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设计】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第二讲 地球的运动(一)自转随堂巩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
(2012·福州质检)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上代表太阳,在电灯旁放置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

读下图完成1~2题。

1.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 ( ) A.昼夜长短的变化B.四季的更替
C.运动物体偏向D.地方时差异
2.图中P地 ( ) A.位于晨线上B.位于昏线上
C.当地时间6时日出D.当地时间8时日出
解析:第1题,从“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运动”可知为地球自转,结合实验它只能演示地方时差异问题。

第2题,结合地球自转方向可知P点位于晨线上。

答案:1.D 2.A
下图中ACB为晨昏线,C为中点。

图示范围内阴影区为黑夜,其他地区为白天。

据此回答3~4题。

3.C点地方时最晚可能是 ( ) A.18∶40 B.22∶20
C.9∶00 D.8∶40
4.此时与北京处于同一天的范围占全球的比值为 ( ) A.2/3 B.7/12
C.11/12 D.3/4
解析:第3题,通过对图示进行补充可以得出下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此时A点为赤道和晨线的交点,其地方时为6时,20°W的地方时为12时40分,30°W的地方时为12时。

根据题意分析可知,B点的地方时小于12时,C为ACB的中点,故C点的地方时小于9时,D项正确。

第4题,图中120°W的地方时为6时,北京时间为22时,150°E的地方时为24时,故从180°向东到150°E的330°经度范围均与北京同处一天,故C项正确。

答案:3.D 4.C
(2012·镇江模拟)右图为“某河流弯曲处的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图中的四幅河床横剖面示意图中,能正确反映沿EF断面的是( )
6.有关该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E地
B.此河流位于南半球
C.若规划在E、F两地建一河港,应选择F地
D.此河流位于北半球
解析:第5题,就图中河流流向而言,EF断面的E处应是河水冲刷较严重处,剖面较陡,F处较和缓,故D剖面图符合EF断面情况。

第6题,河港应选在水较深的地方,利于通航,E处受河流冲刷大,泥沙不易淤积;河港应选在有港湾处,利于停泊船只,故河港应选在E处。

此图中有两个弯曲的地方,一个在右岸,一个在左岸,不能准确判断地转偏向力是向左偏还是向右偏,故不能判断南北半球。

答案:5.D 6.A
二、综合题
7.读右图(阴影部分表示黑夜),完成下列问题。

(1)此图以________为中心,日期为________月________日。

(2)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_______。

(3)图中晨线是________,昏线是________。

(4)A、D、E三点的自转线速度从大到小的排列顺序为
________。

有一发炮弹从D点射向G点方向,炮弹将落在D、G所在经线的________(东或西)侧。

(5)E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C点的地方时为________时,G点的日出时间是________
时,日落时间是________时。

(6)A点的昼长为________小时,G点的夜长为________小时。

(7)从F点到G点最短距离的行进方向是 ( )
A.自东向西B.先向东南再向东北
C.自西向东D.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8)此时全球与E点属于同一天的地区所占的范围 ( )
A.等于1/2 B.等于1/3
C.小于1/2 D.大于1/2
解析:第(1)题,从自转方向上可知此图为以南极点为中心,从南极圈出现极昼可知为12月22日。

第(2)题,从上题分析中可知太阳直射23°26′S,从光照图和经度上可知太阳直射90°W。

第(3)题,从自转方向上可知AB为晨线,BC为昏线。

第(4)题,纬度越低自转线速度越大。

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左偏。

第(5)题,从光照图上可知E点地方时为12时,C点地方时为18时,G点昼长18小时,日出地方时为3时,日落时间为21时。

第(6)题,A点位于赤道上,昼长为12小时,G点夜长为6小时。

第(7)题,从F到G最短应是先向西南,再向西北。

第(8)题,从图中可知0时所在经线为90°E,与E点处于同一天的范围为270°,故选D。

答案:(1)南极点12 22 (2)(23°26′S,90°W)
(3) AB BC(4)A>D>E 东
(5)12 18 3 21 (6)12 6
(7)D (8)D。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