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 第一课 文化与社会导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3(2021年整理)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射阳县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射阳县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射阳县高中政治第一课文化与社会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一课时体味文化
【学习目标】
1。

文化的内涵与形式
【学程指导】
一.文化“万花筒”——文化现象
阅读P4-5了解文化形式多种多样、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不同区域有各自特色。

二、文化是什么-—文化概念
1、文化概念
阅读P6第1段回答文化概念的内涵是什么?思考: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的区别。

2、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特有的现象
分析:原始森林是文化吗?为什么?人是怎样创造文化的?
(2)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与生俱来的
思考:人的文化素养是怎样培养起来的?
(3)人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举例说明
三、文化的力量——文化的作用
1、文化具有丰富多彩的形式
阅读P8第1段回答文化的形式有哪些?注意角度区别。

2、文化的力量
阅读9第1段回答:
(1)文化力量的本质是什么?
(2)文化力量的内容及表现?
【体系构建】
【疑问摘录】
【预习自测】
1。

以下活动属于文化活动的是
A.参加人大代表的选举 B.参观军事博物馆
C.到电脑城买电脑 D.农民种田
2。

关于文化,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①文化是相对于政治、经济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②文化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③文化包括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④纯自然的东西也是文化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④ D、①③④
3.晋东南一带的民歌,调式古朴;晋东北地区的民歌,音调高亢,有雄浑之感;晋南地区的民歌,时代气息浓郁,感情热烈;晋中地区的民歌,灵活自由、富于变化。

山西民歌的这些特点表明
A.不同区域的文化呈现出各自特有的色彩
B.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
D。

文化现象无处不在
4.右图中我国的象形文字告诉我们
A。

文化是自然产生的 B。

文化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C.文化具有意识形态的性质
D.文化就是文字
5.2010年11月11日,一架货运包机装载秦兵马俑赴澳大利亚悉尼展出。

参观兵马俑,可以从中透视中国古代秦朝社会人们的精神世界和精神生活。

这说明
A.精神的东西与物质的东西没关系
B.精神的东西就是物质的东西
C.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D.物质活动离不开精神活动
6。

下列有关文化素养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②人的文化素养要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③人们在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也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和享用④只要接受文化教育,文化素养就一定能够提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
④ D、①③④
7.温家宝总理在会见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青岛港桥吊队队长许振超时指出,许振超创造
的“振超精神”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宝贵财富.这主要是因为
A。

“振超精神”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
B。

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C。

精神力量比物质力量更重要
D。

精神力量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课文化与社会
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
【学习目标】
1. 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学程指导】
一、相互影响:在经济的基础之上
1、结合P9探究,阅读P10第1段回答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

2、阅读P10第2段回答不同文化对经济、政治影响的表现。

3、阅读P10第2个专家点评理解文化自身的传承性、相对独立性。

分析:“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及缺陷
二、相互交融:在时代发展的进程中
1、阅读P10第4段,回答文化与经济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提示:文化产业是指从事文化生产和提供文化服务的经营性行业.
2、阅读P11第1段,回答文化与政治交融的表现有哪些?
三、文化在综合国力的竞争中
1、阅读P11第2段,回答文化在当代国际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提示:文化竞争力是影响综合国力的长期性、基础性、战略性的要素。

2、阅读P11第3段,分析我国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战略任务的理由。

【体系构建】
【疑问摘录】
【预习自测】
1、2012年1月1日至31日期间,广东南海影视城举行了“魅力影城伴我行—-黄河文化艺术节”大型旅游活动.活动期间,《中华鼓王》和《太平流韵》两台节目以全新姿态与观众见面.该活动在丰富游客文化生活的同时也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由此可见()
A.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推进作用 B.文化与经济同步发展
C.文化是与政治相互交融D.文化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2、2010年7月,新闻出版总署发布的《2009年新闻出版产业分析报告》显示:2009年新闻出版
业全行业总产出突破1万亿元大关,实现增加值超过3 000亿元,占同期GDP的比重接近1%,在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这表明()
A.在当今时代,文化已与经济完全融合
B.文化生产力在现代经济的总体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C.发展文化就必须实现文化产业化 D。

文化的意识形态性质已完全消失
3、新浪网的一项调查显示,近几年,随着民主和法制建设的发展,人民的民主参与意识不断增强,人们为了更好地参与政治生活,也在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修养。

这体现出( )A.文化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C.世界范围内反对文化霸权主义的斗争,成为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
D.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作为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文化发展上面临着严峻挑战。

在新形势下,要提升文化竞争力,就要做到()
①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③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④把文化作为综合国力的基础
A.①②③ B.①②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5、文化这个具有高度凝聚力的民族符号,正在成为新的发展亮点.到目前为止,已经有多个省份提出建设文化强省的口号。

面对世界各种文化相互激荡的背景,浙江、广东、云南、江苏、陕西、山东、河南都先后宣告,要在“文化”上大做文章。

试分析一下各地为什么纷纷提出要进行文化强省的建设。

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文化能够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经济、政治以重大影响。

先进的、健康的文化
会促进社会的发展。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可以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格局中的作用越来越大,已经成为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4)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建设文化强省,能够提高人民的文化素质,推动社会民主和法制建设进程。

(5)文化深深熔铸在民族生命力、凝聚力和创造力之中,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打造文化强省,有利于增强自身的凝聚力,提升自身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