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道治理工程任务和规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道治理⼯程任务和规模
4 ⼯程任务和规模
4.1⼯程任务
4.1.1⼯程区社会经济状况
项⽬区⽣产总值这⼏年飞速发展。

在⽣物资源的开发上,尤其辣椒产业的发展上,配套其他的如三七这样产业,使得在农业和加⼯业上的发展速度很快,但是还是很可惜,辣椒的产业的发展规划依然不好,如果规划得当,光辣椒产业便可实现100万产值,辣椒的发展⽅向⼀是⾊素产业,⼆是酱料产业,如何培养龙头产业带动全⾏业的发展是最需要思考的。

4.1.2⼯程治理的必要性
项⽬区洪⽔灾害发⽣频繁,第⼀、是⽔⽂⽓象条件具有强烈的可变性,频频发⽣单点暴⾬,⾬量⼤、集中、侵蚀性强,破坏⼒⼤;第⼆、地形地貌、地质条件复杂,易形成洪涝灾害;第三、⾃然植被及⽣态环境遭到破坏,⽔⼟流失严重;第四、两岸⽀流纵横交错,洪⽔冲向对岸,相互顶托,发⽣横向流动,形成多弯,致使洪涝灾害频繁;第五、本次治理段从未治理过,迎⽔⾯⽆防护措施,⽆系统流域治理规划,防洪建设资⾦投⼊较少,均处于被动防洪状态。

综上所述原因,项⽬区主要存在有防洪基础薄弱、防洪标准不⾜、河道冲刷严重等突出问题。

每年汛期洪涝灾害频繁,直接威胁沿岸乡镇居民⽣命财产安全,造成农⽥耕地被冲,基础设施遭到破坏,经济损失巨⼤,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发展与防洪的⽭盾⽇见突出。

项⽬河流治理完成后,使该河防洪治理⼯程在该县境内基本形成完整的防洪体系,这是⾮常必要的。

4.1.3⼯程治理原则
该河治理⼯程⼀按照《重点地区中⼩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的规划原则,并结合治理河段的河道特性、洪灾损失情况确定⼯程的治理原则为:“以筑堤御洪,固⼟防冲为主,坚持⼲⽀流、左右岸、上下游兼顾,⽔沙兼治,以治⽔为主,⼯程措施与⽣物措施相结合,因势利导,束⽔归槽,控制⽔流,改善⼲⽀流交汇⼝情况,增强河道⾃⾝造床能⼒。

4.1.4⼯程治理任务
根据该河治理⼯程保护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结合国家《防洪标准》及有关“灾后重建、整治江河、兴修⽔利”的指⽰精神,在分析治理河段现有防洪⼯程体系及防洪规划⽅案的基础上,结合近年来治理河段洪⽔灾害发展的新趋势及出现的新问题,通过采取⼯程措施与⽣物措施相结合,筑堤御洪,稳定边滩,使治理河段的防洪标准达到设计的设防标准,建⽴健全防洪体系,提⾼河道的防洪能⼒,确保沿河两岸⽣命财产安全,促进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和国民经济的发展。

4.2 ⼯程规模
根据《重点地区中⼩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报告》,该河治理⼯程⼀期列⼊重点地区中⼩河流近期治理建设规划中⼩河流名录表中。

本⼯程为乡镇防洪,防洪标准为10年⼀遇,治理河段长21.642km,实施年限为2013-2014年。

4.3 河道状况
4.3.1河道特性及河势分析
河道平⾯演变特性:根据1982年出版的1:10000地形图、设计院2012年9⽉份实测的1:1000河道带状地形图。

经分析⽐
较,2001年以前河道的平⾯变形主要为⼈⼯裁弯改直,河道天然平⾯形态变化不⼤,主要为凹岸的冲刷淘蚀和
⽀流汇⼝处的淤积,2001年以后由于该河两岸的农⽥依赖该河取⽔灌溉,⼜没有作很好的规划,导致取⽔⼝布置凌乱,取⽔坝过多,⽽且取⽔坝上游淤积严重。

河道纵横向演变分析:套绘1986 年3⽉实测的河道纵、横断⾯图(4个断⾯),和2013年9⽉实测的河道纵、横断⾯图(33个横断⾯),从以上各断⾯特征值对⽐分析,治理河段主要为防冲刷和淤积。

从上分析可得出如下结论:河道平⾯形态基本稳定,纵、横向河道演变趋势为冲刷和淤积。

4.3.2河道现状安全泄量
根据实测纵、横断⾯资料及⽔⽂分析计算成果并依据恒定渐变流运动⽅程式,从下⾄上推算现状河道各种频率的⽔⾯线,与现状河道的堤顶⾼程⽐较确定安全泄量。

经对该河33个控制断⾯现状河道过⽔能⼒计算⽐较,该河治理段过⽔能⼒有的地段不能满⾜10年⼀遇洪⽔标准或5年⼀遇洪⽔标准,抗御洪⽔能⼒低,需进⾏堤防加⾼培厚及堤岸防护处理。

4.3.3交通桥过⽔能⼒复核
在该河设计治理段上已建成交通1座桥,采⽤⽔⼒学公式对该交通桥的过流能⼒进⾏复核。

复核结果如下4-1。

经复核已建5号农⽤桥现状河道过⽔能⼒均⼤于10年⼀遇洪峰流量,满⾜10年⼀遇设计洪⽔过流能⼒。

4.3.4排涝能⼒复核
⼯程区内均为⽔⽥,据提供资料,该河最⾼洪⽔历时⼀般为1~3天,根据实际情况,该河周边的农⽥排涝通过灌区的主排⽔沟将⽔汇⼊该河区域内⽀流,最终进⼊该河;该河治理区域内⽀流较多,且⽐降较陡,能满⾜排涝要求,本次不再增设排涝涵洞和其他排⽔设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