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初中化学重庆初二期中考试测试试题【7】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年初中化学重庆初二期中考试测试试题【7】含答
案考点及解析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化学的看法错误的是( )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
B.化学会在环境保护中发挥重要作用
C.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能源
D.化学可以为人类研制新材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化学就是研究物质及其变化,它不仅要研究自然界已经存在的物质及其变化,还要根据需要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物质,如:研制新型的半导体,电阻几乎为零的超导体,有记忆能力的新材料等,化学在保证人类的生存并不断提高人类的生活质量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如:利用化学生产化肥、农药,以增加粮食的产量,利用化学合成药物,以抑制细菌和病毒,保障人体健康,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以改善人类的生存条件,利用化学综合应用自然资源和保护环境,以使人类生活得更加美好,所以 A、化学的发展必然导致生态环境的恶化是错误的,只要我们利用好化学,它会朝着人类有益的方向发展,故选A
考点:化学的研究内容
2.下列粒子(微粒)中不能直接构成物质的是()
A.原子B.分子C.离子D.电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离子三种,而构成原子的微粒电子、质子等不能直接构成物质,故答案选择D
考点:物质的构成微粒
3.水可以造福人类,但水被污染后却给人类造成灾难。

为了防止水的污染,下列各项:①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②自然界中的水须经合理处理才能作为饮用水;③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④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净化处理后再排放。

其中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D
【解析】水污染途径有:工业废水的任意排放,农业废水的任意排放,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化肥和农药的任意使用,所以防治方法是:工业废水、农业废水、生活污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合理地使用化肥和农药.抑制水中所有动、植物的生长是错误的,自然界中的水有各种杂着须经合理处理才能作为饮用水;禁止使用农药和化肥会影响农业植物的正常生长. 故选D .
4.下表是某城市空气质量某日公布的内容: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 .用柴油作燃料 B .焚烧垃圾 C .汽车排放的尾气 D .植物的光合作用 【答案】D
【解析】A 、柴油燃烧会有二氧化硫生成,含表中项目,故A 错误;
B 、垃圾燃烧会产生大量的可吸入颗粒和有害气体,含有表中项目,故B 错误;
C 、汽车排放的尾气还有较多的二氧化氮等有害物质,含表中项目,故C 错误;
D 、天然气燃烧产物是水和二氧化碳,没有表中的项目,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故D 正确 故选D . 5.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有着重要影响,下列对二氧化碳利弊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二氧化碳可以用来做灭火剂、致冷剂 B .利用固态二氧化碳可以进行人工降雨 C .温室里施用二氧化碳对植物生长不利 D .大气中二氧化碳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
【答案】C 【解析】略
6.某地区土壤测定中测得,每亩水稻需施氮元素5.3kg ,这相当于施用硫酸铵【(NH 4)2SO 4】的质量为
A .11.4kg
B .15.2kg
C .25kg
D .29.9kg
【答案】C
【解析】每亩水稻需施氮元素5.3kg ,这相当于施用硫酸铵【(NH 4)2SO 4】的质量为5.3kg÷(
100%)≈25kg .故选C .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同学们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有关计算进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在野外和灾区可以用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成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②消毒杀菌(漂白粉)③自然沉降 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 A .③②①④ B .③①②④
C .③①④②
D .①③②④
【答案】B
【解析】③自然沉降,此操作只是把固体颗粒沉降而并未进行彻底分离,在此净化过程中应是最初的阶段;
①化学沉降(用明矾),可除去水中沉降下来的小固体颗粒,因此应排在沉降后;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使用漂白粉在水中生成氯气杀死水中病菌,此时水中含有少量氯气不能直接饮用,在此过程中不能为最后的净化操作;
④加热煮沸,通过加热煮沸,可使水中氯气挥发,并进一步杀菌,经过此步净化后的水达到了饮用标准,为此净化过程的最后步骤.故选B .
【点评】家中使用的自来水经过自来水厂净化处理后,水中含有少量的氯气等,另外输送过程中可能沾染病菌,因此不宜直接饮用,通过采取加热煮沸后,除去水中氯气及较多量的钙、镁离子等并对水进行杀菌
8.厨房中常可看到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 ) A .味精 B .食盐
C .白醋
D .芝麻油
【答案】D
【解析】A 、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B 、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C 、白醋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D 、芝麻油不溶于水,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故选D .
【点评】应熟悉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9.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 ( ) A .发出强白光 B .放出大量热
C .镁条减少
D .有白色固体生成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依据是有白色固体生成,因为物质发生化学
变化的本质是产生新的物质。

故选D.
考点:物质的变化
10.装有酒精的试剂瓶应贴有的图标是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A表示物质有腐蚀性;B表示物质易燃;C表示物质自然;D表示物质有毒。

酒精
易燃,但一般不会自然。

考点:化学图标的意义
二、填空题
11.如图是电解水实验的简易装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
(1)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左面试管连接电池极,若左面试管得到10mL气体,则右
面试管得到 mL气体,可用检验右面气体的存在,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2)小丽同学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火焰,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烧杯内壁出现.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为,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该性质决定了氢气是一种最理想的燃料。

【答案】(1)负极;5;带火星的木条;水氢气+氧气;分解反应(2)淡蓝色火焰;水雾;能够燃烧;氢气+氧气水;化合反应
【解析】
试题分析:由实验现象可以确定:左面试管连接电池负极,因为负极产生的气体速度快,若
左面试管得到10mL气体,则右面试管得到5mL气体,因为二者的体积之比是2:1,可用带
火星的木条检验右面气体的存在,因为右面的气体是氧气;电解水的文字表达式为水氢
气+氧气;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负极反应。

将纯净的氢气点燃,观察到管口有淡蓝色火焰,将干燥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珠.据此,她发现氢气的一个性质是可燃性;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气+氧气水;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化合反应。

考点:水的电解氢气的性质
12.(2015•天津)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回答下列问题:
(1)元素周期表中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填字母).
A.质子数不同 B.中子数不同 C.相对原子质量不同
(2)1869年,(填字母)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
A.张青莲 B.门捷列夫 C.拉瓦锡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填字母).
A.氟属于金属元素 B.氟的原子序数是9 C.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g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氟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为.
【答案】(1)A;(2)B;(3)B;(4)得到;NaF
【解析】(1)不同元素间最本质的区别是质子数不同;
(2)1869年发现了元素周期律并编制出元素周期表的是门捷列夫;
(3)元素周期表中氟元素的有关信息如图所示,由此可知,氟是气态非金属元素;氟的原子序数是9;氟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9.00;
(4)氟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电子,化合价为﹣1价,钠元素化合价为+1价,由钠元素和氟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氟化钠的化学式NaF.
【点评】本题考查了元素周期表中看图回答最简单的元素名称、符号、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13.随着我县“城镇化”建设速度的加快,天然气管道的铺设已进入千家万户,天然气与沼气都是比较清洁的燃料,沼气的主要成分是.
【答案】CH
4

【解析】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化学式为:CH
4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常见有机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即可正确解答本题.
14.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请根据要求完成下列问题:
(1)完善上述知识网络图.①(从微粒角度填写),②;
(2)现有如下八种物质:①氧化镁②水③食盐水④氦气⑤铝丝⑥洁净的空气⑦
液氧⑧二氧化碳.其中属于化合物的是(填数字序号);
(3)下列各图中●和○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则其中表示混合物的是(填字母序号,下同),其中表示单质的是,判断依据是.
【答案】(1)①由不同微粒构成或不同分子构成;②单质;(2)①②⑧;(3)B;CD;它们都是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组成.
【解析】(1)根据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否相同或构成物质的分子是否相同,可将物质分为混
合物和纯净物;根据组成纯净物的元素的种类,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与化合物;故填:①由
不同微粒构成或不同分子构成;②单质;
(2)氧化镁是由镁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的化合物;食盐水是由氯化钠和水组成的混合物;氦气是一种气体单质;铝丝是一种金属单质;洁净的空气是一种由多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液氧是一种单质;二氧化碳是一种由碳元
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化合物,故填:①②⑧;
(3)B中含有三种物质的分子,属于混合物;C、D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该分子中含有
一种原子,属于单质;A中含有一种物质的分子,属于纯净物,该物质的分子中含有两种原子,属于化合物;故填:B;CD;它们都是同种元素原子构成的分子组成.
【点评】本题考查了物质的类别,完成此题,可以抓住物质的组成以及有关的概念进行.
1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试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图甲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则铯元素属于(填“金属”或“非金属”),该
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2)图乙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正确.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答案】(1)金属;55(2)AC
【解析】(1)金属元素一般都带有“钅”字旁,所以铯元素属于金属元素;又因为在原子内,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所铯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5.故答案为:金属;55; (2)A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周期原子的原子序数从左到右逐渐增加.所以原子序数:Z >Y ,故A 说法正确;
B 、根据不同种元素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A ,D 不是同种元素,所以质子数不相等,即电子数不想等;故B 说法错误;
C 、根据元素周期律:同一撗行的元素属于同一周期,所以Y 和Z 同周期,故C 说法正确; 故选AC .
三、计算题
16.不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如果突然剧烈运动,停下来后就会感到肌肉酸痛,这是身体内乳酸积累造成的。

已知乳酸的化学式为C 3H 6O 3,请计算: (1)乳酸的化学式量;
(2)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最简整数比); 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答案】 (1)90 (2)6:1:8 (3)53.3% 【解析】
试题分析:关于化学式的计算:以A m B n 为例,1、相对分子质量的计算:Mr(A m B n )=Ar(A)×m +Ar(B)×n
2、各元素的质量比:A 元素质量与B 元素质量的比=[Ar(A)×m] :[Ar(B)×n];
3、元素质量分数
(1)所以:乳酸C 3H 6O 3的化学式量=12×3+1×6+16×3=90
(2)乳酸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12×3:1×6:16×3=6:1:8 (3)乳酸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16×3/90×100%=53.3% 考点:根据化学式进行的计算
17.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1.993×10﹣26
kg ,又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9.288×10
﹣26
kg ,
铜的相对原子质量约为64,试求:
(1)铁的相对原子质量(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2)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比为 . 【答案】(1)56;(2)7:8.
【解析】(1)已知一个碳12原子的实际质量是1.993×10﹣26
kg ,又知一个铁原子的质量是
9.288×10
﹣26
kg ,则铁的相对原子质量=≈56.
(2)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呈正比,一个铁原子和一个铜原子的质量比即为铁的相对原子质量与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之比,56:64=7:8.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相对原子
质量与原子的质量呈正比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8.长久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CaCO 3),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水垢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已知25g 水垢与盛有过量的稀盐酸的烧杯共重100g ,在电子称上混合后连续称其质量,4分钟内每一分钟读一次数.结果如下表,试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 (2)该水垢中CaCO 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答案】(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g ;(2)该水垢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80%. 【解析】(1)碳酸钙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由表中数据可知,第3、4分钟后烧杯内的质量不再变化,说明碳酸钙已经完全反应,则前后减少的质量就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00g ﹣91.2g=8.8g ; (2)设该水垢中CaCO 3的质量是x . CaCO 3+2HCl ═CaCl 2+H 2O+CO 2↑ 100 44 x 8.8g
x=20g
该水垢中CaCO 3的质量分数=
=80%
答:(1)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的质量是8.8g ;(2)该水垢中CaCO 3的质量分数为80%. 19.某同学在实验室进行有关浓硫酸的实验,观察到瓶上的标签所示,欲配制1000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求(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1000g 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含溶质硫酸多少克?
(2)需要多少mL浓硫酸?
(3)在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需要多少mL水?
(4)如取10mL10%稀硫酸加水稀释至20mL,则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假设在此过程中,溶液的密度变化可忽略)
【答案】(1)10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含溶质硫酸100克;(2)需要111.1mL浓硫酸;(3)在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需要833.3mL水;(4)如取
10mL10%稀硫酸加水稀释至20mL,则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5%.
【解析】(1)10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含溶质硫酸是:1000g×10%=100g;
(2)设需要浓硫酸的体积为x,则 x×1.5g/cm3×60%=100g 解得:x≈111.1mL;
(3)在配制100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硫酸中,需要水的质量为:1000g ﹣ 111.1 mL × 1.5 g/cm3 = 833.3g所以,需要水的体积是:833.3mL;
(4)设稀硫酸溶液的密度为ρg/cm3;如取10mL10%稀硫酸加水稀释至20mL,则所得稀硫酸的质量分数为×100%=5%.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于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及溶质的质量分数之间的关系,以及依据题意计算的能力,要根据题目信息细心分析解答.
四、简答题
20.小明同学做了“给液体加热”的实验后,发现试管底部有裂纹,请你帮助小明分析导致试管有裂纹的可能原因(答出两点即可,试管本身质量问题不考虑)。

(1);
(2)。

【答案】试管外壁有水;试管没有冷却就冲洗。

【解析】冷的外壁有水试管突然遇到热的火焰,会使试管炸裂;或热的试管突然遇到冷的东西也使它炸裂.
五、探究题
21.在实验探究课上,化学老师给大家的是“贝贝熊暖贴”.它是一种一次性取暖片.它的填充物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个问题引起了同学们的好奇.剪开内包装,倒出其中的粉末,发现呈黑色.老师告诉大家,黑色粉末里含有活性炭、铁粉、氧化铜中的一种或几种.
请你一起参与同学们的探究:
【猜想假设】①只有活性炭②铁粉和活性炭③铁粉和氧化铜…
【查阅资料】
同学们上网查阅了有关氧化铜的知识:黑色粉末,不能被磁铁吸引,不具有可燃性,能和稀硫酸反应形成蓝色溶液.
【设计实验】
(1)同学们先用磁铁吸引,发现粉末有一部分能被吸引,则可排除猜想(填编号),因为粉末中一定含有.
(2)为了进一步确定粉末的成分,同学们又另取一定量该粉末,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溶液不变蓝,则可证明粉末中一定没有.
【得出结论】这种暖贴片填充物的主要成分是.
【交流反思】该暖贴为什么被称作一次性取暖片?你认为是因为它在发热过程中发生
了变化,发热过程是将能转化为热能.
【答案】【设计实验】(1)①;铁粉;(2)氧化铜;【得出结论】铁粉和活性炭;【交流反思】化学;化学.
【解析】【设计实验】(1)铁能被磁铁吸引,说明粉末中所以假设①错误;(2)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溶液会变蓝色,加入稀硫酸中微热,溶液不变蓝,说明没有氧化铜,
【得出结论】可见粉末中一定含有铁,一定没有氧化铜,所以为铁粉和活性炭.
【交流反思】“取暖片”中发热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水等,使用过程中,铁在与水和氧气接触且在氯化钠的作用下,反应放出热量,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
【点评】本题考查了金属锈蚀的条件以及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完成此题,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
六、推断题
22.同学们从山上采集到一种石灰石,他们取80克该样品进行煅烧实验(所含杂质在煅烧过程中不发生变化),测得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与反应时间(t)的关系如下表:
反应时间t∕s t0t1t2t3t4t5t6
反应后固体的质量m∕g80757066625858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石灰石完全反应后,生成CO2的质量为 g。

(2)求该石灰石中CaCO3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⑴ 22g ⑵ 62.5%
【解析】略
七、信息分析题
23.写出下列符号中数字“2”的含义。

(1) Mg2+: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

(3) H
2
【答案】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表示在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解析】(1) Mg2+:表示一个镁离子带两个单位的正电荷。

(2):表示在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

(3) H
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

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式的含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