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找矿技术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关于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找矿前景探讨
俞延义
(青海创睿地质勘查有限公司,青海 西宁 810000)
摘 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矿产资源作为许多工业行业不可缺少的生产原材料,已经越来越供不应求。
伴随国家矿采 “973”计划的推行,沉积变质型矿床具有很大的找矿潜力。
因此结合近几年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果,通过对沉积变质型矿床矿体形态规模和产状、矿石特征等地质特征的综合分析,探讨找矿前景,预测进一步找矿方向,对指导矿业部门探矿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沉积变质型矿床;找矿前景;矿石特征
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19)12-0068-2
Discussion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specting prospects of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YU Yan-yi
(Qinghai Chuangrui Geological Exploration Co., Ltd.,Xining 810000,China)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construction, mineral resources, as an indispensable raw material for many industrial industries, have become increasingly in short supply.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National Mining “973” program,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have great prospecting potential. Therefore, combined with the main achievements in recent years, 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ore body shape size and occurrence characteristics and ore characteristics of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s, the prospecting prospects are explored, and the prospecting direction is predicted to guide the mining sector.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Keywords: sedimentary metamorphic deposit; prospecting prospect; ore characteristics
沉积变质型矿床是我国矿床的主要类型之一,其中蕴含着锰-铅、锌-铜-镍等多种金属资源,与岩浆熔离型同属于我国重要的成矿类型[1]。
并具有“规模大、金属矿藏种类多、矿床多数宽度窄,走向长”的特点,较易于探测。
由于以往地质开发研究工作较少,资源状况不清,严重影响了对沉积变质型矿床的矿业研究。
因此,探明已有矿物资源、寻找新的矿物资源,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是当前研究沉积变质型矿床的首要任务。
1地质特征
沉积变质型矿区地层由前震旦系组成基底,其上的古代金水统震旦口、石炭纪古生物界组成盖层,构成“两层式结构”。
第四纪碎屑堆积其中。
盖层主要在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滨海—浅海动荡环境下形成的,相变较大。
逆断层是矿区最主要的赋矿地层,主要由白云岩和矿母岩及硅质灰岩组成。
矿床位于断裂带派生的构造带上,倾角陡缓不一,为成矿提供了有利的赋存空间。
1.1矿体形态规模和产状
矿体在沉积变质型矿区平面上呈浸染状展布,剖面上呈脉状延伸,以岩体为中心,矿化由中高温接触带矽卡岩型锰矿向中低温层间镍矿过渡,形成“层状”产出。
其中矿体由厚变薄、指状分散等现象屡见不鲜。
在我国其矿石岩层走向约为300m~700m,倾角在58°~73°之间。
厚度在110m~200m之间变化,矿体规模悬殊较大。
其中分布于天津晋南蓟县和西藏谢通县的沉积变质型矿区矿体规模最大,锰镍等矿藏储量分别达到500万吨和近630万吨。
矿体属细脉状体,混合沉淀构造成矿,与基底内弯断裂带界限明显。
1.2矿石特征
古生代—三叠纪火山时期矿区内岩浆热液运动强烈,相对温差达九万余度,矿体均遭受了不同程度的蚀变,进而导致岩石的高盐度。
下部为碳酸盐矿石;中部为蚀变矿与碳酸盐岩矿共生的混合型矿石
1.2.1 矿石物质组成
(1)化学成分:矿石化学组成以Cu、Sr、Ag、O为主,有价值的矿藏元素含量占总量18%~26%,最高达50%以上,还伴生一些Rb、Sn、V、Si、In等分散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其中Sn、V等均有潜在开发价值。
矿石多元素分析如表1所示。
表1 矿石多元素分析表
元素Cu Sr Ag O V Sn Si
含量(%)0.540.360.250.70.050.0030.08
(2)矿物成分:根据实地取样研究,沉积变质型矿区金属矿物主要有锰闪锌矿、闪镍矿、方铅矿和黄锰矿,含少量的黄铜矿、孔雀石、蓝铜矿、磁黄锰矿;沉积变质型矿区非金属矿物主要是、黑云母、碳酸钙、硅氧化物矿物等。
两种矿物的分布如图1所示。
图1 沉积变质型矿区地质简图
1.2.2 矿石结构构造
矿石结构主要有粒状、角砾碎裂、楔形、热液分离、脉状叠加等结构。
其中粒状形结构比较普遍。
其中矿石样本的显微结构如图2所示。
收稿日期:2019-06
作者简介:俞延义,男,汉族,生于1987年,青海人,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
世界有色金属2019年 6月下
68
找矿技术
P rospecting technology
图2 矿石样本显微结构--粒状形结构
2 找矿前景探讨
根据目前的国内外对于矿产勘探的研究成果,结合一般矿床的成矿条件及卫星遥感等多样信息,开展成矿预测准则可概括为以下七方面:①地层形成历史;②铜锰矿化及铝锌矿化;③与已知矿区岩性条件相似;④岩浆熔离型蚀变;
⑤激电测探呈“品字型”控矿构造;⑥区内水系沉积物化学组成异常;⑦旋磁辐射呈柱状纤变式。
根据预测准则,可以认为在沉积变质型矿区的地质勘查工作仍有较好的找矿的前景,依据如下:①根据已知勘查记录,在西藏地区的沉积变质型矿段用钻探工程追索地表矿体时,发现隐伏盲矿体信号,说明在矿带中可能还存在的盲矿体。
②根据山西省矿区内混合岩和片麻岩探槽样品的化学元素分析,Fe45g/kg、Au21.56g/kg、Zn9.3g/kg的结果来看,该取样所在矿段也发现混合岩和片麻岩体内的锰锌矿体,推测侵入岩体内有形成金-铅-锡伴生矿体的可能性,注意综合找矿。
③矿段的矿体延深情况、产状、形态、规模等都有待进一步验证和研究,是扩大银铅锌储量及寻找盲矿体的有利地段。
天津晋南蓟县的矿区V3矿段东延部位(近外围),岩体超覆于寒武纪地层之上,其深部未进行系统的查证工作,尚有较大的找矿机率。
④根据众多沉积变质型矿区所在区域的矿地质勘查,蓟县周边地表水系沉积物有锰、金、锡等多金属元素,应对该区此地层进一步研究,深部有望出现规模大、质量好的矿体。
⑤目前全国在沉积变质型矿区已圈定矿脉57条,其中富矿占36条,品类富集矿占18条。
已知矿体长度深度均比较理想,投入产出率较高,因此沉积变质型矿区在国内属于较具规模的具有潜力矿区。
⑥从卫星遥感的点面结合重点靶向预测来看,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沉积变质型矿区内部断裂构造呈不整合接触,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
区内感应出有4个点反映遥感异常,目前已经发现的矿床、点仅分布在1-2个遥感异常上,其余的遥感异常,仍显示出可观的找矿前景。
总之,首先对最有希望的地段进行勘探验证,获得可靠的样品信息和检测成果,并与国际标准对照,及时汇总信息,指导下一地点的勘测方向,以期取得找矿的新突破。
3 结语
本次对沉积变质型矿床的地质特征的分析为以后的地质找矿提供了参考依据,相信随着工作的深入,首选深部低阻高极化体地段及激电异常、遥感异常等地段进行深部钻探验证,扩大矿床规模。
找到更多的矿产资源将为中国成为工业强国提供基础。
[1] 杨瑞东,程玛莉,高军波,等.贵州二叠系茅口组顶部锰矿沉积特征及
矿床成因研究[J].地质学报,2018,92(4):804-816.
(上接67页)
此外,地震勘探法同样也是比较常用的一种金属矿地球物理法,其主要借助于地震波反射状况进行分析,了解相应目标区域在地震波作用下的具体表现,进而也就能够分析判断相应区域的地质状况,对于金属矿产的分布状况具备理想明确效果。
3 金属矿产勘查中找矿技术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
(1)电法勘查注意问题。
在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电法勘查在当前虽然体现出了一定作用,但是同样也存在较为明显的缺陷和问题,尤其是对于最终的勘查准确度来看,更是往往表现出了明显不足,容易给后续金属开采工作带来较大威胁。
比如这种电法勘查技术的应用主要就是针对磁性物质进行分析明确,但是这种磁性物质并非仅仅表现为金属矿产资源,其它岩石资源同样也容易表现出磁性,如此也就必然会导致相应电法勘查结果的准确度不够理想,容易在结构层面出现较大的偏差问题,辨识度不够,识别容易出现错误,后续相应金属矿开采工作也就容易受到制约和影响,最终影响到金属矿产勘查的作用价值。
基于此,这种电法勘查技术在当前应用越来越少,更加无法独立应用,局限性比较明显。
(2)地球化学法应用注意问题。
在金属矿产勘查中应用地球化学法确实可以表现出理想的作用效果,但是因为自身操作的复杂性以及勘查对象的复杂性,在具体技术操作过程中同样也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和不足,对于最终勘查结果也会产生影响。
地球化学法应用中最为常见的问题就是涉及到了较多的影响因素,勘查结果的准确度同样也很难得到理想保障,往往需要进行长期精准研究,并且需要针对目标对象进行全面分析,借助于长时间的研究优化缩小勘查范围,进而最终优化其勘查结果的准确度。
当然,因为地球化学法的应用对于技术操作的要求相对较高,同样也需要确保技术人员的操作规范有序,应该遴选专业技术操作人员,避免因为相关技术人员的处理失误影响到最终的勘查结果,应该针对整个操作流程进行全方位监管控制。
(3)地球物理法应用注意问题。
在金属矿产勘查工作中应用地球物理法同样也是比较有效的重要方法,但是该方法的应用同样也需要关注于整个操作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影响因素,规避这些方面出现的严重异常问题。
结合地球物理法的应用来看,其最为突出的一类问题就是涉及到的勘查信息相对繁杂,后续分析处理工作面临着较大难度,如果分析研究不到位,必然也就容易出现混乱问题,最终容易导致金属矿产勘查结果受到影响。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金属矿产勘查工作中,因为其勘查难度越来越大,涉及到的问题同样也越来越多,如此也就必然需要重点围绕着不同找矿技术的灵活运用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灵活选用找矿技术,规范勘查操作,最终为金属矿产开采提供有效参考。
[1] 王金亮,晋晓明.深部金属矿产资源地球物理勘查方法的应用分析[J].
世界有色金属,2019(06):126+129.
[2] 贾林.探究金属矿勘查中的地质找矿技术及创新[J].世界有色金
属,2019(05):95+97.
[3] 黄朝龙,孙文德.浅议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技术[J].世界有色金
属,2019(02):128+130.
2019年 6月下世界有色金属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