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故隐患排查和应急处置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故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
.
安全隐患的类型、评估及整改
安全隐患——可能导致事故,即:人员 伤亡、财产损失、健康受损及环境破坏 的根源和状态与正常状态不相符合的项 目。
.
事故致因理论
因果连锁论(原因:人)

环 境 缺 陷
的 不 安 全 行
事 故 隐 患
意 外 事 件
伤 害

.
事故致因理论
.
(2)紧急疏散 迅速将警戒区及污染区内与事故应急处理
无关的人员撤离,以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 紧急疏散时应注意: ①如事故物质有毒时,需要佩戴个体防护
用品或采用简易有效的防护措施,并有相应的 监护措施;
②应向侧上风方向转移,明确专人引导和 护送疏散人员到安全区,并在疏散或撤离的路 线上设立哨位,指明方向;
(三)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 ,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 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四)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 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
.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华人 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3号)第九条
现场处理方法:
立即转离现场,脱去被化学物玷污的衣服、鞋袜等
用大量流动自来水或清水冲洗创面15-30分钟(石灰烧 伤除外)
黄磷烧伤应用大量水冲洗、浸泡或用多层湿布覆盖创 面(磷自然特性)
(2)化学性眼烧伤
.
对化学性眼烧伤,一是要在现场迅速用 清水进行冲洗,使用流动的清水。
冲洗时将眼皮掰开,把裹在眼皮内的化 学品彻底冲洗干净。
物的不安全状态生产设备、装置
机械设备:运动零部件和工件、操作条件、检修作业、误运 转和误操作。 电气设备:断电、触电、火灾、爆炸、误运转和误操作,静 电、雷电。 危险性较大设备。 特殊单体设备、装置等。
.
隐患类别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操作者在操作过程中的
不符合规定或安全的导致伤害后果的行为)。
人的缺陷:
.
安全脱离现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的生产环境 空气中常含有高浓度的毒物,因此任何人都不 能毫无防护地贸然进入,否则必然造成更大伤 亡。应该先打开该有毒环境的门窗,并用电风 扇等进行充分的通风,以降低毒物浓度并送入 新鲜空气;然后,救护员佩戴好有效的防毒面 具或供气(氧)式呼吸器,携带救护绳等进入该 有毒环境,以便自己并把中毒者能够安全地抢 救到新鲜空气中。
急救措施:
从厂址的工程地质、地形、自然灾害、周围 环境、气象条件、资源交通、抢险救灾支持条件等方 面进行分析。 布局 总图——功能分区(生产、管理、辅助生产、生活区) 布置;有毒有害物质、噪声、粉尘、易燃、易爆、 危险品设施布置;工艺流程布置、建筑物、构筑物布 置;空气流向、安全距离、卫生防护距离等。
.
隐患类别
现场若无冲洗设备,可将头埋入清洁盆 水中,掰开眼皮,让眼球来回转动进行 洗涤。
若电石、生石灰颗粒溅入眼内,应当先 将蘸石蜡油或植物油的棉签去除颗粒后 ,再用清水冲洗。
(3)窒息现场急救. 措施
窒息:人体的呼吸过程由于某种原因受阻或异 常,所产生的全身各器官组织缺氧,从而引起 的组织细胞代谢障碍、功能紊乱和形态结构损 伤的病理状态称为窒息。当人体内严重缺氧时 ,器官和组织会因为缺氧而广泛损伤、坏死, 尤其是大脑。
如果泄漏物是易燃易爆的,应严禁火种
应急处理时严禁单独行动,要有监护人 ,必要时用水枪、水炮掩护。
注意:化学品泄漏时,除受过特别训练 的人员外,其他任何人不得试图清除泄 漏物
(三)危险化学品. 事故现场的自救 与互救
1、急性中毒的现场自救与互救 急性中毒,是指短时间内大量毒性较剧
的毒物,突然进入人体内,迅速出现中 毒症状。急性中毒多为违犯操作规程及 设备故障或误服、误吸等引起。其特点 是发病快、变化速、对生命危害大。
③不要在低洼处滞留; ④要查清是否有人留在污染区与着火区。
.
(3)现场急救 在事故现场,化学品对人体可能造成的伤害
为:中毒、窒息、冻伤、化学灼伤、烧伤等。 进行急救时,不论患者还是救援人员都需要进 行适当的防护。
现场急救注意事项 ①选择有利地形设置急救点; ②做好自身及伤病员的个体防护; ③防止发生继发性损害; ④应至少2~3人为一组集体行动,以便相
定和措施的落实情况 应急救援队伍及器材配备情况 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情况 化工装置拆除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
(二)使用氯、氨、剧毒和易燃易爆等单位事故 隐 患排查要点
危险化学品使用安全管理制度
防火、防爆、防泄漏安全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 情况
危险化学品气瓶定期检查、检验制度和执行情 况
容器发生泄漏后,采取措施修补和堵 塞裂口。
.
堵漏方法
.
2、泄漏物处理 现场泄漏物要及时进行覆盖、收容、稀 释、处理,使泄漏物得到安全可靠的处 置,防止二次事故的发生。泄漏物处置 主要有4种方法:
(1)围堤堵截 (2)稀释与覆盖 (3)收容(集) (4)废弃。
.
3.泄漏处理注意事项
进入现场人员必须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 器具;
如果现场没有防毒面具等,救护员只能在该中 毒环境已经有适当通风的情况下才可进入,以 利安全。对于水溶性毒物如常见的氯、氨、硫 化氢等,救护员可以在口鼻上罩上一层湿毛巾 ,吸足气后屏气进入中毒环境进行短时间的紧 急抢救。
.
中毒者现场急救
(1)吸入中毒者,应迅速脱离中毒现场, 向上风向转移,至空气新鲜处。
.
(二)危险化学品事故现场处置
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事故现场应急处置包 括:建立警戒区域、紧急疏散、现场急救、 泄漏处理。
(1)建立警戒区域
事故发生后,应根据化学品泄漏扩散的情况 或火焰热辐射所涉及到的范围建立警戒区, 并在通往事故现场的主要干道上实行交通管 制。建立警戒区域时应注意以下几项: ①警戒区域的边界应设警示标志,并有专 人警戒; ②除消防、应急处理人员以及必须坚守岗 位的人员外,其他人员禁止进入警戒区; ③泄漏溢出的化学品为易燃品时,区域内 应严禁火种。
运输车辆应急处置器材和防护用品情况 剧毒品运输车辆是否携带技术说明书,
是具有剧毒品公路运输通行证,是否按 照指定路线、时间和道路行驶
.
(五)经营单位事故隐患排查要点
是否具有危化品经营许可证、危化品“一书一 签”制度
销售剧毒、易制毒化学品单位是否查验、登记 购买凭证,是否有相应的记录台账
加油站的设计、设施和周边安全距离是否符合 规范要求
危化品充装单位特殊岗位操作规程执行情况
危化品充装单位充装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品的配 备情况
充装单位资质证明是否齐全
(六)处置废弃危化品. 的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 点
装置、作业现场和储存设施安全生产状 况
开停车方案的制定及执行情况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 应急救援预案
山东省事故案例
.
二、事故应急处置
⑤使用特效药物治疗,对症治疗,严重者送医 院观察治疗
(4)泄漏处理 .
泄漏处理——般包括泄漏源控制及泄漏 物处理两大部分。
1、泄漏源控制 :可能时,通过控制泄漏 源来消除化学品的溢出或泄漏。
在厂调度室的指令下,通过关闭有关 阀门、停止作业或通过采取改变工艺流 程、物料走副线、局部停车、打循环、 减负荷运行等方法进行泄漏源控制。
③头面部灼伤时,要注意眼、耳、鼻、口腔的清 洗;当人员发上冻伤时,应迅速复温,复温的方 法是采用40~42℃恒温热水浸泡,使其温度提高 至接近正常,在对冻伤的部位进行轻柔按摩时, 应注意不要将伤处的皮肤擦破,以防感染; ④当人员发生烧伤时,应迅速将患者衣服脱去, 用流动清水冲洗降温,用清洁布覆盖创伤面,避 免伤面污染,不要任意把水疱弄破。患者口渴时 ,可适量饮水或含盐饮料。
.
根据生产安全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以下简称事故)造成的人员伤亡 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事故一般分为以下等级:
(一)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 或者100人以上重伤(包括急性工业中毒,下同),或 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二)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 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 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知识缺陷
不遵守操作规程
.
隐患检查
常用的检查方式 定期性安全检查 专业性安全检查 季节性安全检查 经常性安全检查
(1)危险化学品生. 产环节的事故隐 患排查治理要点
重要生产车间、原料和产品库区、公用工程等 单元和重点部位的安全生产状况
操作规程及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开停车安全规程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特种作业安全管理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防雷电、防汛、防台、防静电、防粉尘爆炸制
(2)化学毒物污染皮肤时,迅速脱去被污 染衣物,用微温水反复冲洗身体,清除 沾污的毒性物质。清除眼内毒物时,用 0.9%盐水或清水冲洗5~10分钟。
(3)口服中毒者,使用催吐的方法。
.
2、危险化学品烧伤的现场急救和互救
(1)化学性皮肤烧伤
化学性皮肤烧伤是常温或高温的化学物直接对皮肤刺 激、腐蚀作用及化学反应热引起的急性皮肤损害,可 伴有眼灼伤和呼吸道损伤。
(一)事故及事故等级分级
事故是指生产经营活动(包括与生产经 营活动有关的活动)过程中,突然发生 的伤害人身安全和健康或者损坏设备、 设施或者造成经济损失,导致原活动暂 时中止或者永远中止的意外事件。
分级:特别重大事故、重大事故、较大 事故、一般事故
《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 (第493号)
.
事故隐患排查与应急处置
.
目录
事故隐患的排查与治理 事故应急处置
.
一、事故隐患排查与治理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暂行规定(国家 安监总局16号令)》,自2008年2月1日起施行 。
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是指生产经营单位违反安全 生产法律、法规、规章、标准、规程和安全生 产管理制度的规定,或者因其他因素在生产经 营活动中存在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物的危险状 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
.
隐患类别
管理的缺陷具体例如为:
没有按规定对工人进行安全教育和技术培训,或未经工 种考试合格就上岗操作 缺乏安全操作规程或不健全 安全措施、安全信号、安全标志、安全用具、个人防护 用品缺乏或有缺陷 对现场工作缺乏检查或指导错误 违章指挥、违反安全生产责任制,违反劳动纪律,玩忽 职守
.
隐患类别
物的不安全状态
应急预案的编制、定期演练及救援器材的配备 情况
.
(三)危化品储存事故隐患排查治理要点
安全防护距离、安全设施、消防设施、 应急救援和应急器材
储罐定期检查制度 仪表、安全附件的有效性 防高压、防泄漏、防雷、防汛等安全管
理制度和措施
.
(四)道路运输危化品事故应急排查治理要点
运输单位资质、驾驶人员及押运人员的 上岗资格证
人与机的轨迹交叉理论(原因:人和物)



事故



环境
.
事故致因理论
➢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在正常生产过程中,能量受到 种种约束和限制,按照人们的意志流动、转换和做 功。如果由于某种原因,使能量失去控制而意外地 逸出或释放,则称发生了事故。当意外释放的能量 达及人体且超过其承受能力,则人体将受到伤害。
受控
能量 人、机、料、法、环
受控
意外释放
产品、服务
.
事故致因理论
造成事故的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 物的不安全状态; 管理的缺陷。
涉及到: 全员、全面、全过程。
.
隐患类别
管理的缺陷
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符合性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预防事故发生的组织措施的完善性
操作者和管理者安全素质高低及对不安全行为的控制
事故发生后,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 向本单位负责人报告;单位负责人接到报告后 ,应当于1小时内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 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 督管理职责的有关部门报告。
情况紧急时,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可以直接 向事故发生地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 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有关 部门报告。
互照应; ⑤所用的救援器材需具备防爆功能。
.
急救防护
根据事故物质的毒性及划定的危险区域, 确定相应的防护等级,并根据防扩等级按 标准配备相应的防护器具 。
.
2.现场处理 ①迅速将患者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呼吸困难时给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心脏骤停时立即进行心脏按摩; ②皮肤污染时,脱去污染的衣服,用流动清水冲 洗,冲洗要及时、彻底、反复多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