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市第三中学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文科综合-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马克壵在《世界文明史》中记载:罗马人从斯多亚学派那里接受了自然法概念,认为每一国家都有适用于自己公民的法律,即所谓的“公民法”,但也存在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即所谓的“万民法".从其根源上讲,万民法是以人类共有的自然理性为基础的,所以也就是自然法。

下列对材料解读不正确的是
A.斯多亚学派中蕴含了自然法理念
B.罗马公民法适用于本国公民
C.公民法、万民法中体现了自然法的理念
D.自然法的法律条文指导了万民法的制定
25.《共产党宣言》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使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

使无产阶级上升为统治阶级,争得民主,……尽可能快的增加生产力的总量。

提出这样的理想反映了
A.工人阶级推翻资产阶级统治的强烈愿望
B.人们不满资产阶级领导的工业革命发展的速度
C.马克思已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义领导人
D.马克思指明了工人运动的发展方向
26.未来学家杰里米·里夫金在其著作《欧洲梦:21世纪人类发展的新梦想》中说:“当美国精神日趋衰微的时候,新的欧洲梦诞生了,它强调群体关系而非独立自主,强调文化多元而非同化,强调生活质量而非财富积累,强调可持续发展而非无限制的物质增长.”“欧洲梦”的含义是
A。

欧洲英、法等国强调独立自主
B.欧洲大多数人主张走文化同化之路
C.欧洲与美国霸权主义相悖的和平梦
D。

欧洲正在推进的一体化进程
27.下表为国民政府对二十二个省农村情况的数据统计,这组数据反映出
时间合计自耕农半佃农佃农
1912年100492328
1931年100462331
1936年100462430
1947年100422533
A。

平均地权得到一定实施B。

土地兼并现象明显
C.中共土地政策冲击农村D。

小农经济稳固如山
28.关于某一运动的历史影响,恩格斯评论道:“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从今以后,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被)永恒的真理,为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这一运动
A.使得人成为衡量万物的尺度
B.标志着欧洲人文精神的复苏
C.沉重打击了罗马教廷的权威
D.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蓝图
29.衣食住行作为社会文化的载体,展现时代特有的精神风貌.下列图片反映的服饰属于中西合璧的产物的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30.“怎样处理社会主义社会的敌我矛盾和人民内部矛盾,这是一门科学,值得好好研究.”毛泽东提出这一论述是在()
A.抗日战争时期B.解放战争时期
C.社会主义制度确立后D.文化大革命时期
31.五四运动主将之一、著名学者罗家伦在为迎接抗战胜利的《凯歌》中写道:“祝捷的炮声像雷声响,满街的爆竹,烟火飞扬。

满山遍野是人浪!笑口高张,热泪如狂"。

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功绩包括①消除了中国党派间的分歧②促进了世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③取得了反帝斗争的伟大胜利④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A。

①②③B。

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32.《苏州府志》载,明朝中期以后,苏州城里出现“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听大户呼织,什百为群,延颈相望”的景象.这表明当时当地()
A.已出现劳动力市场B.失业现象比较普遍C.小农经济已经解体D.经济以纺织业为主33.下图所示的毛泽东的题词,旨在
A.强调文艺必须为工农兵服务
B.提高人民群众对艺术的鉴赏能力
C.繁荣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
D。

大力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34.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欺尔说:“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白由主义制度的存在。

”为“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美国
A。

实行“冷战" B.倡议签订《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C.组建北大西洋公约组织D。

推行欧洲复兴计划35.有一则笑话讲道:苏联领导人坐火车旅行,铁轨到了尽头,火车停下。

为了使火车继续前进,四位领导人分别下达了命令:
①“把后面的铁路接到前面去,火车继续开!”
②“把火车拆了,到有铁轨的地方再拼装起来!”
③“给我调100万劳改犯来,修不通铁路,统统枪毙!"
④“立即发动无产者搞星期六义务劳动,修铁路,直通共产主义!"该笑话调侃了前苏联几个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措施.其中调侃戈尔巴乔夫改革措施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1924年-1927年间,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划破了浓重的黑暗,工人运动、农民运动蓬勃发展。

北伐胜利进军,革命浪潮席卷全国,这一切,都始于1924年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建立,实现了国共两
党的第一次握手,第一次国共合作虽然以破裂告终,但……它展示出了革命的政党联合起来产生的巨大力量,十年之后,……国共两党终于又一次握手。

——摘自《第一次握手》材料二尼克松在回顾1972年访华时说:“我知道,1954年在日内瓦会议时福斯特·杜勒斯(时任美国国务卿)拒绝同周(周恩来)握手,使他身受侮辱,因此我走完梯级时决定伸出我的手,一边向他走去。

当我们的手相握的时候,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材料三2007年12月27日至30日,当时日本新任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进行了被称为“迎春之旅”访问活动,中日领导人再次握手,他在北京大学的演讲中针对中日关系问题指出“……而今的日中关系正在迎来第二个春天。


⑴国共前两次握手的主要目的分别是什么?(6分)
⑵当年福斯特·杜勒斯拒绝和周恩来总理握手的政治背景是什么?(5分)
⑶促进尼克松与周恩来这次“握手"的主要因素有哪些?(6分)“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如何理解这句话?(6分)
⑷福田康夫指出当今日中关系迎来第二个春天,那么现代中日关系史的“第一个春天”应该是什么事件?(2分)
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斯大林在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

由于轻工业与重工业比较起来,需要的投资少,资本周转快,获得利润也更容易,所以在那里,轻工业成为工业化的头一个现象。

只有经过一个长时期,轻工业积累了利润并把这些利润集中于银行,这才轮到重工业,积累才开始逐渐转到重工业中去,造成重工业发展的条件。

但这是一个需要数十年之久的长期过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道路。

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那就要失败。


--—摘自《斯大林选集》下卷
材料二:30 年代苏联的经济体制“实行工商企业的国有化和集体农庄的准国有化,把其他一切不受国家直接控制的经济成分统统消灭掉。

它限制商品货币关系,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用行政命令甚至暴力手段管理经济,把一切经济活动置于指令性计划之下。


—-—摘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现代史编》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通常工业化应按什么途径进行?为什么要按这种途径进行?
(2)苏联的工业化又是按什么途径进行的?说明采取这种途径的必要性?
(3)根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当时苏联所建立的经济体制的模式。

(4)苏联的经济建设为我们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什么经验教训?
43. (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早在战争开始之前,朕难以忘怀的先皇便曾向我国所有忠实臣民以及世界各强国庄严地发表过声明,消除对我们东方教友的迫害和保卫他们的权利是他唯一的目的和愿望。

……俄罗斯人!你们的劳动及牺牲不是白费的。

伟大的事业已经实现了,虽然这是通过另外一种不能预见的道路来实现的,现在朕可以问心无愧地结束流血牺牲,将宝贵的和平归还朕可爱的祖国。

——《结束克里米亚战争的宣言(1856年3月19日)》
材料二然而到了19世纪60年代,它的弱点暴露无遗,内部很不稳定,对外则比想象中虚弱许多。

其关键弱点既是政治的,又是经济的。

亚历山大二世所推行的改革与其说是振衰起敝的灵丹妙药,不如说是暴露疾病的症状.
——艾瑞克·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
请回答:
(1)就战争目的、结果和影响批驳材料一中亚历山大二世的观点。

(7分)
(2)为克服材料二中的“关键弱点",俄国统治者采取了哪一重大举措?它产生了哪些积极作用?并指出这一举措的局限性.(8分)
40.⑴目的:第一次国共合作是打倒军阀,推翻帝国主义和统一中国;第二次国共合作是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解放。

(6分)⑵因为杜勒斯时期,美国出于全球战略考虑,对中国实行政治孤立、军事威胁、经济封锁,中美处于敌对状态。

(4分)
⑶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美国长期以来实行孤立中国的政策破产;美国的霸权地位面临着苏联的严峻挑战等。

(6分)结束了中美之间长期对立的僵局,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

(2分)
⑷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署《中日联合声明》实现邦交正常化。

(2分)
43。

(1)目的:争夺地区霸权;摆脱统治危机。

结果:战败。

影响:进一步激化了国内矛盾;导致俄国国际地位下降
(2)举措:推行农奴制改革。

积极作用: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农奴获得了一定的自由,生活有所改善.
局限性:改革措施缺乏全面性;保留了大量封建残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