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das连续梁桥悬臂施工建模过程及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idas 连续梁桥悬臂施工建模过程及建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一、支座模拟的厚度:0、2米
二、合龙段长度的选择:在满足施工操作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缩短,一般采用1、5-2m
三、梁顶节点与梁底节点的连接用:刚性连接刚性连接
四、支座两个节点之间用弹性连接模拟
五、边界条件:
边界组边界组
1、桥墩临时固结:选择0号块上变截面前的两点进行约束,一般支撑约束Dy,Dz
在四个桥墩支座模拟中上下两节点设置SDxSDySDz(1、0000)SRz(100000371、38)
2、边跨桥台支座:下面的节点采用一般支撑,一般支撑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一般支撑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
模拟支座的上下连个节点之间用弹性连接里面的一般,每侧的桥台一个设置Dx(1、0000),Dy(1、0000)一个Dx(1、0000),并且设置Dx(1、0000)Dy(1、0000)约束的在纵桥向也要在一侧。
在一侧。
3、桥墩支座:下面的节点采用一般支撑,一般支撑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一般支撑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
模拟支座的上下连个节点之间用弹性连接里面的一般,并且在边跨桥台设置SDxSDy 一侧设置SDxSDySDz 三个约束,同一侧桥墩另一个支座设置SDxSDz;另一侧的桥墩在纵向约束多的一侧设置SDxSDy 约束,另一个设置SDx 。
(其中SD 取值均为1、0000)
4、满堂支架:下面的节点采用一般支撑,一般支撑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一般支撑六个自由度全部约束
上下节点之间通过弹性连接的仅受压支座模拟,SDx 取499999、8956
5、边跨支座临时约束:在两侧的两个现浇段,与合龙段相交的节点处设置,一般支撑约束Dx,Dy,Rx 三个自由度三个自由度
6、右边跨临时DX 约束:选择右侧桥墩中心节点,一般支撑约束Dx
7、桥墩支座转化成桥:将桥墩支座上下两个节点用弹性连接中的一般,左外侧两个节点约束SDxSDySDz(1、0000)、左内侧两个节点约束SDxSDz(1、0000)右外侧两个节点约束SDxSDy(1、0000)、右内侧约束SDx(1、0000)
六、静力荷载工况的定义:除温度、温度梯度两种荷载外,其她荷载基本都定义为施工阶段荷载。
整体升温与整体降温定义为温度荷载,温度梯度升与温度梯度降定义为温度梯度荷载。
载。
七、冲击系数的计算:需要求解结构基频:方法:1、将建好的模型另存一下2、将分析控制数据删除3、选择分析里面的特征值分析,分析类型选择Lanczos 子空间迭代法里面的
阵型数量选择3 4、选择模型、选择模型 里面的结构类型(对于一般的梁桥来说,选择选择集中质量集中质量就够了,
而一致质量算的慢算的精确)选择将自重转化为质量,选择其中的第一项;除了将自重转化为质量外,还需要将荷载转换成质量,选择荷载里面的将荷载转化为质量,荷载工况选择二期,点击添加;然后点击运行即可。
5、查瞧结果,在结果里面选择表格,选择周期与阵型,然后在三个模态前面划勾然后选择第一行频率里面的最小值即可。
模态前面划勾然后选择第一行频率里面的最小值即可。
八、温度梯度:梁界面温度的荷载工况类型也就是温度梯度 与温度梯度的功能相比的功能相比,,温度梯度适用于上、下缘温度差在截面内呈线性分布的情况。
性分布的情况。
但就是对于如下图所示的钢混叠合梁桥、预应力混凝土箱型但就是对于如下图所示的钢混叠合梁桥、预应力混凝土箱型梁桥等,通常截面内的温度并非线性分布通常截面内的温度并非线性分布,,因此需要沿高度输入不同的温度因此需要沿高度输入不同的温度, ,
而且对于用梁单元模拟的组合截面需输入考虑材料特性而且对于用梁单元模拟的组合截面需输入考虑材料特性((弹性模量、热膨胀系数系数))差异的温度荷载。
差异的温度荷载。
故像截面内温度非均匀分布或者组合截面时故像截面内温度非均匀分布或者组合截面时故像截面内温度非均匀分布或者组合截面时,,利用利用梁梁截面温度的功能可以更真实的模拟截面内实际的温度分布情况。
以该图为例1、B=17m H1=0 H2=0、1 T1=20 T2=6、7 2、B=该段温度梯度图所对应的截面长度之与的二分之一 H1=上一步的0、1
H2=的长度的长度
3、B=该段温度梯度图所对应的截面长度之与的二分之一该段温度梯度图所对应的截面长度之与的二分之一
同理以此类推同理以此类推 以上为温度梯度升以上为温度梯度升
温度梯度降只就是在B 、H1、H2与温度梯度升对应相同的情况下,将T1、T2乘以-0、5倍输入输入
十一、边跨合龙段与中跨合龙段挂篮重如何施加?
十二、施工阶段的定义
1、0号块浇筑号块浇筑 :天数2
结构组:0号块号块 边界组:桥墩临时固结桥墩临时固结 桥墩支座桥墩支座 荷载组:自重 挂篮1 2、1号块浇筑: 天数8
结构组:1号块号块 十三、midas civil 提示:[错误] 边界条件 没有定义
如果定义了施工阶段,必须在施工阶段中把必须在施工阶段中把边界条件边界条件激活,值得注意的就是:定义了边界条件的节点必须进入结构组中,否侧会提示错误否侧会提示错误
十四、1t=10KN
十五、边界条件、荷载都要检查就是否分配到指定的边界组与荷载组中
十六、进行PSC设计前需要首先在“结果”中生成“荷载组合”选择“混凝土设计”然后选择“自动生成”,接着进行PSC设计定义设计参数——PSC设计材料——设计位置——输出位置——PSC裂缝宽度系数——运行设计——梁设计
整个建模过程
1、新建、mcb文件
——保存
单位设置:KN m ——保存
2、建立节点与单元
对于对称结构可以先输入一半的模型,然后运用“镜像”功能(注意:当使用镜像功能时,镜像一侧的单元局部坐标会与整体坐标相反,所以需要在单元里面选择统一单元坐标); 3、输入截面、材料
定义变截面(当仅有单元内部变化时,可以选择变截面)变截面组(当多个单元连续变化时,选择变截面组)
4、定义时间依存性材料,并连接
选择时间依存材料(徐变/收缩) ——时间依存性材料连接(指混凝土)
5、修改单元材料特征值
此项主要就是为了自动计算构件理论厚度
6、设置变截面或变截面组
7、定义边界条件
此项之前最好先定义好边界组,以便在定义边界条件的同时直接分配到相应的边界组中去
8、输入静力荷载工况
9、输入相应的力
输入力之前最好先定义好荷载组,以便在输入力的同时直接分配到相应的边界组中去
以便在输入力的同时直接分配到相应的边界组中去
定义钢束特征值——输入钢束形状——输入钢束预应力
输入预应力:定义钢束特征值——输入钢束形状——输入钢束预应力
10、进行移动荷载分析
荷载——移动荷载——移动荷载规范(China)——输入车道荷载——输入车辆荷载——定义移动荷载工况
车道荷载的定义:——添加——输入车道名称——选择车道单元——输入偏心距离(车道中心线距离道路中心线之间的距离)——桥梁跨度选择最大的一跨的跨度——两点选择择最大的一跨的跨度——两点选择
11、定义支座沉降分析
沉降的节点选择主梁上支座处的节点沉降的节点选择主梁上支座处的节点
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定义支座沉降荷载工况
12、定义施工阶段
13、定义分析控制数据
在“分析”里面首先选择主控数据,然后选择“施工阶段”与“移动荷载”进行相应的施工阶段分析的定义
14、进行PSC 设计
首先选择“结果”里面的“荷载组合”——混凝土设计(第一次设计时用添加,第二次修改时选择替换)——自动生成——自动生成
选择“参数”——PSC 设计材料——设计位置——输出位置——PSC 裂缝宽度系数——
运行设计——选择梁设计运行设计——选择梁设计 小感:每一单项的定义基本上都就是按照上面的顺序一次选择,比如,PSC 设计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