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小明的故事-BOM相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会计小明的故事-BOM相关
一:引子
话说昨晚刘大哥安排自己晚上睡觉前把BOM的问题,用烤猪蹄的例子去想清楚。

这家伙可把小明大晚上的馋的。

睡意竟无,还旁生一大堆关于BOM的问题。

比如刘大哥说的BOM架构,他只是举个桌子的BOM例子,可是为啥要分层次?怎么分分层?这和成本核算有啥关系?
二:税事
第二天小明准备带着这些昨晚的问题,等刘会计有时间去咨询一下。

小明打开邮箱,刘会计发给小明一份邮件《关于BOM的一些问题》。

1:BOM存在问题
A:错误的BOM数据造成仓库的库存情况不够准确,成本核算不准确。

B:错误的BOM数据造成采购需求不够准确
C:BOM清单在更正之后,系统中的部分需求数据仍然存在;原因与解决措施:数据更改之后,必须重新运行MRP后,需求数据才能及时更新.
D:BOM数据中维护了同组的物料,但当不想采购某种物料时,系统仍然产生采购需求;
原因与解决措施:系统是按照标准BOM数据进行运行的,所以产生需求是正确的,如不需要采购这种物料,可以更改相关的BOM组数据中的比例项,或不将系统的建议采购数据转成采购定单;
E:车间在生产的时候经常碰到没有BOM数据的生产单,而无法生产;
F:系统中部分生产计划中BOM数据的物料描述,与客户承认图中的物料描述不一致,给生产造成较大困难,时常用错;
G:BOM数据与实际生产所需要的数据不符;
H:最近新增加了部分产品,还没有编制BOM数据;
2、BOM问题相关处罚
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由人事部、审查部和ERP办公室负责考核,呈请管理本部分管副总批准;由人事部予以处罚:
1:对于没有及时提交“数据维护申请表”、提交的数据不够准确、对提供的数据没有及时录入或录入错误,以及相关部门所填写的参数错误或不全等,因工作不力而使数据不能及时(或错误的数据)录入系统;或其它违反以上数据管理细则者;:
2:造成轻微影响,而没有造成损失者,根据情节轻重,给予口头警告或向其部门经理通报;多次出现上述操作错误者,对相关人员每人至少给予**元罚款,并予以通报批评;
给公司造成损失者,根据情节轻重,除给当事人每人至少**元以上罚款外,同时给予一定程度的行政处分。

3:对数据维护员如有下列行为之一者,一经发现,将据情节轻重,处以**元罚款,并警告一次;情节严重者,调离原岗位并予以降职使用;①不使用更改号更改BOM者;②在系统中维护录入没有经过审批的数据者;③擅自将自己的数据维护权限和密码透露给它人使用者④对于各数据责任人员,如对他人的异常反馈或对数据份内工作不积极办理而迟迟拖延,玩忽职守、致使公司蒙受损失者;
看完刘会计发过来的这份邮件,小明感到BOM这个东西,这么严重啊。

一则影响各部门日常运行,同时也就影响成本核算。

二则BOM 问题也是ERP运行以及财务核算之基础,地基不牢地动山摇。

小明之前总想着赶紧告诉自己成本核算的步奏,核算的流程。

现在想想,光知道这些操作流程,以及在ERP下的“下一步”,如果基础BOM都出现了问题,那么核算也只是空中楼阁而已。

小明想起,早几个月刘大哥做新能源成本核算与潘总生产那边的数据老是对不上,后来年终盘点菜发现,其中有几个产品因升级了,但是系统BOM还是原来的,但是生产部和研发部并未有进行系统更新,导致A物料多了,B物料少了。

小明可能现在还不能体会到,成本核算的核算不是在怎么算,因为怎么算,在ERP下,早已经有“下一步”或者核算作业指导书,更多的是核算前的规范,以及核算后的分析。

不过小明没忘记自己还要问刘会计关于BOM为啥要分层级的问题,中午吃完饭,乘刘大哥还没午休的时间。

刘大哥给小明做了讲解,讲解如下:
一、是否要单独下发生产任务
有些工厂,只对最终产品才下发一张生产任务单,其它都是车间自行安排生产,如果半成品在生产过程中也不需入库,则可考虑对产品进行工序管理,简化BOM;如果工厂需对半成品下发生产任务指令,则需考虑对需发生产任务的半成品进行分层。

二、半成品是否会直接采购
如果工厂半成品本身有可能会直接采购,也应考虑将此半成品进行分层,做一个单独的BOM
三、半成品是否会直接销售
如果工厂半成品本身有可能会直接销售,也应考虑将此半成品进行分层,做一个单独的BOM
四、是否需入库
如生产出的半成品不需入库,而是直接转到下一道工序/车间,则不建议将此BOM单独分层;如生产出的半成品,需要入半成品仓之后,下一道工序/车间生产时,又从半成品仓领出,则BOM在此处应考虑分层。

五、是否考虑虚拟件
如果工厂产品工艺比较复杂或一个产品中,共用件使用比较频繁,可根据需要,采用虚拟件进行处理。

六、是否委外
如果启用车间管理,则对一些如电镀、喷油、热处理等因为本厂没有相关设备,需委外处理的,做工序外协即可,简化BOM分层;如果不启用车间管理,则需在产品委外处,单独分出一层。

对于BOM层级架构,以及是否设置半产品。

刘会计举了个例子。

甲产品分为A车间工序和B车间工序,A车间生产完成后,转移至B车间加工成为产品。

甲产品BOM材料成本500元/件,当月投产100件,完工60件(A车间完工100件转至B车间,B车间最终完工
60件)。

当月直接人工A和B车间发生1000元(各车间发生500元),制造费用A和B车间发生2000元(各车间发生1000元)。

假设人工和制造费用不分摊给在产品,全部分摊给完工产品。

如果不设置半产品成本计算:
计算当月完工产品成本=500*60+1000+2000=33000元。

如果分别设置A半产品成本和B阶段的完工产品成品成本计算:
A半产品成本=500*100+500+1000=51500元,A半产品单位成本=51500/100=515元。

B产品完工成本=60*515+500+1000=32400元。

设置半产品和不设置半产品,成本核算比对就可以看出差异了。

给小明讲完BOM层级架构后,刘经理顺势把BOM涉及的材料核算讲价了一下。

对于产品材料的核算,小明还停留在大学学过的成本教材里。

一般例题是这样的:某企业生产甲乙两种产品,甲乙同时耗用A 材料1530千克,单价3.5元/千克。

甲产品实际产量为15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3千克;乙产品实际产量100件,单位产品定额耗用量为1.5千克,采用定额耗用量比例分配计算甲乙材料费用。

甲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50*3=450千克
乙产品材料定额耗用量=100*1.5=150千克
材料定额耗用量分配率=1530/(450+150)=2.55
甲产品实际分配材料数量=450*2.55=1147.5千克
乙产品实际分配材料数量=150*2.55=382.5千克
甲产品材料费用=1147.5*3=3442.5元
乙产品材料费用=382.5*1.5=573.15元
在小明的成本学习中,他只知道成本核算材料,关于以上的例题。

但是具体到实务中材料如何核算,以及具体在ERP下如何核算,小明还真不太清楚。

刘会计先拿出一个表格
甲产品BOM用量损耗率单价材料费用分配成本小计
A011
B022
C032
D041
E051
F064
然后对于表格一一解释到:
1:关于BOM上面已经提到了,具体产品材料方面,可能主料、辅料都设置在BOM里面,比如有的企业把包装盒或者干燥剂等都设置在BOM里面,而有的企业则把辅料类不放在BOM里面,具体根据企业管理和产品特性来说。

2:关于BOM用量这个问题,肯定是实际来设置,比如一个桌子四个腿,当然还涉及单位,是按照千克,克,还是米,还是PCS来算,也是需要统一,否则采购按照米,进入系统,但是BOM确实按照厘米,那就存在问题了。

3:关于损耗率问题,具体根据企业实际和产品特性会设置一个损耗率,如果存在损耗率,那么实际耗用材料,会在BOM用量基础上,加上损耗率部分。

4:关于单位问题,首先这个单价肯定不是你们教科书上,给你一个数据。

这个数据一般来说除非个别单独计价办法的外,都是采用加权平均,而这个加权平均也是在存货收发存明细表里面取数。

存货收发存明细里面,有月初物料数量和单价,还有本月采购入库的数量和单价,还有本月退库数量或盘盈盘亏数量,那么本月发出数量也有,本月发出单价,就是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得出,同时这个单价也系统引用到成本核算模块。

5:关于材料分配什么意思呢?也就是一般系统下产品材料成本,都是BOM数据直接套算得出,但是也存在需要分配的,比如几种材料共用的模具费,比如几种材料共同耗用的公共费用,根据需要分摊到具体材料里面。

6:关于成本小计,就是BOM下每个材料实际耗用成本,都是(BOM用量+损耗量)*单价(存货进销存取数)+材料分配费用(选中几种需要分配的材料,然后按照系统可分配的办法进行分摊计入各材料)=成本小计。

听完刘会计讲解后,小明发现以前学过教科书中的成本例题,和实际成本核算存在的差异在哪了。

教科书只是将分配的办法,以例题的形式告诉初学者。

但是并没有将实务中成本核算的场景,带给初学者。

所以导致很多专业的财税学生,学过成本会计,但是实务中遇到成本核算,还是感觉摸不着头脑。

其实并不是小明们不懂原理和办法,而是没有懂实务场景下的成本。

刘会计继续说:“当然了,你也别以为产品材料核算就是以上的内容,实务中因为各个企业管理,以及产品特性不同,材料核算也会存在特殊性。

比如水口料问题,比如边角料重复利用问题,比如BOM 用量和实际损耗如何准确计入问题等等”刘会计说的这些,小明听的一头雾水,刘会计也看出来了。

于是继续补充到:“成本核算,关于材料这块,与其说是在ERP 系统下,更多的是系统计算,但是实际产品成本材料是否准确,更多的是管理。

比如新能源产品,上次年底盘点,才发信不少产线报废的料,这些料都是生产新型号产品发生的,但是产品报废率都是直接去领料,也没有做超限量控制,同时这些料也没有退回到仓库,导致盘点才发现这些报废料,其实是发生在8月的新产品上的,但是那时产品核算早就完成了,那么很显然当时的产品成本材料部分核算就不准确了。


刘会计顿了顿嗓子继续说:“这些就不是erp系统中,点击下一步就可以做到的,你说这些问题是其他部门的责任,但是成本核算作为最后环节,也有不可推脱的责任,所以制度上,沟通上成本会计都需要做好,而不仅仅是核算办法”
三:分析与总结
首先, BOM之于成本核算非常重要,BOM不准确后续计算动作,只能是玩数字的游戏。

虽说BOM准确的问题,是非财务部门(研发部门)首要责任,但是成本最后出来的数据错误,追责第一确实财务部门的成本会计。

其次,成本核算涉及材料部分,主要问题是规范日常核算中存在的问题,比如材料领用系统数据准确性,实际耗用材料规范管理问题,
核心是实际耗用和BOM系统运算数据是一致的,否则只关注ERP运算,或者只关注系统数据,而忽视材料实务的管理,仓库材料的管理,可能核算准确性无法保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