实践,提高学生的实践水平,使理论与实践可以得到充分的结合,为以后顺利就业奠定基础,也是培养适合社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人才的必由之路。
(三)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中职生普遍学习成绩差,加上缺乏自信心,缺乏督促和正确引导,导致学习懒散,因此,学校、班主任、任课教师要一起同心协力为中职生营造良好的校风、学风和教风氛围。
中职生普遍存在自我管理能力差的共性问题,学校要加强管理和引导,刚入学就得对学生普
14--
. All Rights Reserved.
及学校的规章制度及考核办法,整肃校风校纪,端正师德师风,创造良好的校风环境。
另外,学校要积极抓住国家的政策,加强与高校合作,帮助和指导学生进行学历的提升,这样不但可以提高中职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营造良好的校风也是非常有帮助。
中职班主任是搭建学校、学生与家长之间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对创建良好班风和学风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班主任要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自律性。
学校设立奖学金制度,每学期都对学习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励性表彰,并且让获奖学生到讲台分享他们的学习心得,让其他同学借鉴和学习。
同时也要制定惩罚制度,提高获取毕业证书的门槛,以督促学困生端正学习态度,摆正心态,这些都有利于营造良好的学风和班风。
学情调查表明,学生比较喜欢知识渊博且有幽默感的老师,而且大部分学生认为教师的情感态度对他们的学习影响比较大,因此,教师应该用“心”打造和谐师生关系,以责任心、耐心、宽容心、公正心善待每个学生,尊重每个学生,在教学中与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用良好的教风感染学生,从而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心,增强学习意志力,摆正学习态度。
(四)深化“三教”改革
传统的中职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只有深化“三教”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适应人才发展的需要,才能寻找新的出路。
首先,要提高教师业务水平,使教师的教学能力能适应学生特点和行业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完善培训机制,让教师不断学习,不断提高业务水平,跟上时代的步伐。
加强教研活动,为教师提供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科研条件,这样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研究水平,推动教学改革,更新教学理念。
中职生普遍基础差,学习能力低,因此,选取教材或编写教材时要符合中职生的认知水平,尽量做到图文并茂、通俗易懂。
深化课程改革要以改革更新教学内容为核心,剔除陈旧和过时的内容,加强针对性、实效性知识。
另外,根据社会的需要和专业的特点,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所选课程内容应与职业标准对接,让学生上岗时都能顺利上手,实现中职人才培养的目标。
目前中职教育以传统教学为主,而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能被充分调动起来,学习效果差。
随着教育理念、教学方法的不断更新,学校、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步伐,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模式,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
要针对中职生学情特点,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成为学习的主动接受者。
根据不同课程的需要,可以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项目教
学、探究式教学、混合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
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来,让课堂充满活力,从而达到提升教学效果的目的。
四、结语
通过精心设计调查问卷,并且深入学生进行访谈,可以客观、充分地了解中职生学情。
利用SPSS软件进行信效度检验,证实了本研究制订的问卷是科学合理的,该问卷具有较好的拟合优度。
通过因子分析,得出本调查学情分析中有5个主要因子,找出了中职生的问题根源以及存在的困难,从而针对性地提出一系列对策和建议,以期转变学校和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提高中职教育的质量。
在这个日新月异的时代,中职学校要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让互联网成为学习和教学的工具。
因此学校应该加强教学资源库的建设,通过慕课、微课增设课程移动学习平台,让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移动终端进行学习,丰富学生获取学习资源的手段。
同时通过创建多元化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学生自主学习与持久性教育,以提高教学效果,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郭涛.药学本科生科研兴趣调查问卷的信度和效度分析[J].黑龙江科学,2021,12(7):24-16.
[2]吴怡.基于SPSS的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规划调查研究:以苏州某高职院校为例[J].科技经济导刊,2021,
29(14):147-148.
[3]谢樱姿,徐翠荣,李国宏.护理用药系统满意度调查问卷的研制及信效度分析[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9):1733-1737.
[4]张维,赵亮.高职院校学生学情分析与研究[J].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6,16(1):63-66.
[5]唐佩,牛俊英.中高职三二分段衔接学情调研及对策探究[J].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6(36):151-153.
[6]隋军.中职学生数学学情调查及应对策略[J].河南教育,2015(23):36-37.
[7]赵建国,曲伟红.以创新和协作能力培养为导向的药物制剂专业学情调查及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6(34):117-118.
[8]陈燕.职前与职后中学化学教师学情分析能力的比较研究[J].化学教育,2014(19):46-49.
[9]李雪娜.中职护理专业学生学情调查与分析[J].卫生职业教育,2012(30):107.
[10]谢振炳.中职学校学生学情调查与研究[J].时代教育,2015(7):184-185.
因编辑马花萍
15--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