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高中化学选修三第四章《生物大分子》测试题(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1.(0分)[ID:14109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实验室制肥皂时,将适量植物油、乙醇和稀硫酸混合,并不断搅拌、加热,直到混合物变稠,即可得到肥皂
B.用乙醇制取乙烯时所用温度计的位置与制取蒸馏水时所用温度计的位置不同
C.将10滴溴乙烷加入10mL 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
D.葡萄糖的银镜反应、乙酸乙酯的制备都需水浴加热
2.(0分)[ID:141092]古诗词丰富多彩,化学也色彩斑斓。

下列实验能观察到诗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中加点字所指颜色的是
A.将浓硝酸滴入含苯环的蛋白质中
B.向盛有苯酚稀溶液的烧杯中滴入饱和溴水
C.将新制备的Cu(OH)2加入乙醛溶液中并加热
D.向盛有苯酚稀溶液的烧杯中滴入FeCl3溶液
3.(0分)[ID:141091]生活中处处有化学,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
B.医疗上常用高温煮蒸的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
C.生活中常用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石膏的方法来使豆浆凝固制作豆腐
D.对环境进行消毒的原理是使细菌变性,可以用浓HNO3代替“84”消毒液
4.(0分)[ID:141062]下列物质名称正确的是
A.Na2SO4:芒硝B.2CaSO4·H2O:生石膏
C.CH3CHO:蚁醛D.:硝化纤维
5.(0分)[ID:141045]下列物质中,富含纤维素的是()
A.蔗糖B.油脂C.葡萄糖D.棉花
6.(0分)[ID:141028]下列物质中,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的高分子化合物是
A.肥皂B.油脂C.纤维素D.葡萄糖
7.(0分)[ID:141024]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中,正确的说法有几个
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它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②汽油、柴油和植物油都是碳氢化合物,完全燃烧只生成CO2和H2O
③石油的分馏、煤的气化和液化都是物理变化。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
⑤将ag铜丝灼烧成黑色后趁热插入乙醇中,铜丝变红,再次称量质量等于ag
⑥除去CH4中的少量C2H4,可将混合气体通过盛有溴水的洗气瓶
A.2B.3C.4D.5
8.(0分)[ID:1410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棉花、花生油、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
B.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硫酸溶液,加热后滴入几滴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再加热至沸腾,未出现红色物质,说明淀粉未水解
C.将无机盐硫酸铜溶液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会出现沉淀,这种现象叫做盐析
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加入饱和食盐水,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9.(0分)[ID:141019]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0.(0分)[ID:141011]下列关于①苯②乙醇③乙酸④葡萄糖等有机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以用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鉴别③与④
B.只有②③能与金属钠反应
C.①、②、③、④均能发生取代反应
D.一定条件下,④可以转化为②
11.(0分)[ID:141010]运用相关化学知识进行判断,下列结论错误的是
A.用灼烧的方法鉴别蚕丝和人造丝
B.某吸热反应能自发进行,因此该反应是熵增反应
C.可以用浸泡过高锰酸钾溶液的硅藻土保鲜水果
D.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加快反应速率,因此用浓硫酸与铁反应能增大生成H2的速率12.(0分)[ID:141001]根据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B C2H5OH与浓硫酸共热至170℃,产生的气体
通入酸性KMnO4溶液,紫红色褪去
反应生成了乙烯C
卤代烃Y与KOH水溶液共热后,加入足量
稀硝酸,再滴加AgNO3溶液,产生淡黄色沉

卤代烃Y中含有溴原子D
向20%麦芽糖溶液中加入少量稀硫酸、加
热,再加入氢氧化钠调节至碱性,再加入银
氨溶液,水浴加热,出现银镜
麦芽糖水解产物具有还原性
A.A B.B C.C D.D
二、填空题
13.(0分)[ID:141218]燃料乙醇的生产过程如图所示:
(1)粉碎玉米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生产过程中为了检验淀粉水解是否完全,可使用的试剂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a的操作是_________ (填字母)。

A.蒸发 B.结晶 C.蒸馏 D.渗析
(4)写出玉米中淀粉转化为乙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14.(0分)[ID:141213]用试剂鉴别溶液是化学上常用的方法。

现有四种试剂:
A.新制银氨溶液 B.浓硝酸 C.AgNO3溶液 D.碘水.
请你选择合适的试剂,回答下列问题:
(1)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葡萄糖溶液,应选______(填字母标号,下同)。

(2)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食盐溶液,应选用______;
(3)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淀粉溶液,应选用_______。

如果是淀粉溶液,实验的现象是______。

(4)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鸡蛋清溶液,应选用_____,如果是鸡蛋清溶液,实验的现象是_____。

15.(0分)[ID:141210]依据要求填空:
(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___________。

(2)发生加聚反应的产物是___________。

(3)分别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C2H6、C2H4、C2H2,需要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2H6、C2H4、C2H2,需要氧气最多的是___________。

(4)CH3CH(NH2)COOH发生缩聚反应的产物为___________。

16.(0分)[ID:141198]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以下生活中的问题:
(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
A.鲜榨橙汁遇到碘水会变蓝
B.馒头越嚼越甜,淀粉水解为麦芽糖
C.油脂经水解可变成葡糖糖
D.土豆中的淀粉经水解可变成酒
(2)把新制的Cu(OH)2悬浊液加入到某病人的尿液中并微热,如果观察到红色沉淀,说明尿液中可能含有的物质是_______。

A.食醋 B.白酒 C.食盐 D.葡萄糖
(3)人体运动后肌肉酸痛,是由于肌肉的无氧运动产生了乳酸。

已知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乳酸中的官能团有_____(写名称);1mol 乳酸最多能与_______molNaOH 反应,反应所得有机产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

17.(0分)[ID:141193]有A、B、C三种无色溶液,它们分别是葡萄糖、淀粉、甲酸乙酯中的一种。

经实验测得:
Cu OH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①B、C均能与新制()2
②A遇碘水变蓝;
Cu OH悬浊液反③A、C在稀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均能水解,水解液加碱后均能与新制()2
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1)判断它们各是什么物质:A__________,B__________,C__________。

(2)写出有关水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A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水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0分)[ID:141183](1)下列叙述正确的有________。

A.蚕丝、棉花和羊毛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B.我们平时吃的豆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C.“病毒感冒”的元凶是一种油脂
D.生物实验室一般用质量分数为40%甲醛水溶液保存生物标本
(2)如果发现有人误服重金属盐而出现了轻微中毒症状,需要马上对病人进行抢救。

①你认为下列物质可以利用的有________。

A.碳酸钡 B.豆浆 C.碘酒 D.熟鸡蛋 E.酒精 F.生牛奶
②当你用所选物质对病人进行抢救以后,下一步的做法是________。

A.建议病人尽快去医院治疗
B.将病人安置于通风处呼吸新鲜的空气
C.建议病人卧床休息
(3)血液中有一种含铜的呈蓝色的蛋白质分子,其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51000。

已知该蛋
白质分子中铜的质量分数为0.34%,平均每个该蛋白质分子中铜原子的个数为________。

19.(0分)[ID:141176]某同学称取9.00g淀粉溶于水,测定淀粉的水解百分率.其程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各步加入的试剂为:A_________,B_________,C_________;
(2)加入A溶液而不加入B溶液是否可以_________,其理由是_________;
(3)写出淀粉水解的方程式_________;
(4)当析出1.44g砖红色沉淀时,淀粉水解率是_________;[已知葡萄糖与Cu(OH)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H2OH(CHOH)4CHO+2Cu(OH)2CH2OH(CHOH)4COOH+Cu2O↓+2H2O]。

20.(0分)[ID:141173]Ⅰ、为了达到下表中的实验要求,请从“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栏中,选择正确选项的字母代号填入对应的空格中。

序号实验要求答案供选择的化学试剂及方法
a检验乙酸是否具有酸性____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
b检验植物油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____B.紫色石蕊试液
c检验尿液中是否含有葡萄糖____C.加入饱和Na2CO3溶液,分液
d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____D.溴水
Ⅱ、A的结构简式如下:
(1)A分子的分子式为:___________。

(2)A分子中两种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__。

(3)请写出A物质与足量的金属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

III 、碳、氢、氧3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A,相对分子质量为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原子个数的5倍。

(1)A的分子式是____________。

(2)A与NaHCO3溶液反应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______种。

(3)A还有另一类酯类同分异构体,该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写出符合该条件的酯的结构简式(2种):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21.(0分)[ID:141162]阿斯巴甜作为一种重要的甜味剂,被广泛应用于药剂加工和食品
加工中,其安全性非常重要。

其工业合成路线如图:
已知:RCN +2H /H O −−−−→RCOOH ;−−−−−−→3一定条件NH
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

A .阿斯巴甜的分子式为C 14H 18N 2O 5
B .化合物B 与
C 互为同系物
C .化合物B 与
D 均为氨基酸,能形成内盐,也能发生缩聚反应形成多肽
D .反应③④⑤⑥均为取代反应
(2)化合物A 的结构简式:___;化合物D 的结构简式:___。

(3)写出阿斯巴甜与足量NaOH 水溶液充分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

(4)写出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化合物B 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___(不考虑立体异构)。

①1H —NMR 谱表明分子中有3种氢原子;②含苯环的中性物质。

(5)写出以1,3—丙二醇为原料制备的合成路线流程(无机试剂任选,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见本题题干):___。

22.(0分)[ID :141142]有机化合物A →G 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已知B 、D 是生活中的两种常见物质,F 的产量是衡量一个国家石油化工发展水平的标志。

回答下列问题:
(1)A 是淀粉水解的最终产物,A 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
(2)B 、D 中官能团的名称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
(3)F →G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B+D →E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
(4)一定条件下,B 除了生成F 外,还有水生成,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
(5)分子中含有“—COO —”结构的E 的同分异构体有_______种(不包含本身和立体异构).
23.(0分)[ID:141132]某制糖厂以甘蔗为原料制糖,同时得到大量的甘蔗渣,对甘蔗渣进行综合利用不仅可以提高综合效益,而且还能防止环境污染,生产流程如下:
已知:石油裂解已成为生产H的主要方法,E的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G是具有水果香味的液体。

试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名称________:G的名称________
(2)写出H发生加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3)D→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4)F→G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5)写出G的同分异构体中与CH3COOH互为同系物的结构简式:________
HNO反应得到α-羟24.(0分)[ID:141127]已知α-氨基酸在一定条件下能与亚硝酸()2
基酸,如下:
试根据如图所示关系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写出A、B的结构简式:A_________;B_________。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C D
→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C E
25.(0分)[ID:141125]成熟的苹果中含有淀粉、葡萄糖和无机盐等,某课外兴趣小组设计了一组实验证明某些成分的存在,请你参与并协助他们完成相关实验。

(1)用小试管取少量的苹果汁,加入_______(填名称),溶液变蓝,则证明苹果中含有淀粉。

(2)利用含淀粉的物质可以生产醋酸。

下面是生产醋酸的流程图,试回答下列问题:
B是日常生活中有特殊香味的常见有机物,在有些饮料中含有B。

①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注明反应类型。

B与醋酸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反应。

B→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

②可用于检验A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0分)[ID:141108](Ⅰ)有机物A、B、C、D、E之间发生如下的转化:
(1)写出C物质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②~⑧转化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有____________;属于加成反应的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反应序号填写);
(3)向A的水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并加热时产生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写出下列转化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4)B + D → E: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乙烯生成聚乙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已知葡萄糖在乳酸菌的作用下转化为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为。

试回答:
(6)乳酸分子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两种官能团(写名称);(7)乳酸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足量乳酸与Na2CO3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9)乳酸在浓硫酸作用下,两分子相互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环状酯,此环状酯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答案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B
2.C
3.D
4.D
5.D
6.C
7.B
8.D
9.A
10.B
11.D
12.C
二、填空题
13.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碘水(或碘酒) C
6105n 26126(C H O )nH O nC H O +→催化剂淀粉葡萄糖
()6126322C H O 2CH CH OH 2CO ↑→+酒化酶
葡萄糖
14.A C D 溶液变为蓝色 B 溶液变黄
15.2,3—二甲基戊烷 C 2H 6 C 2H 6 或
16.B D 羟基、羧基 1
17.淀粉 葡萄糖 甲酸乙酯 ()Δ610526126n C H O +nH O nC H O →稀硫酸
(淀粉)(葡萄糖) Δ23232HCOOCH CH H O
HCOOH CH CH OH ++浓硫酸
18.BD BF A 8 19.H 2SO 4 NaOH Cu (OH )2悬浊液 不可以 葡萄糖与氢氧化铜的反应必须在碱性条件下才能进行 (C 6H 10O 5)n+n H 2O
n C 6H 12O 6 18% 20.B D A C C 7H 10O 5 羟基 羧基 略 C 5H 10O 2 4 CH 3COOCH (CH 3)2
CH 3COOCH 2CH 2CH 3
【解析】
Ⅰ.a .乙酸具有酸性,可使酸碱指示剂变色,可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溶液变红色,故答
案为B;b.碳碳双键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可使溴水褪色,故答案为D;c.葡萄糖含有醛基,可与氢氧化铜浊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在加热条件下进行,生成砖红色沉淀,故答案为A;d.乙酸乙酯不溶于饱和碳酸钠溶液,乙酸与碳酸钠反应,可用于饱和碳酸钠溶液检验,故答案为C;
Ⅱ.(1)(1)A分子的分子式为C7H10O5;
(2)有机物含有羟基、羧基和碳碳双键;
(3)可与钠反应生成氢气,反应的方程式为+4Na→+2H2↑;III.(1)有机物A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含氢的质量分数为9.8%,则分子中含有的
N(H)=1029.8%
1

=10,分子中氢原子个数为氧个数的5倍,N(O)═2,根据相对分子质量
是102,所以N(C)=5,所以有机物A的分子式为C5H10O2;
(2)A与NaHCO3溶液反应说明分子组成里有羧基,则符合条件的A为
CH3CH2CH2CH2COOH、CH3CH(CH3)CH2COOH、CH3CH2CH(CH3)COOH、CH3C(CH3)2CO OH,共4种;
(3)A的一种酯类同分异构体,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两种相对分子质量相同的化合物,符合条件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CH3)2或CH3COOCH2CH2CH3。

三、解答题
21.AC
+3NaOHΔ
−−→++
CH3OH+H2O、、、
、、
2O Cu,△−−−→HCN −−−→+
2H /H O −−−−→浓硫酸△−−−−−→
【分析】
苯乙醛和HCN 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已知中的第一个反应,得到A(),A 在一定条件下和NH 3反应得到B ,B 为
,B 和甲醇在浓硫酸作用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C 为;和D 发生取代反应生成
,推知D 为,
和HCHO 发生加成反应,甲醛的醛基中的碳氧双键断
开,和中的-NH-发生加成反应生成,发生分子内酯化反应,羟基和连在上的羧基反应,生成。

22.6126C H O 羟基 羧基 加聚反应 酯化(取代)反应
32222CH CH OH CH =CH +H O −−−→↑浓硫酸加热
5 【分析】
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葡萄糖发酵生成乙醇,乙醇发生催化氧化反应转化为乙醛,乙醛继续氧化生成乙酸,乙酸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乙酸乙酯,乙醇在一定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乙烯,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故A 是葡萄糖,B 是乙醇,C 是乙醛,D 是乙酸,E 是乙酸乙酯,F 是乙烯,G 是聚乙烯,据此分析解答。

23.纤维素 乙酸乙酯 nCH 2=CH 2催化剂加热
−−−−−→ 2CH 3CH 2OH+O 2催化剂加热
−−−−−→2CH 3CHO+ 2H 2O CH 3COOH+CH 3CH 2OH
浓硫酸加热H 2O+CH 3COOCH 2CH 3 CH 3CH 2CH 2COOH 、
(CH 3)2CHCOOH
【分析】 结合已知信息,根据转化关系可知,甘蔗渣处理之后得到纤维素,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为葡萄糖,所以A 是纤维素,B 是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反应生成乙醇,则D 是乙醇,D 发生催化氧化生成E 为CH 3CHO ,E 进一步发生氧化反应生成F 为
CH 3COOH ,F 与D 发生酯化反应生成G 为CH 3COOCH 2CH 3,H 和水加成得乙醇,则H 为CH 2=CH 2,据此解答。

24.
【分析】
的分子式为C 3H 7NO 2,分子组成与B(C 6H 10N 2O 2)的分子组成的关系:,据此可知B 为环状结构,即:。

结合题给信息,与亚硝酸(HNO 2)反应得到的C 应是。

C 能发生脱水反应,比较D 、E 的摩尔质量可知,D 在分子组成上比
E 多一个“H 2O ”,D 是两分子C 脱去一分子水的产物,E 是两分子C 脱去两分子水的产物,必为环状,所以D 是,E 是,据此回答。

25.碘水 CH 3COOH+CH 3CH 2OH
浓硫酸CH 3COOCH 2CH 3+H 2O 取代(或酯化) 2CH 3CH 2OH+O 2
Cu Ag 或2CH 3CHO+2H 2O 氧化 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合理答案均可)
【分析】
(1)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色;
(2)①淀粉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催化剂的条件下生成乙醇,乙醇可被氧化为乙醛,最终氧化物乙酸;
②葡萄糖中含有醛基。

26.CH 3CHO ⑤ ⑧ 有(砖)红色沉淀产生 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 2H 5+H 2O
羧基羟基
2016-2017年度第*次考试试卷参考解析
【参考解析】
**科目模拟测试
一、选择题
1.解析:A.油脂碱性条件下水解反应为皂化反应,需要加食盐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析出肥皂,不需要乙醇,故A错误;
B.用乙醇制取乙烯,温度计用于测量液体的温度,制取蒸馏水时温度计用于测量馏分的温度,故B正确;
C.将10滴溴乙烷加入1mL 10%的烧碱溶液中加热片刻后,再滴加2滴2%的硝酸银溶液,以检验水解生成的溴离子,没有加酸至酸性,不能检验,故C错误;
D.葡萄糖的银镜反应,需要水浴加热,乙酸乙酯的制备不需要水浴加热,故D错误。

答案选B。

2.解析:是绿肥红.瘦中加点字所指颜色为红色,
A.蛋白质的显色反应,遇到浓硝酸变黄色,故A错误;
B.苯酚和浓溴水发生取代反应生成三溴苯酚白色沉淀,故B错误;
C.乙醛和新制氢氧化铜加热反应生成红色氧化亚铜,故C正确;
D.苯酚和氯化铁溶液反应生成络合物为紫色溶液,是苯酚的特征性质,故D错误。

答案选C。

3.解析:A.食醋能杀菌,为防止流感传染,可将教室门窗关闭后,用食醋熏蒸,进行消毒,故A正确;
B.高温条件下,可使蛋白质变性,医疗上常用高温煮蒸的方法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故B正确;
C.胶体遇电解质发生聚沉,在豆浆中加入少量的CaSO4会使豆浆中的蛋白质凝结,故C 正确;
D.浓硝酸具有腐蚀性,且分解生成二氧化氮对人体有害,不能代替84消毒液,故D错误;
故选D。

4.解析:A.芒硝的化学式为:Na2SO4·10H2O,A错误;
B.生石膏的化学式为: CaSO4·2H2O, 2CaSO4·H2O是熟石膏,B错误;
C.蚁醛又称为甲醛,化学式为HCHO,CH3CHO则是乙醛,C错误;
D.硝化纤维即纤维素硝酸酯,是纤维素与硝酸在浓硫酸催化下发生酯化反应生成的,化学式为:,D正确;
故答案为:D。

5.解析:A.蔗糖属于双糖不含纤维素,故A错误;
B.油脂属于酯类不含纤维素,故B错误;
C.葡萄糖属于单糖不含纤维素,故C错误;
D.棉花中含有纤维素,纤维素是多糖;故D正确;
故答案为C。

6.解析:A.肥皂的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小,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B错误;
C.纤维素是高分子化合物,能发生水解,故C正确;
D.葡萄糖是单糖,不能水解,其也是小分子,故D错误。

答案选C。

7.解析:①“乙醇汽油”是在汽油里加入适量乙醇而成的一种燃料,所以是混合物,故①错误;
②汽油、柴油都是碳氢化合物,植物油是脂类物质,所以除了碳氢元素之外,还有氧元素,故②错误;
③石油的分馏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煤的气化和液化属于化学变化,故③错
误;
④淀粉和纤维素水解的最终产物都是葡萄糖,故④正确;
⑤铜丝灼烧成黑色,立即放入乙醇中,CuO与乙醇反应:
CuO+C2H5OH加热CH3CHO+Cu+H2O,反应前后其质量不变,故⑤正确;
⑥乙烯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二溴乙烷而使溴水褪色,可用来鉴别,且能除去乙烯,故⑥正确;
正确的说法有3个,故选B。

8.解析:A.棉花为纤维素、蛋白质都属于高分子化合物,花生油是高级脂肪酸甘油酯,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A错误;
B.在加入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之前需要加入NaOH溶液中和未反应的稀硫酸,否则不产生砖红色沉淀,故B错误;
C.硫酸铜是重金属盐,加入到蛋白质溶液中,是蛋白质发生变性,故C错误;
D.油脂在热NaOH溶液中完全水解后产生高级脂肪酸盐和甘油,加入饱和食盐水,能够降低高级脂肪酸盐的溶解度,而高级脂肪酸盐的密度比水小,在常温下为固体物质,因此可观察到液面.上有固体析出,故D正确;
故选D。

9.解析:A.弱酸不能制强酸,BaCl2与SO2不反应,但有白色沉淀生成,可能是振荡过程中H2SO3被空气中氧气氧化为H2SO4,则白色沉淀为BaSO4,故A正确;
B.未先滴加淀粉溶液,则无法排除原溶液中含有I2,由操作和现象可知X中可能含碘或I-,故B错误;
C.钠与乙醇反应为放热反应,钠块未熔化,是反应速率缓慢,放出的热量少的缘故,故C错误;
D.检验-CHO需要在碱性条件下进行,则配制新制Cu(OH)2悬浊液需要在浓NaOH溶液中滴加几滴CuSO4溶液,确保NaOH过量,故D错误;
故答案为A。

10.解析:A.新制的氢氧化铜悬浊液与乙酸反应,沉淀溶解,与葡萄糖加热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故可以鉴别,故A项正确;
B.葡萄糖里也存在羟基,也可以和金属钠反应,故B项错误;
C.苯、乙醇、乙酸、葡萄糖均可以发生取代反应,故C项正确;
D.葡萄糖可用于酿酒,即葡萄糖转化为乙醇,故D项正确;
故答案为B。

11.解析:A.蚕丝是蛋白质,灼烧会有烧焦羽毛的气味,人造丝则没有,故A项正确;B.某反应若是吸热反应,从焓判据来分析,是无法自发的,但是该反应能够发生,一定是熵判据起决定作用,故该反应一定是熵增反应,故B项正确;
C .高锰酸钾可以吸收乙烯,保鲜水果,故C 项正确;
D .浓硫酸与铁常温下钝化,加热情况下也不产生H 2,而是SO 2,故D 项错误; 故答案为D 。

12.解析:A. 硝酸可氧化亚硫酸钠生成硫酸根离子,与氯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不能证明久置Na 2SO 3已部分被氧化,故A 错误;
B. 生成的乙烯及挥发的乙醇,均使高锰酸钾褪色,由现象不能说明生成乙烯,故B 错误;
C. 卤代烃碱性条件下水解生成NaX ,NaX 和稀硝酸反应生成HX ,HX 和硝酸银反应生成AgX ,该卤化银为淡黄色沉淀,说明为AgBr ,则卤代烃中含有溴元素,故C 正确;
D. 酸性条件下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能和银氨溶液反应生成Ag ,所以该实验不能证明麦芽糖具有还原性,故D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
13.解析:(1)玉米粉碎后可以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提高原料的利用率,故答案为:增大反应物的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使反应充分进行;
(2)若淀粉遇完全水解,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碘水(或碘酒),溶液不变蓝色,则检验淀粉是否水解完全的试剂为碘水或碘酒,故答案为:碘水(或碘酒);
(3)滤去废渣后得到的是乙醇的水溶液,向乙醇的水溶液中先加入生石灰,然后再进行蒸馏可以分离得到无水乙醇,故答案为:C ;
(4)淀粉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发酵生成乙醇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126322C H O 2CH CH OH 2CO ↑→+酒化酶葡萄糖,故答案为:()6126322C H O 2CH CH OH 2CO ↑→+酒化酶葡萄糖。

14.解析:(1)葡萄糖中有醛基,可以发生银镜反应,故选择新制银氨溶液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葡萄糖溶液,故选A 。

(2)食盐是NaCl ,食盐溶液中有Cl -,可以和Ag +反应生成白色沉淀AgCl ,所以选择硝酸银溶液来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食盐溶液,故选C 。

(3)淀粉和碘反应会生成蓝色物质,所以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淀粉溶液可以用碘水,故选D 。

淀粉溶液中加入碘水,溶液变为蓝色。

(4)鸡蛋清溶液为蛋白质溶液,蛋白质遇浓硝酸,在加热时会变黄,所以判断一种无色溶液是否为鸡蛋清溶液,可以用浓硝酸,故选B 。

鸡蛋清溶液中加入浓硝酸加热,溶液变黄。

15.解析:(1)的结构简式可改写成如下形式并编号:
,则主链上有5个碳原子,2、3两个碳原子上各连有一个甲基,
所以名称为:2,3—二甲基戊烷。

答案为:2,3—二甲基戊烷; (2)发生加聚反应,是碳碳双键断裂一个键后的产物聚合,而-COOH 不发生变化,所以加聚产物是。

答案为:;
(3)分别完全燃烧等物质的量(可设为1mol)C 2H 6、C 2H 4、C 2H 2,需要氧气的物质的量分别为
3.5ml 、3mol 、2.5mol ,所以耗氧量最多的是C 2H 6;分别完全燃烧等质量的C 2H 6、C 2H 4、C 2H 2(最简式分别为CH 3、CH 2、CH),碳原子数为1的最简式中,氢原子个数越多,耗氧越多,则燃烧时需要氧气最多的是C 2H 6。

答案为:C 2H 6;C 2H 6;
(4)CH 3CH(NH 2)COOH 发生缩聚反应时,-NH 2脱去1个H 原子,-COOH 脱去-OH ,则产物为或。

答案为:或。

16.解析:(1) A .鲜榨橙汁中含维生素C ,有强还原性,能和碘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使碘水褪色,故不能使其变蓝,故A 错误;
B .馒头中含淀粉,能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为麦芽糖,故越嚼越甜,故B 正确;
C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故其水解生成高级脂肪酸和甘油,不能生成葡萄糖,故C 错误;
D .淀粉水解最终变为葡萄糖,要生成酒精,需是葡萄糖在酒化酶的作用下分解生成,故D 错误;
故选B 。

(2)新制的Cu( OH)2悬浊液遇含醛基的有机物生成红色沉淀,其中食醋、白酒和食盐中均不含醛基,而葡萄糖中含醛基,故选D ;
(3)由乳酸分子的结构简式可知,乳酸中含有羟基和羧基两种官能团,乳酸中的羧基可以与氢氧化钠反应,1mol -COOH 最多和1mol NaOH 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OH=
+ H 2O ,故答案为:羟基、羧基,1,。

17.解析:据②A 遇碘水变蓝推知A 为淀粉;据①B 、C 均能与新制()2Cu OH 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③A 、C 在稀硫酸、加热的条件下均能水解,水解液加碱后均能与新制()2Cu OH 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知B 能与新制()2Cu OH 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却不能水解,推知B 为葡萄糖;则C 为甲酸乙酯。

(1)A 为淀粉,B 为葡萄糖,C 为甲酸乙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