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揭阳市第三中学高三历史复习课件:苏联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共20张PPT)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很快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基础。
(2)政治上:使工农联盟得到巩固,从而克服国 内的政治危机,有效的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理论上,是从国情出发,向社会主义过渡的 正确途径,是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益探索。 2、消极方面:
1918年列宁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 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 由贸易,严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 不仅是为了维持生存和战争,而且已经超越 ‘一般革命’的任务,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 推进社会主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请思考: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苏维埃 政府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还有什么目 的?
材料三:俄国的经济情况极为糟糕,
重要的粮食、燃料和原料产地均被敌人 夺走,生活必需品严重匮乏,以至城市 人口每两天才领到1/8磅面包。
新生苏维埃政权面临怎样的形势?
A、政治和军事上 :遭联到合外进国攻干,涉3/4军国和土国被内敌武人装占叛领乱;的
B、经济上:
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困难;
------苏维埃政权面临危机
1921年,苏俄实施新经济政策
3、内容
政策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新经济政策
农业
余粮收集制 (农民除口粮、种子粮以外 的一切余粮收归国有)
减固轻定了粮农食民税负担,提高了 农(纳民税的后生的产余积粮极归农性民支配)
工业 贸易
全面推行工业国有化。建 政府对国企实行经济核算,
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 提在高国了家掌劳握动经生济产命率脉,的前提
直接目的:解决战争的危机,巩固政权
主观目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
1921年俄罗斯发生了骇人听闻的南方饥荒。一年 半时间里超过500万人死于饥饿。在非常困难的地 区,为了生存人吃人的极端的情况就出现了,有的 家庭死去成员的尸体,竟被那些一息尚存的家人吃 掉充饥。另外,那些死于饥饿或被打死的人的尸体, 也成了饥饿的人们争抢的“食物”。
——摘自凤凰网
材料一:1921年春,俄国一些地区发生饥荒。 列宁和中央苏维埃命令宰杀一批马匹,把马 肉分配给灾区农民,以便让他们渡过饥荒。 可农民却喊出了“打倒列宁和马肉,恢复沙 皇和猪肉”的口号
材料二:在喀琅施塔得水兵叛乱中,参加者 占领要塞,提出“要苏维埃,不要布尔什维克”、 “立即取消粮食征购队”等口号。
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 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 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 段、途径、方法和方式。
——列宁 依据材料说明新经济政策“新”在何处?
理解历史 4、特点和实质
(1)特点: 通过在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
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权。
B、外交上:
与德国签定《布列斯
特和约》退出一战
C、经济上: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内容
1、农业: 余粮收集制-无偿征收农民余粮
2、工业: 推行工业国有化-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 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
3商业: 取消自由贸易
(物物交换)
4、产品分配: 实物配给制
否定商品货 币关系
5、劳动方面: 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

取下得,较实行好国的家经资济本效主益义(p132)
(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 (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
中管理)Biblioteka 制经济并存)取消自由贸易 (否决商品货币关系)
实行自由贸易 有(利利于用市商场品经货济币关的系发)展
分配 实行实物配给制,普遍义 务劳动制 (平均主义)
提实高行了工劳资动制者的生产积 极(性按劳取酬)
在三年的国内战争期间,苏俄人民是怎样战胜国内外敌人的?
评价《布列斯特和约》: 同志们,炮火包围着我们,
A、军从事内上容:上看:这项和约对俄凶国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是苛刻的:俄国丧失了大片祖的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组建红领军土,,抵支抗付了敌巨人额的的进赔攻款。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了帝从国结主果义上战看争:,苏得俄到从喘此息不摆机战脱胜,就在战斗中光荣牺牲。 会从而巩固了新生的苏维—埃—政苏俄革命诗人杰米扬.别德内依
(2)在实国战质家:时掌握共主产要经主济义命政脉的策前是提下在,生允许活资中本排主义斥 在商一定品范关围系和一,定用程度军上事恢复和和行发政展,手进段而使控社制会主社义会成 胜运战时转资,本进主义而成直分,接最进终建入设社社会会主主义义的经;济体制
原理:生产关系的变革要适应生产力水平
5、评价:
1、积极方面: (1)经济上:调动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使苏俄
材料1:从1919年到1920年,红军粉碎了协 约国策划的三次大规模武装进攻,捍卫了十月革命 的成果。
材料2:1920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 法:“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 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 们。”
1)积极:保证了军事胜利,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2)消极:在执行这一政策的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 病和错误,遭到了广大农民的反对。
专题七、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 经验与教训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列宁时期)
二、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 (斯大林时期)
三、苏联社会主义改革与挫折 (斯大林以后)
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戈尔巴乔夫
一、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
一、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
“非常时期”
“非常政策”
严峻的内外局势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内容 评价
你参加红 军了吗?
材料一:同志们,炮火包 围着我们,
凶猛的野兽齐向我们猛扑。 祖国的土地上盘踞着暴徒。 我们的命运注定只有两种: 不战胜,就在战斗中光荣 牺牲。
——苏俄革命诗人 杰米扬·别德内依
结合教材思考:诗中的野兽和暴徒分别指什 么?反映了当时苏俄面临着怎样的处境?
材料二:1918年夏天,苏维埃已被战火 包围,红旗只在1/4的国土上飘扬,全国 3/5的人口在反革命势力控制之下。
农民不满、工人罢工、士兵叛乱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
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战争的破苏坏维;自埃然政灾权害面临严重的经的济失误
和政治危机
苏俄国民经济濒临崩溃
2、标志
工人、农民不满
列宁在1921年俄苏共维(埃布政)第权十面次临代严表重大的会经上济作和 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政粮治收危集机制的报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