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章国际货币体系18701973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经常项目存在大量盈余的国家,市场可能认为其货币 有升值的倾向.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5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 为了描述一个国家(美国除外)在布雷顿森林体
系所规定的固定汇率制度下如何实现其外部平衡 与内部平衡,假设: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1870-1914
▪ 金本位制下的 “游戏规则”: 神话与现实
• 当赤字时卖出本国资产,当盈余时买入本国资产的
举措
• 这些措施增强了金本位制下固有的自动调节机制的
有效性.
– 在实践中,那些黄金储备不断扩大的盈余国几乎没 有遵守这些规则的动机.
– 各国经常采取与游戏规则相反的行动并且冲销黄金 流动.
Slide 18-23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部平衡与 外部平衡
▪ 重新定义外部平衡
• 美元短缺时期 (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的第一个十年
中)
– 主要的外部平衡问题是无法获得足够的美元来支付 从美国购买的必需商品.
• 马歇尔计划 (1948)
– 美国向欧洲提供美元援助的项目.
– 以帮助缓解严重的美元短缺问题.
Slide 18-28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 保持外部平衡
• 这些政策工具又是如何影响经济中的外部平衡呢?
– 假设政府有一个经常项目盈余的目标X.
– 外部平衡的目标要求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汇率变动 来保证下面这个等式的成立:
CA(EP*/P, Y – T) = X
(18-2)
– 为了在货币贬值是使经常项目余额保持在X ,政府必须增 加购买或减少税收。
R = R*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6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 保持内部平衡
• 如果 P*与 E 长期固定不变, 内部平衡仅需满足充分
就业即可.
• 假设投资是固定的. • 内部平衡条件:
Yf = C(Yf – T) + I + G + CA(EP*/P, Yf – T) (18-1)
• 1925
– 英国恢复金本位制
• 1929
– 大危机发生后不久就发生了世界范围内银行的破产.
• 1931
– 由于外国英镑持有者对英国维持英镑价值的承诺失 去了信心,迫使英国放弃了金本位制.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8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8-1939
• 金本位制下存在一些可以自动调节各国国际收支平
衡的有力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物价-铸币-流动机 制
– 伴随着赤字和盈余而发生的黄金流动引起价格水平 变化从而减少了经常项目的不平衡,使所有国家回 到外部平衡状态。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3
第18章国际货币体系18701973
章节安排
▪ 在一个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1870-1914 ▪ 国际战争年代, 1918-1939 ▪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外平衡 ▪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9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8-1939
Figure 18-1: 工业生产和批发价格指数的变化,1929-1935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0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Slide 18-10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1870-1914
▪ 金本位制的起源
• 金本位制起源于以金币作为交换媒介、价值尺度和
储藏手段.
• 《恢复条令》 (1819) 标志着金本位制的正式采用.
– 它同时宣布废除长期以来对金币与金条从英国出口 的限制.
• 1900 的《 美国金本位制法案 》 建立了美元与黄金
Slide 18-21
布雷顿森林体系பைடு நூலகம்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
▪ IMF 的目的与结构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致力于在该体系中融入
充分的灵活性,允许各国在不牺牲国内平衡目标与 保持固定汇率的基础上有秩序有步骤地实现外部平 衡.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主要有两大功能来促进外部调整
中灵活性的实现:
– 融资便利
• 德国的物价指数从 1919 年1月的262 上升到 1923年
12月的 126,160,000,000,000 (相当于上升了 4815 亿倍).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6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8-1939
▪ 金本位制的短暂恢复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30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4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内部平衡与 外部平衡
▪ 投机性资本流动与危机
• 经常项目的赤字和盈余问题由于私人资本流动的增
加而呈现出更为特殊的重要性.
–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一个有巨额长期经 常项目赤字的国家,可能会出现根本性失衡.
▪ 内部平衡: 充分就业和价格稳定
• 资源利用不足或过度使用都将导致价格水平的波动
从而降低整个经济的效率.
• 为了避免价格水平的不稳定,政府必须:
– 防止总产出的大幅波动. – 保证国内货币供给的增长既不太快也不太慢.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6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5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8-1939
▪ 随着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金本位制被中
止.
• 两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了严重的经济波动. • 战争赔偿导致了欧洲发生了几次恶性通货膨胀.
▪ 德国的恶性通货膨胀
• 1944 年7月, 44 国的代表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
雷顿森林举行会议,商讨建立一种固定汇率制度。.
– 各国货币兑美元保持固定汇率,并且把美元与黄金的比价 固定为每盎司黄金35美元.
• 它设想为经常项目赤字的国家提供贷款. • 它敦促成员国实现货币的可自由兑换.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9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 支出-变动 和支出-转换政策
• 点 1 (图 18-2) 显示了使经济处于政策制定者的理想
水平上的政策组合.
• 支出-变动政策
– 使经济达到点1的财政政策变动. – 它改变了经济中对商品与劳务的总需求水平.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外部平衡: 经常项目的最优水平
• 没有诸如“充分就业”、“物价稳定”这样的尺度
来衡量经济的对外交易,故使得外部平衡这一概念 难以定义.
• 与外国的商品交易是否会产生宏观经济问题取决于
许多方面:
– 特定的经济环境 – 世界局势 – 管理对外经济关系的制度安排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4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1870-1914
▪ 金本位制下的内部平衡
• 金本位制对维持充分就业似乎起不了多大作用.
– 例如: 美国的失业率在1890 –1913之间平均为 6.8% , 然而在1946 -1992 年之间却低于5.7%.
▪ 世界经济的崩溃
• 大萧条中各国经济都遭受了重大损失. • 对国际贸易和国际信贷的限制给经济造成了很大的
损失.
• 这种以邻为壑的政策不可避免的遭到外国的报复行
为并导致世界经济的崩溃.
• 国际间的合作将使所有国家的境遇有可能得到改善。
– 布雷顿森林协定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的联系。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1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1870-1914
▪ 金本位制下的外部平衡
• 中央银行
– 在金本位制下,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是在黄金与通 货之间维持官方的平价关系.
– 中央银行采取措施是资本项目中的非储备部分的盈 余(或赤字)与经常项目的赤字(或盈余)保持一 致.
– 例如: 美元和加元在1945年实现了可自由兑换. 这意味着一 个拥有美元的加拿大居民可在美国境内购买商品,也可在 外汇市场上兑换加元,或把美元卖给加拿大中央银行.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仅要求在经常项目交易
中实行货币的可兑换.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有一些因素促使政府更愿意将国内储蓄用于提高国 内的投资水平而压缩在国外的投资规模:
– 国内的投资收益相对国外的投资收益更易征税 – 国内投资的增加会减少国内的失业率. – 某家工厂的国内投资可能会由于技术外溢效应而使国内其
他厂商获益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在开放经济中,政策制定者有两个目标:
• 内部平衡
– 它要求物价稳定和充分就业.
• 外部平衡
– 它是指经常项目既非过度的盈余也非过度的赤字.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5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当经常项目余额与资本项目中非储备性资本余额之和为零 时,我们说该国实现了国际收支平衡.
• 许多政府对经常项目抱一种放任自流的态度.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2
金本位制下的国际宏观经济政策, 1870-1914
▪ 物价-铸币-流动机制
• 1919
– 美国恢复金本位制
• 1922
– 一些国家 (英国、法国、意大利、日本) 通过了一项 全面恢复执行金本位制的行动纲领,并同意各国中 央银行紧密合作,共同配合实现外部平衡与内部平 衡.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17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 1918-1939
– 这些政策工具在短期内影响总需求和总产出.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7
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政策选择
Figure 18-2: 内部平衡 (II), 外部平衡 (XX), 和经济不协调的四个区 域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 经常项目过度盈余引发的问题:
– 它意味着对国内工厂和设备投资的减少. – 如果经常项目的大量盈余反映的是向外国的贷款,
那么该国将来可能会遭受无法收回贷款的损失. – 它可能由于政治上的原因而引起麻烦.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9
–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条件指的是该组织对于其成员国中大 额借款国的国内政策实行的监督。.
– 可调整的货币平价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22
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国际货币基金 组织
▪ 可兑换性
• 可兑换货币
– 该种货币可以自由地与外币进行兑换.
Slide 18-7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 经常项目过度赤字引发的问题:
– 有时是因为政府政策误导所造成的暂时性高消费而 产生的.
– 它将逐渐损害外国投资者信心并引发借贷危机.
Copyright © 2003 Pearson Education, Inc.
Slide 18-8
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目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