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总统孙中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民总统孙中山
作者:刘小宁
来源:《钟山风雨》2016年第06期
饮食起居清新节俭
孙中山虽然身居大总统高位,却处处戒奢禁欲,从不铺张浪费。
因办公室平房简陋,不少人建议他在总统府中另建一座办公楼,但几次都被孙中山拒绝了。
孙中山在接受上海《大陆报》记者采访时说,“昔日有在旷野树下组织新政府者,今中华民国如无合宜房宇,则盖设棚厂以代之,亦无不可”。
他告诫部下说:“国家刚刚建立,需要用钱的地方太多了。
这座平房蛮好,完全没有必要再建新的了。
”此后,再没有向孙中山提起建新办公楼的事了。
孙中山办公喜欢坐旋转椅,批文件和与人谈话时,总是直着身体,从不靠着倚着或躺着,这是孙中山多年养成的习惯。
孙中山生性恬静,说话不多,没有特别的嗜好,不弄花卉,不饲养动物,也不碰古磁古玩字画,更不见玩过纸牌麻将,但对象棋却情有独钟,常与胡汉民、秘书对弈至深夜,欲罢不能。
虽棋术欠精,但行箧中总是带着棋盘和棋子。
孙中山特别喜欢读书看报,多看一些政治、经济、军事类书籍,尤其对中国地图感兴趣,可以随口说出各地要塞和炮台的位置。
对各国陆军及舰船的书籍,就是再贵也要买下,然后回去仔细研读。
对小说杂书则不感兴趣,在总统府也从不唱歌吟诗。
孙中山的起居室是一幢两层楼的中式建筑,坐落在西花园水池一侧的一个小院中。
楼上是卧室,楼下是会客室兼作餐厅。
孙中山起居极有规律,很讲究卫生,内衣每日必换,卧室总是整理得井井有条,清爽整洁。
孙中山每日6时多起床,被褥必先自己整理,再把晚上看的文件材料叠齐摆好,从不要仆役和秘书动手。
然后到屋外活动。
早餐前,孙中山必先阅读来往信札,随手就给予回复。
有时饭都热了几遍,还在写信。
孙中山饮食也很简单,喜食蔬菜生果,惯用筷匙,从不用刀叉。
用餐总是细嚼慢咽,不出声音。
早上喝一碗豆浆加一碗稀饭,从不吃辛辣酸苦的食品,从不喝牛奶,也少食甜品,香烟和酒都是不沾的。
来了客人,也只是几盘菜加上米饭就打发了,极少举行宴会。
自己的一日三餐,吃饭定量,不多吃也不少吃,以素食为主。
孙中山很少吃鱼肉,吃的荤菜最多的就是猪血炖豆腐。
因孙中山早年行过医,对营养学有一定的研究,他认为猪血炖豆腐,既有营养,也便宜。
当时外国人认为猪血是不洁之物,中国吃猪血是粗恶野蛮的行为。
孙中山力排西人的谬说,大力倡导食猪血。
他不仅自己带头吃,也要求总统府的下属吃。
孙中山曾在一次演讲中,专门谈到了猪血炖豆腐。
他说,中国还很贫穷,吃不起肉,但要改变东亚病夫的形象,就必须加强营养。
吃什么呢?肉、鱼、蛋,我们中国人吃不起,他向大家推荐一种营养食品,那就是猪血炖豆腐。
后来,猪血炖豆腐,成了孙中山的一句名言。
猪血炖豆腐,也成了一道名菜。
孙中山的穿着,既朴素,也庄重。
除了发的军装外,长期穿的就是一件半旧的中山装,一看就知有些年头了。
两只袖子都磨毛了,但还在穿。
一顶礼帽戴得已掉了色,仍在戴着。
虽然上班近在咫尺,但一双旧皮鞋每天仍擦得雪亮。
孙中山的办公室没有服务员,喝开水都是自己
倒。
办公桌上的文件、书籍、文具,都是整整齐齐,房间地板上没有一点纸屑和灰尘。
孙中山极少吸烟,工作实在疲劳时,也抽两口提提神,但他从来不把烟灰掸在地上。
卫士们在孙中山的影响下都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家世家风廉洁奉公
如果有人说,孙大总统身上没有一分钱,恐怕没人会相信。
因为在那个时代,哪个当官的不敛财。
但孙中山身上,经常真的就是没有一分钱。
孙中山在当大总统期间,没有工资。
老家来了人,子女来了,孙中山就让他们用自己带来的钱。
过去,孙中山的家庭开支,都是南洋槟城华侨你三元、我五元接济的。
孙中山为了革命,还把哥哥在澳门的一所房子抵押了出去,一直没有收回来。
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后,孙夫人卢慕贞几次要来南京,都被孙中山拒绝了。
孙中山的一些亲友听说孙中山当上了大总统,也纷纷想来南京,但都被孙中山一一回绝了。
孙中山就职后,长子孙科与妻子一同来到南京,与父亲共住在西花园旁的小楼上,为父亲处理一些事务。
1912年2月15日,卢慕贞才携两个女儿搭船从马来西亚的槟榔屿经新加坡抵达上海。
孙中山没惊动任何人,只派了儿子孙科到上海,与她们共住在哈同花园,再一同来到南京。
2月20日,卢夫人一行到达南京,住入了总统府,与孙中山团聚,共享天伦之乐。
孙中山要求他们都在这里挤挤住,不要出去租屋,为政府省点钱。
这一年,孙中山的大女儿孙娫17岁,小女儿孙婉15岁。
卢慕贞在总统府期间,承担了许多原来由卫士做的杂事,一家人饮食极其简单,多是粗茶淡饭,而且是自己开伙。
两个小女儿说,爸爸当了大总统,她们还不如在家里吃得好。
卢慕贞在总统府只住了一个多月,即回广东老家,两个女儿则留在孙中山的身边。
孙中山不仅自己以身作则,而且要求工作人员也要勤俭节约。
总统府的两个重要秘书冯自由和宋蔼龄,孙中山都要他们单独开伙,以节约经费开支。
1912年2月下旬,广东各界拟推举孙中山的哥哥孙眉任广东都督。
孙中山的总统府一连收到数十封要求委任孙眉任都督的“劝进”信,似乎是反映了民意。
孙眉也因自己是兴中会元老,早年曾为了革命倾家荡产资助党人,对革命可说是贡献巨大,应该说是有资格当一省之都督的。
再加上一些人的怂恿,孙眉也就跃跃欲试地真的要当广东都督来了。
总统府秘书长胡汉民将这些信一一给孙中山过目。
孙中山越看越生气,信上有不少阿谀奉承的话。
于是马上提笔给广东各界起草电报,力陈万不可任命孙眉为广东都督。
孙中山还要求秘书处将电报稿立即送各报馆发表。
同时,孙中山又给孙眉去了电报,劝说他不要担任广东都督一职,电文说:“兄宜专就所长,专任一事,如安置民军,办理实业之类,而不必当此大任。
”在孙中山的努力下,孙眉真的没有当上这广东都督。
孙眉对此十分不满,专门来到南京找孙中山理论。
孙中山语重心长地对孙眉说:“你是我大哥,家里的事,我听你的,但国家的事,我是总统,就不能依你了,应听我的。
知哥者莫如弟。
我看,做生意是你的长处,你还是
做生意的好。
搞政治你不在行。
再说你是我哥,我是大总统,哥又做了这么大的官,人家会说闲话的,我这个总统也不好当啊。
”孙眉被孙中山说得连连点头称是,愉快地离开了南京。
轻车简从公仆风范
有一次,孙中山到雨花台东炮台视察。
其时,总统府有一辆外国友人赠送的黑色汽车,但孙中山很少乘坐,外出总是骑马。
视察完毕回总统府时,路过一个居民区,被许多老百姓团团围住,大家争着上前一睹大总统的风采,有的人还高呼“大总统万岁”。
人越来越多,秩序有点乱。
卫士一看,生怕孙中山有点闪失,就大声吆喝起来。
附近的警局听说,赶紧调人维持秩序。
一名巡官甚至拔出指挥刀挥舞着吓唬老百姓。
孙中山赶紧制止说:“对老百姓可不能这样,好好说就行了嘛。
”后来老百姓更多了。
卫士长骑在马上和颜悦色地对老百姓们说:“请大家让开一条路,大总统还有事要到制造局去。
”孙中山在马上微笑着向大家告别,看到从中华门是进不了城了,就让卫士从另一条路绕道通济门进了城。
孙中山对部下很和蔼,但原则性却很强,有时甚至是很严厉的。
总统府卫队共十三匹马,卫士按序列编了十三个号。
第七号是总统的坐骑,其余十二匹作为公用,但外出必须要有参军处参军的批条才行,这是总统府里的制度。
一名科长来要马外出公干,但没有参军处的条子,就说跟参军说好了,先给他用了再说,等回来后再补条子。
等到这名科长用完马回来后,条子仍没补来。
当管理人员找到参军时,这位参军还不以为然。
结果给孙中山知道了,就严厉地批评参军说:“下午四点之前,一定要把条子补来。
这个制度,谁都不能破,不管是参军还是士兵,包括我孙文在内。
”
有一位从扬州来南京的盐商,特为跑到总统府来要看看这位久仰大名的“平民大总统”是啥模样。
卫士不让进,这位商人就在门口不走,说不看到大总统决不离开。
这时,卫队长路过门口,就问盐商有什么重要事要见大总统。
他说没有公事,只是想看看民主的气象。
卫队长又问他有没有意见书带来。
他又说没有。
卫队长只好说,大总统忙得很,没空见他。
可他就是不走。
卫队长没法子,只好进去向孙中山通报。
孙中山马上放下手中的工作,吩咐说:“让他进来吧,我倒要见见这位老先生。
”卫士长将盐商领到总统办公室的里间,盐商一见到孙中山就跪了下来,并行起了三跪九叩首的大礼。
孙中山扶起他,连说:“都民国了,这一切都免了吧。
来,来,到这里坐下谈。
”孙中山先说:“老先生来此有何事?”老人说:“就想看看总统是啥模样。
”孙中山哈哈笑道:“你看我不跟大家一样吗?总统在职一天,就是人民的公仆,是为全国百姓服务的。
”老人问:“若是离职以后呢?”孙中山回答道:“那不就跟你一样吗,也是老百姓啊。
”老人告辞出来,孙中山一直把他送到大门口,又吩咐卫队长叫辆黄包车到总统府来拉他回旅馆。
盐商回去后,十分感慨,逢人便说:“今天,我总算看到什么是民主了。
”
一次,孙中山来到有“六朝金粉之地”之称的夫子庙视察,并没有惊动地方长官,而是在一家小茶馆里与几个卫士各泡了一杯茶,呷了起来。
看看人渐渐地多了起来,孙中山就借助一张茶桌,站了上去。
他用手弯成喇叭状,操着广东口音的普通话,对着围着他的群众演讲了起来。
后来聚集的人越来越多,大家都专心致志地听这位外乡人讲演。
孙中山精神饱满,气宇轩昂,态度和蔼可亲,声音抑扬顿挫。
由于孙中山的讲演通俗易懂,很能打动人心,上百名听者
无不为之动容。
孙中山一面说,一面还启发大家:“现在已经是共和了,你们已不是大清宣统朝的臣民了。
而是共和的国民,也应该知道什么是国家大事了。
”接着,他问道:“目前,南北有两个政府对峙着,一个是我们的临时政府,一个是北方的清政府,南方政府政治上强,清政府军事上强。
有的人主张用政治手段解决问题,有的却主张用武力即军事手段,你们看是战好还是和好?”由于南京人民刚刚受到光复南京之役中张勋辫军的蹂躏,所以一谈到战争就恐惧,遂纷纷叫道:“我们不要战争,要和平。
”孙中山这时才说:“我就是在督署那个当总统的孙中山。
你们的要求,我都知道了。
”当大伙知道这个讲演者就是当今大总统时,不禁惊讶万分,以致冷场了好几秒钟,忽然,在人群中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这时,又有人高喊:“大总统万岁!”顿时,全场一片欢腾,大家纷纷向前挤要看看这位同宣统皇上相抗衡的人长得是啥模样。
孙中山一边挥手,一边微笑着离开了夫子庙。
此后,孙中山到夫子庙的消息一下就传遍了南京城,人们都在说,孙中山真的是为了人民好。
有的说,孙大总统的民主作风,与大清朝的“朕即国家”比起来,真有天壤之别啊。
孙中山就任大总统后,一直没有忘记为革命作出过贡献的远在美国的女同盟会员,特为邀请她们回国观光。
当女同盟会员到达南京时,孙中山派朱卓文亲自驾了车把她们接到总统府来。
进了总统府,孙中山立即出来与大家见面,一一握手问候,态度真诚恳切。
孙中山虽已是总统之尊,但待大家仍如当年在美国一样,没有丝毫的改变,使人感到他根本就不像个大总统。
(责任编辑:巫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