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软件产业发展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京软件产业发展研究
作者:于永辉
来源:《市场周刊·理论研究》2010年第05期
摘要:软件产业的发展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来说至关重要,它的发展以及与传统产业的相互作用,能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

本文论述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浪潮中,南京的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加速发展南京软件产业的对策。

关键词:软件产业;信息产业;发展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4428(2010)05-21-02
软件产业一直都是信息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高附加值、高科技水平的特点,渗透到国民经济和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

它与传统的产业结合并进一步促进传统产业的提升,引导产品更新换代,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

大力发展软件产业就成为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

2007年南京软件销售总额362.8亿元,位于全国第4,连续多年保持了近50%的年增长率。

一、南京软件产业存在的问题
(一)高端软件人才缺乏,人才流失现象严重
软件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所需要三类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软件高级人才、系统分析及设计人员(软件工程师)、熟练的程序员(软件蓝领)。

这三类由高到低的人才结构并未成金字塔形。

目前在南京从事软件业的112万人中,软件高端人才,包括系统分析师、项目技术主管等严重短缺。

从专业细分化来看,个别专业软件人才,如系统开发,办公软件开发人才尤为匮乏。

此外,全国不少省市都在大力推动软件业发展,仅长三角地区,具有竞争的软件业名城就有上海、杭州、苏州等地,相对诱人的薪水与发展空间使得南京市面临较大压力,南京的人才优势并没有支持起南京在软件产业的相应地位。

(二)南京软件业处于初创期的后期,亟待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通用软件产品
在我国,众多的软件开发、生产企业还处于各自为战的状况,难以形成合力共促我国软件产业的发展,南京虽然吸引了大量世界级的软件巨头,但目前软件产品中尚存在相当大成份的“量身定制”软件,市场程度较低。

“量身定制”软件其收益为一次性的,与市场化的通用软件相比开发投入产出比相对较低。

(三)本土企业规模小,实力强劲的本土软件产业化集团依旧匮乏
目前,南京的软件产业形成了以外资软件公司为主,本土软件公司为辅的结构组成特点。

南京本土软件企业组织结构“小而散”,没有形成成熟的开发模式,难以造就聚集效应。

规模较大的企业不多;特别是软件销售额达亿元以上规模的软件企业较少,绝大部分是拥有几十人的“作坊式”小公司。

这种格局导致大多数中小软件企业滞留在低水平竞争层面,企业劳动生产率水平较低,软件产品利润较低,缺乏强劲竞争力,难以与实力雄厚的竞争。

(四)软件产业布局分散
南京软件产业目前形成了“两园多基地”的软件园区模式,这一模式为南京软件产业从规模上迅速做大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但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

目前南京软件产业布局较为分散,各软件园区的招商工作缺乏统一规划和指导,从而导致各软件园区定位不明确、特色不够明显,园区间低层次、同构化竞争严重,相关软件企业间(同种行业领域的软件企业和同种性质的软件企业)尚未形成优势互补、合力发展的局面,软件产业的集聚效应尚不明显。

(五)软件企业工程化、标准化水平不高
在南京中小规模软件企业中,仍然存在着开发过程随意,工程化、标准化水平不高的情况,甚至有些企业存在着软件项目质量过度依赖于个别开发人员的严重不合理状况。

一些企业只重视技术能力和效益,对培养软件从业人员诚信、负责、守时等基本素质不够重视。

大中型软件企业的CMM/CMMI等资质认证工作在政府推动下取得了明显进展,但一些软件企业中存在着“为了认证而认证”的情况,取得资质后并未严格按照标准进行软件项目的开发和过程管理,从而给进一步提高软件产品质量、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带来了困难。

二、南京软件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
(一)实施人才战略,加速软件人才队伍建设,抑制人才外流现象
南京人才资源虽然比较丰富,但人才流失也比较严重。

各软件企业要重视改善管理和经营环境,创造一个尊重知识、重视人才、有利于发挥人才作用的宽松环境。

制定和落实优越的人才政策,建立职工股份制、股份期权制、年薪制等灵活激励机制,让知识作为资本参与分配,做到事业留人、感情留人、待遇留人。

积极推进南京IT专业的高等院校与富士康、新华科技等知名软件企业共建软件学院,定向培养实用型软件人才;规范和扶持各类社会办学机构发展壮大,扩大职业技术教育规模,培养大批软件蓝领;启动青年软件英才培育计划,出台相关扶持政策,重点培养一批35岁以下的青年软件企业家;继续优化人才的发展环境,建立软件人才储备和需求数据库,创新软件人才交流机制,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归国创业,聘请国外商务人士疏通软件外包业务渠道,引进国际风险投资机构和投
资银行专业人才;寻求可以长期吸引人才的优惠措施和机制,鼓励企业建立能留住人才的分配激励机制。

(二)加强政府支持力度,鼓励企业自主创新
持续强化政府在软件产业发展中的领导和推动作用,以前瞻性、集约化发展和产业高度化的视角科学规划南京市的软件产业发展,整合产业资源,提升软件产业综合竞争力,促进软件产业超常规发展。

发挥软件行业协会和软件中介组织的协同整合作用,主动贴近企业、服务企业,协助企业进行“双软认证”。

加大软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促进软件产业创新要素的优化配置,提高产业资源转化为南京软件产业核心竞争力的效率;抓好软件产业促进政策落实,完善软件产业政策体系,积极为企业在资质认证、国际能力提升和市场开拓方面创造良好的机制与环境。

在南京市重大信息化工程项目中,按照政府采购制度规定,优先选购本地软件企业产品,积极发挥政府采购对南京软件产业的拉动作用。

实施南京软件产业自主创新的发展战略。

政府鼓励企业面向市场需求,加强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大力推进软件企业能力成熟度模型及集成(CMM/CMMI)和系统集成资质认证工作。

(三)加强自主品牌培育,扶持骨干企业成长
加强自主品牌培育,其主要目的是以技术创新、质量升级、名牌产品为依托,打造一批在国内外市场有明显竞争优势的知名品牌,以名牌产品和著名企业带动南京软件产业快速发展。

推动企业树立品牌意识,鼓励具有知名度的自主软件品牌的发展;支持软件企业到国外参展;支持软件企业进行国际认证,提高企业管理水平。

积极引导软件企业通过改组、联合、兼并收购以及海内外上市发行股票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培育一批产品附加值高、市场份额大、核心竞争力强、有研究开发能力的优势软件企业,尽快形成一批龙头企业,以增强在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力。

着力实施“骨干软件企业计划”,壮大南京软件产业规模,加快规模软件企业和拳头软件产品群的培育,优先推荐其申报国家、省、市各类科技计划,优先推荐进入政府采购目录。

通过扶优、促强、实施企业联合规模发展战略,支持和推动大企业联合中小企业组成联合体或实施企业兼并,实现规模发展。

(四)加强“两园多基地”建设,形成产业集聚优势
充分发挥国家级软件园示范带动作用,重点推进江苏软件园徐庄产业基地、南京软件园二期工程建设。

在空间布局上要充分体现研发、孵化、教育、配套的功能,以公共支撑平台的建
设为龙头,以完善的配套功能满足软件产业的产、研需求。

同时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要加快建设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公共技术支撑平台,提升服务能力。

加强南京软件产业的规划引导和合理布局,以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为品牌和龙头,在鼓楼区、玄武区、雨花区、江宁区、浦口区等5个重点城区作扩张延伸,建设特色明显,适度集中的软件产业基地,形成“两园多基地”的产业布局。

这些软件产业基地作为南京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全市各城区的延伸,以软件开发、生产经营、服务和出口为主要任务,企业相对集中并形成一定规模,各具特色,优势互补,将使南京的软件产业格局进一步优化,产业资源得以充分整合利用。

在各产业基地建设区域性的软件展示、销售中心,形成南京软件产业研发、制造、营销功能完整的产业价值链,推进软件企业集约化发展。

实现企业数量快速增长,上下延伸产业链,在各个产业基地形成特色产品群,突显南京软件产业的集聚优势。

(五)加强国际交流合作,拓展软件出口市场
实施南京软件产业国际化发展战略,引导和支持按照市场规律创建国家软件产品出口基地。

大力建设软件出口服务体系,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出口企业,抢抓国际软件外包业务的机遇,全力扩大软件出口。

加大软件产业招商力度,坚持“引进来”、“走出去”的方针,加强软件产业国际交流与合作。

瞄准国际软件市场和软件外包业务,发挥政府驻欧、美、日、韩等国家和地区办事机构以及软件企业境外分支机构的渠道作用,开拓软件产品出口和外包市场,培育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出口。

鼓励南京软件企业积极开展软件出口业务,建立合同登记制度。

加强软件出口服务体系建设,建立与重点市场国家和地区的相关行业组织的信息交换机制。

大力促进嵌入式软件业务,奠定南京软件产业外向性加工服务的技术和管理基础。

发挥软件出口联盟的引领功能,重点突破对欧美、日本等国的市场开拓力度,提升其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推动软件对外贸易大发展。

(六)实施高效投融资战略,解决软件企业融资渠道不畅、资金支持不够的问题
建立以政府资金投入为引导,社会、企业投资为主体,市场化运作的多层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改善南京软件企业的投融资环境,促进企业成长。

建立政府财政参股或控股的高科技风险投资基金,鼓励企业和科研机构联合组建股份风险投资公司,以政策性基金为杆杠,调动风险基金、社会资本注入南京软件产业;对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资金和担保资金;加大财政投入,对市场前景看好的企业和项目提供政府贷款贴息,加强对骨干企业的投融资扶持;引入战略投资,对企业增资;逐步建立软件企业产权交易市场,支持优秀软件企业的兼并收购行为,扩大企业规模;充分利用资本市场和上市政策,积极推动有一定资产规模和发展前景良好的优质企业上市融资。

(七)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推进标准战略实施
加强对软件知识产权的保护,政府鼓励支持南京软件企业的软件著作权登记和软件产品登记,对登记的软件产品,给予登记费用补贴。

同时加强政府对保护知识产权的指导工作,在全社会树立软件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倡导更多软件企业建立知识产权管理制度,设置企业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有效管理、保护企业知识产权权益,同时倡导尊重他人知识产权、合法使用正版软件的法律意识,推进软件产业健康发展。

加强政府行政部门和知识产权管理部门的联合执法,严厉打击有组织地制售盗版软件的源头和集散地,依法惩处软件盗版者。

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的同时,将大力推进软件产业标准战略的实施。

通过政府的政策扶植和集团化的科技研发来建立南京软件产业的自主知识产权,特别是属于知识产权最高端的产业标准、技术标准和产品标准的创建、创新。

作者简介:
于永辉,男,山东临清人,东南大学MBA在读研究生,现供职于中国工商银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