泵与风机-2_1性能曲线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了简化,我们只讨论它们各自对性能的影响,而不考 虑它们之间的互相影响。
1. 1a—叶片入口安装角
前面讲过,如果流体流入角1等于叶片入口安装角1a,
则冲角i=0,流体流入时是无冲击的,对效率有利
但事实上,流体流入时是有冲角的,在具有一定的正冲 角时,泵与风机进口处气流的阻力损失较小,效率可能 还能提高,另外,还可提高泵的抗汽蚀性能。
A B qvT co 2 t
仍为一直线,只不过A'<A,B'<B,即截距和斜率均减小。
整理版ppt
6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二、用理论的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H T ABvq T co2 t
1. qv—H曲线
H TA B q vT co2
2) qv—H曲线(实际)
在实际中,一般只用到曲线的上升段,故功率曲 线一般为上升的曲线(近似直线)。( P67图215)
整理版ppt
12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二、用理论的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3. qv — 曲线
有了qv,在上述两条曲线上可得一H与P,从而可算
出,但理论qv —曲线为一典型的抛物线 qv=0时,Pe=0,=0;qv较大时也有=0。 实际的qv —曲线比理论值小,qv较大时无用。
整理版ppt
17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四、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分析
后弯式叶轮qV—H性能曲线的三种基本形状 可以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陡降的曲线,如图2—17a所示,这种曲线有25%~30%的斜度,当 流量变动很小时,扬程变化很大,适用于扬程变化大而流量变化 小的情况,如电厂的取水水位变化较大的循环水泵
整理版ppt
21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五、轴流式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轴流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归结起来有以下特点:
(1) qv—H性能曲线,在小流量区域内出现驼峰形状,在c点 的左边为不稳定工作区段,一般不允许泵与风机在此区域 工作.
(2)轴功率P在空转状态(qv =0)时最大,随流量的增加而减 小,为避免原动机过载, 要在阀门全开状态下启动.如果叶 片安装角是可调的,在叶片安装角小时,轴功率也小,所以 对可调叶片的轴流式泵与风机可在小安装角时启动.
14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四、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分析
1.工况 有一qv,就有一组、H、P,这一组数就是一个工
况,应为一曲线,曲线上有无限多个点,就有无限多
个工况,=max的工况为设计工况(最佳工况、额定
工况)。
泵与风机的实际运行工况(只有一个)取决于本身的性 能曲线及负荷情况(管路特性)。
整理版ppt
18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四、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分析
由qv一P性能曲线(图2-12)可见,后弯式叶轮和前弯式叶 轮有着明显的差别:
后弯式叶轮的qv一P性能曲线,随流量的增加功率变化 缓慢.
前弯式叶轮随流量的增加,功率急剧上升,因此原动机 容易超载.所以,对前弯式叶轮的风机在选用原动机时, 容量富裕系数K值应取得大些.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 的 性能曲线
整理版ppt
1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一、概述
泵与风机的主要参数有5个:qv、H(p)、P、、n。
它们之间存在一定的关系,如n和qv一定时,对某
一泵或风机,其H(p)、P和有一一对应的关系
而这些关系在以前是用式子表示的,但由于实际 中存在以上的损失,这些式子中有一些不能用理 论计算的系数
当阀门全关时,qv=0,H=H0,P=P0,该工况为空转状态. 这时,空载功率户.主要消耗在机械损失上,如旋转的叶
轮与流体的摩擦,使水温迅速升高,会导致泵壳变形,轴 弯曲以致汽化,特别是锅炉给水泵及凝结水泵,由于输 送的是饱和液体,因此,为防止汽化,一般不允许在空转 状态下运行(除特殊注明允许的外).如在运行中负荷降 低到所规定的最小流量时,则应开启泵的旁路管.
( P66图2-14)
通常,三条曲线绘在同一图上,=93%max的范
围为高效区,即最佳工作区。 ( P67图2-15,16)
整理版ppt
13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三、实验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实际中一般用此法绘制,如有时间讲泵与风机的测 试方法,并进行实验。
整理版ppt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二、用理论的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2. qv—P曲线
Ph HTqvT
K q v( T A BvT q co 2 )t
A 1qvT B 1qv 2T co2 t
在qvT—Ph坐标上2 <90时为一有极值的抛物线。 轴功率应为P与机械损失Pm之和。 因为Pm为纯功率损失,无论有无流量, Pm总是存在,故曲线向上平移
前弯式叶轮效率远低于后弯式.为了提高风机效率,节 约能耗,目前大中型风机均采用效率较高的后弯式叶 片.
整理版ppt
20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五、轴流式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在一定的转速下,对叶片安装角固定的轴流式泵与 风机,试验所测得的典型性能曲线如图2—19所示, 和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相比有显著的区别:
平坦的曲线,如图2—17b所示,这种曲线具有8%一12%的斜度; 当流量变化很大时,扬程变化很小,适用于流量变化大而要求扬 程变化小的情况,如电厂的汽包锅炉给水泵
有驼峰的曲线,如图2—17c所示,其扬程随流量的变化是先增加 后减小,曲线上k点对应扬程的最大值Hk和qVk,在k点左边为不稳 定工作段,在该区域工作,会影响泵与风机的稳定工作.因此,不希 望使用具有驼峰形曲线的泵与风机.
整理版ppt
19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四、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分析
因前弯式叶轮的qvT—HT∞理论性能曲线为一上升直线, 在其上扣除轴向涡流及损失扬程后,所得到的实际qv— H性能曲线是一具有较宽不稳定工作段的驼峰形曲线. 如果风机在不稳定工作段工作,将导致喘振.因此,不允 许在此区段工作.
整理版ppt
16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四、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分析
离心式泵与风机,在空转状态时,轴功率(空载功率)最 小,一般为设计轴功率的30%左右
为避免启动电流过大,原动机过载,所以离心式的 泵与风机要在阀门全关的状态下启动
待运转正常后,再开大出口管路上的调节阀门,使泵与 风机投入正常的运行.
阻力损失
2 h1+ h2 =K1qvT
整理版ppt
qv、qvT
8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2)去H的下标T
h3=K2(qv-qvd)2也应为负值(损失)。
H、HT、HT
qvT ~HT
冲击损失
qvT~ HT
阻力损失
A
A
2 h3=K2(qv-qvd)
qvd
整理版ppt
在qvT — HT坐标上为一直线方程。
2>90时斜率为正, 2<90时斜率为负, 2 =90时斜率为0。
整理版ppt
4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二、用理论的方法绘制性能 H T ABvq T co2 t
曲线
H T
2
2 90
u
2 2
2 90
g
2
2 90
A
q vT
可得qvT-P曲线。 P66图2-13
整理版ppt
11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二、用理论的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2. qv—P曲线 再去掉qvT的下标,即减去泄漏损失,可的qv—P 曲线。
从图不难看出,无论有无流量,只要运转,均有 一定的轴功率。即qv=0时,P≠0,此即空转功率, 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机械损失,一部分是 由泄漏引起。
qvT ~H
qv、qvT
9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3)再去掉qvT的下标
qH1/2也为一抛物线,q应负值。
H、HT、HT
qvT ~HT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冲击损失
1/2 qH
A
A
qvT~ HT
容积损失
阻力损失
qvT ~ H
整理版ppt
qvd
qv、qvT
10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所以,实际的泵与风机的性能是不可能用精确的 解析式子来表示的,只能用曲线表示
而曲线可以通过对该泵或风机进行实测获得,这
些曲线就叫性能曲线。
整理版ppt
2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一、概述
性能曲线是指,在一定转速n下,流量qv与扬程
H(或全压p)、轴功率P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曲线。
n一定时,给出一个qv,就可在曲线上找到对应的
一组H、P和,这一组数就叫做一个工况。
所以,在曲线上有无穷多个点,也就是有无穷多 个工况
在曲线上,有一个效率最高的点,这个点代表的 是设计工况。
但在实际上,泵与风机不可能总是在最高效率点
工作,运行效率在设计效率的93%以内时的区域
叫高效区。
整理版ppt
3
(3)轴流式泵与风机高效区窄.但如果采用可调叶片,则可 使在很大的流量变化范围内保持高效率.这就是可调叶片 轴流式泵与风机较为突出的优点.
整理版ppt
22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五、叶轮结构参数对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的影响
显而易见,离心式泵与风机的叶轮结构与泵与风机的性 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但各参数的变化又是相互影响的。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二、用理论的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实际的性能曲线是用实验的方法绘制出来的,但 为了说明曲线的一些影响因素,我们先用理论的 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1. qv—H曲线
1) qvT —HT曲线
HT
1 g
u2v2u
1 gu2(u2D qv2bT2cot2)ABvqT co2 t
2. 高效区宽(qv —曲线平坦)的泵与风机调节性能好。 3.qv—H曲线的三种形状:平坦、陡降、驼峰。2a增加
易出现驼峰。
整理版ppt
15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四、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曲线的分析
在最佳工况点左右的区域(一般不低于最高效率的0.93) 称为经济工作区或高效工作区,泵与风机在此区域内 工作最经济.
它的变化对性能曲线的形状影响不大。
整理版ppt
23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五、叶轮结构参数对离心式泵与风机性能的影响
2. 叶片进性能,同时对泵的 扬程、功率也有一定的影响。
叶片进口边的布置有平行与延伸两类。 a a为平行布置,b为延伸布置,全称为叶片
(1)先去下标
H、HT、HT
qvT ~HT
qvT~ HT
A
A
整理版ppt
7
qv、qvT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2)去H的下标T
因为H=hHT,而h和h1、 h2及h3有关。 h1+ h2 qvT2,又因为是损失,在坐标上应为负值。
H、HT、HT
qvT ~HT qvT~ HT
A
A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B cot 2
整理版ppt
5
第二章 泵与风机的性能
Welcome
第二节 泵与风机的性能曲线
二、用理论的方法绘制性能曲线
1. qv— H曲线
2) qv—H曲线(实际)
从理论上分析曲线的大体形状。以2 <90为例,取
其中的一部分进行放大。
(1)先去下标 HT KHT
K A KB vT cqo 2 t
在进口边延伸布置,它一方面增加了叶片
b
的做功面积,另一方面由于圆周速度减小,
对泵的抗汽蚀性能有利。目前,大多泵与风机采用这种布置方
法。
叶片进口边的延伸布置时,qv—H性能曲线较陡,qv—曲线向
流量小的方向移动,最高效率有所提高;而在叶片平行布置时, qv—H性能曲线容易出现驼峰。
效率曲线与离心类似,只是高效区较窄
qv—H曲线:设计流量为qvd,随流量的减小,扬程(全压) 先是上升,当减小到qvc时,扬程(全压)开始下降,流量再 减小到qvb时,扬程(全压)又开始上升直到流量为零时的 最大值.此最大扬程(全压)约为设计工况下扬程(全压) 的2倍.
qv—P曲线:设计流量为qvd,随流量的减小,轴功率最小, 随着流量的减小,轴功率逐渐增大,流量为0时,轴 功率最大,所以轴流式泵与风机应在阀门全开时启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