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专题复习:诗歌鉴赏之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诗中人物曾经金戈铁马,驰骋疆场,现在虽被弃置
不用,但仍胸怀报国之志,心系抗金前线。
3诗歌通过这一形象的塑造,表达了自己壮志未酬、
报国无门的悲愤。
形象的意义
1.诗歌塑造了(描述了)什么形象
(身份)
答
题 2.形象的基本特征
步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骤
3.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理想、追求、品性等)
评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 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诗歌四看
• 看题目 • 看作者 • 看正文 • 看注释
诗歌3W
• What:写了什么,意象、意境 • Why:为什么写,情感内容 • How:怎么写,表达技能,语言风格
的热点考 评价作者的观点态度。低频考点是鉴赏古
点
代诗歌的人物形象。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唐宋诗
诗歌选材多样化,打破以唐诗宋
考情 词是命 词元曲为主,以名家名作为主的格局,
分析 题的热 而是兼顾各朝代的各类诗歌情势,如宋
点选材 诗、清诗、清词等,并关注非名篇名作。
鉴赏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看
一 看
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4分)
•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驻足春风夕 阳中凝望东山,对东山雪景充满爱好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可以看到一 个心境悠闲、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往我 的诗人形象。
• 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 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孤寂、落寞(惆怅),愁苦幽怨的形象。
思 例:王昌龄的《闺怨》 妇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另有清丽脱俗、辛勤劳苦等女子形象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中的人物形象。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 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 在天山,身老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者所居之地。陆游晚 年居于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清冷的房间里,萤虫飞来又飞回去休息了,有人几乎一整夜都在
缝制衣服。“思君此何极”道出了心里的感受。
[答案2]
扩写语段的好例子,诗歌鉴赏的坏典型。
我放下珠帘,凝神四顾,萤火虫飞来却又飞回去休息了,而我却
没有丝毫睡意,我只能借着缝制衣服来消磨我的时光。在这样月色
明朗的夜晚,我思念我心中的爱人已经到了极点。
说
1、知人论世,关注背景;
一
说 :
☆ 已学知识 关注注释
怎
2、抓人物描写的方法。
样
了 解 人
☆正面描写:动作、语言、心理、神态、 细节。(表现人物性情,使其血肉饱满)
物
侧面描写:自然与社会环境。(烘托)
形
象
紧扣文本,紧扣重要字词!
请简析《诉衷情》词中的人物形象。
答案参考:
什么形象 形象的特征
1诗中描写了一个壮志难酬的抗金英雄形象。
第一,我们对古诗词中的“人”做一下大致的分类:
:
古 诗
男人:仕宦、隐者、游子或征夫等;
词
人 女人:思妇
物
形
象
举
隅
1、春风得意、犹豫满志的形象。
例: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
仕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宦 例:孟郊《登科后》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2、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 仕 例:鲍照《拟行路难》(其六) 宦 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
[答案3]
这是对谢眺的客观而公正的评价,但不合要求。
诗人谢朓目睹仕途的险恶和现实的黑暗,因此常常通过对景物或
人物的描写,表现出对于宦途的忧惧和人生的苦闷。他的诗情耐人
咀嚼,遣词自然、音调和谐。
[答案4]
符合答题要领。
本诗刻画了一个思妇形象。萤虫飞回休息,说明夜已经很深了,
主人公借着缝制衣服来打发时光,表现对爱人的思念。诗人借思妇
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蝶躞垂羽翼。
3、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仕
例: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
宦 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
贵的思想,也反应了他傲岸不羁、豪
放自负的性情。
4、忧国忧民、矢志报国的形象。
仕
例: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何时 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
者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
爱好;
1、依依惜别的形象
例:柳永《雨霖铃》
“执手相看泪眼,竟无语凝噎。”
游
2、思乡怀人的形象
例:张籍《秋思》
子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3、漂泊无依的形象
例:杜甫《旅夜书怀》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
涌大江流。名岂文章著,官因老病休。 飘飘
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结合全诗简要分析。
一 评
(3分)
: 《 玉
玉阶怨 谢朓
阶
怨
夕殿下珠帘,流萤飞复息。
》 人
长夜缝罗衣,思君此何极。
物
形
[注释]玉阶怨:属乐府《相和歌辞•楚调曲》,
象
从所存歌辞看,主要是写“宫怨”的。
请为以下答案亮分,并说明理由
[答案1] 整个文段都没有说怎样的形象,后文也没有环绕这个中心来写。
这样一个形象抒发了对宦途的忧惧和自己内心的苦闷。
练
一
练
:
《 邯
邯郸冬至夜思家
郸 冬
白居易
至
夜 思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家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中
的
人
物
形
象
本诗刻画了一个因在客中度节而思念
参
家人的游子形象。(要点一) “抱膝”二字,活画出枯坐的神态。
考
只有抱膝枯坐的影子陪伴着抱膝枯坐
宦 足”,诗人不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思中,
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他忧国忧民的性
情。再如辛弃疾的《破阵子》,陆游
的《示儿》。
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
征
参军行七首(其四) 王昌龄
夫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
隐
例: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 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答
的身子,“还应说着远行人” 诗人想
案
象家人对自己的思念,更添思家之情。
(要点二)
本首诗表现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之感和
思家之情。(要点三)
高考真题演练
送邹明府游灵武 唐 贾岛
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灵武:即灵州(治所
最爱东山晴后雪① [宋]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小立春风夕照间。 最爱东山晴后雪,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①本诗为《雪后晚睛,四山皆青,惟东山全白,赋<最爱东山 晴后雪>二绝句》中的一 首。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4分)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 前花。摇曳碧云斜。
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
析。(4分)
• 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 清正廉洁。 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仍旧瘦弱,随身相 伴的还是那些书。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 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 至清至廉的形象。
作业:分析人物形象,二题任选一题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鉴赏评价 D 考纲 (1)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能 解读 (2)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考纲要求:阅读浅易的古代诗文
思想感情
浙江诗歌鉴赏的考查中,高频考点
和表达技 是评价古代诗歌的主旨、景物形象和表达 考情
能是命题 技能。中频考点是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和 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