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讨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鲁宾逊漂流记》里的宗教讨论
(一)宗教实用主义者鲁滨逊
托尼认为17 世纪清教精神的成长、胜利和改革才是真
正的英国宗教改革,“正是通过清教同旧秩序的斗争,才出现了真正现代意义的英格兰。

”①清教信奉上帝、轻视虚浮、按时劳作、定时祈祷、节俭却兴旺,深信艰苦劳作就是通往天堂之路。

落难荒岛的鲁滨逊因为自己的辛勤劳作得以生
存下来,这点正是新教徒获得上帝拯救的方式。

鲁滨逊的宗教信仰属于十六世纪宗教改革后脱离罗马天主教会形成的
新教,起初鲁滨逊一心向往航海,只知埋头发财,为了在荒岛上进行生存与统治他才变得“虔诚”起来,实际上对宗教持实用主义态度。

在沦落荒岛前,鲁滨逊没有听从父亲过“世界上最好的状态”的中间阶层生活的建议,在“没有上帝的、也没有父亲的祝福”下偷偷登上了开往伦敦的船。

途中遭遇风暴,他认为受到了老天的惩罚,向上帝忏悔要放弃航海。

结果在一切平息之后,他就把忏悔之词忘了。

接下来,鲁滨逊过的是“任意胡为”的生活,连他自己都认为“生来是要毁灭自己的料”,上帝在他的生活中基本消失:他被俘为土耳其海盗的俘虏,做了摩尔人的奴隶,再从摩尔人那里逃走,游走于西非海岸,直到去巴西成为种植园主,打算去几内亚贩卖黑奴。

在沦落荒岛成为唯一的幸存者时,他开始感谢上帝,但是同时他也抱怨上帝丝毫不留余地地把所创造
的生物置于死地。

在他按照簿记中借方和贷方的格式记录
自己的舒心事和经受的痛苦里,可以看到他感激被上帝单
独挑出来。

但是鲁滨逊仍然觉得自己没有什么宗教观念:看
到长出的大麦和稻子无非是寻常的事情之后,他对上帝保
佑的感激也化为乌有了;在岛上遇上地震,他祈祷“主啊,对
我行行好吧!”,可是地震一过他就忘了。

直到害病倒下,鲁滨逊才开始忏悔起来,后悔自己既没有对上帝表示“敬畏之
意”也没有“感激之心”,但是鲁滨逊许多年来的第一句祷告
词还是寻求帮助:“主啊,帮帮我吧,因为我大难临头啦”。

病重时鲁滨逊翻开在失事的船上找到的《圣经》,眼前出现的
是于他非常实用的字句:“并要在患难之日求告我,我必搭
救你。

你也要荣耀我。

”“搭救”使得《圣经》在鲁滨逊的眼里变得有价值。

病好后,鲁滨逊开始不断读圣经和向上帝做祷
告,变得虔诚起来,甚至感激上帝把他打发到这个荒岛上。

但是鲁滨逊的头脑是冷静而富有理性的,他认为上帝处理
事情是专横的,上帝的公正性经不住他的思考。

(二)出色的基督徒礼拜五
鲁滨逊对奴仆的渴望使他梦到一个逃命的野人向他求
救,他则收留野人做了自己的仆人。

醒来以后他决心“不惜
花多大的代价,也要先把一个野人弄到手”,尽管起初他觉
得于法不合,为了掌握一个仆人要杀死很多野人,但是坚信
“先下手为强是最高级的自我保护措施”的鲁滨逊早把上
帝的仁慈旨意抛到了脑后。

鲁滨逊拯救礼拜五是有打算的,是出于奴役他的目的而非出于人性的关怀而进行拯救的,
因为他需要一个向导来帮他逃离孤岛,他需要一个仆人,这个仆人得放弃自己的一切,包括自己的信仰。

救了礼拜五以后,鲁滨逊与礼拜五的关系就像上帝与臣民的关系,是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鲁滨逊给所救野人命名为“礼拜五”是为了纪念自己在礼拜五救了一个野人,野人获得的是一个编号
而非名字,而鲁滨逊自称为“主人”。

仆人礼拜五学习鲁滨逊的语言,改掉吃人肉的习惯,学会农耕养羊,处处以鲁滨逊的准则为自己的准则。

而主人鲁滨逊奴役礼拜五的另一种
手段是让礼拜五放弃了对原始神“贝纳马基”的崇拜。

如果鲁滨逊与礼拜五的关系不是拯救者与被拯救者、主人与仆
人的关系,礼拜五未必愿意信仰基督教。

鲁滨逊没有直接说礼拜五是比他出色得多的基督徒的原因,但是从鲁滨逊对
礼拜五的评价来看,礼拜五是一个对上帝百依百顺,尤其是对鲁滨逊全盘接受、绝对服从的基督徒,是以服从为特征的。

然而,绝对的服从是一种不平等的社会现象,终将迎来反抗的一天。

在《社会契约论》一书中,卢梭认为人人都是自由、独立与平等的,不存在天生的奴隶和天生的主人,也不存在服从与被服从的情况,“所有人都是生而自由的和自主的,任何人,不论以何种借口,都不能不经他的同意就奴役他。

”奴役他人的必将面临奴隶挣脱枷锁的时刻:“自以为是
他人主人的人,只不过比他人更是奴隶。

”②《鲁宾逊漂流记》蕴含丰富的文化含义,其中对于礼拜五是否甘愿永做奴
隶的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探讨,文人们试图以不同的时代精
神对它进行新的阐释。

如:法国作家米歇尔·图尼埃重写了《鲁宾逊漂流记》,题为《礼拜五:太平洋上的灵薄狱》,赋予了礼拜五的更多的思想与决定权,结局是鲁滨逊留在了他
命名的希望岛上,礼拜五却随船去了遥远了英国,背叛了自
己的主人鲁滨逊。

(三)批判罗马天主教
罗素认为,“宗教是由于恐惧而产生的病症,是人类灾
难深重的渊源。

”③他认为宗教基本上是个社会现象而非信
念问题,产生问题的是教会而非基督。

他之所以这么认为是
因为《圣经》里基督教导应该把所有的分给穷人,不要进教堂,不要斗争,不应处罚淫行,但是回顾人类的历史,教会却违背了耶稣的初衷。

罗马天主教是西欧中世纪大多数国家
的国教,其它信仰者被看作是异教徒,异教徒遭受的宗教迫
害极其残酷,令人发指的火刑烧掉了一切天主教的障碍。


于不能容忍其他宗教的存在,罗马天主教发动了十余次的
十字军东征,给地中海沿岸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也使
几十万十字军死亡。

宗教改革后天主教和新教国家之间的
矛盾依旧存在,爆发了大规模的欧洲宗教战争。

《鲁滨逊漂
流记》的作者笛福对于天主教的残酷迫害持否定态度,把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