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庆云县第三中学1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
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山东省德州市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d797213c650e52ea551898ff.png)
高二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指引全球治理改革方向(节选)李向阳全球治理是指通过具有约束力的国际规则解决全球性问题,以维持正常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
现行的全球治理体系是二战后在发达国家主导下形成的,它既有适应当时客观条件的一面,也有不完善、不合理、不适应新形势的一面:特别是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随着国际力量此消彼长以及全球性挑战日益增多,全球治理的难题日益凸显。
全球治理的一个突出特征是它的公共属性。
贸易投资自由化、移民问题、环境保护、互联网治理、反恐等问题事关所有国家的利益,但全球治理的提供者通常并不能独享全球治理所带来的收益,因而缺乏供给的积极性。
这就会引发全球治理中的供需失衡:一方面全球性问题越来越多,另一方面全球治理供给不足。
这种失衡被称为“全球治理赤字”。
消除这种赤字是全球治理面临的一大难题。
全球治理的另一个突出特征是规则的非中性。
作为全球治理的核心构件,国际规则对不同国家的影响是存在差异的。
以温室气体减排为例,倘若要求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发展中国家将难以承受。
而且在全球产业分工中,污染严重的初级产品加工多集中在发展中国家,如果执行同样的减排标准,对发展中国家很不公平。
而且全球治理又长期由少数发达国家主导,不能体现广大发展中国家的诉求。
因而,推动全球治理民主化是全球治理面临的又一难题。
全球治理还存在一个“发展缺位”问题。
全球治理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各国共同发展。
然而,现有的全球治理体系不能保证所有国家尤其是最不发达国家获得发展机会,同时也不能保证所有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群体获得同等的受益机会。
这也是当前出现逆全球化浪潮的主要根源。
而这种浪潮又给全球治理带来了一系列新挑战。
其一,逆全球化浪潮在一定程度上动摇了全球治理的基础。
当各国都奉行孤立主义和保护主义时,全球治理就失去了意义。
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语文期末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b1a79a1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92.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翩翩起舞恣意妄为B. 漫不经心水落石出C. 恍若隔世破釜沉舟D. 妄自菲薄振聋发聩2.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B. 为了这次演出成功,演员们付出了艰辛的努力,终于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
C. 这种新型疫苗的研制成功,将有助于我国消灭脊髓灰质炎。
D. 他认真学习,成绩优异,曾三次被评为三好学生。
3. 下列各句中,句式完全一致的一组是()A. 我们应该学习雷锋精神,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B. 雷锋精神是永恒的,我们应该把它发扬光大。
C. 雷锋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们应该把它传承下去。
D. 学习雷锋精神,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
4.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看过很多书籍,包括小说、诗歌、散文等。
B. 他的书法作品,在市里举办的书法比赛中获得了二等奖。
C. 她非常喜欢音乐,尤其喜欢古典音乐。
D. 我最近在读一本关于历史的书,名叫《明朝那些事儿》。
5.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 那些星星,像眼睛一样,在夜空中闪烁。
B. 雨后的空气,清新得像刚洗过的衣服。
C. 那朵花,美丽得像仙女。
D. 这首歌,动听得像天籁之音。
6. 下列各句中,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你这个做法太不像话了,我实在不能忍受。
B. 请问您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吗?C. 你的成绩这么差,真让人失望。
D. 这件事办得怎么样了?7.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
B. 他做事雷厉风行,从不拖泥带水。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值得一看再看。
D. 他的脾气很坏,动不动就大发雷霆。
8. 下列各句中,下列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 这篇文章写得非常精彩,引人入胜。
B. 他的演讲非常感人,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考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6a270c80eb6294dc886c52.png)
高二语文下册期末试卷及答案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A.瓢泼剽悍漂白粉飘飘欲仙B.船舷泫然涎着脸垂涎三尺C.褊狭胼胝便宜事大腹便便D.辖制狡黠侠客行瑕瑜互见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赍发央浼尺牍食不裹腹B.庇佑怂涌撮合众目睽睽C.凋蔽贲张迢远差可比拟D.岑寂付梓凑泊轻鸢剪掠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利比亚内战的潘多拉盒子已经打开,无论它的结局是卡扎菲下台,还是利比亚分裂成两半,都将是一个心慌意乱的痛苦过程。
B.面对全行业固网业务的颓势和移动业务的瘸腿,英国电信凭借富有远见的战略眼光和扎实的执行力,走出了日薄西山的困境。
C.波及全国的碘盐抢购事件提醒我们,面对突发事件可能造成的焦虑心理,关注应更及时、更具前瞻性,不要让别有用心的造谣者得逞。
D.针对圣元奶粉事件,卫生部称目前市场上抽检的圣元乳粉和其他婴幼儿乳粉,激素含量没有异常,婴幼儿食用这些乳粉会安然无恙。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隶属东京电力的福岛县第一核电站核泄露事故,让日本人至今还没有走出“核恐慌”的阴影,断然拒绝电力公司的任何道歉和谢罪。
B.全国各大城市陆续出台的限购令激起强烈反响,有评论认为,限购令阻碍了炒房通道,降低了炒房获利能力,因而破坏了本来“健康”的市场。
C.最近,英国医学期刊《柳叶刀》刊登了一份研究报告,宣称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些具有超级抗药性的细菌,引发了南亚地区和英国等地的多起相关病例。
D.前不久,东亚投资论坛指出,各国应本着保证质量、降低成本为原则,大力研制与开发新能源,使人类尽快走出人口剧增、环境恶化和未来发展的困境。
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给你焦虑的心态安个“开关”陈丹控制焦虑或许不再需要长年服用药物或心理治疗了,科学家至少已经在一些特殊的经过基因改造的小鼠身上证明这是行得通的。
他们仅仅启动了一个“开关”,原本高度紧张的小鼠顿时一改畏畏缩缩的作风,变成了胆大的“探险家”。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e03bd80185f312b3169a45177232f60ddcce724.png)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带答案)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信息服务平台为了迎合用户的兴趣,在信息整合的过程中使用算法技术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
个性化信息服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用户的需求,改善了用户的体验,但是也可能引发用户信息来源片面、价值现念极化等社会问题。
信息技术促进了信息服务平台的发展,但是长期依赖算法技术推送用户喜好的信息,很可能导致用户形成信息茧房,严重影响用户的行为和决策,从长期看不利于信息技术的可持续发展。
“信息茧房”是美国学者桑斯坦对现代互联网环境的描述,指的是个人或群体被包含在一个信息壁垒内,自主或不自主地把信息选择行为固定在对特定类型信息的选择之内,进而在思想和情感方面产生对这一类信息的亲近和对其他类信息的排斥,久而久之,人们在信息选择上愈发局限。
信息茧房恰当地描述了信息如同“蚕茧”一般,包围着人们,让人们无法以不同的态度与视角认识社会。
依照桑斯坦的观点,信息茧房的前置条件是“回音室效应”。
“回音室效应”指的是在信息受众身边存在同质化的信息反复传播的情况,强化了信息受众对这一类信息的偏听偏信,也为茧房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茧房内部自然充斥着用户个人兴趣倾向的信息内容,而不符合用户个人兴趣的信息就会被排斥于茧房外部,长此以往,用户会固化认知,甚至产生偏见。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有答案解析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有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7fac6748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0288aa2.png)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卷-附有答案解析(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默写1.按要求填空。
(1),欲上青天览明月。
(2)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
(3)《过秦论》中评价“战国四公子”:“皆,,。
”二、选择题2.刘星说话喜欢引经据典,他引用的古诗文恰当得体的一项是()A.刘星秋天去杭州旅游,在西湖断桥上遇到了自己的同班同学赵甲,刘星对赵甲说:“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B.刘星的好朋友钱艺喜欢读书,经常抓紧各种时间阅读经典。
刘星夸奖他说:“读书真的让你眼界开阔,可谓‘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啊。
”C.刘星在过圣诞节时,看到了他们班的美国籍外教在上课时有点黯然伤神,刘星对老师说:“您的感受就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每逢佳节倍思亲’吧。
”D.刘星和全班同学去看电影《美丽人生》,大家都为主人公命运的悲惨流下了泪水,刘星感慨地说:“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3.下列填入空白处语意连贯的一项是()如果回到日常生活,英雄是存在某种标准的。
________________。
但说这句话的人,可能试图在一个平凡的生命中去发掘非凡的闪光点,而并不是说平凡就是英雄。
①“英雄”在日常用法中总是暗示着某种“非凡”甚至“牺牲”。
②但是有时人们也会说“平凡的英雄”,这在字面上是相互矛盾的。
③因为如果没有标准的话,所有的人都是英雄或者都不是英雄。
④那么“英雄”这个词就失去了其特指性,就没有意义了。
A.③②④① B.②④③① C.①②③④ D.③④①②三、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今天我们如何读鲁迅王晓明①1918年5月15日,鲁迅的第一篇短篇白话文日记体小说,也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正式发表。
105年过去了,今天我们如何读鲁迅?②鲁迅写过一篇《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的有名文章。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e48536c281e53a5802ffe4.png)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卷(附答案)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10页。
本试卷共计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卷Ⅰ(选择题,共45分)注重事项:1、答第Ⅰ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试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在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一、(18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读音全部相同的一组是 A.量(liáng)估量量杯测量量体裁衣 B.发(fà)发家须发萌发令人发指C.和(hé)暖和应和暖和一唱一和 D.削(xuē)剥削削减削壁瘦削不堪 2.下列词语中,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提炼精明干练哀叹唉声叹气 B.激励再接再励光彩无精打采 C.会聚聚精会神旁证旁证博引 D.寒暄喧宾夺主辨别明辩是非 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括号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①就在她们的耳边响起一排枪。
整个荷花淀全()起来。
(《荷花淀》)②(夏四奶奶)忽然见华大妈坐在地上看她,便有些踌躇,惨白的脸上,现出些()的颜色。
(《药》)③她一下子显出了英雄气概,()决然打定了主意。
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
(《项链》)④所有执著一念的人,他们的感情总非凡()在象征他们痴情的某一件东西上面。
(《守财奴》)A.震荡惭愧屹然灌注 B.振荡羞愧毅然灌注 C.震荡羞愧毅然贯注 D.振荡惭愧屹然关注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但老船夫却做错了一件事情,把昨晚唱歌人“张冠李戴”了。
(《边城(节选)》) B.但是那些隐蔽在大荷叶下面的战士们,正在目不交睫地瞄着敌人射击。
(《荷花淀》) C.葛朗台太太和女儿面面相觑,莫名其妙。
(《守财奴》) D.这种车,巴黎只有夜间才看得见;白天,它们似乎自惭形秽,不出来。
(《项链》)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这个文化站已成为教育和帮助后进青年,拯救和培养失足青年的场所,多次受到上级领导的表彰。
高二下册期末试卷语文答案
![高二下册期末试卷语文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56075b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524c8e1.png)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B.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C.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D.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答案:D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课外活动。
B. 通过这次比赛,同学们不仅锻炼了身体,还增进了友谊。
C. 他的演讲非常精彩,赢得了观众的热烈掌声。
D. 由于下雨,比赛被推迟到了下周。
答案:B3. 下列诗句中,出自《离骚》的一项是:A.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B.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C.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D.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答案:C4. 下列词语中,形近音近但意义不同的一项是:A. 恬静恬淡B. 狂妄狂放C. 沉着沉稳D. 谦虚谦让答案:A5.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现实主义风格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A6. 下列词语中,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水落石出B. 碧波荡漾C. 风和日丽D. 雨后春笋答案:A7. 下列诗句中,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C.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D.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答案:C8. 下列句子中,表达效果最生动的一项是:A. 雪花飘落在地上,像是铺上了一层白色的地毯。
B. 雪花纷纷扬扬,像是天空撒下了一片白色的羽毛。
C. 雪花飘飘洒洒,像是天上的仙子撒下了洁白的粉末。
D. 雪花洋洋洒洒,像是天空飘洒下的银色花朵。
答案:C9. 下列文学作品中,以民间传说为题材的一项是:A. 《红楼梦》B. 《西游记》C. 《水浒传》D. 《三国演义》答案:B10. 下列词语中,属于双关语的一项是:A. 画蛇添足B. 指鹿为马C. 对牛弹琴D. 狐假虎威答案:D二、现代文阅读(每题3分,共15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参考答案)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带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af9c006bd97f192279e9c7.png)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的一项是()A.扛.鼎(kāng)会.稽(kuài) 荥.阳(xíng) 垓.下(gāi)B.马厩.(jiù) 牧羝.(dī) 瘀氏.(zhī) 汤镬.(huò)C.六十蹑.(niè) 给.事中(jǐ) 以子所长.(cháng) 哂.之曰(shěn)D. 捧檄.(xí) 殒.灭(yǔn) 痼.疾(gù) 埇.桥(yǒng)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吉林市中心商厦一楼窗户全部焊有粗粗的铸铁护栏,一位消防专家指出,这样的做法是消防法规所令行..禁止..的。
B.南昌一生产酱油的厂家在酱油中添加了人工色素和黏稠剂,却大做广告“保证不添加人工色素”,这简直是掩耳盗铃....。
C.居委会决定把枯井填平,得到居民们的一致赞同。
大家一起动手,纷纷落井下石....,一会儿就把它填平了。
D.朝鲜外交部发言人说,美国就子虚乌有....的“浓缩铀计划”指控朝鲜,这只能被看成有意拖延核问题的解决。
3.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中纪委监察部的派驻机构要把加强监督作为第一位的职责,切实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防止权力失控、决策失误和行为失范。
B.种种迹象表明,购房者的观望非但没有像往日那样,坚持几日就选择放弃,重新加入到购房大军中去,而且政策的从严,让购房者对房价下降充满信心。
C.海陵岛十里银滩上,专门为“南海一号”修建的广东海上丝绸之路博物院3号舱,即“水晶宫”,目前已修建完毕。
D.消费者一旦被认定受到经营者的精神损害,经营者将支付至少5万元以上的精神赔偿。
4.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简约主义简洁而不简单。
②他们把一切多余的东西从服装上拿走。
③如果一粒纽扣也非必要,那他们说干脆让人穿无袖衫。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02bb9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4e.png)
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 踌躇(chóu chú)玢瓜(fēn guā)悲切(bēi qiē)怅然(chàng rán)B. 接踵而至(jiē zhǒng ér zhì)奋发(fèn fā)恬静(tián jìng)谨严(jǐn yán)C. 没落(mò luò)寥落(liáo luò)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没完没了(mò wán méi liǎo)D. 殷切(yīn qiè)陨石(yǔn shí)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昂扬(yáng áng)答案:(D)殷切(yīn qiè)陨石(yǔn shí)咄咄逼人(duō duō bī rén)昂扬(yáng áng)2. 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奋发有为B. 奋发有为C. 奋发有為D. 奋发有為答案:(A)奋发有为3. 下列诗句,属于《诗经》的是:A. 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B.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C. 大道如青天,我独不得出。
D.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答案:(A)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
4. 下列文学作品中,属于小说的是:A. 《诗经》B. 《楚辞》C. 《红楼梦》D. 《道德经》答案:(C)《红楼梦》5. 下列人物中,属于“唐宋八大家”的是:A. 孔子B. 孟子C. 庄子D. 韩愈答案:(D)韩愈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诗经》中,“民亦劳止,______”的下一句是:“未云何龙?”。
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
![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6f4825df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bfeb64b.png)
第三高级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含解析)2023-2024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用2B铅笔将考生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人类社会每一次重大跃进,人类文明每一次重大发展,都离不开哲学社会科学的知识变革和思想先导。
马克思主义的诞生是人类思想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马克思主义批判吸收了康德、黑格尔、费尔巴哈等人的思想,可以说,没有18、19世纪欧洲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就没有马克思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中华文明经历了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等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随着列强入侵和国门被打开,西方思想文化和科学知识随之涌入,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许多进步学者运用马克思主义进行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为我国当代哲学社会科学发展进行了开拓性努力。
当代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也正在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
这种前无古人的伟大实践,必将给理论创造、学术繁荣提供强大动力和广阔空间。
一切有理想、有抱负的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都应该立时代之潮头,通古今之变化,发思想之先声,积极为党和人民述学立论、建言献策,担负起历史赋予的光荣使命。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考试卷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考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49ef71260242a8956aece4a7.png)
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测试试卷一. 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 炫耀舷窗离弦之箭玄妙绝伦B. 歼灭虔诚潜移默化阡陌纵横C. 委蛇颐养怡然自得甘之如饴D. 伉俪坑骗引吭高歌沆瀣一气2. 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 振撼放诞无礼敛声屏气安详B. 必竟幅员辽阔视若草芥焦燥C. 迂讷莫衷一是迷天大谎至使D. 潦倒仗义执言貌合神离申诉3.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读书能一个人,不读书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当然要读好书。
②陈老师说,这部著作虽语言直白,但内容,中学生现在还难以理解。
③由于摆脱了功利之争,田园山水诗人便有了一种恬静的心境。
④近年电讯事业发展迅速,大城市、中小城市,________偏僻的农村,居民普遍安装了电话。
A. 造就艰涩轻盈乃至B. 造就艰深清莹乃至C. 成就艰深轻盈以至D. 成就艰涩清莹以至4.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A. 作为一名演员,最大的快慰莫过于自己的表演能与观众的情感融会贯通。
B. 生与死是人生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但在我们的文化中,对死亡却讳莫如深,人们不愿说死,更不愿讨论有关死亡的问题。
C. 20世纪,在人类深入广泛地探讨科学奥秘的同时,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巧夺天工的技术奇迹。
D. 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签订包税制的契约,结果弱中央强地方的格局开始出现,并渐成尾大不掉之势。
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 遗憾的是,雷锋、焦裕禄这些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英雄,对我们现在的年轻人已经是那么邈远、陌生了。
B. 情况随时可能发生变化,时间拖得越久,侦破工作的麻烦就越大,专案组决定,立即采取行动。
C. “勇气”号、“机遇”号火星车的登陆成功,标志着太空的人类探索进入一个新阶段。
D. 为繁荣杂文创作,本刊届时将邀请界内嘉宾举行庆典暨杂文笔会,切磋杂文创作、杂文编辑工作及其市场走向。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参考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考试卷参考](https://img.taocdn.com/s3/m/95ecf6ddde80d4d8d05a4f9e.png)
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参考高二下册语文期末试卷由语文网为大家整理发布,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组:( )A、江渚zhǔ 凤阙què 绮筵yán 扁舟piānB、碣石jié 渌水lù 草腓fēi 蓦然mùC、金樽zūn 危樯qiáng 旧醅pēi 悄然qiāoD、耶娘yé 酩酊míng 砧声zhēn 韶光shào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琴瑟文彩卓而不群鹬蚌相争,渔人得利B、画栋流连驿寄梅花当局者迷,旁观者清C、旌旆螺髻风流倜傥明修栈道,暗渡陈仓D、青冢渲泄困酣娇眼一言既出,驷马难追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看到果农家里汗牛充栋的黄灿灿的橙子,我深感欣慰,因为这说明我们开发的新品种产量高,品质好。
B. 大力提倡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开发高效低耗无污染的新能源,政府责无旁贷。
C.他儿子正值豆蔻年华,理应专注于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没想到却整天沉迷于网络游戏,现在连初中都读不下去了。
D.现在我们单位职工上下班或步行,或骑车,为的是倡导绿色、低碳生活。
尤为可喜的是,这样做的始作俑者是我们新来的局长。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A.前一阶段,因为嘉宾言语过激或素质低下而引起网友广泛诋诟的江苏卫视黄金节目《非诚勿扰》经过整改后,无论在主旨的把握和嘉宾的选择上都有了很大改观。
B.李玉刚的男女声同歌演唱的独特技巧和极具中国古典韵味的扮相,不仅在澳洲悉尼歌剧院引起轰动,蜚声海外,还引起央视艺术人生栏目的关注,对他进行了独家专访。
C.公开的预算信息只占全部预算信息的极小部分,至少有80%的预算信息遭到公众质疑,这是中国公共信息的现状,也是我们亟待解决的问题。
D.一年一度的“艺考热”凸显了当今高考报名过程中,考生及家长不顾实际情况、盲目追求热点专业,结果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却收效甚微。
山东省庆云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会员独享】
![山东省庆云县第三中学高一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会员独享】](https://img.taocdn.com/s3/m/df4fc1d9998fcc22bcd10da5.png)
山东省庆云县第三中学2010-2011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共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百家讲坛”是个奇怪的坛刘洪波“百家讲坛”其实是一个很奇怪的坛。
十年以前,丁肇中在那里讲过物理学,把物理学讲到我都能听得津津有味,很不容易。
但现在这个讲坛上,讲红楼、讲清史、讲论语,大概今后还要讲与“国学”有关的一切。
至于还讲不讲自然科学、现代哲学、法学、政治学、经济学等,我不知道。
在我印象中,“百家讲坛”之“百家”就是赏玩传统的百家,当然中国这方面的人才很多,号为“百家讲坛”,数量是可以保证的。
国学,据说已经“返本开新”,只差大家都来践行。
不过,践行什么呢?是修习个人的心性,还是以国学来格致万物?若是前者,没有什么不好。
若是后者,事情就比较难办。
阎崇年先生讲清史,如数家珍,史料熟,秘闻多,吸引力强,但主要是对清宫如同对待自家一般热爱的态度,这个祖宗英明,那场屠杀合理。
易中天先生讲三国,权谋机变,说得津津有味,就是搞不清对权谋之术到底是赞赏还是批判。
相比之下,反倒是于丹讲《论语》,固然毛病多多,总归是修身养性,更加合乎人性,但只强调指向内省而对人之外在处境无所置辞的讲法,大概不过是训育顺民。
这次钱文忠先生为商纣王翻案,称其“文武双全,功勋卓著”,以期主导舆论。
前人多有怀疑商纣王并非恶到极点者,从真实认识而言,哪怕是希特勒,你也不难找出几个“功勋”来,商纣王当然也应该有一些好的地方。
但到底有多好,难说,尤其在学术上“有一份证据说一份话”,就更困难。
商纣王处在中国信史时代之前,怎样获得充分的证据来总括他的一生?对他的恶评有新朝代的虚报,有后时代的累加,但要翻案,还是且缓吧,重建一个对商纣王的历史结论,学术上几无可能。
对商纣王的评价,与其说是“历史评价”或者“历史学结论”,不如说是一种“舆论评价”或者“社会学结论”。
想到商纣王就想到荒淫、暴虐,他已经成为一种暴虐的符号,不可置疑的事实是,商朝在纣王手中灭于周朝,一个“文武双全,功勋卓著”的帝王,怎样被一个新朝代取代,把这一点解释清楚,何其困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庆云第三中学2010-2011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儒学的复兴汤一介中华民族正处在伟大民族复兴的进程之中,民族的复兴必然与民族文化的复兴相关联,在我国历史上虽说是由儒、道、释三家构成中华文化,但儒学却一直曾居于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因此,儒学的复兴和中华民族的复兴是分不开的,这是由历史原因形成的。
儒学自孔子起就自觉地继承着夏、商、周三代的文化,从历史上看它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因此,只能适时地在传承这个文化命脉的基础上,使之更新。
就目前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看,在21世纪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
为什么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有政治的、有经济的原因,但与“西学”(主要指作为精神文化的西方哲学等等)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学)所进行的全方位的冲击有着密切的关系。
正是由于“西学”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使得我们得到对自身文化传统有个自我反省的机会。
我们逐渐知道,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应该发扬什么和应该抛弃什么以及应该吸收什么。
因而在长达一百多年中,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这为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奠定了基础。
新的现代儒学必须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儒学。
新的现代儒学必是“本开新”的儒学,“反本”才能“开新”,“反本”更重要的是为了开新。
中国文化必须在传承中更新,这样中国文化才得以真正的“复兴”,而“重新燃起新的火焰”。
本世纪初,中国提出建设“和谐社会”的要求,这将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景十分重要,它会对人类社会健康合理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和谐”是儒学的中心观念,在我国传统儒学中包含着“和谐社会”的理想以及可以为建设“和谐社会”提供大量的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礼记·礼运》的“大国”思想可以说为中华民族勾画出一幅“和谐社会”的蓝图。
《论语》中的“礼之用,和为贵”,这就是说“和谐”将会对调节人们社会生活起着最重要的作用;而“和而不同”又可以为不同民族和国家的“和平共处”提供了理据。
特别是《周易》中的“太和”观念经过历代儒学思想家的发挥,已具有“普遍和谐”的意义,这就是说,“和谐”应该包含“人与自然”、“人与人”、“人的自我身心内外”等诸多方面的“和谐”,才可以称为“普遍和谐”。
所以王夫之说“太和”是“和之致”,“太和”是最完美的“和谐”,如此等等,在儒家思想中比比皆是。
近两百多年来,由于对自然界无量的开发,残酷的掠夺,造成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由于人们片面物质利益的追求和权力欲望的无限膨胀,造成了人与人之间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至于残酷的战争。
由于过分注重金钱的感官享受,致使身心失调,人类分裂,造成自我身心的扭曲,已成为一种社会病。
因此,当前人类迫切需要解决,甚至今后还要长期不断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之间的种种矛盾问题,这些无疑是人类面临的最重大课题,其中人们必须对当前存在的问题要有自我觉醒。
针对上面说到的三大矛盾,我们认为,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
当然,必须注意,我并无意说,上述三大矛盾仅靠儒家思想可以完全解决,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还是要靠全世界各民族各国家的人民共同努力不断地在实践中创造新的理论来逐步解决。
但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为解决上述三大矛盾提供了可供参照的智慧。
(选自《新华文摘》有删改)[来1.对“新的现代儒学”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A.中国人在努力学习、吸收和消化“西学”,使儒学从传统走向现代,而成为新的现代儒学。
B.新的现代儒学必是“本开新”的,在传承中更新;“反本”才能“开新”,“燃起新的火焰”。
C.新的现代儒学应是可能为当前人类社会“和平与发展”的前景提供有意义的精神力量的儒学。
D.新的现代儒学应该是有益于促进各国人民团结、友好、互信、互助、和睦相处的大家庭的新的现代儒学。
2.下列是“儒学会有一个新的发展....”的主要原因的一项是()A.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华民族要想在新时代实现民族得复兴,首先就要使儒学复兴。
B.由于儒学曾经一直处于中华文化的主流地位,影响着中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从历史的角度看儒学曾是中华民族发育、成长的根,我们没有可能把这个根斩断。
D.以西方哲学为代表的“西学”对以“儒学”为根基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全面冲击。
3.对文本分析、理解、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A.儒学“大国”“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等思想为我们今天创建“和谐社会”提供大量了有意义的思想资源。
B.儒学作为一种精神文化,虽然受到“西学”的冲击,但在中国、甚至在世界(特别是在东亚地区)将会有新的发展。
C.有着几千年历史的儒家思想无疑能解决“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自我身心”当前人类面临的三大矛盾。
D.儒学可以为当今人类社会提供某些有益的思想资源,但要真正的较完满的解决当今世界面临的种种矛盾还需探索。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高登,字彦先,漳浦人。
少孤,力学,持身以法度。
绍兴二年,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有司恶其直,授富川主薄,复命兼贺州学事。
学故有田舍,法罢归买马司,登请复其旧。
守曰:“买马、养士孰急?”登曰:“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守曰:“抗长吏耶!”曰:“天下所恃以治者,礼义与法度尔,既两弃之,尚何言!”守不能夺,卒从之。
满秩,士民丐留不获,相率馈金五十万,不告姓名,白于守曰:“高君贫无以养,愿太守劝其咸受。
”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授静江府古县令,道湖州,守汪藻馆之。
藻留与修《徽宗实录》,固辞,或曰:“是可以阶改秩。
”登曰:“但意未欲尔。
”遂行。
广西帅沈晦问登何以治县,登条十余事告之。
晦曰:“此古人之政,今人诈,疑不可行。
”对曰:“忠信可行蛮貊,谓不能行,诚不至尔。
”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补处学职。
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琥怒,谋中以危法。
会有诉琥侵贷学钱者,登呼至,面数琥,声气俱厉,叱下,白郡及诸司置之法,忿而死,一郡快之。
帅胡舜陟谓登曰:“古县,秦太师父旧治,实生太师于此,盍祠祀之?”登曰:“桧为相亡状,祠不可立。
”舜陟大怒,摭秦琥事,移荔浦丞康宁以代登,登以母病去。
舜陟遂创桧祠而自为记,且诬以专杀之罪,诏送静江府狱。
舜陟遣健卒捕登,属登母死舟中,藁葬水次,航海诣阙上书,求纳官赎罪。
故人有为右司者,谓曰:“丞相①云尝识君于太学,能一见,终身事且无忧,上书徒尔为也。
”登曰:“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既而中书奏故事无纳官赎罪,仍送静江狱。
登归葬其母,讫事诣狱,而舜陟先以事下狱死矣,事卒昭白。
登谪居,授徒以给,家事一不介意,惟闻朝廷所行事小失,则颦蹙不乐,大失则恸哭随之,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其学以慎独为本,有《东溪集》行世。
(《宋史-列传第一百五十八》,有删节)注:①丞相,指秦桧。
4.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守不能夺.,卒从之夺:强行改变B.士民丐.留不获丐:乞求请求C.登条.十余事告之条:分条陈述D.登至,颇革.,而登喜其迁善革:革除革新5.下列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高登刚直不阿的一组是( )①廷对,极意尽言,无所顾避。
②买马固急矣,然学校礼义由出,一日废,衣冠之士与堂下卒何异?③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④它日,琥有请属,登谢却之。
⑤某知有君父,不知有权臣。
⑥临卒,所言皆天下大计。
A.①④⑥ B.①②⑤ C.②③⑥ D.③④⑤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是一项是( ) A.高登兼任贺州学事一职时,力劝上司恢复州学的田舍;任期结束后,他把百姓馈赠的钱财又投放在州学的建设中,可见他对学校教育的重视。
B.任古县令的途中,湖州太守汪藻款待并挽留高登一起修订《微宗实录》,高登坚决予以回绝,有人告诉他可以借此机会升官,高登也不为所动。
C.在古县任职期间,高登因不满秦桧的所作所为,拒绝为秦桧立祠而得罪上司,上司就因他专权杀人报请朝廷下诏治罪,终致高登蒙冤入狱。
D.高登被贬官闲居期间,靠教授学生维持生计,但他的注意力却丝毫不在生计上,还是一如既往为国事担忧,连死前的遗言都是国家大计。
7.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登辞之,不可,复无所归,请置于学,买书以谢士民。
(2)豪民秦琥武断乡曲,持吏短长,号“秦大虫”,邑大夫以下为其所屈。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8-9题。
北斋雨后[宋] 文同小庭幽圃绝清佳,爱此常教放吏衙。
雨后双禽来占竹,秋深一蝶下寻花。
唤人扫壁开吴画,留客临轩试越茶。
野兴渐多公事少,宛如当日在山家。
8.颔联中的“占”能否改为“站”?为什么?(5分)9.诗人为什么会有“宛如当日在山家”之感?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的空缺部分。
(每空1分)(1),长余佩之陆离。
,唯昭质其犹未亏。
(屈原《离骚》)(2)角声满天秋色里,。
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3),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
(王维《使至塞上》)乙选考题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一大题作答。
注意:只能做所选大题内的小题,不得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全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记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分析题安勇老师年纪不大,但是位好老师,不光盯着分数不放,还强调素质教育。
经常在课堂上开展讨论、猜谜语、讲笑话、出一些脑筋急转弯什么的。
用老师自己的话说,既活跃了课堂气氛,还能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
老师在书上看到一道分析题,觉得很适合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就把题出给了同学们。
分析题下面写着“答案见封底”,但老师自己也没看答案。
他也想锻炼一下自己的发散思维,暗中和同学们比一比,老师还是有些童心的。
另外,不看答案,游戏做着会更有意思些。
分析题是这样的:大雨天,一个走在路上的男人,看见前面有一个女人没带雨具,怀里抱着孩子,胳膊上挎着包,就主动把自己的雨伞借给女人,接过孩子抱在怀里。
请问,这个男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最先站起来回答的是班长,他是公认的好学生,成绩好,口才好,模样好,没啥不好的地方。
班长说:“因为这个男人是人贩子,用这种方法抢孩子,他接过孩子,马上就会拔腿而逃。
”老师笑笑,点点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