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名句俗语(附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楼梦》中的名句俗语
《红楼梦》人物的语言,最鲜活的地方,就是口语,曹雪芹不愧为语言大师,他在口语中渗透了极其强烈的感情,寄托了引而不发的情节设计。

品鉴《红楼梦》的口语,比欣赏文言还要令人陶醉,感人至深。

一、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见《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林黛玉所言。

用黄金作比喻,说明了知音的难得和真挚友谊的珍贵。

二、势败休云贵,家亡莫论亲。

见《红楼梦》第五回。

大意是:权势败落,就不要再说过去的骄贵;家道衰没,就不要再说过去是亲戚。

揭露了封建社会的人情世态:有权有势时,大家都来趋奉巴结,一旦权势失去,就转为冷淡,甚至轻蔑。

三、天下逃不过一个理字去。

见《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大意是:任何地方都得讲道理。

俗云:“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天下什么地方都得讲理,言行合情合理,到什么地方也站得住。

四、质本洁来还洁去,不教污淖陷渠沟。

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淖(nao闹):烂泥。

林黛玉有感于自己在贾府中“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险恶处境,于春末之时又勾起伤春愁思,不由得感花伤己,哭出一首“葬花辞”来。

她以花喻己,表示要保持自己身心的纯洁,决不教世俗的泥淖污染,表现出她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不屈的情志。

可用以表示不被恶势力或坏风气所污染,保持自身的清白和纯正。

五、眼不见,心不烦。

见《红楼梦》第二十九回。

这两句大意是:眼里看不见,心中就不会那么烦恼。

其实烦人的事情即使看不见,也是客观存在,不会因你不看而自动消失。

但是眼睛看不见,至少暂时可以清净一些。

由此形容得过且过的惆怅心理。

六、心病终须心药治,解铃还是系铃人。

见《红楼梦》第九十回。

这两句大意是:心里有病终须用治疗心病的药来治理,解开虎脖上铃子的人还须让系钟的人来担当。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疾病终须对症下药才能治疗,若要解下老虎脖子上的铃,还应让系铃人来解才行。

推而广之,还可说明无论作什么事,都必须有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问题具体解决。

“解铃”句今多用来说明谁弄出了问题,还得让谁来解决。

七、金满箱,银满箱,转眼乞丐人皆谤。

见《红楼梦》第一回。

这几句大意是:别看你现在金银满箱,财富无数,转眼间就可能成为一无所有的乞丐,受到世人的讥谤。

可用于表现人生虚幻,富贵无常的感伤,也可用来劝戒富贵之人不要得意洋洋,警告其富贵不会久长。

八、才自清明志自高,生于末世运偏消。

见《红楼梦》第五回。

这两句大意是:聪明伶俐有才干,志向也很高,但生于这没落的家族、衰亡的时代,命运偏偏愈来愈不好。

这是《红楼梦》中对探春一生的概括。

这两句可用来说明:处于末世,依附于没落的阶级,纵使精明能干,志向远大,也没有好结果。

九、大事化为小事,小事化为没事。

见《红楼梦》第六十二回。

这两句表示缩小矛盾,消除矛盾。

“没”也作“无”,或写成“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多用来指经过努力,使矛盾得以缓解;也用来指责人在处理问题时采取回避矛盾,敷衍塞责的态度,作出调和折中的处理。

十、成人不自在,自在不成人。

见《红楼梦》第八十二目。

自在:安闲舒适。

过两句大意是:要想成为有作为的人,就不能追求安闲舒适;光想安逸,就不能成为有作为的人。

这两句通俗浅近的口语包含着很深的意思,说出了一条朴素的真理:任何成就的取得,都要经过一番艰苦的努力。

一味追求自由自在,满足于舒适闲散的生活而不思进取的人,自然会一事无成,难以自立于社会。

十一、人去不中留。

见《红楼梦》第四十六回。

大意是:人要离开,留也留不住。

人各有志,不能相强。

当一个人执意要离开的时候,不必硬劝他留下来,这句多用于表示人的去留不能强求。

十二、幸于始者怠于终,善其辞者嗜其利。

见《红楼梦》第五十六回。

大意是:事情开头侥幸顺利的人,最终会怠惰松劲;嘴上说得漂亮的人,实际爱占小便宜。

同样,有些凡嘴上说得头头是道,天花乱坠,实际上爱占小便宜,这种人最终还是会吃大亏,因为人们只能一而再地上当,不可能再而三地受骗。

十三、以毒攻毒,以火攻火。

见《红楼梦》第四十二回。

大意是:敌人擅长用毒,我们便以毒进攻它;敌人擅长用火,我们便以火进攻它。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十四、放长线,钓大鱼。

见《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大意是:放长长的鱼线,才能钓到大鱼。

在生活实践中我们知道:钓鱼线短,只能钓到游到岸边的小鱼;钓鱼线放得长长的,才能钓到游在深水中的大鱼。

用以比喻目光远大,打算长远,以求获得更大的利益。

此名句是由《庄子·外物》“任公子为大钩巨缁,五十借(jiè即犍牛)以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梅,旦旦而钓,期年不得鱼。

已面大鱼食之,牵巨钩馅没而下,鸳扬而奋鬓”一段文字演化而来。

十五、丈八的灯台,照见人家,照不见自己。

见《红楼梦》第十九回。

这句俗语通过一个浅显易懂的比喻,说明有些人对别人的缺点、错误看得一清二楚,而对于自身的毛病却一点也看不见。

它和现在常说的“手电筒朝外照,照见人家,照不见自身”、“马列主义口朝外,只对别人不对自已”一样,讲的都是一个道理,这是修身的大忌。

十六、树倒猢狲散。

见《红楼梦》第十三回。

大意是:树倒了,树上的猴子也就各奔东西了。

本句多含贬义,比喻为首的人垮了台,跟随他的人也就一哄而散了。

现在多用来说明为首的人或集团倒台后,依附他(它)的人或势力也随之土崩瓦解。

十七、贵人多忘事。

见《红楼梦》第六回。

刘姥姥就奉迎地说:“你老是‘贵人多忘事’了,那里还认得我们?”这是一句口头俗语,现在还在使用,但奉承的意思少了,讽刺的意味多了,多用于揶揄把别人忘掉或把别人请托的事忘掉了的人。

十八、听了风就是雨。

见《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大意是:听到某种传闻,不经核实就信以为真,甚而添油加醋,以风为雨。

在现实生恬中,不善于独立思考的人常常会风闻一些并不
确凿的信息就盲目地信从。

十九、人怕出名猪怕壮。

见《红楼梦》第八十三回。

大意是:人害怕有好名气,害怕长得肥壮。

这是一句俗语,和“树大招风”,“出檐的棣千先烂”所比喻的道理相同。

因为人出了名,各种各样的麻烦就会纷至沓来,就像猪长肥实了就要被杀掉一样。

这句话有时也指人为了保住已取得的名位而失去了创造精神,变得保守起来。

二十、寅年用了卯年。

见《红楼梦》一百零六回。

寅年、卯年:中国古代用干支记年,寅年是卯年的前一年。

大意是:头一年提前预支了下一年的用度。

本句在原书中是说贾府业已衰败,家境大不如前,但为了维持奢侈豪华的生活,不惜在前一年就借支、挪用下一年的经费。

后世常用以形容入不敷出,度日艰难;也可用于讽刺有些人不善计划,常靠预支钱财过活。

在日常用语中常简称为“寅吃卯粮”。

二十一、羊群里跑出骆驼来。

见《红楼梦》第八十八回。

这是《红楼梦》中贾母引用的一句俗语。

大意是:有才华的人在平凡的人中间就像骆驼跑到羊群里,特别显眼,特别突出。

贾母用宝玉与贾环两个大小悬殊的对照物进行对比,效果鲜明,一目了然。

二十二、主雅客来勤。

见《红楼梦》第三十二回。

大意是:主人高雅,客人走访求见就来得勤。

这是史湘云劝贾宝玉去会见贾府常客贾雨村时引的一句俗语。

但宝玉既不赞同湘云所说的“稚”,也不愿意去见庸俗阴毒的贾雨村这个“客”,并且把说“混帐话的湘云捡白了一通,这句话现在可惜用来称赞家中经常来客的主人。

二十三、妻贤夫祸少。

见《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大意是:妻子贤惠船使丈夫少遭灾祸。

这是酸风姐向贾珍的妻子尤氏撒泼时引的两句古语:“妻贤夫祸少,表壮不如里壮”,讽刺尤氏不贤良,无能耐.管不住丈夫在外眠花宿柳,使贾珍,贾链兄弟在外闹出事来。

现在可赋予这句话新的内涌:贤惠的妻子能及时提醒、规劝、帮助丈夫,使丈夫少犯错误。

二十四、病笃乱投医。

见《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病笃(dǔ堵):病重。

大意是:病重了就乱找医生。

此句反映了病重之人求医时的普遍心理,也可用以形容在某种困境中急切求助的心情。

二十五、是姻缘棒打不回。

见《红楼梦》第九十回。

大意是:命中注定两人应该成为夫妻,就是用棒子打,也不会使两人分开。

俗语有“棒打不散的鸳鸯”之说。

本句多用来慨叹经过波折,终于结合在一起的婚姻,赞扬青年男女在婚姻上所作的不屈斗争。

二十六、千里姻缘一线牵。

见《红楼梦》第五十七回。

大意是男女双方虽然相隔很远,只要有缘分就会结为夫妻。

这句话虽然从民间传说而来,似乎带有一定的宿命意识,但也是前人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具有在偶然性中所体现出来的必然性。

人们常说“千里有缘来相会,咫尺无缘不相逢”,也是这个意思。

本句多用于说明相距遥远的男女双方因为偶然的机遇而结成夫妻。

二十七、大不幸之中却有大幸。

见《红楼梦》第二十六回。

大意是:在大灾祸中有大幸运。

在大的祸灾中,幸而某个有关的人或事物没有遭受灾祸,故称大幸,这是逃脱灾祸的庆幸之语。

又有说“不幸中有大幸”,或“不幸中有万幸”的,与此义相近。

本句多用于表明在大
的不幸事件中侥幸没有遭难。

二十八、破鼓乱人捶,墙倒众人推。

见《红楼梦》第六十九回。

大意是:墙快倒了,大家都去推。

本句比喻人一旦失去权势,或受到挫折,大家都落井下石,趁势攻击。

本句反映了一种恶劣的世态,也作“墙倒众人推,鼓破万人捶。


二十九、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见《红楼梦》第四回。

大意是:一家衰落便是衰落,一家荣盛便都荣盛。

《红楼梦》中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皆连络有亲,扶持遮饰,俱有照应,连成了一个专横霸道,欺压良善的封建贵族集团。

这两句便道出了四大家族之间的这种荣辱与共,休戚相连的关系,多用于表现某些有权势的人互相勾结,互相包庇,结成肮脏的丑恶的集团。

三十、人生莫受老来贫。

见《红楼梦》第五回。

大意是:人的一生不要遭受年老时的贫困。

人到了年老之时,精力衰竭,要干什么也干不动,对外界困苦的抵抗能力也大大减弱,在这个时候再遭受贫困,定然在精神和肉体上备受折磨和痛苦,这句可用来说明年老时遭受贫困是很不幸的;也可用来说明年轻时不可碌碌无为或享乐糜费,以致年老时遭受贫困。

三十一、荣华易尽,须要退步抽身。

见《红楼梦》第八十六回。

大意是:兴盛显贵是很容易消失的,必须及早退身。

人世变幻,荣辱无常,荣华富贵,难以久长。

明智的人须要及早见机行事,在荣华还没消失时,及时跳出这个圈子,等到荣华销尽,到来的必然是困窘和耻辱,那时要抽身也就晚了。

这两句多用于劝人不要贪念,见好就收。

三十二、见怪不怪,其怪自败。

见《红楼梦》第九十四回。

大意是:见到怪异的事物不大惊小怪,怪异自己也就不行了。

见到奇异、不平常的事情,如果惊慌失措,恐惧万分,本来能处理好的事,也处理不好了。

相反,若是见怪不怪,沉着冷静,从容应对,使怪异消退。

此句告诉人们以良好的心理素质,去对付任何突发的事件,切不可惊慌失措。

三十三、玉在匵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见《红楼梦》第一回。

匵(dú独):即“椟”,木匣。

善价:高价。

钗:妇女的首饰。

奁(1ián怜):盛化妆用具的盒子。

这是贾雨村在困顿中所吟的一联诗,自比玉、钗,企图得到赏识,以求飞黄腾达。

大意是:美玉藏在匣子里希望卖得好价钱,玉钗放在妆奁中等待腾飞的时机。

《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匵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又,郭宪《洞冥记》记载一个传说:汉武帝元鼎元年,有神女留一玉钗,昭帝时,有人偷开匣子,不见玉钗,只见一只白燕从中飞出,升天而去。

贾雨村引典故用于自比,也可用以喻人,说明等待时机,等待知音,以求来日发达。

三十四、月满则亏,水满则溢。

见《红楼梦》第十三回。

亏:亏缺。

溢:漫出。

大意是:月亮圆后就要亏缺,水盛满了就会溢出。

这两句话说明了事物发展过程中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向其相反方面转化的哲理,同时也可用以劝诫人们要戒骄戒躁,以求进步。

三十五、不是东风压了西风,就是西风压了东风。

见《红楼梦》第八十二回,王熙凤两句名言,原比喻大家庭中矛盾着的双方总有一方要占据上风。

后来借指进步势力与反动势力尖锐对立,反复较量,不可调和。

三十六、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见《红楼梦》第一回。

大意是:如果把假的当成了真的,那么其的也成了假的;如果把无当成是有,那么有也成了无。

这两句话说出了事物之间相对的道理:真和假本不相同,但如以假为真,那么真也被模糊了价值,弄得真假不分。

正因为社会上存在这种以假为真,黑白不分的现象,这两句话有一定的代表性。

三十七、癞蛤蟆想吃天鹅肉。

见《红楼梦》第十一回。

癞蛤蟆:蟾蜍,样子像青蛙,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用来比喻丑陋的人。

天鹅:一种珍贵美丽的鸟,用来比喻美好的事物或人。

本句大意是比喻没有自知之明,痴心妄想,一心想谋取不可能到手的东西。

讥笑人期望值太高,脱离实际时可用此语。

三十八、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见《红楼梦》第五回。

大意:只能在内心里领会而无法用口准确地叙述出来,只能在思想中理解而不能用语言如实地表达出来。

这两句意思相同,重复言之,是为了强调说明人们常常会遇到“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情况。

可供引用形容那些虽内心里领会得到,但难于用语言准确地表述出来的感觉、认识等。

三十九、守如处女,出如脱兔。

见《红楼梦》第七十三回。

大意是:作战时防守要像处女一样沉静,出击要像脱兔一样迅捷。

“守如处女”,则易使敌人放松戒备,“出如脱兔”,则易使敌人不及抗拒,这是用兵出其不备的妙策。

后也常用以比喻军事行动之外的出其不意的举动。

四十、闲云野鹤,无拘无束。

见《红楼梦》第一百二十回。

这两句大意是:像悠闲飘荡的白云,像闲适幽逸的野鹤,任自来去,毫无拘束,八字写尽脱离世事,无牵无挂,自由来往的悠闲情致。

现可用来指生活闲散,无所事事的情状。

四十一、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见《红楼梦》第五回。

大意是:好似食已吃尽,飞鸟投林四散,其剩下一片白茫茫大地,干干净净,一无所有。

这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警幻仙女为他演唱的《红楼梦》十二支曲最后一首《收尾·飞鸟各投林》的最后两句,此曲暗喻家败人亡各奔东西,总写贾宝玉和金陵十二钗等的不幸结局和贾府最终“树倒瑚狲散”的衰败景象。

现在常借用这两句形容某些没落的事物由盛而衰,最后落个“树倒猢狲散”,一切皆空的结局。

四十二、三春去后诸芳尽,各自须寻各自门。

见《红楼梦》第十三回。

三春:指春季的三个月,亦指春季的第三个月,这里指整个春天。

这两句大意是:等到春天过去,诸花落尽,各自必须寻找各自生活的门路。

这是王熙凤梦见秦可卿告诚自己的话。

这里以“三春”比喻贾府的繁盛,以“诸芳”比喻贾府中的人,言贾府最终会衰败,到那时贾府中的人失去依靠,必然各奔东西,去寻找各自的活路。

这两句可用于告诫人们不要想着一个家庭或集团会永远繁盛,须及早给自己留下退路。

四十三、顶着竿子爬上来。

见《红楼梦》第五十回。

大意是:别人开了头,就趁机顺着别人的意思办有利于自已的事,或接着剐人的话头趁机说有利于自己的话。

可用以表现见风使舵,投机取巧,追名逐利等行为。

四十四、过了河儿就拆桥。

见《红楼梦》第二十一回。

比喻选到了目的之后,就破坏自己成功的途径和条件,从而妨碍和阻挠他人。

这是一种损人利已的不道德的恶劣行为。

也作“过河拆桥”。

人们常以此比喻达到目的之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蹋开,与“得鱼而记荃”
意义相近。

四十五、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见《红楼梦》第五回。

卿卿:古代夫妻或朋友间的爱称,这里有讽利意味。

这两句大意是:你用尽了心思,耍尽了权术,真是太聪明了啊;到头来反误了自己,把自己的性命算计掉了。

后一个“算”,现在用时改作“误”。

这两句话是对《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真实描绘。

为了独揽一切,统治一切,她利用职权,重利盘,谋财害命,狡诈狠毒,最后心血用尽,重病缠身,众叛亲离,一命鸣呼。

现此浯甩来讽刺.嘲笑那些爱搞明谋诡计的野心家,指出他们以损人开始,必以害己告终的可耻下场。

四十六、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盐火,暗是一把刀。

见《红楼梦》第六十五回。

这是兴儿对尤二蛆说的话。

廖寥数语,把面善心毒的王熙凰刻画得入木三分,是对这一艺术形象的典型概括。

王熙风是《红楼梦》人物中塑造得是成功的艺术典型之一。

她俊俏美丽,伶牙俐齿,精明千练,八面玲珑;同时又心狠手辣,无恶不作,灵魂卑污,让人恨得咬牙切齿。

作者对王熙风所作所为的揭露、谴责,使人感到无比痛快。

这种在艺术创作中以美裁决丑,是审丑快感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可用以形容那种面善心狠、阴险毒辣的人。

四十七、因嫌纱帽小,致使枷锁扛。

见《红楼梦》第一回。

大意是:因嫌官职卑小而拼命向上爬,最后反落得锁枷加身,成为罪犯,得不偿失。

这句话带有人世沧桑,官场莫测的意味,揭露了官场的黑暗,同时也讽刺了那些钻营向上,最后落得触犯国法,身败名裂的人。

此语在封建时代被用来规劝人们摆脱官场名利之争,现在也可用来嘲笑那些投机钻营,不走正道的从政者。

四十八、一身作事一身当。

见《红楼梦》第九十二回。

大意是:自己一个人做的事,其责任由自己一个人承当,决不连累别人。

此语表现出挺身而出,敢做敢当的豪爽之气。

俗语还有“好汉做事好汉当”,与此意同。

多用于办事之先顾及后果或事发之后承担责任时的表态。

四十九、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见《红楼梦》第六十八回。

大意是:拼着身死不要命,即使再强再有势力的人也敢与他斗一斗。

这是一个生动而形象的说明,它所反映的是下层人民一种无所畏惧的强烈的造反精神:千刀万剐都不怕,还怕什么?至高无上的皇帝都敢把他拉下马,其他什么人还在话下?没有什么威胁可以阻止我,没有什么人我不敢斗一斗。

五十、守得贫,耐得富。

见《红楼梦》第九十回。

大意是:要经得住贫穷的生活。

也要经得起富有的考验。

人无论贫富,都要有一个堂堂正正的人格。

不能因为贫穷,就向他人摇尾乞怜,更不能采用卑鄙奸诈的手段去猎取名利富贵:也不能因为富有,就享乐腐化,无所事事.甚而恣意骄纵.以富欺贫。

那样就丧失了正直的人格,变成了无耻的小人。

所以孟子要求人们“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滕文公下》)说明无论贫富都要做一个正直高尚的人,不可改变丁自己的操守。

五十一、水晶心肝玻璃人。

见《红楼梦》第四十五回。

大意是:用水晶做的心肝,用玻璃做的人。

此语多用以比喻为人光明磊落,清白无瑕,容不得他人眼中掺沙,含混作假。

五十二、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

见《红楼梦》第二十七回。

大意是:风如刀,霜似剑,一年到头,天天都受到风刮霜打的严酷摧残。

这两句出于林黛玉的《葬花薛》。


以花作比,倾诉了自己在贾府的生活和处境:父母双亡,寄人篙下,每每受到人们的冷暇和暗地的攻击,防不胜防,正如花儿一年四季时时受到风刀霜剑的摧打一样。

诗句概括了她所处的严酷环境和内心的忧郁痛苦。

此句可用以形容无情的迫害和严酷的环境。

五十三、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见《红楼梦》第七十回。

大意是:愿借东风的力量,把我送上碧蓝的云天。

这两句话出于薛宝钗的《临江仙·柳絮》词中。

薛宝钗是一个封建卫道士,她醉心于给贾宝玉当妻子,以便登上这个封建贵族大家庭中“二奶奶”的宝座。

她在词中自比柳絮,希望借助风力,青云直上。

现在可用以表现一种借助外力平步青云的愿望,也可化用以揭露和讽刺那种热衷于倚仗权势向上爬的卑微人物。

五十四、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怍官。

见《红楼梦》第五回。

大意是:朱红色大门黄金铺地如阳光映射,光彩夺目;美玉饰窗作官,里外皆白。

似冰雪照耀。

这是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时所见的警幻仙姑们居住的宫室楼阁。

显得华丽而洁净。

可化用以描写古代豪富人家的居处。

五十五、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阿房官,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丰年好太雪,珍珠如土金如铁。

见《红楼梦》第四回。

阿房(pang旁)宫:秦代的著名宫殿,规模三百余里。

雪:谐音“薛”。

这几句大意是:贾府尊贵豪富,史府门第显赫。

王家多奇珍异宝,薛家钱财花不完。

这数句写于应天府官员中流传的“护官符”上,言尽四家权重家尊,财多势大,成为在当地欺压百姓、官府也惹不得的恶霸,表现出封建贵族、地主阶级的极权横行及其生活之豪华奢靡。

五十六、倚酒三分醉。

见《红楼梦》第四十四回。

倚:仗恃,凭借。

大意是:不醉装醉,借酒使性。

表现某些人以酒作掩护,佯装醉意,做出在清醒时不应做或不能做的事情,多用于酒后。

也可用于形容借某种因由,趁机发作。

五十七、虽怒时而若笑,即瞋视而有情。

见《红楼梦》第三回。

嗔(chēn嗔)视:睁大眼睛瞪人,表示愤怒。

大意是:即使是发怒的时候,其神情也像露着笑意,含有深情。

这两句话表现了贾宝玉丰富而复杂的精神状态,其重点又偏向于表现他的善良、温和、宽以待人和含情脉脉,外化了这个“多所爱者”的多情公子的性格。

它所运用的是“是此而若彼”的模糊表示法。

五十八、失意人逢失意事,新啼痕间旧啼痕。

见《红楼梦》第八十七回。

大意是:不如意的人又遇到不如意的事,新的泪痕夹杂着旧的泪痕。

林黛玉深为父母早逝,寄人篱下,事事不如意而痛苦,又见到往日贾宝玉送给自己的定情手帕上,当时题诗的泪痕尚在,但自己与宝玉婚事难卜,不觉又流下泪来。

这两向诗将林黛玉的失意之情,痛苦之状,刻画得非常逼真。

五十九、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

见《红楼梦》第十八回。

畦(qí奇):田园中划分成小块的种植地。

大意是:春天里田畦中一片绿油油的韭菜,现出无限生机;秋天里方圆十里稻花溢香,丰收在望。

此名句至今仍常出于文人之口,可借以表现农村的兴旺景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