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江西省龙南县实验中学七年级语文下册学案第25课《短文两篇》(新人教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5课《短文两篇》
一、学习目标:了解神话及《淮南子》《山海经》;掌握重点文言词语,疏通文意。
二、学习重点:熟读课文并背诵课文,多角度地理解文章的内涵。
三、学习难点:培养敢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预学部分【自主学习】
1、文学常识:
《夸父逐日》选自《》,这部书的内容主要为民间传说中的知识,其中还保存了远古的传说。
“逐日”是之意。
“夸父逐日”是一个成语,现在多比喻。
《共工怒触不周山》选自《》,又名《》,是(朝代)淮南王及其门客集体撰写的一部著作。
上学期我们曾学过出自该书的《》。
2、解释一词多义:
(1)为:
(2)其:
3、解释句中词类活用的词:
天倾西北
..
4、解释特殊句式:
(1)省略句:未至,道渴而死。
5、解释古今异义
(1)维(2)绝
6、夸父和共工共同的特点是什么?【整体感知】
五、导学模块【合作探究】
1、翻译:河、渭不足,北饮大泽。
未至,道渴而死。
弃其杖,化为邓林。
2、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A.未至,道渴/而死。
B.昔者,共工/与颛顼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
C.天柱/折,地维/绝。
D.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
3、“怒而触不周之山”中“怒”表现了共工怎样的性格特点?
4、你如何理解《夸父逐日》这则神话的主题?
六、固学提高【课堂检测】
阅读《共工怒触不周山》,回答问题。
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1.翻译下列句子。
(1)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绝。
(2)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
2.文中解释了哪两种自然现象?是如何解释的(第二问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3.你从共工身上感受到了什么精神?
4.我们该如何看待文中对两种自然现象的解释?谈谈你的看法。
七、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