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乐教学中的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乐教学中的运用作者:康爽
来源:《新作文·教学交流》2020年第02期
摘要:奥尔夫教学法作为一种最具影响力和独创性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对传统音乐教学方法与理念的颠覆,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有利于增强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音乐情感体验,提高教学有效性。

将奥尔夫教学法与小学音乐课堂相结合,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年龄特点为依据,对教学的手段及形式进行优化调整,能让学生在愉悦、宽松、自然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获得创造力及音乐素养的发展。

本文从奥尔夫教学法的含义和原则着手,分析了教学过程中对奥尔夫教学法的应用策略,旨在更好地促进奥尔夫教学法在音乐教学中的推广和普及。

关键词: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奥尔夫教学法
小学音乐教学对学生艺术感知能力和音乐气质的培养有着积极意义,但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只关注音乐知识的讲解与技能的训练,对学生能力的培养多有忽视,加上枯燥沉闷的说教和教唱模式,导致学生缺乏学习的兴趣,降低了教学效果。

奥尔夫教学法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将其巧妙运用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不仅能增强学生的艺术感知力,提高音乐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还能构建高效的音乐课堂,实现预期的教学目标。

1.奥尔夫教學法的含义及基本原则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联邦德国著名音乐家卡尔·奥尔夫所创建,这是一个独创的音乐教育体系。

它打破了传统音乐观念的束缚,赋予音乐教育全新的打开方式,让许多国家和地区的音乐教育都在它的帮助下,有所促进。

奥尔夫认为,要充分尊重人的本能欲望,表达出自己的思想以及情绪,并且可以通过语言、歌唱、表演乐器等音乐艺术形式来进行自然地呈现出来。

音乐教育的最主要的任务,就是提升人的本能表现力,追逐的是初衷和过程,相对于结果的好坏并不是很重要。

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不用担心学不会而引起精神负担,在表演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满足感。

奥尔夫教学法的教学基本原则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方面是,一切从儿童出发是奥尔夫教学法的首要原则;第二方面是,通过主动亲身实践,自主地学习和探究音乐的奥秘;第三方面是,通过一定的教学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

2.低年级音乐节奏教学中奥尔夫教学法的运用策略
2.1科学合理地融入游戏
在以往的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教师更多的是为学生讲解乐理知识,组织学生进行歌唱。

学生要跟唱或是记忆乐理知识。

这样一来,就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觉得比较枯燥,影响到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因此,为了提升教学有效性,教师就要在教学中全面地贯彻落实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

积极地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实现音乐教学和游戏的有机融合,从而更好地提升音乐课程的价值。

例如,在学生学习《劳动最光荣》这首歌曲时,教师就要采用奥尔夫教学法:首先,用最简单的 titita 的方式,读2遍;其次,结合歌曲中每种不同小动物的叫声,读2遍;第三,边读节奏边做动作,动作设计用声势动作,为了加强学生的节奏感,最好要能发出规律的声音。

这样一来学生并不仅能够通过奥尔夫声势动作来感受节奏,学习二八节奏型和四分音符节奏型,还可以使得课堂的教学氛围十分活跃,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帮助学生了解音乐学习的乐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除此以外,还可以激发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培养学生保护动物的意识。

2.2营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将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进行有机融合,在此基础上就会使得教学更加生动、更加有趣,拉近学生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参与积极性。

所以,教师要根据音乐作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参与表演活动,使得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

除此以外,也可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音乐课程的魅力。

例如,在学生学习《三只小猪》这首歌谣时,为了使得课堂氛围更加轻松、愉悦,教师就要改变简单的“唱”的模式,而是要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为学生创造良好的教学情境。

由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由不同的学生分别扮演猪大哥、猪二哥、猪小弟、大灰狼,接下来在预定的场景中开展表演活动,从而使得学生在自主的环境中更好地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效地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2.3加强节奏训练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节奏的训练,在学生具有良好节奏的前提下就可以利用节奏了解作曲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情感,这也是奥尔夫音乐教学模式中重点强调的一点。

在实际教学中,在开展节奏训练时,此教学方法主要是选择节奏游戏训练法。

教师要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例如,在教学中,教师要用手打节拍,然后引导学生说出和节奏匹配的词汇,词汇可以涉及到校园中的场景。

针对低年级的学生而言,要选择较为简单的节奏,可选择二拍子。

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二拍子下反复地朗读相同的词语,在学生深入掌握此节奏后,再根据座位的次序逐一起立,根据节拍将词汇说出来。

除此以外,针对三字与四字的词汇也要根据二拍子节奏说出来。

比如,擦黑板。

学生要按照“擦黑板——擦擦擦擦”的节奏说出来,这样一来可以有效地增强学生的节奏感,而且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反应能力。

2.4合理地应用乐器
目前,在小学音乐教育教学中主要是针对演唱部分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然而一味地采用此教学方法会影响到音乐教学的完整性。

所以,要在教学中使用一些乐器,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加全面地认识与了解音乐,有效地增强学生的声乐、器乐结合能力。

不仅如此,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中充分重视对乐器的运用。

因此,教师要对乐器的使用给予充分的重视,要结合学生的年级高低科学地选择乐器。

针对一、二年级学生而言,要加强对其的节奏训练,因此主要选择打击乐器,经常使用的儿童打击乐器包括小堂鼓、三角铁、木鱼与铃鼓等;针对三、四、五年级的学生而言,要为其选择具有固定音高的乐器,例如口风琴与竖琴等,从而帮助学生全面地了解音乐声调。

对于六年级的学生而言,学生已经掌握一定的音乐学习能力,教师要针对学生的乐器使用技巧与搭配技巧等展开训练活动,使得学生可以具备更强的音乐素养。

结束语:
将奥尔夫音乐教学法科学地运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可以使得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使得教学形式更加多种多样,可以营造出良好的教学氛围,有效地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与音乐鉴赏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值得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给予广泛运用。

参考文献:
[1]龚丽.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黄河之声,2020(04):114.
[2]时鸿勇.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民族博览,2018(09):23-24.
江苏省常州市博爱集团龙锦小学江苏常州 2130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