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部编)初中语文八上第三单元第9课《三峡》精品课件(60张)(共60张PPT)教育精品.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原文:至于夏水襄陵,沿溯(sù)阻绝。
注释: ①至于:到了 ②襄:上,漫上; ③沿:顺流而下; ④溯:逆流而上 ⑤绝:断
翻译: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 下行和上行(的船只)都被阻断了。
原文: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 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注释; ①或:有时 ②其:这,从白帝城到江陵的距离 ③虽:即使 ④乘奔御风: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奔,飞奔的马。 ⑤以:认为 ⑥疾:快
关于三峡的诗文
长江三峡【唐】白居易 瞿塘峡口水烟低,白帝城头月向西。 唱到竹枝声咽处,寒猿喑鸟一时啼。
三峡歌 【宋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一夜猿啼明月中。
关于三峡的诗文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问君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
原文: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 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月。
注释: • ①嶂,直立像屏障一样的山峰 • ②隐,蔽:遮盖 • ③自:如果 • ④亭午,正午。 • ⑤夜分,半夜 • ⑥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翻译: 层层悬崖,排排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 遮盖住了。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的时候, 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 翻译: 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巴东三峡当中巫峡最长,猿猴鸣叫几 声我的 眼泪就沾湿了衣裳)
第二课时
解释下列词语:
• 重岩叠嶂 • 夏水襄陵 • 乘奔御风 • 素湍绿潭 •绝 • 飞漱 • 清荣峻茂
重重叠叠的悬崖峭壁 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丘
骑着飞奔的快马,驾着风 白色的急流,绿色的潭水 极高的山峰 急流冲荡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 翻译: (在秋天,)每到天刚放晴或下霜的早晨, 树林和山涧里显出一片清凉和寂静,常常有猿猴在 高处拉长声音鸣叫,(声音)连续不断,凄凉怪异。 空旷的山谷里传来了猿啼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 很久才消失。
原文: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 鸣三声泪沾裳。
• 注释: • ①故:所以 • ②渔者:打渔的人 • ③三声:几声。三,不表示确数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yă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shù)其 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 (zhŭ)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zhuăn)久绝。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下列红色的字你会读了吗?
略无阙处(quē) 襄(xiāng )陵 曦( xī ) 月 绝 ( yăn ) 属( zhŭ )引
• 冬、春:素湍绿潭,清荣峻茂 ——清幽美
• 秋:林寒涧肃,哀猿凄清 ——凄婉美
②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笔的勾勒?
作者写山势,重点突出其“连”而“高” 的特点,为下文写长江的水势和江水给两岸带 来的四季景色作了铺垫。正因为山势高峻,才 使得夏季水势险恶,“沿溯阻绝”;正因为 “重岩叠嶂”,才会出现“绝巘多生怪柏,悬 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奇景;正因为“两岸连 山、略无阙处”,且难见“曦月”,才能使人 在秋日倍感“林寒涧肃”,十分凄清。由此可 以看出,作者写三峡,重在写“水”。
• ⑤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但 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是否矛 盾?
①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 然景观的?抓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 从山和水两方面来描写。
•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 特点; ——雄奇美
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的不同景象。
• 夏:水势浩大,江流湍急 ——奔放美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 多 生 怪 柏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 旦,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空谷 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 长,猿鸣三声泪 沾裳。”
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 住了三峡最有特点的 时间——夏天,春 冬,晴初霜旦,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 流, 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 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 的奇异景象, 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三峡独特的 美—— 雄奇美,奔 放美,清幽美和凄 婉美。
郦道元
郦道元(466或470–527), 字善长,北魏范阳涿县(今河北涿州)人。
北关魏于杰作出者的地,理你学的家了、散解文有家多。少曾任?安南将
军、御史中尉等职,执法严峻,后被叛将所 杀。他生性好学,博览群书。他的著作很多, 最有名的是《水经注》四十卷。
本文节选自—— 《水经注》
《水经》原是魏晋时人所著的一部地理 书,郦道元嫌其过于简略,旁征博引为之作 注,使原著内容大为丰富,成了一部别开生 面的著作。书中详细记载了一千多条大小河 流及有关的历史遗迹、人物掌故、神话传说 等。它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 地理著作。该书还记录了不少碑刻墨迹和渔 歌民谣,文笔绚烂,语言清丽,具有较高的 文学价值。
《登高》 【唐】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 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再见
⑥本文结尾引用渔歌起到怎样的作用?
本文结尾引用渔歌更反衬了三 峡的凄凉。
在行文的过程中,如果恰当引 用古人诗词佳句,不仅可以准确地 表现文章的中心,而且可以增强文 章的文学性、可读性,使文章更具 音韵美。
先写山: 连绵不断,遮天蔽日 夏 水势浩大 江流湍急
雄奇美 奔放美
三 峡 后写水
春 冬
素湍绿潭 清荣峻茂
作业:
1、摘抄文章的重点字词解释 2、背诵课文 3、搜集有关三峡的资料(如与三峡 有关的历史人物、诗词文章、神话传 说、风土人情等) ,以“三峡”为主 题办一期手抄报。
关于三峡的诗文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夔州歌十绝句之一【唐】杜甫 中巴之东巴东山,江水开辟流其间。 白帝高为三峡镇,夔州险过百牢关。
翻译: 有时皇帝的命令要急速传达,这时候只要在 早晨坐船从白帝城出发,在傍晚便可到达江陵。 这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骑着飞奔的 骏马,驾着疾风,也不认为它(比乘船)快啊。
原文: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 回清倒影。
• 注释: • ①之:结构助词,的 • ②素湍:白色的急流 • ③回清:回旋着清波
文章第四段与诗的第三句相对应,都是写 连续不断的猿鸣;
文章第一段则与诗中的“万重山”相应, 都写两岸连山重重叠叠。
熟读成诵 活动:看看谁记得快 要求:根据图片,尝试背诵课文。
自非亭午夜分, 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 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 御风,不以疾也。
跟读课文
边听录音,边轻声跟读。 要求:注意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齐读课文,读出节奏和语气
三峡 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 重岩叠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 见曦(xī)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 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中描写春冬二季的景象,以“素”、 “绿”绘色,以“悬”、“漱”绘形。这些 皆与“清荣峻茂”相照应。而写秋景,则重 在绘声,“长啸”、“凄异”、“哀转”, 渲染了肃杀的气氛。其描绘手法因时而变, 因景而异,显得变化多端,摇曳生姿。作者 的情感则蕴涵其中,一个“趣”字,确切地 表达了此时的愉悦之情,而末段的“凄”字, 既是对猿声的描述,也是对秋景所触发的感
下列红色的字你会读了吗?
略无阙处(quē) 襄(xiāng )陵 曦( xī ) 月 绝 ( yăn ) 属( zhŭ )引
重岩叠嶂( zhàng ) 沿溯( sù ) 素湍(tuān ) 飞漱 (shù ) 哀转(zhuăn)
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生字的正确读音
比一比,谁读得好。
提示:不读错字,不添字、不漏 字,不回读,并把握好节奏
• 翻译: 在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 树,(常有)倒悬的泉水和瀑布,从它们中间急 速流动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 有)很多的趣味。
原文: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 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 注释: • ①晴初霜旦:晴初,天刚晴;霜旦,下霜的早晨。 • ②肃:寂静 • ③属引:连续不断;属:动词,连接 引:延长 • ④响:回声 • ⑤转:同“啭”,声音曲折 • ⑥绝:消失
重岩叠嶂( zhàng ) 沿溯( sù ) 素湍(tuān ) 飞漱 (shù ) 哀转(zhuăn)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原文: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 (quē)处;
注释: ①自:在 ②略无:毫无。略,略微,一点儿 ③阙:同“缺”,缺口,中断
翻译: 在三峡七百里(的江流)当中,两岸都是连
林寒涧肃

哀猿凄清
清幽美 凄婉美
郦道元的《水经注》对后世的影响极大, 李白、柳宗元等写山水的作品都深受其影响。 阅读下面这首诗,你能说出它和本文之间的 某些联系吗?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试找出诗句与课文中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
文章的第二段与这首诗的一、二、四句相 印证,都表现了夏天三峡水流速度极快;
⑤文中曾写道“至于夏水襄陵,沿溯 阻绝”,但接下来又说“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这是否自相矛盾?
这是本文的一个难点。前句是概述 夏季江水的凶险,在通常情况下,船只 因江水流速过急,不会冒险出发,但在 “王命急宣”的情况下,船只一旦启航, 便可“朝发白帝,暮到江陵”。作者正 是通过一般和特殊这两种情况的对比性 叙述,表现夏日的长江水势大,流速快。
③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 的顺序写景,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 冬二季合为一体呢?
• 因为三峡的水最具特色,而水又以夏 水最盛,长江在三峡段的迅疾凶险之 特征亦体现得尤为突出,故作者将 “夏水”置于首位。
• 相较而言,春冬二季的长江皆有“清 荣峻茂”的盎然情趣,故而合为一体 描绘。
④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 有情,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 词语,并认真体味。
• ①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三峡自然景观的?抓 住了三峡的什么特点?
• ②为什么描写山势只有寥寥数笔的勾勒?
• ③文章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四季更迭的顺序写景, 而要先写夏景,并将春冬二季合为一体呢?
• ④作者描写景物,不但有形有色,而且有声有情, 请你找出表现形、色、声、情的关键词语,并认 真体味。
翻译下列句子: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 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2.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是骑上飞奔的快马,驾着风, 也不认为它(比乘船)快。
翻译下列句子:
3.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 在有)很多的趣味。 4.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在空荡的山谷里传来猿啼的回声, 悲哀婉转,很久很久才消失。
• 翻译: (每到)春冬两季的时候,那雪白 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 着各种景物的影子。
原文:绝巘(yǎn)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 漱(shù)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注释: • ①绝巘(yǎn):极高的山峰。绝,极;巘,山峰 • ②飞:飞泻,飞速流动 • ③漱(shù):冲荡 • ④其,它们,指怪柏 • ⑤清荣峻茂:水清,树茂,山高,草盛 • ⑥良: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