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带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黑龙江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 .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B .核糖体由RNA 和蛋白质构成
C .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 .溶酶体可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碎片
2.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结构②参与了④的形成
B .当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内流时需要能量
C .④ 中的物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吐
D .药物麻醉的原理是抑制⑤的分泌或抑制⑤与受体的结合
3.图中Ⅰ、Ⅱ、Ⅲ表示幼苗根尖三个不同区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区域Ⅰ的细胞经历伸长生长即可形成区域Ⅲ的细胞
B .区域Ⅰ的细胞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区域Ⅱ细胞的伸长生长
C .区域Ⅲ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间期,区域Ⅰ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期
D .若外界溶液浓度较高,区域Ⅰ的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4.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有几项
•T 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1953年Watson 和Crick 构建了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ƒ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 和RNA 上
④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⑤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 2,是由其等位基因B 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B 1和B 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⑥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的无子番茄
C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 .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6.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学
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若图1表示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则A、B在融合前需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膜上的蛋白质,形成的C称为杂种
细胞,从C到D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若图2中B是脱分化,C是再分化,则a形成d的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等方面发生了稳定性差异D.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

二、综合题
1.番茄喜温不耐热,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1)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

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
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图1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1
(2)将该植物放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连续48小时,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2。

图中光合速
移动方向是。

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30 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
2
合作用强度(大于/小于/等于)后24 h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3)在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
的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
浓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如
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
2
图3所示。

图中结果表明:由于的缘故,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
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4)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

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天、第9天的9:00时取样,
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

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

提取Rubisco的过程需在0~4℃下进行,是为
了避免。

(5)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总的RNA,经过程可获得总的DNA。


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

(6)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低夜温
主要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2.Ⅰ.某种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现以红眼黄体鱼和黑眼黑体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该种鱼体表颜色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

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具有优良的品质。

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为母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鱼为父本,
进行人工授精。

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其基因型是________。

由于三倍体鱼______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3)假设有一基因型为AaaaBBbb的四倍体黑眼黄体鱼,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理论上该鱼能产生_______种配子,
假设基因型相同的该种鱼杂交产生F1,理论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

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4)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
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填“常”“X”“Y”或“X和Y”)
中,符合上(5)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

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
2
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
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2
3.人类糖尿病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下图是Ⅰ型、Ⅱ型两种糖尿病部分发病机理示意图:
(1)写出图中编号所对应的物质名称:①,②。

(2)如果图中靶细胞是肝细胞,当血糖浓度降低时,作用于肝脏细胞的激素主要是
和。

(3)正常人体内血糖的含量为 mg/dL。

下丘脑可参与血糖的调节,当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时,实现了信号的转变。

(4)由于患者体内某种T细胞过度激活为效应T细胞后,选择性地与胰岛B细胞密切接触,并攻击胰岛B细胞而导致的糖尿病属(Ⅰ型/Ⅱ型)糖尿病,从免疫失调角度分析,此病属于病,效应T细胞可
由细胞分化而来。

4.根据题意回答下列有关生物与环境的问题
(1)下图表示4个不同地区的4种树木群落,其中不同的树轮廓表示不同树种,每一树轮廓分别代表10个个体。

其中具有最高的物种丰富度是群落。

(2)“北部子弹蚁”被引入西部群落,在当地已经构成了生态入侵,它与西部群落的本地物种之间可能存在着
_____________的关系,导致入侵地的生物多样性锐减。

(3)科学家通过研究种间捕食关系,构建了“捕食者—猎物”模型,如图所示(图中箭头所指方向代表曲线变化趋势)。

仅从该模型分析,图中最可能代表猎物和捕食者K值的数据分别为__________。

其曲线变化趋势反映了生态系统
中普遍存在的________调节。

(4)下图甲是子弹蚁不同时间的种群增长速率,该属于增长模型,图中的时期种群数量达到环境容纳量。

若探路的蚂蚁发现了食物,会留下一条气味组成的路径,然后去召集同伴。

该现象体现了生态系统的功能。

(5)图乙表示雨林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其中代表分解者的是(填字母);图丙表示的是图乙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12千焦),分析图丙,流入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从第二营养级到第三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5.[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分析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回答问题。

高温淀粉酶被大规模用于工业生产。

研究者从热泉中筛选了高效产生高温淀粉酶的嗜热菌,其筛选过程如
(1)与大肠杆菌相比,嗜热菌。

A.没有细胞壁,对抗生素不敏感
B.与真核生物的亲缘关系更远
C.细胞的DNA中,碱基G和C含量较高,较稳定
D.没有菌落和质粒
(2)Ⅰ号培养基应以作为唯一碳源。

过程②所使用的接种方法是法,接种时的关键是“无菌”,确保无菌的
方法有
(至少写出两种)
(3).Ⅰ、Ⅱ号培养基配制和灭菌时,灭菌与调节pH的先后顺序是;一般对配制的培养液采用法灭菌。

(4)部分嗜热菌在Ⅰ号培养基上生长时可释放分解培养基中的碳源,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应挑选出透明
圈(大/小)的菌落,接种到Ⅱ号培养基。

(5)若现在发现了一种新的单细胞生物,并欲对其进行分类,下列选项不能作为分类依据的是。

(多选)
A.核膜的有无B.核糖体的有无C.细胞壁的有无D.膜上磷脂的有无
6.【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
癌胚抗原(CEA)是某些癌细胞表面产生的一种糖蛋白,临床上通过制备CEA的单克隆抗体来诊断癌症。

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CEA的单克隆抗体时,首选将注入小鼠体内,使小鼠产生免疫反应。

然后从产生免疫反应小鼠脾脏中获取细胞,将其与骨髓瘤细胞融合,该融合过程所利用的基本原理是,因为融合率不是100%,且融合过程具有性,所以要对融合后的细胞进行筛选,筛选出的杂交瘤细胞还要经过多次筛选,最终获
得(答两个特点)的杂交瘤细胞。

(2)获得杂交瘤细胞后,将其注射到小鼠腹腔内增殖成,之后从中提取大量CEA抗体。

CEA单克隆抗体具有的三个主要优点是。

(3)CEA单克隆抗体与抗癌药物偶联后,可以使抗癌药物定向作用于癌细胞,该过程所利用的免疫学原理
为。

黑龙江高三高中生物月考试卷答案及解析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抑制线粒体的功能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
B.核糖体由RNA和蛋白质构成
C.有分泌功能的细胞才有高尔基体
D.溶酶体可消化衰老、损伤的细胞器碎片
【答案】C
【解析】A、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消耗能量,能量主要由线粒体提供,因此抑制线粒体功能会影响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A正确;
B、核糖体的组成成分主要是RNA和蛋白质,B正确;
C、高尔基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C错误;
D、溶酶体含有多种水解酶,可以消化细胞器碎片等,是细胞消化的“车间”,D正确.
【考点定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
【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可以知道,该题的知识点是主动运输的条件,真核细胞的结构和不同细胞结构的功能,先梳理相关知识点,然后分析选项进行解答.
2.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结构②参与了④的形成
B.当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时,钠离子通过细胞膜内流时需要能量
C.④中的物质通过突触前膜的方式为胞吐
D.药物麻醉的原理是抑制⑤的分泌或抑制⑤与受体的结合
【答案】B
【解析】A 、结构②是高尔基本,对④突触小泡中神经递质的形成起到加工和分泌作用,A 正确;
B 、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原因是钠离子通过细胞膜上的通道内流,从高浓度到低浓度,属于协助扩散,因此不需要能量,B 错误;
C 、④是神经递质,属大分子物质,通过突触前膜的胞吐,分泌到突触间隙,C 正确;
D 、药物麻醉的原理是抑制⑤的分泌或抑制⑤与受体的结合,从而使其不能将信号传到突触后膜,D 正确.
【考点定位】神经调节
【名师点睛】阅读题干和题图可以知道,本题涉及的知识人体神经元细胞的结构和突触结构,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并解析题图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
3.图中Ⅰ、Ⅱ、Ⅲ表示幼苗根尖三个不同区域,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区域Ⅰ的细胞经历伸长生长即可形成区域Ⅲ的细胞
B .区域Ⅰ的细胞能合成生长素,促进区域Ⅱ细胞的伸长生长
C .区域Ⅲ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间期,区域Ⅰ细胞大部分处于分裂期
D .若外界溶液浓度较高,区域Ⅰ的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
【答案】B
【解析】由图可知,Ⅰ、Ⅱ、Ⅲ分别为分生区、伸长区和成熟区。

B 项,分生区细胞能合成生长素,促进伸长区的伸长生长,故B 项正确。

A 项,分生区具有分生作用,可以补充根冠细胞和伸长区细胞,无法直接形成成熟区细胞,故A 项错误。

C 项,成熟区细胞为成熟细胞,不再进行细胞分裂,故C 项错误。

D 项,外界溶液浓度低时,成熟区的细胞会发生质壁分离,故D 项错误。

【考点定位】质壁分离 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4.下列相关描述错误的有几项
•T 2噬菌体寄生于酵母菌和大肠杆菌中
‚1953年Watson 和Crick 构建了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ƒ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 和RNA 上
④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直接证明了DNA 是遗传物质 ⑤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 2,是由其等位基因B 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B 1和B 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中或同一个配子中
⑥通过诱导多倍体的方法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
A .三项
B .四项
C .五项
D .六项
【答案】C
【解析】• T 2噬菌体只寄生于大肠杆菌中,酵母菌属于真核生物 •错误
‚1953年Watson 和Crick 构建了DNA 双螺旋结构模型,其重要意义在于发现DNA 如何储存遗传信息,为DNA 复制机理奠定基础。

‚错误。

ƒDNA 聚合酶和RNA 聚合酶的结合位点分别在DNA 和RNA 上,ƒ正确 ④格里菲斯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只证明了有转化因子的存在,④错误。

⑤某二倍体植物染色体上的基因B 2,是由其等位基因B 1突变而来的,如不考虑染色体变异,基因B 1和B 2可同时存在于同一个体细胞不能存在同一个配子中,⑤错误。

⑥杂交育种可克服远缘杂交不育,培育出作物新类型,⑥错误。

综上,五项错误,选C 。

【考点定位】DNA 结构 DNA 是遗传物质 育种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苹果树开花后,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可防止果实脱落
B .用生长素类似物处理二倍体番茄幼苗,可得到多倍体的无子番茄
C .用赤霉素处理马铃薯块茎,可延长其休眠时间以利于储存
D .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
【答案】D
【解析】A项,脱落酸的作用是促进叶、花、果实的脱落。

若要防止果实脱落,应喷施较低浓度的生长素,故A
项错误。

B项,喷施生长素类似物无法使植株的染色体加倍。

得到多倍体植株的常用方法是用秋水仙素进行处理或低温诱导染色体加倍,故B项错误。

C项,赤霉素主要存在于生长旺盛的部位,可以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种子萌发和果实发育,不具有延长植物的休眠时间的作用。

若要延长植物休眠时间,应喷施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抑制细胞分裂,故C项错误。

D项,光照等环境因子的变化会引起植物激素合成等的变化,进而对基因组的表达进行调节,故D项正确。

【考点定位】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名师点睛】五种植物激素对应的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6.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的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模型构建是生物学教学、研究和
学习的一种重要方法。

对下列两个生物概念模型的理解或者分析错误的是
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C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
B.若图1表示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则A、B在融合前需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膜上的蛋白质,形成的C称为杂种
细胞,从C到D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C.若图2中B是脱分化,C是再分化,则a形成d的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等方面发生了稳定性差异D.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

【答案】C
【解析】A、若图1表示基因工程的操作流程图,则A和B之一为目的基因,另一个为运载体,C可表示重组质粒,D是受体细胞,A正确;
B、若图1表示人鼠细胞融合实验,则A、B在融合前分别用不同的荧光标记膜上的蛋白质,形成的C称为杂种细胞,从C到D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B正确;
C、若图2中B是脱分化,C是再分化,则a形成d的过程细胞在形态,结构等方面发生了稳定性差异,遗传物质没有变化。

,C错误;
D、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
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血糖浓度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以不通过垂体而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
所以若图2中B表示下丘脑,C表示垂体,切断下丘脑与垂体的联系,对胰岛的影响比对甲状腺、肾上腺的影响更小,D 正确.
【考点定位】激素调节
【名师点睛】1、分析图1:该概念图可以表示为基因工程中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过程,也可以表示为体细胞杂交过程或核移植过程.
2、分析图2:该图可表示甲状腺激素、性激素等激素的调节过程.甲状腺激素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血糖浓
度调节过程中,下丘脑可以不通过垂体而直接作用于胰岛细胞.
二、综合题
1.番茄喜温不耐热,其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5~33℃。

研究人员在实验室控制的条件下开展了一系列实验。

(1)探究单株番茄光合作用强度与种植密度的关系,结果如图1所示。

与M点相比,N点限制单株光合作用强度
最主要的外界因素是,图1给我们的启示是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


1
(2)将该植物放在密闭恒温玻璃箱中,日光自然照射连续48小时,测得数据绘制成曲线,如图2。

图中光合速
率和呼吸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个,30 h时植物叶肉细胞内的CO
2
移动方向是。

该植物前24小时平均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小于/等于)后24 h平均光合作用强度。

(3)在研究夜间低温条件对番茄光合作用影响
的实验中,白天保持25℃,从每日16:00时至次日6:00时,对番茄幼苗进行15℃(对照组)和6℃的降温处理,
在实验的第0、3、6、9天的9:00进行了番茄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度和胞间CO
2
浓度等指标的测定,结果如
图3所示。

图中结果表明:由于的缘故,直接影响了光合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
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4)光合作用过程中,Rubisco是一种极为关键的酶。

研究人员在低夜温处理的第0天、第9天的9:00时取样,
提取并检测Rubisco的量。

结果发现番茄叶片Rubisco含量下降。

提取Rubisco的过程需在0~4℃下进行,是为
了避免。

(5)为研究Rubisco含量下降的原因,研究人员提取番茄叶片细胞总的RNA,经过程可获得总的DNA。


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最后根据目的基因的产量,得出样品中Rubisco合成基因的mRNA的量。

(6)结果发现,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这说明低夜温
主要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

【答案】(1)光照强度;合理密植
(2)4;由线粒体到叶绿体;小于
(3)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胞间CO2浓度低,使CO2供应不足
(4)高温改变了酶的活性(或改变空间结构)
(5)逆转录(6)转录
【解析】(1)分析图乙可知:种植密度越大,单株光合作用强度越小,因为种植密度越大,叶子重叠越多,单株
接受的光照越少,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2)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时,从外界吸收CO
2
速率为零,所以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的时间点有4个,即
6、18、30、42小时.在18h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叶肉细胞中CO
2
的移动方向为由线粒体到叶绿体.由
温室内CO
2浓度曲线及植物CO
2
吸收速率曲线可知,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CO
2
浓度变化及CO
2
吸收速率小,所
以前24小时比后24小时的平均光照强度弱.
(3)据图3分析,夜间6℃低温处理,导致气孔开放度下降,胞间CO
浓度低,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影响了光合
2
作用过程中的暗反应,最终使净光合速率降低.
(4)提取Rubisco的过程在0~4℃下进行,是为了保证酶的活性,避免高温使酶失活.
(5)提取番茄叶片细胞的总RNA,经逆转录可以获得其基因文库总cDNA.根据番茄Rubisco合成基因的(特定)碱基序列设计引物,再利用PCR技术扩增Rubisco合成基因.
(6)题干实验说明低夜温抑制了Rubisco合成基因的转录过程,使Rubisco含量下降,结果导致低夜温处理组mRNA的量,第0天与对照组无差异,第9天则显著低于对照组.
【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
【名师点睛】分析题图:图1为种植密度和单株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种植越密,叶子重叠越多,单株接受的光
照越少,在栽培农作物时要注意合理密植;
吸收速率可表示该植物的净光合速率,前3h内,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3~6h时,细胞呼吸速率大
图2中的CO
2
于光合速率;6h时,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6~18h时,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有机物在不断积累;
18h时,细胞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18h~21h时,细胞呼吸速率大于光合速率;21h~24h时,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
图3中,夜间15℃处理净光合速率、气孔开放程度和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都增加,夜间6℃处理则都减少.影响光
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有光照强度、温度和二氧化碳浓度等.据此分析作答.
本题考查了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的影响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的能力;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2.Ⅰ.某种鱼的眼球颜色和体表颜色分别由两对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

现以红眼黄体鱼和黑眼黑体鱼为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正交和反交结果相同。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在该种鱼体表颜色性状中,隐性性状是________。

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是________。

(2)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具有优良的品质。

科研人员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为母本,以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鱼为父本,
进行人工授精。

用热休克法抑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受精卵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其基因型是________。

由于三倍体鱼____________,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3)假设有一基因型为AaaaBBbb的四倍体黑眼黄体鱼,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理论上该鱼能产生_______种配子,
假设基因型相同的该种鱼杂交产生F1,理论上F1的表现型及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果蝇的长翅(A)对残翅(a)为显性、刚毛(B)对截毛(b)为显性。

为探究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实验。

(4)若只根据实验一,可以推断出等位基因A、a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等位基因B、b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
体上,也可能位于________染色体上。

(填“常”“X”“Y”或“X和Y”)
中,符合上(5)用某基因型的雄果蝇与任何雌果蝇杂交,后代中雄果蝇的表现型都为刚毛。

在实验一和实验二的F
2
中所占比例分别为________和________。

述条件的雄果蝇在各自F
2
【答案】(1)黑体(或黑色) AAbb (2)AAaBbb 不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难以产生正常配子(或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
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3)6 黑眼黄体:红眼黄体:黑眼黑体:红眼黑体=105∶35∶3∶1
(4)常 X X和Y (5) 0 1/2
【解析】(1)F1表现出来的是显性性状,F1未表现出来的为隐性性状,黄体和黑眼是显性。

在该种鱼体表颜色性状中隐性性状是黑体(或黑色)。

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的基因型是AAbb。

(2) 亲本中的红眼黄体鱼为父本(aaBB),精子的基因型为aB 以亲本中的黑眼黑体鱼为母本(AAbb) 用热休克法抑
制受精后的次级卵母细胞排出极体, 最终发育成三倍体黑眼黄体鱼,其基因型是AaaBbb, 由于三倍体鱼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联会紊乱难以产生正常配子,导致其高度不育,因此每批次鱼苗均需重新育种。

(3) Aaaa产生两种配子,Aa:aa=1:1,BBbb产生三种配子,BB:Bb:bb=1:4:1,因此四倍体基因型为AaaaBBbb产生的配子种类是2×3=6种.Aaaa自交产生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是:黑眼:红眼=3:1,BBbb自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