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部编版)初中语文七年级下册 4 孙权劝学 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教学设计教学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权劝学》教学设计(二)
学校:大连市第五十五中学
姓名:张翠莲
一、课题
《孙权劝学》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
二、教材分析:孙权劝学》是在学生完成(七上)五篇文言文的基础上,本册见到的第一篇文言文,鉴于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基础,但能力又不是很强,借助学运用书后积累拓展五的五字法,来进一步掌握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方法。
同时也是让学生感受吕蒙从一介武夫变为一名儒将的巨大变化,从而体会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这些,都在启示着我们如何进行创新的教学设计。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古文的精读方法还知之甚少,学会透过细节把握人物的精神品质。
根据初中一年级学生特点,对文言文的有畏惧心理的现状,利用本课生动活泼接地气的特点,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进入情境,体会大将军都得都能听人劝并努力学习的事实,从而知道作为学生的我们也要听老师家长的劝,努力学习。
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四、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1.学生自编课本剧进行表演,体会对话的精彩之处。
2.抓关键词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3.比较阅读,拓展延伸。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编课本剧进行表演,体会人物性格。
2.通过分析对话内容,进一步把握人物的精神内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从历史人物的言谈举止中体会古人健康的精神世界。
五、教学重点:抓关键词准确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六、教学难点:比较阅读,拓展延伸,译讲简短外选文言文。
七、教学准备:朗读配乐。
(见ppt第1页《高山流水》音乐;(见ppt第6页:微课古文译讲方法)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8分钟)
1.学生小组合作,分配角色4人(旁白、孙权、吕蒙、鲁肃),分角色朗读。
2.推荐优秀演员,表演课本剧。
3.小组互相评价,评选优秀演员。
【设计意图】激发兴趣,有利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
(二)教学环节
深入研读(7分)
1.学生思考如下问题:
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学生独立思考后明确:吕蒙作为一介武夫,最先是不愿意学习的,后来成为一位儒将,这样才能看出孙权劝的功力。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对话理解课文内容。
把握人物对话的精妙。
尤其是吕蒙“当涂掌事”之后,经孙权劝学后,其才略而有了惊人的长进。
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书后思考二: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学生小组合作:一人先试着提问,一生讲给组内其他人听,补充答案,交换意见。
教师活动:教师在教室内巡回,教师边提问,学生边回答。
帮助学生释疑,并将巡回过程中学生存在的共性做集体解答。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主旨,并从中受到启发。
(三)积累迁移(15分)
1.ppt出示《伤仲永》一二自然段,学生个体练读。
提出要求:注意读懂原文,语速不宜太快,把握节奏。
2.小组成员互相读给别人听。
3. 结合《孙权劝学》书后第三题的指导,查找《伤仲永》文段中的语气词“父利其然也”,“泯然众人矣”,读出注意读出惋惜的语气。
【设计意图】随时积累文言语气词,并通过朗读来体会。
学生有了对课内具体语气词的理解把握,以《伤仲永》语段为载体向课外迁移能力。
深入体会语气词在表情达意方面的重要作用。
4.学生在自主练读《伤仲永》的基础上,概括课文内容:(方仲永幼年聪慧过人,却因其父“不使学”而“泯然众人”。
)并和《孙权劝学》在内容方面作比较,看看有何不同之处?
【设计意图】自主感知文段大意,目的是通过一正一反(年长好学,学有所成;幼年不学,毫无所成)从不同方面说明后天学习的重要性。
5.译讲《伤仲永》一二段,切入微课,五字法讲解,注意文中重点字词的理解。
(1).父异焉
(2).传一乡秀才观之
(3).邑人奇之
(4).稍稍宾客其父
(四)课堂检测:(5分)
A卷:译重点字,并译句:
1.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
2、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3. 传一乡秀才观之
B卷:译句并说出对话者的语气
1、“不可不学!”————————————---语气坚决、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不悦、责备
3、“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 ————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4、邑人奇之——————————————————————————————吃惊
C卷:
哪些语句最能体现对话者的性格?
孙权关心下级,耐心说服,不以权势压人的品德的语句是哪句?
哪句赞扬了吕蒙虚心听劝且努力学习并有所成就?
哪句体现鲁肃爱才敬才?
(五)课堂小结:(3分)有感情朗读,阅读古文的能力会逐渐提高,利用本课引导学生初步懂得“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的深义。
希望大家体会到大将军都能听人劝并努力学习的事实,理解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另外也要运用书后积累拓展五的五字法,来掌握阅读浅显文言文的方法。
(六)布置作业:(2分)1、整理古文本。
《能力培养》后半部分的题
九、板书设计:孙权劝学
吕蒙辞学——就学
鲁肃大惊——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