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索溪峪的“野”》 课堂实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1
第一课时
课前谈话:
师:同学们,你们到哪里旅游过?今天老师采访一下,除了济南,你还去过哪些地方?谁来说说?
生:西藏。
生:云南。
生:青岛。
生:……
师:哎呀,你们去过的地方还真不少。
可是你们加起来也没有我去过的地方多。
你们相信吗?老师世界各地都去过,什么都见过。
美丽的小兴安岭,富饶的南沙群岛,迷人的张家界……还有世界上许多地方,水上城市威尼斯,……你们知道老师是怎么去的吗?
生:坐飞机。
生:看书(小声)
师:你大声一点。
生:老师是通过读书去的。
师:哈,老师是通过读书去领略的,就是呀,老师没有那么多时间。
即使有了时间也没有那么多钱呀。
不过文章写的好,我们书读得好了,我们就会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这就叫“神游”。
(板书)上课。
师:今天,我们学习一篇课文,跟随文章的作者去“神游”——
索溪峪,认真观察老师写字。
师:看“索”字,上面“十”字小,下面是“撇折、撇折、点”,再下面是“小”,这个“小”可不要写得小了。
“溪”字注意“爪”字头,下面是“撇折、撇折、点”,再下面是个“大”字不是“小”字。
师:“峪”字怎么写呢?
生:“山”“谷”
师:噢,原来“山谷”就是“峪”啊!
师:“索溪峪”是什么意思?
生:索溪流过的“山谷”
师:你怎么知道是的索溪。
生:我从课文中知道的。
师:你真聪明!我们应该在文章中找到证据,不可能凭空想象。
师:好了,写完了,齐读课题。
生:没完。
师:还有什么?
生:还有一个“野”字
师:加上“野”字。
师:好,齐读课题
生:还不对,还有“引号”
师:噢,还有引号,“野”字上为什么要加引号?
老师用课件出示引号用法——“我来想想”,学生选择。
师:既然是“着重”的意思,我们应该怎样读课题。
师指名读,齐读。
师:咱们现在是不是可以神游了?
生:是
师:好的,不过每次旅游我们都要做准备工作,我们现在做一下热身运动怎么样?神游的时候最怕碰障碍了,我觉得文中的生字词是障碍,我看看同学们把这些障碍都搬了吗?
出示课件“我来读读”,检查生词读写。
“赋予”“淑女”“撅屁股”“老叟”“荡涤”
指名读,齐读。
师:这些小石子都踢开了,看这些大石块能不能搬开。
出示词语:
断壁悬崖、拨地而起、胆颤、磅礴、千峰万仞、绵亘蜿蜒、浩气长舒、随心所欲、不拘一格、横拦绿水、敢弄倩影、旁逸斜出、崛起、巍巍、斜山、窈窕淑女、怦怦直跳
(指名读、齐读)
师:好了,这些障碍都扫除了,我们是不是可以“神游”了?
生:是的。
师:不行吧,这些词放在课文中你们会读吗?能不能读好呢?下面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能不能读好,在读不好的地方,做个记号,多读几遍。
(学生自由朗读)
师:同学们能接受老师的检验吗?
生:能。
师:谁读第一自然段?
(学生自己起立)
师:谁读第二自然段?
(七八个学生同时起立)
师:太多了吧:)
师:……
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
师:同学们读得太好了。
那些词语在课文中你能不能理解呢?老师看到你们课下都预习了课文,词语的解释也写在课本上了,这种习惯很好。
但是老师今天不让你们说查到的意思。
老师要跟大家做一个猜词游戏。
你们有没有信心?
生:有
师:很好,现在我们就来猜猜看。
教师出示——“我来猜猜”。
图片有“千峰万仞”“窈窕淑女”“抱伙成团”“直插云天”“绵亘蜿蜒”
师:你为什么能想到是这个词呢?
学生解释很多,实在记录不下来。
师:现在我们可以神游了吗?
生:可以了。
师:我们还不知道游什么呢。
谁先做个向导,告诉我应该游什么?免得到时候迷路啊!
快速读课文。
生回答。
师:板书山、水、动物、人
师:我宣布现在可以神游了。
课件出示:图片欣赏。
师:游得怎么样?
生:好。
师:看图片还过瘾,如果是“神游”就必须到文章的语言去游,下面我建议同学们默读课文,看能不能在自己的头脑中出示各种形象。
要想有如临其境的感觉,一定要把心放到文章的每一句话中去。
学生默读课文。
师:入神了吗?感觉怎么样?
生:好
师:这一次游有什么新感觉?能结合课文中的话谈谈吗?
学生说感受。
师:老师本来想和你们一起游,可是还有任务没完成,没有兴致。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帮老师完成任务。
生:能。
师:我先谢谢同学们。
课件出示:
1、为风光片《索溪峪的山》配音。
2、以索溪水的语气做自我介绍,告诉游人到索溪的水是什么样
的。
3、现在你就是一名导演,你的任务是以“索溪峪的动物写人”为主题,拍一部影片。
制定你的拍摄计划。
师:看清要求了吧,下面自由组合。
师:配音组站到前面来。
师:“水的自述”组站到旁边。
师:怎么那么多同学站着不动呢?噢,我知道了,你们都想做导演。
做导演可不容易,下面导演组成两个组。
师:下面每个组选出一名组长。
听清老师的建议。
一、要明确你们的任务是什么。
二、想一想,重点研究课文的哪一部分,可以让你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配音小组到老师使用的电脑前,小组长做好指挥,看画面配音。
(教师指导要注意,画面写音的协调,如果配音乐也可以,老师提供“音乐文件夹)
“水”小组活动,教师指导,一定要体现你们的创造性。
指导导演小组,你们也要脱离课文,体现你们的创造力。
师:这节课,我们无法展示同学们的成果了,下节课我们来展示。
大家如果没看做完,课下可以继读做,也可以相互交流。
下课。
第二课时
师:同学们好,上节课大家兴致很高。
我了解到同学们都有上佳表现。
哪一个小组先汇报一下。
学生展示学习成果,借助多媒体到前面展示,教师提示:你觉得他们的汇报有哪些优点缺点随时记录在小本子上,他说完后,大家共同评价。
学生汇报完先自己评价,然后让其他学生评价。
(交流时间大约为20分钟,因为学生的语言确实太精彩了,学生的表现确实太出色了,我没有办法整理出来,即使看了录象感觉还是不好整理,相信大家可以想象出来。
)
师:同学们,索溪峪的山美不美,水美不美,猴子和人可爱不可爱。
这种美是怎样的美?
生:是野性的美。
师:对,这种美是野性的美,是自然的美,自然的美就是不加修饰的美,就是天然的、质朴的纯真的美。
师:同学们想不想,选择你喜欢的自然段美美的读一读?读山你就是山,读水你就是水,读猴子你……读读吧!
学生自由读。
指名读。
师:索溪峪的山水如此之美,猴子如此可爱,人返朴归真,可是却有人把他们告上了法庭,并且法庭已做了宣判。
现在他们想请律师为他们辩护。
二审马上就开始了,你们能帮助他们吗?
生:想
师:你们想先为谁辩护?
教师课件出示:
原告:人类
被告:索溪峪的山
状告理由:索溪峪的山太“野”了,让人仰头而掉帽,望石而惊心,半边悬空的石头在山风中摇摇晃晃……直插云天,敢戏白云……
法庭宣判:把悬空的石头用水泥固定。
直插云天,敢戏白云的山峰,削平或者炸掉
原告:人类
被告:索溪峪的水
状告理由:索溪峪的水太“野”了,想怎么走就怎么走,连山路都没有了,给我们造成了很多不便……
法庭宣判:索溪水只能顺着一条路走。
在溪上复制“赵州桥”,让美的景物更美。
原告:人类
被告:索溪峪的猴子
状告理由:索溪峪的猴子太“野”了,竟敢向人类温柔善良的女性头上撒尿。
法庭宣判:在城市里建一座猴山,把索溪峪的猴子统统抓起来,关进笼子。
原告:人类
被告:到过索溪峪的人
状告理由:这些人太不像话了,60岁的老头在石头上蹦来跳去,
摔坏了怎么办?大姑娘啃玉米棒子,
成何体统?
法庭宣判:只能呆在城市里,永远不能到索溪峪去,不能到大自然中去。
师:下面他们的命运就握在你的手中,你可以保持沉默,但是你的每一句话都关系他们的命运。
只有感情是不够的,法律更相信证据,最好能运用你们的课本和资料。
学生辩护。
(此处大约十多分钟,学生的发言太多不能一一列举。
)
师:我宣布撤消原判,重新宣布:索溪峪的山水无罪,猴子无罪,游人无罪。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模拟了法庭。
我们感受了自然的美,让我们再到这些图像中领略一下索溪峪山水的美?
放录像音乐。
师:同学们看完了,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也可以谈谈这两节课学习的感受。
)
师:其实并没有人状告索溪峪的一草一木。
但是人类善意的、无意的、有意的、恶意的破坏,每天都在继续。
西湖的水浑了,西双版纳的天暗了,喜马拉雅山脚下的垃圾,青藏高原上偷猎者的足迹……本来完美的大自然正在悄然改变模样。
老师心中有隐隐的担忧,索溪峪的明天仍然会这样“野”吗?
师:请同学们以《我心中的索溪峪》为题写一篇文章,可以引用文中的词句,也可以搜集资料。
下课。
《索溪峪的“野”课堂实录》2
教学内容:索溪峪的“野”(人教版第十一册第19课)
教学过程
师:在五年级学过一篇课文叫《张家界》,请你说说对张家界有哪些了解。
生1:在我国西北部。
生2:我国著名的风景区之一。
生3:我国第一个森林公园。
……
师:张家界有哪些著名风景点?
生:有黄师寨、一线天、十里画廊,天下第一桥……
师:请同学们看一段录像,并板书课题。
索溪峪的“野”课题中题目的题眼是什么?
生:“野”
师:“野”是什么意思?课文是从哪些方面写索溪峪的“野”。
请同学用眼看录像,用耳朵听老师读。
师:请同学们看课文,在文中勾划出相关的句子。
师:课文从哪些方面写索溪峪的“野”?
生:四个方面:山、水、动物、游客。
师:你是从哪些地方找到的?
生:每段开头一句话。
师:起来读给我听一听。
生:山是野的。
水是野的。
山上的野物当然更是“野”性十足了。
在这样的山水间行走,我们也渐渐变得“野”了起来。
师:这样的句子有什么好处?叫什么句子?
生:总起句也叫中心句,先概括再具体描写。
师:第一自然段,作者概括了什么?
生:概括了索溪峪的“野”。
师:自读课文,谈谈你喜哪个地方的“野”,并勾划出关键词语。
生1:我喜欢山的“野”。
是天然的美,是野性的美,是惊险的、磅礴的,不拘一格的美。
生2:我喜欢水的“野“是蹦跳而出的野孩子,缠绕着山跑,撅着屁股赌着气自个儿闹。
生3:我喜欢山上野生动物的“野“,猴子与我们有特殊感情,飞腾跳跃,表示欢迎、亲热、撒尿,吓得女同胞惊叫。
生4:我喜欢人们的“野”。
姑娘攀缘、嚼着玉米棒,老叟跳来跳去,满山嘻嘻哈哈,满溪亲亲热热,人们返朴归真。
师:索溪峪的“野”到底是什么?
生:是美。
师:这种美是一种什么样的美?
生:是自然的美。
师:写水的美,作者采用了什么写作方法?
生:拟人。
师:把它比作什么来写的?
生:调皮的孩子。
师:写动物的“野”,重点写了什么?
生:猴子。
师:猴子又是怎样“野”的?
生:飞腾跳跃,做恶作剧、撒尿、调皮?
师:写人们的野又是怎样写的?
生:大嚼,跳来跑去,手提皮鞋,踩着乱石,嘻嘻哈哈,返朴归真。
师:返朴归真是什么意思?
生:去掉外表的伪装和修饰,变得更真实。
师:作者游玩后有什么感受?
生:荡涤着我的胸怀。
师:这“荡涤”是什么意思?
生:就是永远不会忘记索溪峪的“野”。
师:听听索溪峪的介绍。
(看录像)
小结:今天我们去索溪峪领略了野性的美,从中我们看出作者在游览期间无比愉快的心情,也表达对祖国山河大自然的赞美。
附板书:
索溪峪的“野”
山:惊险、磅礴、随心所欲,心情无比愉快。
水:(拟人)野孩子
动物:猴子
游人:返朴归真
课堂评价
教师在上课之前布置了学生有效的预习,让学生收集有关课文内容涉及的资料,为学好课文作好充分准备。
教师在教学时,紧紧抓住课题中的题眼“野”贯穿全教学过程,让学生说说自己喜欢的是哪种“野”。
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教会本文的写作方法,先总写后分写。
此外,教师还有效地利用远教资源进行教学,让学生看录像,听老师朗读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美,感受语言文字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