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家乡孩子的信》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给家乡孩子的信》(苏教版六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复习书信的格式。

2. 学生能够自己学习生字词,做到准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能读懂书信的内容,读出真挚的情感,感受到巴金爷爷对祖国、人民和孩子们的爱,说出自己的理解,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

【预设流程】
一、预习检查反馈。

1.导入: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新课文。

课前,同学们实行了充分的预习。

现在,老师检查一下预习情况。

2.首先听写词语。

①打开学案,写在相对应位置。

老师每个词报一遍。

不但要写准确,还要写美观。

谁愿意上黑板写?
郭小娟原谅羡慕
②同桌交换。

先集体批改。

(先评价书写情况,再批改准确与否。


羡慕: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羡慕是什么意思?(因喜爱他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文中指巴金爷爷希望自己也能像孩子们一样前面有无比宽广的道路。


“慕”是由心里生发出的向往之情,所以它的下半部是“心”的变形。

③同桌互批:书写工整美观的在旁边加一个星。

3、这是一封书信体的文章。

同学们还记得书信有哪几部分组成,书信的格式有什么特殊的要求?
书信一般由这样的五部分组成,特别要注意的是称呼要顶格写,最后要先署名再写日期。

而通常情况下,正文部分是从问候语开始。

书信的格式准确与否,体现了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我们要准确掌握。

师:请同学们快速打开课本,找一找。

三、读读问候语,揣摩巴金爷爷的心情:
师过渡:1991年,四川成都东城根小学展开了“寻访家乡的名人”活动,孩子们给巴金爷爷写了信,那时的巴金爷爷已经是87岁的高龄了,当雪花般的信件飞来,他是怎样的心情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这封信的第一自然段,细细体会一下巴金爷爷的心情。

投影出示第一自然段。

学生交流:抓住“一大堆信!”“好不热闹!”这两个短语及两个感叹号,体会巴金爷爷的那种惊喜、激动的心情。

师:在这封回信的开头,巴金爷爷不是直接地去问候孩子,而是流露出自己收到信后的惊喜激动的心情,并表达了自己的感谢。

如果你是当初那些写信孩子中的一个,读到这儿,你有什么样的感受?
(亲切、激动,自豪,感受到巴金爷爷平易近人等)
四、深入品析,读出自己的感悟,读出自己的感情。

1.过渡:这样的开头,一下子拉近孩子与巴金爷爷之间的距离,读
信如见人,让我们接着往下读,读出自己的感情来。

正文部分有5个自然段,我们把最长的两段读好。

2.练习读好第2自然段。

(1)出示学习要求:
①默读第2自然段,圈画触动心灵的语句,读出你的感情和理解。

②把你的感受通过朗读传递给同桌。

(2)反馈交流:谁想把触动你心灵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学生实行交流,师相机投影出示语段:
①、“我有病,写字困难,提着笔的手不听指挥,不要说给每个孩子写一封回信,或者……千斤重。


★抓住“千斤重”。

师:透过这千斤重,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指名说。

(写字很吃力,给孩子们回信困难)
师:巴金先生的一位学生以前回忆说:巴金写字的时候,手抖的厉害,那支小小的笔怎么也比划不到纸上去,他就用自己的左手推着右手去写。

这哪里是在写字呀,这分明是用自己生命的一点点消耗来换取他思想的表达!
★师:同学们,这“千斤重”的笔饱含着巴金爷爷对孩子们“千斤重”的——情(板书)。

千斤重的——爱(板书),让我们把这份饱蘸的“情”这份大写的“爱”带进去,读出来!
指名读,齐读。

②、“无论如何,我不能使……终于拿起了笔。


★抓住“终于”一词谈自己的感受。

交流:巴金爷爷写这封信的不容易,感受到巴金爷爷对孩子们的爱。

★师述:是的,他想念孩子,关怀孩子。

在他的心里他多么想——(引读下文)
生: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

师:在他的心里他多么想——
生:听见你们歌唱般的话语!
师:从两个“多么”中,我深深地感受到——
指名说。

师小结:信读到这儿,巴金爷爷对孩子的那份浓浓的情,深深的爱,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

用饱蘸了爱与关怀的笔给孩子们回了信,这信又给了孩子与我们什么启迪呢?
3.练习读好第3自然段。

(1)学习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默读第3自然段,画出对自己有启迪的话,作批注。

第二步:大声朗读画出的句子。

第三步:把你的理解说给同桌听。

(2)全班交流:巴金爷爷的哪句话对你有启迪?
学生交流,相机出示语段。

①“不要把我当作什么杰出人物,我仅仅一个普通人。


学生交流。

(巴金爷爷的谦逊)
师述:你读懂了巴金,还有什么地方也写出了这是一位谦虚的巴金?★出示句子:“我今年87岁,今天回顾过去,说不上失败,也谈不到成功,我仅仅老老实实、平平凡凡地走过了这个生。


点出“老老实实”“平平凡凡”
师述:用这样的两个叠词,强调了什么?
师:这两个词写出了巴金爷爷的淡然与恬静,让我们一起读一读。

②“我写作不是我有才华,而是我有感情,对我的祖国和同胞有无限的爱,我用作品表达我的这份感情。


学生交流。

师述:(出示补充资料)是的,巴金在创作《家》这部作品时有这样一段内心独白:“每天每夜热情在我的身体内燃烧起来,好像一根鞭子在抽我的心,眼前是无数惨痛的图画,绝大部分人的受苦和我自己的受苦,他们使我的手颤动。

我不停地写着,我的手不能制止地迅速在纸上移动,似乎很多很多人都借着我的手来起诉它们的痛苦,我忘记了自己,忘了周围的一切。

我就是这样写完我的长篇小说《家》和
其他作品的。

”这份热情,这份为弱者说话的豪情就是巴金的真情真意,读出巴金的心声。

指导朗读。

③“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奉献
★抓住“终于”体会巴金爷爷对生命意义的感悟是经过种种努力“思索”“追求”得来的。

④“我在回答和平街小学同学们的信中说:‘我愿意再活一次,重新学习,重新工作,让我的生命开花结果。

’”有人问我生命开花结果是什么意思,我说:‘人活着不是为了白吃干饭,我们活着就是要给我们生活其中的社会添上一点光彩。


★抓住“添上一点光彩”谈谈自己的体会。

⑤“这个我们办得到,因为我们每个人都有更多的爱,更多的同情,更多的精力,更多的时间,比维持我们自己生存所需要的要多得多。

只有为别人花费他们,我们的生命才会开花。

一心为自己、一生为自己的人什么也得不到。


★抓住“花费”一词理解文中含义。

(为别人奉献自己的爱、同情,精力、时间……)
师小结:无论是为社会添光彩还是为别人花费自己的爱、同情、精力、时间,都浓缩在一句话里,
再读——我思索,我追求,我终于明白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享受。

都凝结在一个词里,
读——奉献。

四、总结全文。

师:这封信800字,今天我们读了三个自然段,其实可以浓缩成一个字,你读出来了吗?(“爱”)
读成两个字又是什么呢?(真诚,热忱)
3.一封信,一个人。

透过这封给家乡孩子的信,我们看到了一位真诚、充满爱心的巴金爷爷。

让我们读一读大家对他的评价吧。

出示:
时光如水,巴金是金。

真心真爱,深意深情。

大智大悟,举重若轻。

大作大家,淡泊宁静。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