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思考
邹龙村
随着我国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中,如何探索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已成为医院管理深化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应该看到,医院后勤服务长期处于计划经济的管理体制和封闭供给的机制下运行,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旧体制产生的旧观念尚难以一时突破。

1 观念
虽然现在看起来医院后勤还是能较好地为医教研第一线提供服务,但随着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卫生事业的飞速发展,后勤服务如何更好地按客观律为临床提供服务保障,已经显露出滞后和落后,成为影响和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必须认真对待。

1.1 现行医院后勤管理体制的滞后
现行后勤管理部门涉及的行业多、范围广,特别是随着大量高科技仪器和现代化病房装备涌入医院,这些设备技术含量高,但目前医院后勤队伍的文化普遍不高,技术水平低下,整体素质偏低,长期以后勤人员的技术培训得不到重视,形成了后勤保障队伍的技术平难以适应当今卫生事业的发展和现代化医院管理的需要。

在现行人事管理体制下,后勤人员的流动受到诸多制约,需要引进的专业技术人员和不合适的工作人员流向均缺少必要的机制与保障,而且更令人头痛的是医院还将其他科室调整的人员安排到后勤部门,后勤部门成了“收容所”,后勤管理体制的滞后是显而易见的。

1.2现行医院后勤服务模式的落后
后勤的服务、维护、供应、管理和保障等都是以无偿的形式为医院各临床部门而工作的,在医院内部来说,后勤保障工作是不计成本
的公益性服务,后勤劳动是没有计算经济效益的。

总务与设备部门库房重复设置,在维修工作中时常发生矛盾。

这样,医院在为整个社会进行医疗服务的同时形成了自己内部的“小社会”,衣食住行、水电气、吃喝拉撒样样都要管。

医院后勤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服务模式,与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医院的发展越来越不适应。

同时,医院后勤服务的设备陈旧老化,手工作坊式的劳作等,又加大了这种差距与落后。

2 思考
医院后勤工作存在许多急待改革的问题,在改革过程中必须明确后勤服务是一种特殊的商品,更新观念,改变管理旧体制及相对落后的服务管理体制与运行机制。

2.1 人事制度与分配制度的改革
管理体制的改革,首要的是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的改革。

人事制度的改革,必须打破干部与工人的界限,公开竞聘上岗,不拘一格选拔人才,能者上,平者让,懒者下,建立起有觉悟、有文化、有技术、懂管理、会经营的后勤管理队伍。

分配制度的改革,必须实行定编定岗、定责定量、督查考核,实行岗位工资、效益奖金,充分调动管理人员和工勤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打破“大锅饭”,彻底扭转干好干坏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现象。

2.2 改革是强化而不是削弱管理
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是强化后勤的管理而不是削弱后勤的管理。

后勤是个综合的服务部门,它不直接生产服务产品,但它涉及人、财、物、维护、管理等诸多事项。

因此,在后勤管理改革过程中,要善于把握和尊重后勤服务这种经济属性,要在尊重价值规律的前提下,运用系统论、方法论等现代科学知识,对于从事后勤的人、财、物等资源进行统筹规划,合理组织,有效控制,科学地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包括竞争机制、激励机制、人才机制、决策机制、审机制等在内的医院后勤管理体制,使医院后勤管理逐步科学化。

2.3 社会化是一种必然趋势
后勤服务社会化,这是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总趋势。

医院后勤服务社会化,就是将后勤服务向市场,形成一个新型的服务市场。

本文拟思考两种主要机制:一是服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医院现有的卫生资源,实行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管理职能与服务职能分开的经营体制。

建立高效精干的管理班子,对后勤行使行政监督管理权,后勤可以成立“维修中心”和“服务中心”等,实行企业化管理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院内二级法人的后勤服务经营实体。

依据市场的竞争规律、价值规律进行运作,从而提高和完善服务水平。

建立为医院服务的社会市场,如水电气的管理与维护、病区的保洁卫生、器械的消毒供应、被装供应与洗涤,以及污水处理、绿化养护等。

再是后勤服务机构各自的特长,脱离医院母体,建立经济上独立核算的经营服务公司,既可为医院继续服务,又可为社会服务。

后勤服务的劳动方式,管理方式将完全以物业经济的供给方式来运作并通过商品的交换方式来完成其劳动服务的目的。

而不再以本单位、本部门的有限需要为满足,更重要的是为了自身的生存和发展。

后勤服务社会化,形成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但是它所承担的社会职能同一般企业是不尽相同的,中心工作仍服务于医院医教研第一线,发挥辅助保障的作用。

2.4 队伍建设
医院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管理,没有后勤服务的现代化和现代化管理是很难想象的。

在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很难想象我们能像踢球一样把后勤服务体制一脚踢出而不管。

因此,我们应该像抓医、技、护建设那样,重视后勤队伍建设,采取引进和送培的办法,提高后勤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工人的素质,从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医院后勤服务的员工队伍。

同时应该看到,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带来的最大问题是原有的后勤人员出路问题,这个问题处理的好与不好将直接影响到医院业务的稳定发展,也将影响到后勤改革的成功与否。

医院的富余人员不能像效益不佳的企业单位那样,采用下岗、限年龄提前退休等简单手段“一刀切”。

2.5 设备投入
医院在抓大型医疗设备和一些高精尖的医疗器械上舍得投入,而常常不屑于后勤服务设备的投入。

后勤服务的设备陈旧老化和手工作坊式的老作,是医院现代化发展中不可忽视的一个制约因素。

因此,在后勤服务社会化的进程中,医院是给政策也好,输血造血也好,应加大对后勤服务设备的投入,使之步入良性循环。

总之,在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和卫生事业的改革与发展中,医院后勤服务管理体制的改革与转变已成为必然。

实现这一变革,我们必须实事求是,调查研究,要循序渐进,积极稳妥,巩固完善,变革旧的管理体制必然会遇到各种问题和想法,针对医院后勤服务管理体制改革的特殊性,在改革和发展中,我们必须不断学习、思索,不断增强后勤保障能力,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实现后勤服务管理的社会化、现代化。

2000年8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